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

作者:基思·托马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08-09-01

评分:5分

ISBN:978754470528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 目录

主编序译者的话前言致谢序言**章人类优越性一.神学基础二.征服自然界三.人类独一无二四.维持疆界五.低等人类第二章博物学与民间错误一.分类二.民间错误三.术语四.变化的观点第三章人与动物一.驯服的同伴二.特权物种三.缩小的差距四.动物灵魂第四章对野蛮造物的同情一.残忍性二.新论点三.废黜人类四.新感性五.新条件第五章树木与花卉一.原始林地二.植树三.树木崇拜四.花卉第六章人类的两难处境一.要城镇还是要乡村?二.要耕耘还是要荒野?三.要征服还是要保护?四.要杀生还是要慈悲?五.结语缩略语注释插图出处索引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 本书特色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今天,我们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与生态危机:超速的经济发展打破了大自然有条不紊的系统循环规律。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上升,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直接造成气候异常,水灾、旱灾、风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等……这一切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在美丽的地球家园里的可持续生存。如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入与自然界的关系,重新思考文化与自然界的联系、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轨迹。相信基思·托马斯的《人与自然界》会为我们的思考打开一扇窗。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 节选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人文与社会系列,凤凰文库。“1500到1800年间,发生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社会各阶层男男女女以变化了的方式理解周围的自然,并进行分类。”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增加,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情感的纽带不断发生断裂。通过逐渐清除富含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博物学家们彻底击溃了历史悠久的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感应观念,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与人类分离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导致人们重新向往乡村,安全感使得人类越来越注意保护鸟类和自然状态中的野生动物。现代初期人们对动物、植物与景观产生了新的情感,人为了自身了利益而利用其他物种的权力受到尖锐的挑战,人们开始强调未开发的自然对人类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荒野景观本身的美与价值。这种新感性与文明发展的物质方式与之间可以说形成了现代社会一个基本的内在矛盾。作者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挖掘现代初期英国人自然观背后的思想根源。书中史料丰富具体,涉及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普通人,并大量引用诗歌和文学资料,体现了重新统一文学与历史研究的思路。

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 作者简介

基思·V.托马斯(1933-),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曾任牛津大学现代史教授,圣体学院院长,1988年因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被授予爵位。他的写作广泛涉猎现代初期的社会与知识史,第一部著作《宗教与巫术的衰落》(1972)荣获沃夫森历史学图书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