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用药的

中医是怎样用药的

作者:王明辉 著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2008-09-01

评分:5分

ISBN:9787806719534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中医是怎样用药的 目录

**章中药知识介绍
一、中药是怎样命名的
二、怎样采集和保存中药
三、怎样掌握中药的性能的特点
四、如何根据四气五味运用中药
五、中药的升降浮沉有何作用
六、中药“归经”理论的意义
七、中医的方剂是怎样组成的
八、中药有哪些煎服法
第二章民间常用饮食疗法
一、饮食疗法注意事项
二、具有治疗作用的常用食品
第三章中医的几种简易疗法
一、按摩疗法
二、捏脊疗法
三、刮寥
四、火罐疗法
五、灸法
六、灯火灸
七、三棱针(放血)疗法
八、梅花针疗法
九、耳针疗法
十、挑治疗法
第四章常见病证的防治
一、发热
二、头昏眼花
三、头痛
四、水肿
五、哮喘
六、便秘
七、呕吐
八、胃痛
九、中暑
十、痉(抽筋)
十一、癫痫
十二、中风
十三、呕血
十四、咯血
十五.衄血
十六、便血
十七、尿血
十八、血崩
十九、小儿消化不良
二十、肠痈
第五章各类常用中草药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祛风药
四、祛寒药
五、祛湿药
六、泻下药
七、消导药
八、除痰药
九、理气药
十、理血药
十一、镆潜安神药
十二、补盎药
十三、收涩药
十四、驱虫杀虫药
十五、治疮疡、肿瘤药
十六、外治药
十七、常用草药

中医是怎样用药的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草药知识的普及读本。书中简要介绍了中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常见的中草药,告诉大家如何识药用药:并介绍了具体的诊治方法和方药,告诉读者如何正确使用民间常用的饮食疗法,使读者易于理解和学以致用。
本书既可以使不懂医的读者看完后理解中国医学的科学性,增加有关中医药的知识,又可使从事医药工作的专业人员,读完后有某些助益和收获。

中医是怎样用药的 节选

**章 中药知识介绍
中医的理论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仅了解“辨证”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施治”时如何确定治则和治法,尚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还必须选定恰当的方药,这也是中医治病中重要的环节。中医说:“先议病,后议药。”这说明,议病与议药不能偏废,否则就不能*终解除病证带来的痛苦。
要正确使用中药,就得先了解有关中药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中药是怎样命名的
中药的命名,除少数不明原意的名称外,绝大多数名字都有一定的来历和意义,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因道地药材的产地而命名
如党参以上党所产者佳而得名;川椒、川芎、川贝、川连等都因产于四川而得名;产于广东或由此进口的有广陈皮、广郁金、广木香等;阿胶因用山东东阿县的阿井水熬成黑驴皮胶而得名。此外,尚有巴豆、蜀椒及
辽细辛等,亦多由产地而命名。
2.因形态而命名
如牛膝因其茎节膨大如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白头翁因其茎叶有白毛如老人白发而得名;乌头因其块根颇像乌鸦的头而得名;人参因其根像人形而得名;钩藤有弯曲的双钩。其他如木蝴蝶、狗脊、龙眼、马齿苋、鼠尾草、马兜铃、鹤虱等都因其象形而命名。
3.因颜色而命名
中药多为原料生药,具有各种天然颜色,因此得名。如白芷、白薇、青蒿、青黛、青皮、丹参、赤芍、红花、紫草、玄参、大黄、赭石、白芨、黄连等。
4.因气味而命名
不少中药具有特殊的香气和滋味,因此常根据其气味的特点而命名。如木香、茴香、丁香、沉香、檀香、藿香、麝香等皆因其香气而得名。还有苦参、细辛、酸枣仁、苦菜、甘草、五味子等都因其味而得名。
5.因生长特性而命名
如夏枯草,夏至后花叶枯萎;忍冬的叶,经冬不凋;冬青的叶,历冬仍青;半夏的块茎成熟于仲夏;桑寄生在桑树上寄生;迎春的花开于早春;款冬的花开于冬季;万年青的叶四季常青等。
6.因性能功效而命名
有些中药是根据其性能的特点命名的。如防风能防治诸种风病,益母草能治妇科某些疾病,决明子有明目功能,续断可续筋骨等。还有千年健、大风子、骨碎补、通草、王不留行、合欢花、淫羊藿等,虽然它们的效用不一定都名副其实,但它们的命名常与其功效、用途有一定关系。
7.用人名命名
一部分中药以发现者或*初使用者的姓名作为药名。如刘寄奴、杜仲、徐长卿、使君子、何首乌等。
8.沿用译名
如诃黎勒、曼陀罗、婆罗得、庵摩勒等。但也有冠以“番”、“胡”字样的,如番木鳖、胡椒等,其用意在于表明这些药当初并非国产。
9.因入药部位而命名
中药虽有用全株的,但大多仅使用其花、叶、根、茎、果实或种子入药,因而在植物方面有金银花、菊花、槐花、紫苏叶、淡竹叶、冬桑叶、枇杷叶、葛根、芫花根、车前子、莱菔子、牛蒡子、陈皮、地骨皮、牡丹皮、苏木、木通等;在动物方面有虎骨、蝉蜕、蛇蜕、鳖甲、鹿茸、熊胆、猴枣等。
10.因使用价值或相关作用而命名
如金不换、百两金、牵牛等。也有因与某些动物有关而得名的,如蛇含、蛇床子、醉鱼草、狼毒等。
此外,中药中亦有同名异药或同药异名的。如同为茜草科的水杨梅,在长沙叫沙金子,在湘西却叫穿鱼串,这是同药异名的例子。又如有的药虽同名为水杨梅,但却不是一种药,有的属茜草科,有的属于蔷薇科,这是同名异药的例证。故在用药时,应先搞清所用中药的科、属、种等分类特征,以免药名混淆,张冠李戴,造成差错。
二、怎样采集和保存中药
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多是较复杂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含量与性质,往往因原植物生长的土地、成长发育的阶段不同而改变,故中草药采集的地区、季节和方法,与药物的品种和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东垣曾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这正说明了药物的功效可因生长的地区不同而异,而不同的入药部位,如植物的根、茎、叶、花、子、实及某些动物药等,其生长发育多各有特定时期,若错过采收时节,不仅影响产量,还会降低药物的效能,故把握药物的有利采集时机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植物药的地下部分,如地下的茎、鳞茎、块根及根皮等,应在该植物地面部分*不繁盛的季节采集,也就是说应该在初春或深秋时收摘,因为此时有些植物尚未萌芽,有些已枯萎,精华都蕴蓄于根部,药力较足,如瓜蒌根、地榆、丹皮等。花类,通常应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时摘取,如菊花、金银花等。茎、叶部分,应在生长*盛时采取,如茵陈蒿、大青叶等。果实有些宜在刚成熟时摘取,如豆蔻、青皮等;但有些则需待其充分成熟后才可采用,如瓜蒌、香橼等。如以种子、核仁入药,则必须待老熟后方可采集,如杏仁、茺蔚子等。还有树脂一类的药物,应在干燥季节采收,如松香、乳香等。以上是指一般的情况,并不是说所有中草药都须全部照此采集。因为节气的迟早、气候的变化、地区的不同,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成熟,所以,对某些中草药的采集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成不变。
对于一些动物药的采集,也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期。如驴皮以冬天采取的为好,因此时其皮厚脂多,故药效较好;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采取,过迟则角化而质差;昆虫类药物,其孵化发育均有一定时间,如桑螵蛸(为螳螂的卵)应在三月中采收,过时即孵化,不能人药。
对植物药的采取,要特别注意气候、时间和方法。如为根、茎一类的药物,宜在晴天采集,因此时泥土疏松,易于挖掘;而花、叶、果实,一般不宜在下雨或露水未干时采摘,否则易致霉烂;有些果实,宜在早晨或傍晚采摘,因中午阳光较强,多易变质。
中草药收摘后应立即进行处理、收藏。处理方法一般以干燥为主,如为根、茎、子、果实,多可在阳光下曝晒,但有些药物,如需防止变色、变味而不宜曝晒的,可采取阴干或烘干的办法,如麻黄宜阴干,大黄宜火烤,菊花宜烘干等。植物性生药采集后,根类药应先除去泥土,在阳光下晒干;如系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如薄荷、肉桂等,应悬挂于空气流通的地方慢慢阴干,不可用日光曝晒或烘焙干燥等方法,以免其挥发性成分散
失。动物性药如虫类及动物脏器或组织,应放在生石灰等干燥剂中吸去水分,待药物干燥后,贮藏于密闭容器中,置放在干燥、冷暗的地方;特别是含有挥发油的药品、容易潮解的药品和有吸附作用的药品,应当严密封存,勿使漏气和受潮。
中草药的保存,首要的在于防虫蛀、防潮湿。因此,应选择空气流通、高爽干燥的房间作为保存或堆放药材的地方,并要做好防虫、防潮的工作。大部分中草药虽经曝晒,却仍易受潮或被虫蛀,故必须贮存在石灰缸中或烘干后放于广口瓶中蜡封。对一些芳香辛散的药物,如肉桂、冰片、麝香等,则应密闭于瓷瓶中,以免气味走散,降低药效。
对所保存的中草药,应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受潮或虫蛀,应及时处理,以免蔓延。除虫除用芳香药外,一般可采用火烘或硫黄烟熏,常能收到佳效。
当然,也有一些不宜曝晒、不宜干燥,而宜酌情适当保存的中草药。如茯苓既不宜曝晒,又不宜受潮,应保存于阴暗而干燥的地方;骨碎补喜阴湿不喜干燥,故既不可曝晒,更不可封存于石灰缸内;鲜生地、鲜沙参等宜埋于沙中;鲜石斛、鲜石菖蒲则宜用砂石栽培等。
总之,保存恰当与否,不但与药材是否损耗有关,而且更重要的是是否会影响药物的性能和疗效,故对中草药的保存与贮藏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怎样掌握中药的性能的特点
中药的性能指的是中药的性味和功能。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叫四气。味,即辛、甘、酸、苦、成五种药味,也就叫五味。功能,通常包括药物作用的部位(中医名为“归经”)、药物作用的趋向(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和补泻、配伍、宜忌等。
中医治病,其目的在于祛除病邪、消去病因、纠正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现象,协调和恢复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中药之所以能针对病证发挥其治疗作用,是由各种药物的性能特点,也就是药物的偏性所决定的,即是以药物的某种偏性来纠正病证所表现的阴阳的偏盛偏衰。例如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就是同所治病证性质的寒(阴)、热(阳)相对而言的。凡能够消除或减轻阳热证的中药,其性味一般偏于寒或凉,如黄芩、板蓝根能治发热、口渴、咽痛、舌红、脉数等热证,故其药属寒凉性质;反之,能够清除或减轻阴寒证的中药,其性味一般偏于热性或温性,如干姜、附片能治腹中冷痛、舌淡、溲清、脉沉迟等寒证,故其药属温热性质。其他,如药物的辛甘酸苦成五味、升降浮沉、作用归经、有毒无毒、补泻、配伍、宜忌等,也都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某些部位的特殊作用所产生的疗效中看到和总结出来的。如桂枝、麻黄能解表发汗,木香能行气,红花能活血化瘀,菟丝子能滋肾等,这些药都具有辛味,所以概括为辛味能发散、行气、活血或润养。又如杏仁、桔梗能治胸闷、喘咳,羚羊角能止抽筋,朱砂能安心神,故知桔梗、杏仁归入肺经而起药效,羚羊角入肝经,朱砂入心经等亦是。再如麻黄、桂枝治风寒表证,黄芪、人参、柴胡、升麻能治久泻脱肛及阴挺(子宫下垂)等病,故知这些药能升浮可治疗病势下陷的病证;枳实、大黄能治里实证的便秘,石决明、牡蛎能治肝阳上亢的头痛,故知这些药能沉降,可治疗病势上犯的病证。
由此可知,中药的性能、功能既是根据人们的味觉和嗅觉辨识的,又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药物反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客观效果的概括和总结。它与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运气、治则等基础理论一道,组成了中医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四、如何根据四气五味运用中药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若以阴阳归纳,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性的温热、寒凉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寒凉药能治疗阳证、热证,多具有清热(如石膏)、泻火(如黄连)、解毒(如金银花)或养阴(如麦冬)等作用。
温热药能治疗阴证、寒证,多具有祛寒(附子)、温里(吴茱萸)、补阳(肉苁蓉)或益气(黄芪)等作用。
在有关治法上,《神农本草经》曾总结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是根据药性来说的。
另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即药性比较平和,或温而不燥(党参),或凉而不寒(柴胡)的药物。其中也多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基本上未越出四气的范围。
五味,就是中药的辛、甘、酸、苦、成五种药味。另外,还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但由于淡味药没有明显的滋味,故一般将淡味归入甘味之中,古人亦有“淡附于甘”的说法。因涩味与酸味相似,一般将涩味附于酸味之列,故习惯上仍称五味。五味按阴、阳归纳,辛、甘(淡)发散为阳,酸(涩)、苦、咸渗泄为阴,其具体作用是:
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散表邪、祛风湿、行气活血及散结开窍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表邪(如薄荷、麻黄)、风湿痹痛(如五加皮、独活)、气滞血瘀(如川芎、木香)、结肿窍闭(如乳香、麝香)等证。
甘味药能补能缓,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多用以治疗虚证(如黄芪补气、熟地补血、天冬滋阴、党参补阳)、拘急疼痛(如饴糖),或用以缓和药性的偏盛(如甘草)等。
淡味药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尿等作用,多用于治疗湿邪为患,如水肿或小便不利等证,淡味药有苡仁、猪苓、茯苓等。
酸味及涩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五味子、五倍子)、遗精遗尿(如金樱子、山茱萸)、泻痢不止(如赤石脂、乌梅)、喘咳不宁(如诃子、罂粟壳)等证。
苦味药能燥能泄能坚,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泄降、坚阴等作用,多用于治疗湿证(如黄连、苍术)、大小便不畅(如大黄泻下,防己利尿)及热邪伤阴(如知母、黄柏)等证;降泄如杏仁可治因肺气上窜之喘咳。
成味药能软坚润下,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痞块癓积(如鳖甲、瓦楞子)、便秘(如芒硝)等证。
但由于每一种药物都有性和味,故用药时中医常综合考虑。如同为温性,生姜辛温,黄芪甘温,厚朴苦温,五味子酸温,鹿茸成温等。同是辛味,薄荷辛凉,石膏辛寒,马勃辛平,半夏辛温,附子辛热。同是甘味,甘温主补气,甘寒善养阴等。而且有些药物可一药兼数味,有的还可通过炮制改变其性味。这些都提示中药的多种效用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
认识药物的性能是很重要的,其中掌握药性较之药味尤为重要。知道药物的性味,常可从大体上识别中药的主要功效和适用范围,因而在用药时就不容易犯原则性的错误。
五、中药的升降浮沉有何作用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药效倾向,是与病证所表现的倾向相对而言的。
病证的证候,常表现有向上的(如呕吐、咳喘等)、向下的(如泻痢、内脏下垂等)、向外的(如阳气浮越而汗出、发烧等)、向内的(如疹毒内攻、表邪内传等)几种不同病势趋向。这就需要选择同病势相反的具有升降浮沉作用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升,具有上升、升提的含义,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一般来说,凡显出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能治疗病邪陷下及病位在上、在表的药物,其药性多是升浮的。故升与浮大同小异,药效类似。
降,具有下降、降逆的含义,能治病势上犯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一般来说,凡显出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镇静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止呕、止汗及止咳平喘等功效,能治疗病势逆上及病位在下、在里的药物,其药性多是沉降的。故沉与降大同小异,药效类似。
浮,具有轻浮、上行、发散的含义,能治病位在上、在表的药物,都有升浮的作用。如升麻、柴胡、黄芪能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的病证;麻黄、桂枝、苏叶能治风寒感冒等。
沉,具有重沉、下行、泄利的含义,能治病位在下、在里的药物,都有沉降的作用。如法半夏、杏仁能止吐、止咳平喘;枳实、大黄、芒硝毹攻下软坚;石决明、牡蛎能镇肝潜阳等。
如以阴阳分类,则升、浮属阳,主向上向外,如解表、催吐、升阳、散寒等;降、沉属阴,主向下向内,如降逆、潜阳、止呕、平喘、清热、泻下、利尿、安神等。
……

中医是怎样用药的 作者简介

王明辉,研究员,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工作5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专家奖,获卫生部颁发的一等奖及科研成果奖,获国际、国内、部、省或厅级以及各类医学会奖70多项。发表论文350篇,科普文章600多篇,出版著作28部,其中海外版5部、外文版2部。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12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