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快乐

追寻快乐

作者:李孝仁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09-01

评分:5分

ISBN:9787208079472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追寻快乐 内容简介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饮食等为代表的韩国大众文化首先在亚洲地区形成了汹涌的“韩流”,继而吹袭全球,至今不息。但是,目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俊男靓女、锦衣美食,却未必知道韩国近现代的历史曾经动荡、曲折、悲情,而战后的电影见证了它的坎坷,反映了它的巨变。本书作者李孝仁是韩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电影学者,他以“快乐”、“近代”、“强迫”、“女人”四个概念,通过1945年至本世纪初的180多部韩国电影,带我们走进韩国的近现代社会生活之中,了解这个国家的电影人和民众如何借由电影“寻欢作乐”,在黑暗中排遣心中的郁闷,默默熬过那段“充满肮脏和痛苦的、被人强制的漫漫近代岁月”。作者通过电影剖析和反思战后韩国的社会变迁及政治因素,概括而发人深省;让读者认识和了解韩国电影的同时,也上了一节有意思的韩国近现代历史课。

追寻快乐 本书特色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饮食等为代表的韩国大众文化首先在亚洲地区形成了汹涌的“韩流”,继而吹袭全球,至今不息。但是,目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俊男靓女、锦衣美食,却未必知道韩国近现代的历史曾经动荡、曲折、悲情,而战后的电影见证了它的坎坷,反映了它的巨变。《追寻快乐:战后韩国电影与社会文化》作者通过电影剖析和反思战后韩国的社会变迁及政治因素,概括而发人深省;让读者认识和了解韩国电影的同时,也上了一节有意思的韩国近现代历史课。

追寻快乐 目录

**部快乐1残害的愉悦被扭曲的欲望时代可怜的女人与纯洁的爰情故事“窝囊废”们的函授敦本男人们需要安抚吗?2前近代的快乐观与近代乐趣粗俗的情节和灰暗的时代形象对纯粹爱情的群体渴望年轻人向往的快乐观剽窃欲望贫困青年欲望的挫折徘徊于快乐与罪恶之间“极端快乐”的替代满足感3社会欲望与性欲望的分化缺乏叛逆精神的影片爱情与欲情之争社会欲望与性欲情感的紊乱大男子主义社会的悲喜剧批判与娱乐的二律背反征服与屈服4富裕与暴力享乐的消极快乐“追求个人安逸幸福”的时代拉开个人主义幸福的闸门嘲弄社会价值的喜剧片纠偏与说谎的快乐自我毁灭与同归于尽的暴力篇铤而走险的违法快感想象空间中的无限快乐计划时代中无计划爱情的快乐自我陶醉的快乐第二部近代1被驱赶到近代的男人们“前途未卜”的时代失落的男人与受罚的女人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近代塑造男性家长形象的影片被国家民族主义淹没的男人们批判与嘲讽2前近代与近代的冲突求新与竞争的时代行为与观念的二律背反近代人的疯狂形象脱贫颂歌“常青树”逆来顺受的形象顽固不化的父亲新旧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哭笑不得的喜剧片不痛不痒的讽刺效果320世纪80年代的近代风景误区高压与反抗的时代被迫无奈的“成功愿望”描写社会分化的导演与电影分裂时代的现实主义的情结现实的局限与夸张的揶揄对知识分子局限性的批判伸张民众意志4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征服与融和的时代真品和赝本不分的世界充满曲折感的世界观“你们也没有希望”自我没落的后现代主义绝妙的世纪交接第三部强迫1强迫时代的记忆强迫的时代制作抗日电影的亲日派导演抗日电影的“经典”强迫恐惧症的情感转移疗法2被迫展开的战争国家主义与反共时代战争强迫恐惧症的蔓延战争与意识形态的疲软50年未愈的战争创伤3战争后遗症与自恋情结伤痕累累的20世纪80年代战争带来的一大悲剧重逢的恐惧感个人的小历史空间第四部女人1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充满欲望的时代家长制和一夫一妻制的危机婚姻的新方法论已婚女子的婚外恋情欲燃烧的“夫人”们大韩民国的“男人乐园”2金绮泳导演打造的女明星混合二重唱的时代寻欢作乐的玩偶欲望缠身的痛苦被惩罚的“婢女们”乌合之众的素描3女人电影与女性电影沉溺于个人主义的文化时代华丽的女性主义电影追求妇女解放的电影“怪异”女子电影不露声色的隐秘交流4英子与野蛮女友减肥时代“英子”的名声“英子”全盛期21世纪的亮丽“英子”附录韩国电影近况

追寻快乐 节选

《追寻快乐:战后韩国电影与社会文化》作者李孝仁是韩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电影学者,他以“快乐”、“近代”、“强迫”、“女人”四个概念,通过1945年至本世纪初的180多部韩国电影,带我们走进韩国的近现代社会生活之中,了解这个国家的电影人和民众如何借由电影“寻欢作乐”,在黑暗中排遣心中的郁闷,默默熬过那段“充满肮脏和痛苦的、被人强制的漫漫近代岁月”。

追寻快乐 相关资料

“追求个人安逸幸福”的时代艺术原本就是用夸张、虚构、表现虚伪邪恶手法的外皮包装起来的。不!倒不如这么说更好:艺术将人们激昂的情感表现出来,为人们思想交流铺设一条道路,然后再往那平坦的道路上撒几把碎渣子。1960年,韩国电影代表作有俞贤穆的《误发弹》(1961)、金洙容的《雾》、金绮泳的《下女》、李星究的《将军的胡须》(1968)等,这些影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但并没有解决导演们彻底反思而产生的诸多苦恼。导演们开拓出一条展开新意识交流的大道,然后对这条道路提出置疑。20世纪70年代上映的许多韩国电影都与60年代的影片不同。70年代的电影没有准备与观众进行沟通或反映现实的苦恼。许多电影以李舜臣将军的形象为荣,或者描写些越南战争的英雄事迹,述说迎来美好生活的新村运动,还有一些落伍的恋爱片,这些电影绝不是夸张和虚构的,也不是只表现虚伪邪恶的内容,而仅仅是叙述了“虚伪的本来面貌”而已。进一步说,在70年代以后出台的一系列电影的延长发展线上,又出现了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影片,那就是李长镐的电影《风吹好日子》(1980),它是一部反映80年代社会状况的影片。除了这一部之外,其他大部分电影都在胡说八道,一些电影为了制造淫秽的性感画面,假模假样地批判当代 性风俗;另一些电影虚情假意地安抚年轻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是在花言巧语地附会。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贬低60年代或80年代社会性电影,也不是为了比较70"c年代和80年代电影的虚假性程度,而是为了说明那时韩国电影既没有去追求所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没有继续陶醉于制造虚伪假象。90年代以后开始专心致志地追求“动物式”的电影快乐效果,须知这种专心致志的态度是为了追求纯粹快乐,或是发自想要冲破政冶和社会观念的迫切愿望。进入90年代以后,人们在表面上已经改变了旧有的观念。大家住进公寓毕享受,开着私人小轿车满街逛,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了。但是90年代,韩国人最大的变化是个人欲望随着社会发展而增长起来。当然,一般人大都是按照个人的要求或者欲望去行事的,但多以隐秘的方式进行。从大众开始,将反社会要求的个人欲望公开表现出来,那是90年代以后发生的事。这种倾向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前所介绍的《以身相许》影片中那种无政府主义的、后现代丰义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大胆“追求个人安逸和幸福的倾向”。所谓近代精神指科学主义、合理义、以人为中心的思考办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等。所谓遵循现代

%

追寻快乐 作者简介

李孝仁,国庆熙大学戏剧电影学系教授。曾任韩国文化观光部电影资料院院长。电影评论家,在《韩民族》报刊发表过多篇电影评论;电影学博士,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博士论文题目为《朝鲜领袖形象电影创作研究》。著作有《韩国电影史讲义1》、《韩国电影导演十三人》、《电影美学与批评人门》、《金绮泳的婢女们揭竿而起》等。

追寻快乐 作者简介

李孝仁,国庆熙大学戏剧电影学系教授。曾任韩国文化观光部电影资料院院长。电影评论家,在《韩民族》报刊发表过多篇电影评论;电影学博士,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博士论文题目为《朝鲜领袖形象电影创作研究》。著作有《韩国电影史讲义1》、《韩国电影导演十三人》、《电影美学与批评人门》、《金绮泳的婢女们揭竿而起》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