希腊罗马的时代,也就是今日所俗称的古典世界,西洋文明的根基於焉成形。政治思想是其中*重要的遗产之一,因为它是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自身的绝佳途径。《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罗列出数个重要主题,藉着它们的次第出现,勾勒出古典世界里政治思想的起伏与转折:问题意识的酝酿兴起,解答或对策的初现、成形、修正与批判反省。
古希腊、罗马的时代,也就是今日所俗称的古典世界,西洋文明的根基于焉成形。政治思想是其中*重要的遗产之一,我们对它的研究,几乎是无可叫避的文化功课,也是了解历史、了解自身的绝佳途径。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对于政治的意象及理想社会的蓝图,于当代的我们,无疑具有一种神秘的性格--源于自现代性之阻隔的世界观差异。我们如何对其探索?《西洋政治思想史》罗列出数个重要主题,借着它们的次第出现,勾勒出占典世界里政治思想的起伏与转折:问题意识的酝酿兴起,解答或对策的初现、成形、修正与批判反省。这是一个跃动蓬勃的过程,也是一段精彩灿烂的历史,在大约一千年(公元前后各5世纪)的时光巾,今日各种政治思想中的主要价值,几已初试啼声,甚或沉淀巩固。《西洋政治思想史》提供的主要不在资料,而是一个分析架构,作为重窥两千年前的一个世界的望远镜。
**章创造一个人为秩序
一、政治思想的源起:社群之形成
古典时代的希腊人留给后代许多文化遗产,而政治思想是其中尚属较完整流传的一环。政治思想对文明的影响极大,而希腊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迈入了相对“成熟”的地步,不得不令人讶异赞叹。他们开始对政治进行思考的种种经历与过程,自然引人好奇。本章尝试追寻希腊政治思想成形的一部分过程;如果能够对他们体系性政治思想出现前的发展多加了解,或有助于我们探索希腊人在理解政治生活时抱持的一些基本信念与价值。当然,首先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是政治思想?对于这种定义性的问题,自然无法立即宣说完毕;如果尝试用一个较曲折的方式来思考:先回到人与自然之连结处,从存在的起点开始,而后渐次考察,也许就能轮廓渐现。
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其中的山河原野,屹立于斯,早已超过百千万年,它们是自然。自然孕育出了人类,然后时间流变至今。设想一个旧石器时代(或三万、五万年前)的人类,站在我今日所站的同一个地方,则他(她)与我究竟有何不同?文明历经如此长的演化后,两种人类相比;在心情上,孰为快乐?在生活上,孰为幸福?这个问题注定极难回答:有人怀古,有人喜好进步文明所提供之享受。但无论如何,我与这个人之间有一*明显之区别,即是:我与我的同类共同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分工、结构化的社群,而这个几万年前的人则否。在每日身处的生活世界中,我与这个老祖宗之间也许可比较出千百种不同,而造成这些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大概就在于我们所处的社群不同。由生到死,我们现代人的一举一动在制度与法律的规约之下,人与人间形成各种高度繁复的社群组织关系;而老祖宗则否,他(她)与同类们大约只有散漫的连结,基本上各自谋生,在“自然状态”下为所欲为。
一群麋鹿悠游于原野,猴群嬉戏于山林,今日如是,一万年前应亦复如是。在历史中,人类的群体生活关系如果没有发生次第演化,则今日人兽之异可能不大,主宰地球之事亦无从而生。人类文明的成就,大抵归因于各种分工组织与复杂制度的陆续出现。而政治组织,即为其中*重要之一种。换句话说,它是决定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之一;甚至亦可这样说,它是带来文明的*重要力量之一(当然有人可能悲观地说,它也可能会是毁灭文明的主因之一)。有了政治组织、政治社群之后,自然有了政治生活。而政治论述、政治思想,就是人对他自己政治生活的反省。这包括:政治生活的本质究竟为何?人群为何组成政治社群?何种政治社群*理想?政治社群内应有哪些规范?问题。
这种反省的行为使得政治思想与政治生活间的关系可以用戏剧的台上与台下来比喻。在政治生活中我们从事政治行为时,就仿佛是一出在播演的戏,而当我们在对政治生活做出反省,那就如同是台下的观众或剧评在论较这出戏的种种。所以政治生活、政治行为是“**层序”(firstorder)的行为,而政治论述、政治思想是“第二层序”(secondorder)的行为;“第二层序”行为乃是由“**层序”行为所引生,其性质就是对“**层序”行为做出反思。政治思想家的角色是协助我们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没有他们,我们也会反思,但有了他们的存在,更会深刻许多。
政治论述,既是对政治生活的反思,则它必发生于有了若干政治生活的经验之后。也就是说,体系性的政治思想之出现,有待于人类的政治生活复杂化、规模化到一个程度之后始可能。在西方,这个分界点大概是在公元前4、5世纪的雅典,于是很自然地,西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一般是从4世纪所谓的雅典学派文献开始。但是,在此之前的时期,尤其是第5世纪,留下了丰富的文献,他们催生了问题意识,鼓舞了探讨的兴趣,并尝试了若干具说服力的解决方向;不但为政治论述的酝酿留下了证言,同时也提供了我们珍贵的文化史素材--希腊社会思维发生初期演变的重要轨迹。
二、宝贵的文化遗产:神话、史诗与悲剧中呈现的问题意识
神话、史诗与悲剧都是雅典学派出现前深深形塑希腊人世界观的文化样式,在其中隐隐传达出的某些对比式的命题,帮助希(1]4世纪与5世纪的民主制有些不同,5世纪的较为“民粹”或“基进”,而4世纪的较为“温和”。[2]对于希腊政治思想于此际即已萌生,SirErnestBarker持肯定的看法,他说:“在第5世纪末的雅典我们首度发现独立于自然研究之外的纯政治思想开始出现。”
……
陈思贤,1959年生于台北县板桥。政治学家,师从剑桥史家“三剑客”之一的波考克。台湾人学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教授两方政治思想史及当代政治哲学。
朝鲜半岛风云 本书特色 朝鲜局势一直是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半岛上的每一件事情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华盛顿”号航母重返黄海,为维护国家主权朝鲜用大...
科举与士林风气 本书特色 中唐名士独孤及有诗曰:“海运同鹃化,风帆若鸟飞!”诗人将科举对士人命运的改变,比作《庄子-逍遥游》中化鹍为鹏的“海运”,反映了币斗举制...
《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内容简介:阿克塞尔·霍耐特是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旗帜性人物,他所开创的承认理
城市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涵盖了城市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上海近代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所选的个案典型性和代表性强,学术价值颇高。书中文章...
中国军马 内容简介 本书从骑兵的起源与发展入手,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名马、良马品种。从对山丹军马场、红山军马场风光之美的欣赏中,让我们感受到从那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上,...
《软件交付通识》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如何实现更快、更可靠、低成本的自动化软件交付,描述了如何通过增加反馈,并改进开发人员、测
中国外交官与改革开放 本书特色 赵进军主编的这本《中国外交官与改革开放》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层面进全面观察、系统剖析和深入研究了中国外交官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9桂南会战喋血昆仑关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由陈良武、季晓丹*的《喋血昆仑关(1939桂南会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
郭汝瑰回忆录 内容简介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现...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1955-1981年长达27年间涉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事、要事。收编的范围,以中央一级(含办事机构)的工作活动...
草根社区中的合作治理与公民治理: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研究的理论指导与研究设计;地方政...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精神读本 本书特色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精神读本》编著者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读本》由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
戴耀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1945年1月出生,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同年被分配到军事科学院外国
《文化绝望的政治》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项因循文化批判主义路径的研究。通过分析拉加德、朗本和范登布鲁克这三位主要现代德国批评家
飞越驼峰-抗战史上的空运壮举 本书特色 《飞越驼峰——抗战史上的空运壮举》以全新的历史视角,全面记录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从印度东北部...
先发制人:国际冲突的先制与预防 本书特色 在现今复杂多变、挑战不断的国际形势下,面对潜在敌人的威胁,一国政府是采取预防性行动,发动先制战以防患于未然,还是待冲突...
世界大棋局-对21世纪世界形势的观察与思考 本书特色 观察世界形势,认识中国国情,《世界大棋局》是一本特别适合阅读的书籍。--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鲁健。要认清...
特种武器:冷战中的航空器 本书特色 冷战可谓人类历史上*奇怪的一种战争形式,在这场历时几十年的历史中,包括航空科技在内的军事技术得到了全面的突破性的发展。全书以...
中国共产党章程 本书特色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
无政府主义思潮史话 本书特色 由汤庭芬编著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史话》内容介绍:无政府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股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产生于资本主义矛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