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

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

作者:葛飞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09

评分:8.4

ISBN:978730114123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葛飞

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名校优秀硕士论文丛书北京大学卷》等书刊转载。

作品目录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陈平原
导论
第一节 都市漩涡:向心力与离心力
第二节 名利场、海派作风与“革命超我”
第三节 演剧史、戏剧性与戏剧文化史
第四节 先锋、经典、大众化与通俗化
第五节 “神话史”、辩护史与学术史
第一章 开端:剧人的转变与剧团的分裂
第一节 “最新”戏剧形式的移植
第二节 “波希米亚人”:从“拉丁区”到“十字街头”
第三节 摩登社:青年人的反叛
第四节 田汉:灵肉冲突与文艺组织的政党化
第五节 辛酉剧团、朱穰丞与袁牧之
第二章 左翼演剧的节 日化:游艺会与政治集会演出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剧运高潮
第二节 论政治煽动剧的写作与演出
第三节 都市马赛克、游艺会与左翼的排他性
第三章 大剧场演剧与职业化:(一)剧场与观众
第一节 早期营业性公演与剧运危机
第二节 以票价与观众构成为中心
第三节 先声:《回春之曲》、《油漆未干》之演出
第四节 资金问题、影业危机与职业剧团之成立
第四章 大剧场演剧与职业化:(二)经典与通俗
第一节 接续“难剧运动”的《大雷雨》
第二节 广告、批评与改编:对“经典”的不同阐释
第三节 雅俗互动:以《赛金花》为中心
第四节 每况愈下的《春风秋雨》
第五章 1937:都市大剧场与工厂村镇演剧之争
第一节 戏剧大众化实践的空间和承担者
第二节 成绩与经验:以崔嵬、姚时晓为中心
第三节 马赛克图景中的戏剧大众化实践
第四节 名利场逻辑与两条路线之争
第六章 表演:出走后的娜拉、明星与新女性
第一节 艾霞:“波希米亚人”与“新女性”
第二节 身穿“五色外衣”的王莹
第三节 陈波儿:明星与社会活动家之间
第四节 蓝苹:与左翼剧运相始终
第七章 1930年代的三个尾声
结语
附图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葛飞

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名校优秀硕士论文丛书北京大学卷》等书刊转载。

精彩摘录

上海文化的拼贴性,终使上海往事分裂成碎片,以偏概全地分别流传。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听到周旋咿咿呀呀地唱道:‘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天涯歌女》已成‘老上海’的‘怀旧经典’,可谁会注意,歌词的第二段还有‘江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原来也‘与国防有关’呢!左翼文化人日后写作‘神话史’,也要特意挑取某个片段使之广为流传。谁会提及七七事变爆发那天,自己正在‘上海市府十周年游艺会’上表演节目?谁又会提及,事变后不久,《武则天》再次被搬上舞台?职是之故,上海左翼剧运的尾声,就只剩一个《保卫卢沟桥》印在了历史记忆之中。

——引自第308页


不过1934年前后的袁牧之也有变化:不再谈论自己,甚至不发表意见。他的生活方式或许并没有完全改变,却决意不让它在文章作品中流露出来。

——引自章节:第五节辛酉剧团、朱穰丞与袁牧之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