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作者:熊逸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08-01

评分:4.7分

ISBN:9787563375783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目录


序之一:八戒说禅,胜似唐僧
序之二:《坛经》面目:既不励志也不小资更没文化的禅
序之三:从几个常见的误区说起
**篇行历
一、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
举一反三,旁敲侧击
说法·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受戒·无相戒,
二、灵魂不灭是不是歪门邪道?
自道家世·樵夫的前世因缘
三、慧能说:我想成佛!
有些人有佛性,人人都有佛性,石头也有佛性
四、佛法拗不过人心·求解脱还是求福报?
禅宗传法·竞争上岗
默默无闻的慧能和众望所归的神秀
神秀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神秀法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人门太难
天才出语惊四座
佛门也似鳄鱼潭
逃亡与追捕
风动还是幡动?
第二篇说法
一、说法**义:佛性
毛孔大还是城市大?
二、戒定慧
三、一行三昧·大款的成佛之路
坐禅无用论
欺师灭祖,天理也容
磨砖做镜,坐禅成佛
四、灯和光
顿悟和渐悟,相容还是不容?
五、“三无”真谛
神秀的镜子和慧能的垃圾桶
借诗说禅·借儒说禅
为什么“没有”就是“有”?
六、你想亲眼看见佛祖吗?有办法!
老鼠心理学
七、唯物主义的佛和唯心主义的佛
了义和不了义
八、四弘大愿
九、讲顿悟也需要讲忏悔,
十、怎样到彼岸,逝者如斯夫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什么事都无所谓
十一、新的传法凭据
第三篇答问
一、梁武帝对,还是达摩对?
二、把天堂和菩萨拿给你看
三、出家也行,在家也行
第四篇曹溪
一、南能北秀
二、佛门奸细
三、不立戒、定、慧
四、法华真义
五、挨了打,疼还是不疼,这是个哲学问题
六、三科三十六对
七、神会不哭
八、预言身后事
九、西天谱系·风云失色
后记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本书特色

《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的奠基之作,堪称*具亲和力、超越宗教性、充满智慧和哲思的书。
唐代出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六祖慧能,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他的《六祖坛经》是非常深刻的,是人民群众的佛经。——毛泽东 《六祖坛经》常伴毛泽东身边的书。唐们说禅,艰深敏复,枯燥无味,八戒说禅,妙趣横生,让人捧腹的《坛经》趣谈,深刻通透的佛学解析,领悟六祖慧能的超然智慧,摆脱无尽的人生烦恼。
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难抵御现实主义的狂潮。追求真理还是迎合大众,这两者之间很难取得一个妥善的平衡。我们就看同在盛唐时代的两位高僧,唐僧的佛学修养堪称举世无双,从小就下过苦功,成年以后又有一段丰富的留学经历,精通梵文,主持译经无数,而唐僧的唯识宗玄理精妙,充满着复杂的逻辑思辨和概念辨析,就算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出来,也足以让本科以上的读者大呼头痛,结果,唯识宗很快就无声无息了。而慧能处处和唐僧相反:唐僧是**流的高知,慧能却是**流的文盲;唐僧精通梵文,慧能却连汉语也没多高的水平:唐僧是海龟,慧能是土鳖;唐僧精通当时一切宗派的经典与教义,慧能只听人念过很少的几部经书而已;唐僧搞的是*复杂的东西,慧能提供了*简捷的成佛法门:唐僧的佛学研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慧能走的是大众路线,把佛学的概念与理论任意解释。结果,慧能禅宗发扬光大,以至于后来禅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历史经常呈现为观念的历史,而不是事实的历史。别说这些佛门记载,就算正史也是一样。许多作为事实的历史其实都只是经由一时一地之观念所塑造出来的,或者,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塑造的痕迹。事实史是一种真相,观念史也是一种真相,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许多貌似事实的事实史过于当真,更不该忽略许多观念史中所谓的虚假成分——发生真实影响力的东西往往是假货。
——熊逸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节选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请八戒来说禅有些格外的好处,首先是通俗有趣,其次是可以站在高老庄的立场来观察佛学,比唐僧讲经要人性化得多,说的也都是能让普通人一听就懂的话,而*重要的是;敢于追问到底一对一些别人都不好意思继续追问的问题,只有八戒才会鼓足脸皮穷追猛打,非要把砂锅打破不可。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从《坛经》人手,在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的时候难免会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许多人认为禅宗是完全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其实并不尽然,禅宗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印度佛教乃至印度外道那里找到源头的),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只知其然的东西——比如“风动幡动“、“空即是色”,也会尽量讲出个所以然来,毕竟这些说法既不是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不合逻辑的信口空谈,而是有着一些比较复杂的佛学背景的。
书中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等等,还会用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分析,但大家可别以为作者能猜出那些古人的心思一不但作者做不到,所有严肃的心理学家都做不到。是的,形式上通俗有趣确实不假,但严谨的内核才是*重要的。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相关资料

第一篇行历
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遂令门人僧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依约,以为秉承,说此《坛经》。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
开篇是讲《坛经》的缘起。慧能大师在韶州大梵寺讲法受戒,韶州市长韦据让慧能的学生法海整理听讲笔记,以使慧能的宗旨可以在以后代代相传的时候有个依据。
但是,事情才一开始,就难免令人起疑:许多人都知道,禅宗不是讲究“不立文字”么?为什么韦据和法海他们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搞一个会议纪要呢?——这事情越想就越让人觉得矛盾:如果我要学禅,该不该去读《坛经》呢?如果读了,那么,按照“不立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我显然是在缘木求鱼,可如果不读《坛经》,只是找个老师来接受口传心授,我又怎么知道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呢?
确实,在慧能之后,尤其到了宋代,禅宗的文字越来越多,像著名的那些《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五灯会元》之类的东西真没少写。很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不是借助于这些文字,我们又该从哪里来了解禅宗呢?
铃木大拙曾经作过一个很诡辩式的调和之论:“不立文字”当然是对的,但是,要理解“不立文字”,就必然需要很多文字。
铃木前辈这个说法当初真把我给唬住了,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还可以说:戒酒当然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酒的意义,就需要喝很多酒;或者,戒色当然是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色的意义,就需要荒淫无度?!
这道理细想一想倒也不错:只有酗过酒的人才知道酒的危害,只有纵欲过度的人才更容易体会到“女人不过如此”的真理。是的,对于一个爱吃苹果的人来说,戒掉苹果瘾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狂吃苹果以至于吃伤,下半辈子只要一想起苹果就立刻呕吐——骇人的是,这个逻辑曾经真的成为某些佛门宗派的修行理论。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不立文字”,那语言要不要立?假如唐朝时候就有录音、录像设备,慧能会不会拒绝呢?
——如果这问题不是我问的,而是别人来问我的,我会按照禅宗历代祖师打机锋的风格这样回答: “今天天气哈哈哈。”或者诗意一些地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或者什么话都不说,只是高深莫测地伸出一根食指。但既然问题是我自己问的,还是老实一些,按照普通人的逻辑好了。汤用彤曾举了四个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