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作者:梁思成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1999-08-01

评分:5分

ISBN:7530628909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目录

Untitled Document


**辑 台基简说
第二辑 石栏杆简说
第三辑 店面简说
第四辑 斗拱简说(汉.宋)
第五辑 斗拱简说(元—清)
第六辑 琉璃瓦简说
第七辑 柱础简说
第八辑 外檐装修简说
第九辑 雀替 驼峰 隔架简说
第十辑 藻井 天花简说

%

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节选

Untitled Document台基简说

中国的建筑,在立体的布局上,显明的主要分为三部 分:(一)台基,(二)墙柱构架,(三)屋顶;无论在国内任何地方,建于任何时代,属于何种作用,规模无论细小或雄 伟,莫不全具此三部。*显著的例,如北平故都中,宫殿,庙宇,官衙,宅第,其间殿堂,不分时代,不论大小,这三部 分均充分的各呈其美,互相衬托;中间如果是纵横着丹青辉赫的朱柱画额,上面必是堂皇如冠冕般的琉璃瓦顶;底 下必有单层或多层的砖石台座,舒展开来承托。这三部分不同的材料,功用,及结构,联络在同一建筑物中,数千 年来,天衣无缝的在布局上,殆始终保持着其间相对的重要性,未曾因一部分特殊的发展而影响到它部,使失去其 适当的权衡位置,而减损其机能意义。
西洋建筑中,古希腊庙宇,如Parthenon等庙,亦用台 基,且分三层;但台基每层,大者亦仅高两三踏步,与建筑物本身上两部的比例,较我国宽阔崇高的基座远逊,在全 建筑中亦不占成主要之一部。上部瓦顶亦短促退缩,仅足完成遮蔽上部的实际功用。在外表上代表屋顶部分的 三角形“坡顶门”(Pediment)或房山,在材料上及结构上,均与墙壁同;竟可说是墙壁伸张到屋顶部分,越俎代庖的 为屋顶张罗。
在较希腊更古的西洋建筑中,对于台基有两种极端,相反的观念。埃及与亚西利亚都是在空旷的沙漠上营建的古族。埃及的建筑完全没有台基,矗立的墙壁仿佛由沙里长出来。亚西利亚却在平地上筑起广袤千尺高数十 尺的大高台,在上面筑起百十座的殿堂;每一座的殿堂自己却没有台基。所以与中国式台基*相类似的仍推希 腊,但是在后世它却未得着发展的机会。
在印度建筑中,台基却素来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公元十二世纪间的许多石刻和公元第四五世纪以来的实物,台基都相当显著。至中古初期,如Sirpur城之Laks— mana寺砖塔,建于第七世纪;较之略迟的如Mamallapuram城之Draupadiratha和其它许多的例,都有极发达的台 基,其重要与中国台基相等。除在下文另加申述外,我在这里仅先提出它与中国台基之相似。
古代文献关于建筑的纪载甚为简单,但在在可以表 示这三部分的平均重要性来。这基本三部分的结构,其历史久远,始于上古,本无可异;所令人惊叹的则是其顺 序平均的发展,直至今日,仍然保留着原始面目。

琉璃瓦简说

琉璃之在欧洲,古希腊时已常用作屋顶,在中国则汉 代尚极珍贵。《西京杂记》载汉高祖斩白蛇剑,杂侧五色琉璃为剑匣。昭阳等殿以琉璃为窗扉屏风等。其用于屋顶,也许始于北魏。《魏书·西域志》:“大月氐国于世祖时,其国人商贩至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唐代琉璃瓦屋顶之用更多。杜工部诗“碧瓦朱甍照城郭”;崔融《嵩山启
母庙碑》“周施玳瑁之椽遍覆琉璃之瓦。”宋庆历间建开封铁色琉璃八角十三层塔,高五十八米,现仍觚棱闪烁,完丽无缺。由宋元而明清,琉璃瓦屋顶更成为尊贵建筑物 必不可少的材料,谨慎将事。在尺寸上较以前更加增大。
正吻一只可重至七千三百斤,值银一百八十余两,用铅六 百五十两。上吻时并须迎吻,祭吻,簪花,披红,典制极为 繁重。
清代对于琉璃颜色之使用亦有规定。常用者有黄,绿,黑,蓝,青,紫,翡翠等色。宫殿门庑陵庙覆黄琉璃瓦。府第如亲王府正门寝殿均用绿色琉璃瓦,正殿并得安螭吻。世子郡王贝勒等府同。公侯以下官民房屋,无琉璃瓦之规定。仅二品以上官正房得立望兽。限制颇严。此外屋面又有用不同颜色琉璃瓦覆盖者。如纯黑筒板瓦界以 深绿或纯黄的脊吻勾滴等。在苑囿游观等殿阁屋面上,有时又用三数种颜色如紫蓝白绿翠等筒板瓦作成各种花 样如盘长方胜等。但颜色之用,亦有时变更;如祈年殿三覆檐,原系上青,中黄,下绿,三色互异;后乃改用一色纯青以象天。地坛则仅坛四周砌黄瓦以象地,正殿等均同。先农坛日月坛等用绿瓦。社稷坛拜殿戟殿等,则用 黄瓦。……

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内容简介

梁思成先生一生致力与中国古建筑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早年曾将其数十年来所调查研究的古建筑成果,分析解释,陆续刊登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发表。后将其中的详部照片,按它们在建筑物上的部位,分门别类——如台基、栏杆、斗拱、藻井、天花……——辑为图集,并冠以简略说明,便辑成了这部《中国建筑艺术图集》。本书印刷精美,装帧考究,可供建筑人员研究参考,也可供热爱建筑文化的读者欣赏、珍藏。

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节选

Untitled Document台基简说

中国的建筑,在立体的布局上,显明的主要分为三部 分:(一)台基,(二)墙柱构架,(三)屋顶;无论在国内任何地方,建于任何时代,属于何种作用,规模无论细小或雄 伟,莫不全具此三部。*显著的例,如北平故都中,宫殿,庙宇,官衙,宅第,其间殿堂,不分时代,不论大小,这三部 分均充分的各呈其美,互相衬托;中间如果是纵横着丹青辉赫的朱柱画额,上面必是堂皇如冠冕般的琉璃瓦顶;底 下必有单层或多层的砖石台座,舒展开来承托。这三部分不同的材料,功用,及结构,联络在同一建筑物中,数千 年来,天衣无缝的在布局上,殆始终保持着其间相对的重要性,未曾因一部分特殊的发展而影响到它部,使失去其 适当的权衡位置,而减损其机能意义。
西洋建筑中,古希腊庙宇,如Parthenon等庙,亦用台 基,且分三层;但台基每层,大者亦仅高两三踏步,与建筑物本身上两部的比例,较我国宽阔崇高的基座远逊,在全 建筑中亦不占成主要之一部。上部瓦顶亦短促退缩,仅足完成遮蔽上部的实际功用。在外表上代表屋顶部分的 三角形“坡顶门”(Pediment)或房山,在材料上及结构上,均与墙壁同;竟可说是墙壁伸张到屋顶部分,越俎代庖的 为屋顶张罗。
在较希腊更古的西洋建筑中,对于台基有两种极端,相反的观念。埃及与亚西利亚都是在空旷的沙漠上营建的古族。埃及的建筑完全没有台基,矗立的墙壁仿佛由沙里长出来。亚西利亚却在平地上筑起广袤千尺高数十 尺的大高台,在上面筑起百十座的殿堂;每一座的殿堂自己却没有台基。所以与中国式台基*相类似的仍推希 腊,但是在后世它却未得着发展的机会。
在印度建筑中,台基却素来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公元十二世纪间的许多石刻和公元第四五世纪以来的实物,台基都相当显著。至中古初期,如Sirpur城之Laks— mana寺砖塔,建于第七世纪;较之略迟的如Mamallapuram城之Draupadiratha和其它许多的例,都有极发达的台 基,其重要与中国台基相等。除在下文另加申述外,我在这里仅先提出它与中国台基之相似。
古代文献关于建筑的纪载甚为简单,但在在可以表 示这三部分的平均重要性来。这基本三部分的结构,其历史久远,始于上古,本无可异;所令人惊叹的则是其顺 序平均的发展,直至今日,仍然保留着原始面目。

琉璃瓦简说

琉璃之在欧洲,古希腊时已常用作屋顶,在中国则汉 代尚极珍贵。《西京杂记》载汉高祖斩白蛇剑,杂侧五色琉璃为剑匣。昭阳等殿以琉璃为窗扉屏风等。其用于屋顶,也许始于北魏。《魏书·西域志》:“大月氐国于世祖时,其国人商贩至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唐代琉璃瓦屋顶之用更多。杜工部诗“碧瓦朱甍照城郭”;崔融《嵩山启
母庙碑》“周施玳瑁之椽遍覆琉璃之瓦。”宋庆历间建开封铁色琉璃八角十三层塔,高五十八米,现仍觚棱闪烁,完丽无缺。由宋元而明清,琉璃瓦屋顶更成为尊贵建筑物 必不可少的材料,谨慎将事。在尺寸上较以前更加增大。
正吻一只可重至七千三百斤,值银一百八十余两,用铅六 百五十两。上吻时并须迎吻,祭吻,簪花,披红,典制极为 繁重。
清代对于琉璃颜色之使用亦有规定。常用者有黄,绿,黑,蓝,青,紫,翡翠等色。宫殿门庑陵庙覆黄琉璃瓦。府第如亲王府正门寝殿均用绿色琉璃瓦,正殿并得安螭吻。世子郡王贝勒等府同。公侯以下官民房屋,无琉璃瓦之规定。仅二品以上官正房得立望兽。限制颇严。此外屋面又有用不同颜色琉璃瓦覆盖者。如纯黑筒板瓦界以 深绿或纯黄的脊吻勾滴等。在苑囿游观等殿阁屋面上,有时又用三数种颜色如紫蓝白绿翠等筒板瓦作成各种花 样如盘长方胜等。但颜色之用,亦有时变更;如祈年殿三覆檐,原系上青,中黄,下绿,三色互异;后乃改用一色纯青以象天。地坛则仅坛四周砌黄瓦以象地,正殿等均同。先农坛日月坛等用绿瓦。社稷坛拜殿戟殿等,则用 黄瓦。……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