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我国周代编钟的音列进行了归类梳理,发现了音程系列所体现的弦长等差关系。进而观察
到,不同的编钟系列的底部音程有不同的样式。从底部音程的分类着手.作者探寻到对弦长作6.5、4
等分这样三种不同的等分制。在对这种等分制的取音方式予以综合的基础上.作者揭示了散声上
方大二度有小全音与大全音的分歧.在阶名关系上呈现为”徵一羽“大二度有小全音与大全音的分
歧.这也体现了“三分损益法”与三度生律法(与弦长6.5等分制相关)两者造成的分歧。
——赵宋光
文中提出的编钟以一弦弦长的六分、五分、四分取音的规律,以及这一时期编钟出现的“羽宫角”
音列背后的乐律学规律.由此推及文献中“钟尚羽”的提法.都是解释古代文物和文献的新视角。
这些新颖的学术见解.都对以往的传统看法具有矫正意义。这些是该文*闪光的部分。作者以乐律
学规律作为贯穿全文的基本原则对两周编钟音列诸一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充分阐述并揭示了现象
背后隐含的深远乐律学背景。能够指出这一系列现象背后韵乐律学史的发展原因.实属可贵。
——张振涛
论文以弦立论.将前此战国初期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中“钟律就是琴律”的论点引向了更早编钟音列
的分析.一是对弦律在古代音乐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新的角度,将弦律的实践推向了更卓的年
代:二是在两周编钟的相同论域与相关论题中.论文从材料出发.通过材料表面的分析与归纳.以
炭现音咧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目的。因此,该文提出的以弦的等分节点解释音列发展的论点.不仅是
对两周编钟音列的认识有突破意义.而且对两周以至先秦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的认识.也揭示了
新的视角.从而对更深入地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起点。 .
——崔宪
本文对两周编钟音列作了系统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可闻不可见的内容.即编钟自身的
音乐性能进行探讨显然是有学术意义的。其选题把握于学术动向.顺应了学术发展。论文的分析正
确,可靠、合理.基础扎实。搜集资料全面,写作规范,层次清楚.逻辑性强.行文流畅。
’——刘绪
作者基于对目节所能涉及的绝大部分两周编钟测音数据的分析.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两周编
钟音列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看法论据充分,论点合理.逻辑清晰。
——韩宝强
《弦动乐悬》分析了西周编钟音列;梳理了西周甬钟的数理渊源;讲述了钮钟的出现与鼓音列的转制;定式的突破与音列的接合;侧鼓音及相关问题等,对编钟的历史及既往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编钟的研究可上溯到北宋时期。宋人的金石学已经涉及一些出土的古乐器,其中主要是钟磐之属,其研究主要局限于乐器的形制、铭文和年代等方面。北末后的青铜器著录和研究仍以铭文和文字训诂为重点。首先打破这一局面的是近代的王国维,其金文研究不再停留于单字训诂,而是注意把青铜铭文和历史结合起来,对商周历史作综合研究。之后郭沫若更是从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的角度对编钟做了深入研究,其著作《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是先秦历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他的研究对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的目的均不在音乐艺术本身。真正以音乐艺术为目的的编钟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而且自一开始就与音列的分析联系在一起。
一、编钟间列研究的历时性描述
1.20世纪30年代的测量工作
“五四”以来,在文史界的启发和带动下,中国音乐史学家开始注意到音乐考古研究的重要性,这项研究工作的领路人就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刘复(半农)。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人物,刘复介绍西洋科学技术并用之于国学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古代乐律方面,与王光祈一道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于1930-1931年间,发起并主持了对故宫和天坛所藏清官古乐器的测音研究,可称得上是对钟乐音列的律制、音阶等属性作针对性的、有方法的测试与分析。他在故宫的测音研究历时一年有余,所测乐器单是编钟、编磐就达500多件。之后,他又赴河南、南京、上海等地进行音乐考古研究,其对象涉及钟磐乐、乐舞造像等多个方面,尤以钟磐乐研究最为突出。在测音方法上,他以音叉为定律标准器,以3张“审音小准”为测音工具,测音时先取其各音音高的弦长,换算成频率;再算出三准数据的平均数,进而换算成音分数,并将这些数据列表与国际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国传统的三份损益律作比较,得出音列的音程关系相对准确,为清官钟磐乐音律混乱的事实提供了证据。可见,在刘复的编钟音律研究中已摆脱了种种陋习,他引进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诸如英国比较音乐学家埃利斯所创的音分法,从律制角度来解释钟磐乐的音列现象,实属音乐形态学研究的先驱。
孔义龙,1968年10月出生干湖南省平江县。1992年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多年来,关注中国音乐史学、中国音乐教育学、传统音乐学的研究,先后于音乐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05年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年曾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学术论文评选博士组“杰出论文奖”, 2006年入选广东省高校2006-2010年度“千百十工程”培养人才。2008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2006年12月完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项目《钟上之乐一弦之律》 2006年9月成功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岭南古代音乐研究》,现正在研究中。2006年11月作为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的成员,与广东省文化厅台作,共同主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广东卷》的普查与编纂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小学生漫画高情商(全3册)》内容简介:◆人缘好有秘籍,乐观开朗超积极! ◆漫画还原75个孩子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心理困境,让
中老年声乐教程-修订版-(附教学DVD) 本书特色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中老年声乐教育近十年的实践,为喜爱唱歌、计划学习或正在学习声乐的中老年朋友编写了这本《中老年...
大提琴基础练习曲170首(第三册) 内容简介 德国(美国)大提琴家C.Schroder所编《大提琴基础练习170首》,被世界上许多同行作为基础教程。该教材选材精...
纪念册5悼念罗斯特洛波维奇7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首演逝者11被低估的大师:安德烈·克路易坦15低音之王:尼古拉伊·吉奥
《艺术的力量》促使我们踏上一段大开眼界又激动人心的复归之旅,从卡拉瓦乔的《大卫与歌利亚》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全书聚焦
舒曼歌曲 本书特色 舒曼在音乐史上的不朽地位是无庸置疑的。其实他歌曲中的仅约二十首就足以确立其地位,然而他所创作的经典名作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在本书中,作者As...
黄河号子:民间船歌的生命力 本书特色 黄河号子与其他文化事项一样,是中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复合体,它和中原地区的神...
大提琴音阶练习 本书特色 要演奏好大提琴,除了要有天赋,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来掌握一定的技巧。我们常遇到一些很有才能的演奏者因缺乏训练而技巧不足、不能自如表现音乐...
《幻影书》内容简介: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喜剧天才海克特•曼是二十年代好莱坞光彩夺目的新星,却在某天突然离家出走,从此音信杳无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内容简介:《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最新成果
专色设计不仅具有四色网点印刷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而且其价格相对来说较为便宜。除此外,它的简约风格和具有调节对比的艺术魅力
《嗓音遗训:世界声乐史上历代大师教学经验荟萃》堪称是世界声乐史上的一部绝品、奇书。作者通观了世界声乐发展史,将声乐史上各发
德彪西钢琴曲集-(第二卷) 内容简介 《德彪西钢琴曲集(第2卷)》内容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却是...
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汤式;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叶子奇;草木子;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朱有燉等。历代曲...
这种音乐和这圈人(代序)崔健采访录梦系“唐朝”沉默、勇猛的“黑豹”通过音乐冲破一切束缚(1989乐队)寻找新世界(呼吸乐队)
《二十世纪艺术史》以一种新鲜而有趣的视角回顾了以西方艺术为主的二十世纪现当代艺术。作者贝尔纳•布利斯戴纳是欧洲著名的艺术评
《鲁本斯素描解析》简介:鲁本斯的素描可谓是古代大师素描中的典范,在整个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史中,鲁本斯不仅承上启下地维护了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非凡的艺术生涯,指挥大师里卡尔多·穆蒂在七十岁到来之际回首自己的人生。穆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他曾经担
吉他先锋超级吉他手之路 (赠光盘) 本书特色 本书尽量做到深浅适宜、难易相间,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吉他爱好者的需求。《想念》、《黄昏》这些难度较大的作品必不可少,《...
斯皮格高级声乐练习曲集(女中音 第一册) 内容简介 这部作品包含了一套完整的课程,它是从大师们的训练和指导书中选出,并经过了先进的编排,它避免了缺陷,哪怕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