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麦家,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本书收录了他的短篇小说、随笔、话语以及长篇小说等若干文章。 麦家的文字神鬼莫测,每当你以为发现了真相时,却总是感到疑雾重重,在揭开谜底之际,又顿时会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他笔下的人物性格丰满,没有大多数同类小说人物单薄的缺陷,几乎每个人物都值得细细玩味。他推理缜密,伏笔千里,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就是事件的亲历者,好像正生活在他所构建的那个时代中。麦家因其作品简洁却深不可测,路数独特诡秘而又幽邃神奇,到处玄机暗伏,极为挑战人的智力,被认为是当今文坛*具实力的“黑马”,其作品也被称为“新智力小说”。
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麦家的写作无疑属于独特的路数。这个人的存在已经变得不可忽视,他那么顽强一绝对而倔强。他的写作诡秘、幽暗、神奇,深不可测,到处潜伏着玄机,让人透不过气来。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而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为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就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一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为锋。——王安忆
《风声》是“密室小说”的变种,也是惊险的逃逸魔术,它有强大的叙事力量,我们屏住呼吸,看一个人在重重锁链下凭智力和信念完成他的职责。因此,这终究是一部关于凡人与超人的小说,是人类意志的悲歌。 ——李敬泽
人们喜欢把麦家这几部小说称为新智力小说,密室小说,特情小说,谍战小说,解密小说,名目不一而足。我看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麦家所显示的才能的性质和特征。麦家的成功,首先有赖于他的超强的叙事能力和推理能力,经营致密结构的能力;他可以在一个极狭窄空间,展开无尽的可能,翻出无尽的波澜,制造无尽的悬念,拽着你一口气跑到头,必须看个究竟。——雷达
这几年,我感觉自己和以前有很多变化,而且变化的步子在越来越快。从外表上说,原先黑乌的头发——虽然数量上没有明显稀少,但黑的颜色已经很不成样子了;面色也是这样,由白泛黄——像照射我面容的阳光被一层油纸遮挡了,而且这层油纸是有生命的,在时而不断地增厚。我曾经为自己有张白脸苦恼过,现在我为它变成如此的黄而感到惊奇。不仅如此,变化是从头到脚的,而每一个变化都在确凿地告诉我:我的身体正在走出青春,走出谜面,走向谜底。但我从未因此忧过、哀过,因为和内部的变化相比,外表的变化似乎是比较温和的,起码没把我变成四只脚,甚至也没变成另一个人——这从20年不见的人见面照样还能认出我便可看出。但是说到内部,我敢说我完全已变成另外一个人了。这个人常态的东西在越来越少,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不愿意出门,亲情和爱情都让他感到疲倦,财色也不再诱惑他;他将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消耗在胡思乱想中;他满足于以抽象的方式占有这个世界,他的生活正在以消失的方式应世。
说真的,这个人我并不认识,可他就是我,是现在的我。总的说,我已经越来越不太理会客观的真实,我认为那并不可信。我甚至对什么都不相信,包括自己。但这是行不通的,生活中很多事情——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拿出一个态度,一种观点,哪怕是一个说法。没有这些,你可能连自己都会被“没有”掉。这时候,我往往只听信于自己,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当做客观,当做真实,当做“一切”来看待。而由这个一切构成的世界只能成为文学的世界:一个虚拟的国度。
密码
日伪时期,杭州城区还没有现今的五分之一大,但这座城市的魂——西湖,一点也不比现在小,湖里与周边的风景名胜也不比现在少多少,像著名的苏堤、白堤、断桥、西泠桥、望仙桥、锦带桥、玉带桥、锁澜桥、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阮公墩、湖心亭,和西泠桥头的苏小小墓,清波门边的柳浪闻莺、钱王祠,孤山上的西泠印社、秋瑾墓、放鹤亭、楼外楼、天外天等,以及南边的白云庵、牡丹亭、净葱禅寺、报恩寺、观音洞,北边的保傲塔、双灵亭、岳庙、双灵洞、栖霞洞等。统而言之,即我们通常所谓的一山二月,二堤三塔,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在那时光都有,日本佬来了也没被吓跑。日本鬼子在杭州城里扔了不少炸弹,据说现在西湖里还经常挖出当年鬼子扔下的炸弹,没有开爆的,连制造商的商标都还在。炸弹像尸首一样从天上倒栽下来,没有开爆都吓人,更何况大部分都是开了爆的。爆破声震天撼地的响,爆炸力劈天劈地的大,炸死的人畜无以数计,把杭州城里的人都吓跑了。西湖和西湖里外的景点,如果能跑大概也会跑掉的。但它们不会跑,只好听天由命。有些景点就这样被炸了,像岳庙和孤山上的不少景点,都是挨了炸的。
从岳庙往保叔塔方向走,即现在的北山路一带,当时建有不少豪宅深院,当然都是有钱有势人家的。有钱有势人的消息总比平民百姓灵通,鬼子炸城前,这些人都准时跑了。日伪政权成立后,城里相对平静了,这些人又恰如其时地回来了。即使主人不回来,起码有佣人回来,帮主人看守家业,以免人去楼空,被新的日伪军政权给霸占了。其中有个傍山面湖的大院落,院主姓裘,曾经是一个经营高档色情服务业的大老板,自己没有回来,派回来的下人又迟了几周,就被当时新组建的日伪浙江警备司令部占据了,院里的几幢主要建筑都派了新用。前院的三层主楼,做了司令部军官培训中心兼军官招待所;后边竹林里的一排“凹”字形平房,做了中心的办公地;再后面的两栋相对而立的小洋楼,西边的一栋成了首任伪司令官钱虎翼的私宅,东边的那栋做了他几个亲信和保镖的公寓。1941年冬天,钱虎翼一家老少11口被神秘人悉数暗杀(当时传言是除奸队干的,但至今都查无实证),新任的伪司令官张一挺又把钱虎翼的亲信、保镖统统赶走了。于是,两栋楼又是人去楼空。总以为,这么好的楼一定会马上迎来新主,却是一直无人入住,或派新用。究其原因,有权入住的,嫌它闹过血光之灾,不敢来住,敢来住的人又轮不上。就这样,两栋楼一直空晾着,直到快一年后,在金秋十月里的一个月朗星疏的深更半夜,突然接踵而至地来了两干人,分别住进了东西两楼。
入住西楼的是五个人,四男一女,都是伪军官,伪司令张一挺的属下。其中官职*高的是副参谋长吴志国,此人是伪司令部首任剿匪队头目,负责肃查、打击抗日军事力量,年初在湖州一举端掉了一直在那边活跃的抗日小虎队,深得新任长官张一挺的器重,不久便官升一职,当了堂堂副参谋长,主管警务、特务、军机三处,现在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正旺之际,趾高气扬,前程无量。然后第二号人物,是掌管着全军核心机密的军机处处长汪大洋,此人也是当中年龄*长者;其次是副处长兼总译电师李宁育。童小年既可以说是第四号人物,也可以说是**号,他是张一挺司令的副官,属于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官级不高,正营,但权限可以升至无限。唐一娜是唯一的女性,军机处的译电员,年轻,貌美,高挑的身材,艳丽的姿色,即使在夜色中,依然夺人双目。五个人,乘一辆日产双排越野车,在夜色的掩护下,像一个阴谋一样悄然潜入幽静的裘庄,*后消失在久无人迹的西楼里,令这栋闹过血光之灾的空楼,变得更加阴险可怖,像一把杀过人的刀落入一只杀过人的手里。
阴谋似乎是阴谋中的阴谋,包括阴谋者本人,也不知道阴谋的形状和内容。他们在睡梦中被人紧急邀集,然后像梦游似的来到这里,至于来干什么,谁也不知道。带他们来的是特务处处长王田香,他告诉他们:这是张司令的指示。
王田香说:“司令要我转告大家,你们将有一项非常特殊的任务,以后的几天可能都睡不了一个安稳觉。所以,今天晚上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睡一觉,司令将在明天**时间来看望大家。”
这个夜晚对王田香来说,是兴奋的,也是忙碌的,将他们安顿在此只是相关一系列工作的一个小小部分,还有诸多的事宜需要他去张罗完成。所以,言毕,他即匆匆告辞,其形,其状,令人激奋,又令人迷惑。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笼罩在西湖水面上的雾烟尚未消散,张司令的黑色小车已经孤独又招摇地奔驰在西湖边上。还没有到8点钟,小车已经驶入墙高院深的裘庄,径直奔往西楼。绕过假山和一架紫色的藤萝,车里的张司令已看得见西楼。王田香已接到门口哨兵的通报,恭候在楼前;在他背后,是两个荷枪的哨兵;哨兵的身边,竖着一块明显是临时立的木牌子,上书“军事重地,闲人莫入”八个大字。这些都是王田香在夜里落实的。奇怪的是,张司令的司机也被列为闲人,在他随行前往时,哨兵客气地挡住了他:“对不起,请在白线外等候。”
司机愣了一下,看地上确有一道新画的白线,弯曲有度,把房子围了个箍,像迷信中用来驱邪避灾的画符。
因为夜里睡得迟,更因为没想到司令会这么早光临,一干人都起得晚,唐一娜甚至在司令上楼时都还在床上。司令如此之早(绝对是在**时间)来看望大家,让各位都感到受宠若惊,有一种天降大任于斯的庄严性和紧迫感。后来当他们下楼来,看到楼前的两位荷枪哨兵时,这种感觉又被加强了一倍。他们是去吃早饭的,餐厅在前院招待所大楼里。王田香像个主人似的,带他们去。虽然夜里没睡好,但王田香的精神还是十足,脸上一直闪着足够的神采,好像奉陪的是一群远道而来的贵宾。这也给他们增加了那种庄严和贵重感。
待大家一走,西楼里便来了两个人,着便衣,携工具箱,在楼里楼外、楼上楼下察看了一番,好像是在检查什么线路。张司令是吃过早饭的,这会儿没事,便随着两人把楼里楼外看了个遍。这是一栋典型的西式洋楼,二层半高,半层是阁楼,已经封了;二楼有四个房间,锁了一间,剩下三间。看得出来,唐一娜独自住着一间,对门的一间住的是汪大洋和李宁育。另一间在楼梯那头,是个有阳台和卫生间的大房间,由吴志国和童小年住着。一楼除了厨房饭厅外,另有一大一小两个房间,小的以前可能是仆人住的,现由楼前的两名警卫人员住着;大的是会客室,现已经布置为会议室,会议桌由长条形的餐桌代替,看上去也挺像回事。*后,张司令在会议桌前坐了下来,翻看起带来的文书,酝酿开会的事情。
……
麦家,作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现居成都.曾从军17年,辗转七个省市.
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1997年转业至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任编剧.
1986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电视剧《暗算》《地下的天空》(编剧)等.作品曾多次获奖,曾被评为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第三届风尚中国榜年度作家、第六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小说家......
培根论人生-人生道路的启蒙与指引 本书特色 《培根论人生》:一部与《论语》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
《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清代卷》内容简介:《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通过中国历代名画来讲中国故事,包括北宋、南宋、元、明
审美的游离----论唐代怪奇诗派 本书特色 “怪奇诗派”,是指中唐时期以孟郊、韩愈、卢仝、李贺、贾岛等人为骨干的一个诗人群体。作者从中唐诗乃至全唐诗立论,从社会...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因投身“一二九”运动而参加革命,从此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历史缠绕在一起。她是——清华高材生,热血青年,党的干部,作家,编辑家,背负精神十...
历代序跋名篇选译 本书特色 本套书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不像《古文观止》那样单一,而是着眼于中国历代日常生活的古文佳作,涉及书信、奏章、养生养性、锻炼身体、...
2009-2012-马王堆的重构-草树诗文集 本书特色 草树诗文集《马王堆的重构》俨如灿烂的星夜,每颗星都放射着映照尘世的光芒。这些并置在夜色中的星辰构成了一个...
浮生漫谈-张竞生随笔选 本书特色张竞生是中国现代史上曾被严重妖魔化的文化奇人。他在哲学、美学、性学、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逻辑学等方面的贡献已渐为人知,但他在...
岳海湧,男,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自199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译)文数十篇,出版了多部专著,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二、三等奖,现任...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 本书特色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老的疑团刚解开,新的困惑又摆在面前,整部小说就在这种一波未平、一波...
本书以有唐一代的近体诗为论述对象,并且探源溯流,将各体的发展都追溯到唐前时代,对唐诗体制的渊源流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全
欢喜冤家 本书特色 《欢喜冤家》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是张恨水创作高峰期著名作品。展现当红女伶追求真爱却抽身不得的可悲命运。她敢恨敢爱,贤惠勤劳...
江南诗学-中国文化意象之江南篇 本书特色 “文化意象”是胡晓明教授提出来的一个很有创见的诗学概念,他认为除范畴、命题、体系和词语外,中国...
李渔戏曲叙事观念研究 本书特色 李渔的戏曲叙事观念与明末清初的江南城市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李渔戏曲叙事观念研究 内容简介 李渔是明末清初江南城市文化典型...
《花间集评注》内容简介:本书为后蜀赵崇祚所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人的词作共500首,缛采轻艳,绮靡温馥
长河: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内容简介 1.神秘多彩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与湘西原风景。沈从文作品,以美丽神奇而充满神秘的湘西为背景,着墨于湘西故土的人、事和民俗风情,题材...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内容简介:本卷收集了罗念生先生翻译的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厄勒克拉特》《特
知书达礼励志馆---鲁迅经典散文全集(上下) 目录 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
李劼人代表作:死水微澜 内容简介 李劼人是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本书收入他的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七部。其中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以四川为背景...
对联问道 内容简介 对联文学特征是从古典诗歌及汉魏骈体赋中发展而来。对联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形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将诗、词、赋中明快、上口的对偶句独立...
《杭州学刊(2017年第3期)》内容简介:《杭州学刊》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