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从简的《唐诗三百首》图文本、画册本争奇斗妍的今天,我却仍以这一无图而又详解的本子献给读者,是否有些不合时宜呢?然而正如秦韬玉笔下那位“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的贫女一样,“不合”者也自有其可以不合,有以自矜的理由。这倒不仅因为本书海外版的反馈信息给了我信心,更重要的是,当前的阅读倾向,使我深感,一种认真而有新意的详解本,实属必须。
或许因为在唐诗学界小有创获,常有年轻人来问学。中学生向我谈起他们的困惑:虽然读了不少选本,但中考、高考时,面对一首陌生的诗,往往仍无所措手足。青年学人以他们的诗学论文寄我提意见,可惜其常见的通病是由于误读文本,而使立论变成空中楼阁。这种情况在我所经目的大量来稿与硕、博论文中也屡见不鲜。对于以上种种,我开出的药方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味:下工夫去读通,而读通的首务是要知道“诗是怎样写成的”。
这自然需要掌握一些诗学的基本知识,对此,我已在海外版原序中有所提挈,并在解诗时随机而发作了讲析。这里仅想就时下流行的说法:“读诗只须凭感觉印象,不必详究”,再絮叼几句。这说法也有些来头,即所谓“以禅喻诗”。南宗禅倡言以心印心,单刀直入,了然顿悟。这通于诗学,便是传统的点评。应当说精到的点评是读诗的高境界,然而略知禅理者又都明白,心印、顿悟,本须有历久的“积学”为前提。舍积学而论印心、顿悟,其不堕入“狂禅”恶道者几希。传统点评精到处不少,但狂禅般的痴人说梦更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评者读不懂某诗,便斥为伪作。我们那位谪仙人李白的不少名篇,比如入选本书的《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就曾遭此厄运。以作诗为日课的古人尚且如此,今天的读者,如一味谈感觉印象而无视“积学”,其效果当可想而知。这道理也简单,老杜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可见,企望以浮躁之心去印合精微的诗心,要不出错也难。也因此,这个详解本的目的就在于,希望为本是学诗初阶的《唐诗三百首》,加上一道比较牢靠的扶手,使之能更好地发挥入门阶梯的作用。
对于大陆版,我还是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作了修订,而其中*花工夫的,恰恰是我*不想做的“语译”。说不想做,是因为诗本不可译,一译便韵味顿失;又偏偏*花工夫,则是因为语译可起到帮助初学者贯通诗脉的作用,而贯通诗脉又是读懂的关键:所以也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尽量“为”得好一些,“为”得有点儿韵味。由此建议读者对于本书正文外的三部分:注释、语译、赏析,也可以先跳过注释读语译;语译有不明处,再看相应的注释;*后再进入我“以心印心”的赏析的阅读。这样读法,也许能更好地达到三方面预期的效果:注释以实其基,广其识;语译以通其脉,顺其气;赏析以博其趣,撷其神。
*后要说明的是,我并无意反对文字从简的图文本。事实上,我也编过这类读本;今后也许还会在详解本的基础上再做一种约简本,也不排斥配图。但目前,我更愿意将有限的篇幅,留给对读者而言更为急需的讲析。希望它能帮助读者掌握一些“单刀直入”的刀法,并能举一反三,较从容地自己来鉴赏一首陌生的诗篇。明此,则读者当不致因我前面引了秦韬玉的两句诗,而责我自矜“风流高格调”了吧。
推荐购买国学基础读本《唐诗三百首详注》(版本经典权威)
推荐购买国学基础读本《宋词三百首详注》(版本经典权威)
卷一五言古读
张九龄感遇二首
其 一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⑦。
【注释】
①九龄《感遇》十二首,本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因李林甫排斥,贬荆州长史期间。感遇,因所遭遇而感慨.初唐陈子昂有《感遇》三十八首,遂相沿成为五古的一种体式,实上承阮籍《咏怀》七十二首。多用比兴,抒写不平。②兰:兰草,又名春兰,属兰科。一说为泽兰,属菊科.按:泽兰秋花。因此当指兰草。葳蕤(wei rui):花叶繁盛下垂状。③桂华:“华”通“花”。秋桂色黄白,故称皎洁。④自尔:自然而然地。尔,词尾。⑤林栖者:即隐士。 ⑥坐:因。⑦美人:喻君王或权要,屈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即指楚怀王。
【语译】
春兰叶叶纷披,秋桂分外皎洁。那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啊,自然蔚成了美好的时节。又有谁知道林下栖息的隐士,*钦佩兰桂的风节——与它们相对相悦。草木自有自然的本性,又何必希求美人来攀折?(隐士自有他们的操守,又何求他人来荐举?)
【赏析】
本诗以春兰秋桂的丰茸皎洁象喻隐居君子的亮节高风。“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是全诗关锁,那种出于内质秀美的自生自荣,不为物染的生命力,是诗中物与人的共通点,因而,诗的脉络由此二句而自物及人,并自然引出全诗的结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至此,不求攀折的“本心”是指物还是指人,已浑然不可分辨了。《楚辞》以芳草美人喻志,本诗承继了这一传统,而由博返约,变瑰丽为清丽。明胡应麟评九龄《感遇》与前此初唐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说,子昂是“古雅益以气骨”,九龄是“清淡益以风神”,很精到。不妨以子昂《感遇》之二与本诗稍作比较。诗云: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诗中的“若”也是香草,即杜衡,芊蔚是丰茸貌;蕤是花下垂貌。)
……
思无邪-[增订版] 本书特色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这本《思无邪(增订版)(精)》,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
活着你就得有种-李敖有种 本书特色 年轻就要有勇气,不信邪。勇气哪里来?李敖指给你。 人生需要勇气,一如生命需要灵魂。无论你长相怎样好,没有灵魂的补充,也只能是...
作为一个含蕴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行为,追忆不仅是对往事与历史的复现与慨叹,也寄寓着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本体论”的焦虑
甜蜜与痛苦:王立新诗选 本书特色 ★王立新诗选!献给我爱和爱我的人尤其是王晓波女士!王立新的诗歌热烈而激荡不回避时代命题因而具有深切的力量;他的言说既是个人情感...
琦群散文-粽子里的乡愁 本书特色本书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琦君*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琦君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
《漩涡里》内容简介:《漩涡里》是冯骥才先生“记述人生五十年”《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这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
湘行散记 本书特色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行前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
龙朱.虎雏-插图本 本书特色 沈从文编著的《龙朱虎雏(插图本)》内容介绍:生活如果是诗,那么可以说,[苗族]作家沈从文坎坷的一生,真正浸透了苗族的诗。他拱卫的*...
《迷人的谎言》内容简介:《迷人的谎言》由作者在《经济观察报》的影评专栏结集而成。28篇文章,涉及百余部影片,既有经典老片,也
荒原狼 本书特色 1、《荒原狼》中描述的哈勒的精神危机和疾病并不是个别现象,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时代特征。2、《荒原狼》的宗旨是指出一种永恒的精神信仰,如黑塞在...
宋志坚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它装帧精美雅致,清淡如菊。作者则是写惯了古典文学解读的名家卫淇,此次文笔仍旧...
陈忠实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陈忠实文学回忆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陈忠实有关文学创作的回忆与反思,以及作者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文化、民...
《青春》内容简介:李大钊作为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本书收录了李大钊在不同场合、刊物上发
生命的品质-修订版-经典散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周国平*新散文修订珍藏版★增补了2010年的散文,是周国平按时间顺序结集的第五个散文集的定本.★让生命回归单纯...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 内容简介 一、本书主要选译**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
《知道点中国文学》内容简介:《诗经》反映了怎样的上古社会生活?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竹林七贤”怎
生死.朝圣-跨越八年寻找经幡的灵魂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独特的藏地书,作者用前后八年的时间来藏地,拍摄经幡,寻找经幡的灵魂。作者经历过生死,手术后,带着人生的思考,...
百年相思 内容简介 常以为自己已经忘记,却忽略了温柔的提醒只需要一个呼唤的手势,所以,打开窗户,去看生命如何转弯。如何在峰回路转中,看见不同的柳暗花明。留住相思...
蒙田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生于1533年。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