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作者:刘元彦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8-08-02

评分:5分

ISBN:9787108029225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目录

再版前言
作者序
**章商人政治家吕不韦
奇货可居
立国君能获利几倍/从商人到相国/执政中做的三件事
一字千金的故事
《吕氏春秋》的架构/轰动效应/沉默的反对者/吕不韦败亡之谜
不可置信的宫闱秽史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反秦的传说
政治斗争的真相
缪毐集团覆灭/“仲父”被贬/逐客令的背后
第二章统一天下之路
用义兵统一天下
效果不彰的弭兵会/各种反战论调/有义兵而无偃兵
攻无道和伐不义
非攻和救守/以铲除暴虐为目的
义兵必胜
义为兵之本/兴义兵能争取民心/动兵时就要想到长治久安
第三章治理天下的方略
君道的奥秘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生命比权位更重要/君主不亲自做具体的事情/顺应趋势和选择时机/用德化和赏罚治理百姓
充满理想色彩的贤人政治
理想的君臣关系是自然契合/得贤人者得天下/悲壮的忠臣廉士
民本和用众
宗庙之本在于民/如何得到民众的拥护/民众要靠政府去治理
第四章天道和人道
精气说——中国古代的原子论
天地有始/太一和道/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精气循环往
复引起万物变化/精气使万事万物具有功能/精气有感召的作用
五德终始——循环的历史观
王朝盛衰和五行相克/五行说何时有了神秘色彩/对邹衍学说的
改造/贯串天人的体系/在君主制圈子中变革
求取真知的方法
保持心灵的宁静/审察事物的征兆/去除主观上的蒙蔽/表面合理的未,必合理/推论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的知识/反对诡辩/对战国诡辩家的批评/《吕氏春秋》认识论的缺陷
社会和人生的哲理
以音乐为教化的重要手段/学习应摄取众家之长/重视农业/养生和安死
第五章失败的胜利者
吕不韦和秦王政的政治矛盾
是兴义兵还是武力征服/是重德治还是严刑峻罚/是君道无为还是君主专制
谁是真正的失败者
英雄还是暴君/苟子的隐忧/强大中的脆弱/胜利的失败者和失败的胜利者
汉家制度和《吕氏春秋》
王道和霸道并用/汉初政治的兼容并蓄/清静无为政策的成功/文景之治是无为政治的成果/《吕氏春秋》与黄老之学
第六章综合百家
《吕氏春秋》与道家
以精气解释道/将无为用于君道/小国寡民和封建大帝国/吸取老庄思想加以改造
《吕氏春秋》与儒家
尊崇孔子但不奉为唯一的圣人/政治思想深受孟子影响/接近荀子学说但也有差异
《吕氏春秋》与其他各家
与法家思想的异同/受到墨子学说的影响/与先秦其他各家的关系/综合百家,自成体系
《吕氏春秋》评价的历史考察
太史公的看法/宋代之前学者的好评/否定《吕氏春秋》成就的
意见/现代学人的评价/吕不韦是《吕氏春秋》的主编
第七章杂家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杂家性格
儒学综合了各家学说/兼综儒道的玄学/儒佛道三教合流/理学是三教融合的成果
从“霸王道杂之”到儒佛道并用
独尊儒术未禁止各家思想的传播/两个儒法并用的人物/儒家为主,兼容别家/唐太宗制定儒佛道并用的政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国
杂家的启示
杂家出现的必然性/有选择的综合/传统文化有弹性也有限度/
杂家精神仍将延续
主要参考文献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和论述了《吕氏春秋》与先秦各家的异同,并进而论述了“兼容并蓄”这一杂家的特点,是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在《吕氏春秋》之前,苟子、韩非已经不公开地采取了其他学派的观点;在《吕氏春秋》之后,汉、唐到宋、明各大学派,也都“兼容并蓄”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外来的佛学思想,也被某些学派所吸取。因此,本书此次再版,书名改为《<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以突出“兼容并蓄”这一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初版的书名《杂家帝王学——(吕氏春秋>》是丛书编者建议采用的。)
“兼容并蓄”虽然是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但能否择优“兼容”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深刻吸取了秦王朝覆灭的教训,崇尚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政治思想和政治措施采取“霸王道杂之”,于是有了汉朝的盛世——文景之治。令人惊异的是,汉初崇尚的“黄老之学”,“霸王道杂之”与《吕氏春秋》的主张十分近似。本书指出:“前者是事后总结得来,后者是事前预先规划,中间隔了一个秦王朝。秦王朝的产生和崩溃,是汉初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的契机,它雄辩地证明了《吕氏春秋》思想的卓越和预见的可贵。”同时,这也说明了“兼容并蓄”不能是简单地凑合,而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综合各派优秀思想,才能成为新的思想体系。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节选

**章商人政治家吕不韦
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即公元前241年,我国**部按计划集体编写的巨著问世了。这是一部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却又长期不受重视的书。这部书叫《吕氏春秋》,主持编写此书的人叫吕不韦。
知道吕不韦和《吕氏春秋》的人大约很少,但是,提起两个成语典故——“奇货可居”和“一字千金”,知道的人可能就相当多了,而这两个成语典故,就是关于吕不韦和《吕氏春秋》的。
奇货可居
奇货可居的故事,见于汉代史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它在《吕不韦传》中说: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日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子楚……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史记》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战国时期秦燕齐楚韩赵魏“七雄”不断打仗,到这里说的秦昭王时,秦国已经取得优势。由于七国之间时战时和,于是出现了“质子”这种现象。所谓质子,就是把国君的儿孙送到对方做人质,以保证两国间的和好。因为秦强赵弱,所以秦国送到赵国的质子是个不重要的人,是太子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不被重视的一个——子楚。
送去质子之后,秦国仍然几次攻打赵国。按照惯例,送去质子之后又去攻打对方,对方是可能杀掉质子的。从秦国来说,送去质子又攻打赵国,意味着牺牲子楚。但是,秦强赵弱,赵虽然被攻,却不敢杀掉质子。当然,没有杀掉他也不会对他优待。因此,子楚在赵,政治上不受礼遇,经济上也很窘迫。就在这种情况下,吕不韦在赵国都城邯郸做买卖,看见子楚,认为是“奇货可居”,亦即把子楚比作特殊的、有价值的货物,可以居积起来待价出售。
立国君能获利几倍
《战国策》也写了这段故事,而且细节更为生动。吕不韦见到子楚(《战国策》作“异人”)之后,同他的父亲有段对话。他问:耕田之利几倍?吕父答:十倍。又问:做珠玉买卖之利几倍?吕父答:百倍。又问:立一个国君之利有几倍?吕父答:无数倍。吕不韦说:耕田终年劳苦,衣食困难,为什么不去帮助立一国之君,子孙都得益呢?这段对话把吕不韦的商人气息表现得更为突出。
吕不韦是个有政治眼光的商人,看准了在子楚身上投资的巨大利益,便开始行动。首先是说动子楚同他合作。他去见子楚说,我能够光大你的门户。子楚不信,笑着说,有本事请你光大自己的门户吧!吕不韦说:我的门户需要你才能得到光大。子楚领会他的意思,同他进一步深谈。
吕不韦给子楚分析形势,他说,秦昭王(子楚祖父)已经老了,你的父亲安国君是太子,不久可能当上秦王。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你不居长,又不为他所喜爱,将来很难当上太子。子楚说,情况确是这样,但有什么办法呢?吕不韦说:安国君现在*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她没有儿子,但有能力决定谁当“嫡嗣”(即**继承人)。我可以用金钱资助你,结交宾客,造成良好的声誉;并且为你去秦国,设法取得华阳夫人和安国君的欢心,立你为嫡嗣。子楚非常感激,说,事情如果成功,将来我当了秦王一定和你共有秦国。
于是,吕不韦出巨款资助子楚,广结宾客,并备办珍奇,西入秦国。他找到华阳夫人的姐姐,通过她给华阳夫人献上珍宝,鼓吹子楚在赵国有很高的声誉,结交的宾客遍天下,贤明能干。并说子楚*崇敬华阳夫人,日夜思念夫人和安国君。华阳夫人非常高兴。
吕不韦又进一步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陈说利害,劝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她抓着华阳夫人虽然得到安国君的宠幸,但没有儿子这个特点,说:靠美色得宠的人,年老色衰,宠爱会随之失去。夫人无子,如果现在在诸子中物色一个贤明孝顺的,抚为己子,立为嫡嗣,即使安国君去世,仍不会失势。如果此事现在不办,色衰爱弛之后,连进言的机会都没有了。子楚贤明,对夫人孝顺,如果夫人立他为嫡嗣,那就一生一世在秦国都受尊崇了。
这段话,深深打动了华阳夫人。她在安国君面前称道子楚在赵国如何贤明,如何有声誉,而且哭着要求安国君把子楚作为她的儿子,立为嫡嗣。安国君同意华阳夫人的请求,并让吕不韦辅佐子楚。这样,子楚就成了秦国太子中的**继承人。
接着,秦国要求赵国让子楚回去,但赵国不肯痛快地答应。又是吕不韦,找到赵国的当权者说明利害。他的说词是:现在华阳夫人以子楚为儿子,要他回去。如果秦国攻打赵国,不会因子楚而罢手,人质起不了作用。礼貌地送子楚回去,一旦子楚成为秦国国君,一定感谢赵国,这对赵有莫大的好处。赵国终于礼送子楚回秦。
从商人到相国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到,吕不韦不仅是个有眼光、有魄力的商人,而且相当了解各国情况,很有政治头脑,也有知识、有辩才。上述几段说词,同当时一批游说以取卿相的士人相比,可以说毫无逊色。所不同的,吕不韦还有经济力量,用经济作政治活动的后盾。所以,不应把他看作一个投机商,而应把他看作虽在经商,却时刻不忘游说以取卿相的士人。
不少人认为,吕不韦上述活动,是政治投机。这种看法也对。但是应该看到,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大都是这样的人。成功的如苏秦、张仪、范雎、蔡泽等,都是事先了解一国的国情或内情,然后向当权者陈说利害,取得信任,达到猎取功名利禄的目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甚至朝秦暮楚,毫无原则。吕不韦比之这些人,能力上不差,道德上不低,他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远大眼光的政治家。
事情完全按吕不韦预期的那样发展。子楚回秦之后不久,秦昭王死,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子楚成为秦国的太子。秦孝文王在位仅一年又死去,子楚继立为秦王,是为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庄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9年,吕不韦被任命为秦王的丞相,封文信侯。又过了三年,即公元前246年,庄襄王死,秦王政即位,年仅十岁,尊吕不韦为相国,号“仲父”。
吕不韦获得完全的成功。在十年之间,他由一个商人一变而为当时全国*有权势的政治人物之一。
执政中做的三件事
从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到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的十一年中,吕不韦是秦国的实际统治者。《史记》本传对他执政时的事迹写得不多。但秦国这段时期的大事,应该看成是他执政中的作为。
吕不韦执政后做的**件事,便是灭掉东周。《史记·秦本纪》说:“庄襄王元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战国以后,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衰弱而且不起任何作用。但在战国七雄相持阶段,谁也不去动周,说明大家对它还有一定的顾忌。其后,秦国的力量日益壮大,到秦昭王晚年,径直对周下手。秦昭王五十一年,灭西周;再过四年,吕不韦灭掉东周。秦灭西周、东周相距的四年中,死了昭王、孝文王两个国君。可以认为,如果不是先后两王死去,东周恐怕灭亡得更早。换句话说,吕不韦执政后做的**件大事,是继续执行秦国统一天下的政策,首先是灭周的政策。
吕不韦执政中的第二件事,是继续执行范雎制定的远交近攻之策,集中兵力攻击和蚕食韩、赵、魏三国。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秦王政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攻魏,“取二十城”。
吕不韦执政中的第三件事,是把攻取所得之地,继续设置为郡县。如庄襄王元年,设置三川郡;三年,设置太原郡;秦王政五年,设置东郡。
此外,还平定内部的叛乱,例如秦王政元年,“晋阳反,……将军蒙骜击定之”;八年,平定王弟长安君成蠕的叛乱。
从以上诸事看,吕不韦在执政期间,对秦统一天下的传统政策是忠实执行的。但是,吕不韦并不是一个只会投机钻营、当官弄权的政客,也不是一味充当工具的官僚,他是一个具有远大眼光的政治家。在他进行统一天下的军事政治行动时,已经考虑了统一之后的各种问题。在他执行秦国的传统政策的时候,已经分析它的得失,准备加以改变。
一字千金的故事
“一字千金”,讲的是有关《吕氏春秋》的故事。《史记·吕不韦传》说: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氏春秋》的架构
《吕氏春秋》由吕不韦使令他的宾客集体编写而成,这是一大特点。先秦诸子的书,有的是门人后学记述其师长言行的集子,如《论语》就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有的是个人的或包括他门人的文集,如《荀子》是苟卿文章的集子,《墨子》是墨翟及其门人后学的文字。它们都不是事先有计划编写的,也不是短期完成的,更不是集体编写的。
《吕氏春秋》是现存古籍中,**部有计划在短时期内集体编写而成的书。
所以,《吕氏春秋》的编排有比较整齐的形式。按《史记》叙述的次序,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今本“十二纪”在前)三大部分(见表)。八览中,每览包括八篇文章(《有始览》现存七篇)。六论中,每论包括六篇文章。十二纪是按十二个月,每月一纪,每纪五篇文章。*后一篇《序意》,相当于现在的序言或后记,已残缺。全书一百六十篇,十余万言。
八览从《有始》开始,亦即从天地之先、天地之始讲起,以下讲万物,讲人事。“览”,大约就是《有始》中说的“天斟万物,圣人览焉,以观其类”,也就是考察天地万物的意思。六论是继“览”之后从不同角度的议论。较之八览,六论的内容庞杂,逻辑次序也差些。十二纪是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义安排和展开的,可以说是全书的重点。《史记》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包括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和学问。
轰动效应
《吕氏春秋》的公布,富于戏剧性。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吕氏春秋》写成,公布在秦国都城咸阳,而且延请各诸侯国的士人宾客来看,悬赏说有人能够增减一字的,给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
吕不韦为什么要招致众多的宾客,并使令他们撰写,吕氏春秋》?《史记》有两种说法。
《史记·吕不韦传》中的说法是:当时,有著名的“四公子”,即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都大量养士,宾客多到几千人。吕不韦以为秦国强大,不能在这方面落后。所以他大力招致士人,给予丰厚的待遇,宾客也多到三千人。当时各诸侯国的士人,多有著书公布于天下的。于是吕不韦也使令他的宾客编写《吕氏春秋》。这是说,招致宾客并使令宾客写书,是为了同其他诸侯国作名誉和文化方面的竞争。
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则说:吕不韦“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直截了当地揭明,他招致宾客,当然也包括使令他们写书,目的是统一天下。这两种说法,虽然有些不同,但并不矛盾。从名誉上、文化上同六国竞争,是从政治因素着眼,而统一天下则是根本目的。
《吕氏春秋》本身,就明显地表现出“并天下”的意图。例如,《谨听》篇说:
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这段话以及其他段落,都反复说明,周灭亡之后已经没有天子,而没有天子就使天下不得安宁,老百姓受苦。谁来当天子?潜台词很明显,秦灭周,又*强,当然是秦来当天子。
实际上,《吕氏春秋》全书,都围绕统一天下以及统一天下之后如何治理天下这个中心来阐述的。比如:《吕氏春秋》倡导“义兵”,即主张以义兵统一天下。《吕氏春秋》主张君主“无为”,讲的是统一之后天子应当怎样做才能治理好天下。《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每一“纪”都规定天子应当做什么。其他更为抽象的理论,也都是论证上述观点,并构成了一个整体。
因此可以说,《吕氏春秋》一书,表述了吕不韦统一天下和治理天下的政略、政纲和理论。从这个角度和深度看一字千金的故事,就不难理解,吕不韦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戏剧性的手法来公布《吕氏春秋》,目的是取得轰动的效应,使他的政略、政纲和理论,更迅速、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沉默的反对者
《吕氏春秋》十余万言,而且是短时间内编写成的,自然比较粗糙。从道理上说,不可能没有错误或缺点。然而,在大张旗鼓地延请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去看了之后,没有记载说有人对它作什么增损。显然,不是人们不能改动一字,而是大家都了解,这不是一个文字和理论的问题。
当时,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吕不韦又权势正盛,公布他政略、政纲的《吕氏春秋》,谁敢去修改(意味着反对或部分不同意)呢!这一点,古人已经看出。东汉学者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的《自纪》篇中就曾写道:“观读之者惶恐畏忌,虽见乖不合,焉敢谴一字。”“惶恐畏忌”四字,深刻地表述出当时观看《吕氏春秋》的士人们的心情和状况。有这种心态,当然不敢动它一个字。汉末学者高诱在《吕氏春秋序》中更指出,当时的人不是不能增损一字,而是畏惧吕不韦的权势而不敢去改动。
没有人出面改动《吕氏春秋》,不等于没有人反对它。反对者有的是。六国诸侯反对秦统一天下,当然会反对《吕氏春秋》。秦国内部反对吕不韦政略政纲的人,也会反对《吕氏春秋》。不过,他们没有公开站出来反对,没有从理论上反对《吕氏春秋》,而是采用其他手段陷害吕不韦。
六国诸侯的反对,现存史籍中没有很多明白的记载,但可以从《战国策》的记载中窥见一些消息。《战国策》的《魏策》说:秦攻打魏国,形势紧急,有人给魏王出主意说,我们已经失掉若干城池和土地给秦国,秦国仍然继续攻打我们。
……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作者简介

刘元彦,1928年出生,1948年毕业于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1954年后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方面的书刊编辑工作,曾是《中国思想史》(侯外庐主编)、《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任继愈主编)等多卷本学术著作的责任编辑。20世纪80年代任《新华文摘》副总编辑、总编辑。发表中国古代史方面论文多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