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命运》是一本人人都会喜爱的书,它是人类自身思想、情感和行动的一面镜子。书中紧紧围绕着智慧和命运这两个主题,生动形象地揭示真理的所在乃至真理的美;深层次地探索人灵魂、智慧与命运的关系。
这本书是梅特林克*重要的一部哲理性随笔集。他在书中提出,人要运用自己的意志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力量,努力发展个性,以求获得自我的实现。
对于那些蒙受种种痛苦的人来说,这本书会减轻他们的痛苦;对于那些恋爱的人而言,这本书会教他们爱的更深切!二十世纪比利时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梅特林克倾力之作,改变千百万人命运的书籍!如果说《谦卑者的财富》是诗人对美的渴望而产生的热切思索,那么本书则是一位认真的思想家对真理不遗余力地揭示!
智慧之美
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本书会常常提到智慧、命运、幸福、公正和爱情。在一片悲哀的环境之中呼唤一种无形的幸福,在非正义之中呼唤一种过于理想的正义,在显而易见的憎恨和麻木中呼唤一种爱,这些看起来都好像含有几分讽刺的意味。绝大部分人可能悠悠然地到自己隐蔽的内心世界,去探索平静与安宁的动机,寻觅喜悦、振奋和爱情的机会,到人类内心深处去寻找诧异和感激的理由。这些也好像不合时宜。
我们欣然为这些人高声疾呼,这远远无法使他们止步于心满意足的思想家所奉行的、内在的快乐及其深深的、却难以得到的安慰。因而,这就往往激起他们与道德家们作对,其中包括艾彼科蒂塔斯,这些道德家们倾向于只关注智者,此外再也不会向其他人投去注视的目光。这种指责中有着正确的东西,正如所有责备中都包含一些真理一样。的确,假如我们有勇气只聆听我们良知中*朴素、*亲近以及*急迫的愿望,而对所有其他方面意见充耳不闻,毫无疑问,我们唯一的责任,就是尽*大努力去减轻我们周围人的痛苦。去拜访和照料穷人,慰藉受折磨的人,创办模范工厂,开设外科手术室、药房,或者起码像科学人员那样奉献我们自己,从大自然中获得对人类来讲十分重要的物质,这些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迫切,直接
在某一时期,地球上所容纳的唯一的人类能够做到彼此帮助,而不敢冒险为其他方面的探究去花费空闲的时间,那么这种仁爱、慈善的事业就不能长久持续。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在我们周围出现的善行中所有*美好的东西,是在那些不再疏忽思索、反省和评说的人的精神中首先出现的,这也许是更迫切、更直接的职责。接下来,他们会尽其所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吗?谁敢回答这样的问题?在温顺诚实的人看来,能做的*好的事情,总是*简单的、近在眼前的职责;但是,仍然有理由感到遗憾的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把职责局限于近在手边的本分上。
在每一代人中,都有一些人堂而皇之地认为,他们已经履行了现阶段的每一个责任,正在考虑未来将要发的事情。大多数的思想家都会说这些人做得一点都没错。尽管必须承认,智慧有时与哲人的断言背道而驰,但是思想家应该把自己的思想献给这个世界,这绝对是一件好事。然而这又有何妨?没有这样的断言,智慧之所在就无法显示出来:智者已经尽到了他们的义务。
探求*重要的
而今,不幸是人类的疾病,正如同疾病是人的不幸一样。疾病有大夫治疗,人类的不幸也应该有医生来医治。可是,不幸的是,疾病飞快蔓延的事实使得事情变得很不正常。由此,我们是否应该永远谈论健康的问题呢?那真的就像在解剖学中一样——这是与道德*为相像的人体科学——教授们唯一要研究的是种种畸形的现象。或大或小的畸变都将引起人体器官的变化。我们肯定有权利要求他们的各种理论应该建立在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的人体基础上;同样,我们还有权利要求那些愿意放远眼界的道德家们,应该将他们的标准定格在幸福的人身上,或者定格在至少拥有成为幸福者的所有要素的人身上,但那种必要的意识不计在内。
我们生活在极不公平的环境里。但是我想,有些时候,在我们的谈话中,既没有残酷也没有冷漠可言,好像这种不公平已经结束;否则,我们永远也走不出我们的圈子。
应该有一些人敢于说话、思考、行动,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幸福的那样,这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当命运向所有的人敞开应许之地的花园大门的那一天,其他人会找到什么幸福、什么公正、什么美丽或者什么爱呢?说真的,人们可以认为,*好是首先考虑*为急迫的需要,但是,这并非总是*明智的:从一开始就探求哪些是*重要的,这往往更有益处。
再多一点
当大水围困荷兰农民的家园时,大海或邻近的河流已经冲毁了保护着这个乡野的大坝。那时,对于农民来说,当务之急是保护自己的家畜、粮食和农具;但是,*为明智的选择是飞奔到大坝高处,鼓起那些与他一起生活的人的勇气,在那里并肩抗洪。
迄今为止,人性就如同一个病人躺在床上,昏昏欲睡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因此,仍然有真正安慰的话语从那些人的口中吐出,那些人说起话来,就好像这病人早已解脱了痛苦一样。就像人是为健康而生的一样,人类是为幸福而生的;单就人类的不幸而言,虽然不幸无处不在、比比皆是。似乎无穷无尽,但我们只能说些轻描淡写的话,很快就被人遗忘。
为什么对人类说话时,就不能仿佛人类始终处在确信无疑、无比幸福的前夕一样呢?事实上,尽管人类永不可能看见长久希望的明天,可他却被自己的本能引向那里。可以确信,只需要再多点思想、再多点胆量、再多点仁爱、再多点对生活的献身、再多点急切的心情,总有一天人们会推开通往幸福和真理的大门。此事可能还有待时日。让我们希望有一天人类会变得幸福聪明起来;即使这一天永不会到来,曾经对此有过期待也不是错误之举。
幸福的含义
不管怎样,对那些不幸的人儿说说幸福是有益的,因为起码他们能学会懂得幸福意味着什么。他们永远会把它当作某种远离他们的东西,这些东西非同寻常,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假设所有自视幸福的人只会简单地说给他们带来幸福的是什么,其他人将会看见,幸福和不幸的区别仅仅在于对生活喜悦地、明快地接受与敌对地、忧闷地服从之间;在于广大、和谐的生活观念与顽固、狭窄的生活观念之间。不幸的人总是叫喊:“那就是全部吗?可在我们心里,也有着这种幸福的要素。”确实,你们的内心存在着幸福的要素!任何活着的人都与它们同在,除了那些在身体方面大难临头的人。不过,不要满不在乎地评价这种幸福没有其他东西可言。一个*能理解自己幸福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因为在所有的人中,他*充分地意识到,幸福只是种崇高的思想,也是不知疲倦的、无所畏惧的、富有人性的思想,是这些思想将愉快和不幸分开。
尽可能经常地谈论这种思想是有益的:切不要带有把我们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的想法,而是要让倾听我们谈论的人,一点点地在心里萌发出自己也要拥有这种思想的欲望,因为每个人都有别于另一个人。你所珍爱的那个思想很可能不会给我带来慰藉;同样,你所有的雄辩也不会拨动我生活中隐藏的发条。我必须独自在内心获取我自己的思想。不过,通过讲述属于你的思想。你不知不觉使得我更容易找到我自己的思想了。
灵魂与个性的真理
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会在给你带来不幸的事情中发现安慰,而让你喜悦的事对我来说可能充满着痛苦。不过,这没什么关系;如果我的欢乐的确与你的不幸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那么你所看到的一切美丽和安慰都将进入我的忧伤。而你在不幸中的种种重负也会走进我的欢乐。
首先,在我们的灵魂中为某种崇高的东西留有一席之地,以便这种思想有安身立命之处,这一点符合我们的意愿:就像古代宗教的祭司把山峰弄得光秃秃的,把山上的荆棘荒草清除干净,好让火种从天堂降临。终有那么一天,根据宇宙的目的和构成,千真万确的幸福的公式在终极真理中,从火星深处传播到这个世间。这样的公式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变化或推动力,我们或许一直在对进展的期望和等待中生活。这一公式对大家一视同仁,然而,每一个人受益多少仅仅决定于他的灵魂里已经储存起来的热忱、纯洁、无私和认识的比率。一切道德,一切有关公正和幸福的学问,应该只是一种准备,尽可能广泛地提供一种获得经验的方式,为迈出下一步铺下一块垫脚石。当然,日复一日,我们都向往有那么一天,我们*终都生活在绝对的真理中、生活在坚定不移且合乎逻辑的确信中;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已生活在一条更为重要的真理中,这就是我们灵魂和我们个性的真理。有些智者已经证实,这样的生活在*严重的、*实在的错误中也是可能的。
灵魂的秘密
在我们所依附的、一切可能崩溃的、科学的*后时刻到来之前,提及公平、幸福、道义以及所有相关的东西,是不是显得很无聊呢?笼罩在我们生活上空的一片黑暗,那时可能消失;我们现在于黑暗中做的许多事。将来反而要在白天进行。然而,务必把在黑暗中出现的、我们精神和身体上的重要事情,做得跟在白天一样完全、彻底。当我们等待谜底揭晓之前,我们的生活还得继续。我们的生活越幸福越高尚,我们的生活就变得越朝气蓬勃;那么,我们会有更大的勇气、更高的眼光和更多的胆略去探求和期望真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花在认识自我上的时间从不会是蹉跎岁月、虚度光阴。无论我们与自己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关系变成什么样子,比起与地球关联的星星或者由科学推测出的奥秘,在我们的灵魂里仍然有更丰富的感情、更多的激情和更多依然如故的秘密。
在不可否认的、引人人胜的真理中,人类无疑将翱翔天空;不过,当他上升时,他的灵魂还会正确地指引着他。宇宙的真理越重要,它带来的慰藉和安宁就越多。在所有人眼前的公平、道义、幸福、爱情的问题也越多,这些问题总是以同样的面目出现在思想家的眼前。我们应该像始终处在伟大启示的前夕那样生活;我们应该以欢迎的姿态作好准备——以*热烈、渴望、饱满、热忱和亲密欢迎的姿态。无论有一天它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对我们而言。对待它的*好方法,就是从现在起开始热望它,期望它如灵魂能想象到的那样崇高、完美、巨大、高尚。它应该比我们*大的愿望更美好、更辉煌,也更丰富,因为如果它与我们*好的希望相背离的话,它也必定带来某种更高尚、更接近人类本性的东西,因为它将给我们带来真理。
明智之举
对人类来讲,尽管他失去了他所重视的一切,但是宇宙的内在真理必然是卓越的、值得赞美的。但是,假如在它揭示出来的那一天,我们*谦恭的希望化为灰烬在风中飘散,而我们已经准备的一切仍将存留下来;那些可钦佩的事物,将根据我们的期待所形成的海峡的深度,以相同的水量涌进我们心中。
我们应当把自己想象得比宇宙更为优越,这有必要吗?我们的理性可能证明这会是必要的。我们的理性仅仅是从大自然发出的一道微弱的光线,是那个整体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而已,这一缕光芒只有大自然才能加以判断。光线要想改变光线源头的那盏灯,这可以吗?
我们仅仅用自己有限的眼光去丈量生命的无边,这无疑是徒劳的;同样,用自己内心崇高的理想来严苛现实的生活,这无疑也是不合适的。就像人类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就是人类*需要的一切一样,思考和行动是明智之举。不久以前——这里仅例举地球受本能召唤要解决的许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我们有意请教欧洲的思想家们,如果一个精力充沛、不屈不挠和能力很强的种族由于无可厚非的成见,仍然在精神和灵魂方面不如雅利安人——总而言之,如果犹太人在这个地球的表面突然消失或者变得强盛起来,那么应该将这视为是幸福呢,还是不幸呢?
远大的志向
我非常满足的是,智者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在回答时无须公开面对冷淡或者过分的指责:“接踵而来的是幸福”。许多事情发生了,似乎对我们不公平;但是,在所有理性的获得中,已经没什么比在自然的错误之下发现更崇高的理性更有益处。我们首先认为,从对无情、未知的力量进行缓慢渐进的证实中,我们的道德生活及其身体生活得到了重要的支持。假设每个符合我们理想的种族都消失了,那仅仅因为我们的理想仍然缺乏那种远大的志向,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远大的志向是宇宙间普遍的真理。
我们自身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存在着种种美好的梦想、种种美好的欲望、种种伟大的思想、美、正义和爱的感情,这些东西都是*高贵、*高尚的。假如在我们的想象中,有着更为宽广和更为令人欣慰的、却受不了现实生活中莫名神秘的威力考验的东西。结果是这样的话,它们应该是别的东西,而不是美感少掉一分,高大失去一点,慰藉小了一些的东西。我们面对现实,怀有我们在美感中执著超越现实的理想,这或许是件好事:但是,一旦面对现实,那股有赖于我们*崇高愿望的理想火焰。便会心满意足地将忠诚的光束照射在无数的美之上,这些既不脆弱也不娇嫩的美粉碎了那些愿望。
*崇高的
对我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纯粹困倦的宿命论,或者卑屈地顺从,或从行动中萎缩的乐观主义。智者无疑多次丧失了一些衡量盲目的、刚愎的、发狂的热情的机会,这种热情已能使某种理性受到约束的人得到超人的结果:可是,仍然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富有正直灵魂的人,会在一个比他在*高尚的时代所处的还要差的地方去寻找幻想或者盲目的东西,去寻找热情或者活力。为了履行生活中真正的职责,我们必须借助我们灵魂中一切*崇高的东西来完成它。
即使这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时常是可以被容许的,可在事件中这也得加以折中,而不要接着把它推到无情的终点——举例说,正如圣·贾斯特所为,他以一种令人钦佩的热忱想要获得普遍的安宁、幸福和公平,却发自内心地把成千上万的人送上了绞刑台——在思想生活中,不懈地追求我们的思想是我们应该履行的不变的职责。再者,我们的行动仍然等待终极真理的判决,这个认识只会妨碍一些人的行动,那些人可能有活力,却没有把如此的认识化为自己的东西。升华的思想会给被它搞得泄了气的一切以鼓励。
……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出生于根特市一个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去巴黎参加过象征派文学运动。他一生写过二十多个剧本,在上世纪初即已成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由于“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的戏剧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幻想等特色,这些作品有时以童话的形式显示出一种深邃的灵感,有时又以一种神妙的手法打动读者,激发他们的想象”,梅特林克于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一只眼睛看科学世界,一只眼睛看神秘事物,在他的心灵上,两者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科学与诗熔铸成一体”便是他的作品的特色。
《从部落到国家》内容简介:请想象如下场景:在一个机场中挤满了安静候机的陌生人。如果候机的不是人类,而是黑猩猩,那惊慌失措肯
《暮色将尽》内容简介:20世纪英国传奇女编辑,89岁漫谈独身老年生活, 写下一份酷对“凋零”的诚挚手记: 独身女性的坦率心声ⅹ老
《生活在裂隙》内容简介:一艘船如果不扬帆,任何风对它来说都是逆风;信息碎片化、焦虑日常化时代的我们,如果不时常冷萃自我,梳
曾国藩冰鉴 内容简介 《冰鉴》一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曾国藩以一介儒生举兵湘乡,镇压勃然兴起的太平军,挽狂澜于既倒,成大清之柱石...
幸福力-幸福心理的七堂必修课 内容简介 著名积极心理学专家王薇华博士*新著作!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幸福人生更是离不开学习。幸福人生的心理修炼,可以帮助我...
要么神经病.要么很镇定-不稳定情绪控制术 本书特色 人的情绪波动像谜一样,难以预测,更难破解。很多人都有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过,从而出现一些失控的行为,伤害到了他...
《互联网+时代》内容简介:本书以案例分析为主,落地实操。通过对大案例进行连贯性地分析,减少了场景的转换,提升对企业转型方方面
《思考的技术》内容简介:思考是个技术活。掌握了思考的技术,你就找到了解决关键问题的思维导图,让你在遇到问题时,不再手足无措
未来我们将靠什么为生 内容简介 该如何盘点目前为止掌到的所有商业能力?你是重被淘汰,还是要向前-步呢?“所有上班族都处在灭绝的危机之中”,你该怎么办?时代在变,...
南怀瑾谈性格与人生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美国、...
罗朗•莫维尼埃的小说完全由一个女人的内心独白构成。它开始于主人公的情感生活显然要走向失败的时刻。但是事情的时刻表开始变得模
成瘾模式-可怕的商业智慧 本书特色 任何一家现实存在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但并不意味着都具有了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况且,商业模式就像武功,也是分...
《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内容简介:《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以时间为顺序,对南海诸岛的发现与命名、开发与利用、近代所受的外来
《改变力》内容简介:【不自我设限,真正好的人生态度,是现在就做:不等、不靠、不懒惰】 世界变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别以为躲在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内容简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工作了多年,还是没有多少积蓄?自己已经很节俭了。为什么还是买不
宽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经典,剖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悲剧性历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宽容 目录 序第1章殊...
蔡志忠漫画智慧故事:跟整个世界学习 内容简介 该书为著名漫画大师蔡志忠先生的版权作品,也是其为数不多的非国学彩色漫画产品。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故事、智慧箴言、彩色...
做你自己 本书特色 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不要放弃自己,做回你自己。做你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人都有创造力、唤醒你的创造力、每个人都有同等伟...
青春有限贵惜时-意林少年励志馆2.0时代 本书特色 系列简介:“意林少年励志馆”系列图书由多位国内权威教育名家联合撰写,从阅读、写作双线...
《斗牛·猎枪》内容简介:《猎枪》是井上靖的成名作。小说的核心是彩子、三杉穰介、绿子的爱情。三位主人公都是不幸的,看似平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