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娜中学的不少孩子来自贫穷的移民家庭,甚至还有一些连工读学校或少管所都不肯收的问题少年。然而,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综合素质测评中,海伦娜的学生名列前茅;在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项目(TIMSS)中,海伦娜的学生数理成绩遥遥领先;从海伦娜毕业的孩子,不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成了众人眼中的精英。
德国威斯巴登市的这所极其普通的学校,是如何让孩子们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呢?本书中,恩雅校长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向我们展现了海伦娜是如何引导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并使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稳定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如何在完成应试教育指标的前提下开展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海伦娜中学的成功实践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模范学校”“德国*佳学校”等称号,更为家长、老师和孩子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章把文字传给孩子——学习读和写
“给我看看你的作业本吧。”老师对托马斯说。下课后,老师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其他学生,来找托马斯。托马斯一动不动,有些迟疑。“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敢当着全班同学念自己的作文。”托马斯眼泪汪汪的,把自己的作业本推向老师。作业本上,每个日期下都有一篇短文,但是没有一篇能读得下去——里面几乎没有一个拼对的词。
像托马斯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在我们学校,五年级孩子的成绩单上常常有这样的评语:“马丁的拼写成绩不包含在语文成绩里”,或者是“维瑞娜的拼写有待努力”,“托马斯其实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唯一的缺点就是拼写还有点问题”。他的父母有点尴尬、同时又有些担心地解释说。有时,我们学校有读写困难的新生比例可以达到20%。成绩单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证明孩子有“阅读和书写障碍”的专家评估意见,而且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入校前就经历过一段“奥德赛”般漫长的历程——要参加从儿科医生、学校心理老师、语言治疗师一直到私人(通常很昂贵)的补习班。
托马斯就是这样一个已经10岁却几乎不会写字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时候可以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但是就是不能把它写下来(即使一篇短文出现一半的错误,我也不会特别生气或失望)。就连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孩子也无法把自己对该问题的想法写在纸上。他们做不到,也不喜欢做。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把将近10%的15岁德国学生划为“功能性文盲”,这些青少年会读(会写)的词语只有几十个。另外有13%的学生,阅读能力至多只达到了小学的初级程度。这23%的学生在学校里被称为“潜在危险族群”。几年前,这样的个案还相当少见,而现在,他们在老师口中已经成了“那一群”。
托马斯和老师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看着面前那本错误连篇的作业本。老师把作业本合上说:“给我讲一讲你今天写的故事吧。”托马斯一开始有点结结巴巴,没多久就顺畅流利地讲起了那段剑齿虎和羚羊成为好朋友的故事。老师边听边记。托马斯说完后,老师把那张记录了故事的纸递给他,说:“用心抄下来吧,明天交给我。”第二天,托马斯交给了老师一篇他竭尽全力认真抄写的短文。
以前,这种状况多以个案出现,现在却越来越多,让我们不得不为今天的孩子捏把汗。现代社会,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对于书写能力的要求都日益提高,但是我们的小学显然再也无法保证所有学生在进入中学时都具有相应的读写能力了。为什么?当然不是孩子越来越笨,也绝对不是学校越来越差。事实刚好相反!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对大多数小孩来说,学习写字和阅读的经历是相当辛苦的。要让孩子克服这样的辛苦,首先需要的,恐怕就是来自家庭的榜样。如果孩子在家里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书写和阅读是很重要、很有用甚至很宝贵的能力,那么,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会想要学习写字和阅读了。
可是,大人自己都很少写字,爷爷总用打电话代替寄生日卡,家里的人根本不看书,更不会认真或者兴奋地谈论书里的内容,孩子怎么会觉得阅读和写字的能力很重要,甚至很宝贵呢?
更糟糕的是,现代媒体也使得这种情况日益恶化。电视上的新闻和网络上的文章都是那样短暂而简略。电视剧的情节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画面剪辑粗糙得像录像带影片一样。观众也因此越来越难深入体会其中的意境,一直转台,不断打开新网页。如果太难看不懂,就赶快换个更有趣的,至少什么都别错过。
托马斯和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一样,脑袋里尽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点子。在他充满想象力的世界里,有幽灵,有战胜危险的超级英雄,还有在共同冒险之后成为朋友的敌人。但是他无法把这些精彩的想象写在纸上,让别人来阅读。于是他的老师想试试看,曾经帮助过有书写障碍的孩子的做法,是否对托马斯也奏效:他把一台旧式的打字机带到班上,这可以帮助学生在打字的过程中练习拼写。老师问谁想来试试,结果托马斯是**个试用的孩子。他把自己的作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整整齐齐地打了出来。并且**次举手表示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文章。朗读是这个班固定的仪式,教室前面放着一张讲桌,以方便朗读的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摆在上面。朗读时,台下的所有学生都会专心地聆听,而且每听完一篇文章都会鼓掌。每个人都体验过,都知道在众人面前上台朗读有多困难。托马斯也很紧张,结结巴巴地念完了自己写的故事。同学们纷纷称赞,几乎所有人都很喜欢他的故事。朗读结束后,这个仪式的下一环节就是,把朗读过的文章放进文件夹里保存起来。学年末时,全班会把所有的故事集结成一本书,托马斯写的故事也在其中。
写作的兴趣
多写、多读不但能让人文思顺畅,也是让人喜欢上写作和阅读的*佳途径。因此,一所好学校会不断为学生创造各种写作的机会和环境,并让他们看到,阅读和写作(或者是“优美的”写作)非常有意思,而且受人重视。以不同的方式激发出来的写作兴趣,可以帮助不同的孩子学习写作,其中包括那些在小学四年级之前表现还不怎么好的孩子,也包括那些家里几乎不说德语,或者家长自己都不会阅读和写作的孩子。
根据我们的经验,定期进行听写,并不是个好方法,因为它对正确性的要求极高,会使本来拼写就不太好的孩子更泄气、更灰心。同样,写作文时也不能对拼写要求太多。作文是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一种讯息,这种讯息要用作者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对许多大人来说都很难。刚学会写作,刚开始尝试这种新“艺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心:“我真的可以用文字表达我想说的话吗?别人看得懂吗?”“和半年前相比,我现在是不是可以描写得更精确、更生动了?”而如果在学习写作之初,就过于重视拼写的正确性,孩子们下笔时就会失去挥洒自如的感觉,因而也很容易产生“如果不需要写,就*好不写”的心态。这是和学校教授写作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其实,有很多做法都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写作和阅读的兴趣,有时候,甚至对那些不喜欢写作的孩子也很奏效,比如:编墙报、写班级日记、表演自己写的剧本、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通信,或者让一个在汉堡(位于德国北方)的班级与一个在奥伯阿梅尔高(位于德国南方)的班级通信,或者甚至是班级自己出版一本书,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后往往都会向大家公开,孩子们自然就会开始重视拼写、语法等的正确性了。这些方法也可以用来训练在拼写、语法方面较弱的孩子。我们还可以把校对的工作也交给这些孩子,同时鼓励他们向拼写和语法好的同学请教,共同弄清楚一个词写得是否正确。
托马斯的老师把打字机带到班上来后,打字就成了这个班上的孩子们校园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快地,第二台打字机也出现了。为了不让打字时噼噼啪啪的声音吵到其他的同学,打字机被摆在了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没过多久,老师又带来一台小型印刷机和相关的工具。孩子们通过摆弄这些工具学会了手工印刷:先把字母一个一个小心地排好,在镜子中校对一遍,然后夹紧排字版上的字母,用轮着上墨,试印一张出来。再校对一次,如果有错误就改正过来,然后印刷50张或100张,并把刚印出来、还有点潮湿的纸挂在绳子上晾干。*后把字母都洗干净,收回盒子里排好。每隔14天孩子们就会出一篇“自选文章”印刷出来。之所以称为“自选文章”,是因为孩子们作为作者,可以自由地选择文章的题目、长度和语言风格。后来这些孩子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所有的“自选文章”收集起来,出版成书。书里的**篇文章就是托马斯费了很多心思写成的剑齿虎和羚羊的故事。这本书总共收录了25个故事,*后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拿到了一本。不过这还没有完,在美因茨小型刊物展上,这本书创下了极佳的销售业绩。学生们完全凭自己的力量,把他们的**本刊物卖出了100本,还赚了点钱。这次的经验非常成功,六年级结束时,他们又另外出版了3本。
“自选文章”就是一种“把文字传给孩子”的非常好的方式,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的教育改革先锋赛勒斯丁·佛列尼一直在呼吁与要求的。借助打字机、印刷机和计算机,孩子们可以印制出版自己的文章。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文章会被真正欣赏和重视它的读者阅读,这将让他们更有信心,在写作时也能得到更多乐趣。因此,除了由老师拟定题目的传统作文练习课(从记叙、描写、抒情到议论)之外,自选文章在我们学校也被看做正式的写作练习课,每一个学生都要在这门课上学习和练习。自选文章会在班上朗读,然后由其他同学提出建议,作者在哪些地方也许还可以做些修改。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修改、加工,自然出了不少好文章。在这样的写作环境之下,孩子们会自己想出爱情故事,编出冒险经历,写出美丽诗句,甚至还有学生尝试着去写长篇小说。没有什么点子的孩子,也可以试着从同学的作品中寻找灵感。他们常常交换作文本,阅读对方的文章,并试着做出评论。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能摸索出一套评价文章的标准。有些学生还开始把自己写的故事和班级图书馆藏书中的故事进行比较,并且越来越想知道那些真正的作家都是怎么写故事的。通过写故事,孩子们还可以间接地把自己的困扰告诉别人,而不必向大家宣布:故事中那个人就是我。
迪克是个非常乖巧的好学生,却没有朋友。他在一篇自选文章中,叙述了男孩佛洛里安下午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故事,并深入地描写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渴望。里罗写了一个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故事,他让其他同学了解到,为了照顾6个弟弟妹妹,没时间出去和朋友们玩,有时候甚至没有时间做功课是什么样的状况。
把自己写的故事朗读给大家听,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如果朗读时的气氛很好,会鼓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去写文章、朗读文章。这样定期朗读自选文章,并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机会,要花很多时间;为了避免他们每个人在同一段时间里都在做一样的事,也需要对这个环节做特别的设计。而且,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进步是无法直接测量出来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托马斯把自己写的故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在印刷机上排出来后,单词拼写的确得到了改善,虽然并没有变得十全十美。尽管他在拼写方面有问题,但几年的练习,以及同学们对他的文章的喜爱,给了他十足的信心,使他不会轻易放弃写作。所以,在学校里,让阅读、写作与好奇、兴奋、乐趣互相配合,是非常有意义的做法。只有喜欢上阅读和写作的人,才会去尝试阅读和写作。
这些教学方法,学校是不需要自己去构思的。我们只是吸取了其他学校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经验。比如自选文章,至少它在实行教育改革的小学里,已经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了。把自己的文章印出来,也曾是教育界的“改革”之一,其创始人正是赛勒斯丁·佛列尼。不过很可惜,这种手工印刷的方式*后几乎都被方便简单的计算机取代了。我们不反对使用计算机,但是,把字母一个一个用心排好,然后手工印刷出来的过程,能让人获得更直接的感官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在用计算机排版和打印机打印的过程中是无法获得的。佛列尼把这一印刷过程称为“‘思考的手’教学法”。自己装订“漂亮的”书籍、制作班级墙报,也不是我们想出来的点子,但是我们都用上了。它是我们学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同寻常的阅读经历
很大一部分德国青少年都不喜欢看书。他们并不是看不懂,但就是不想看。就算他们哪天真的看书了,通常也不是自愿的。他们不看书,每天却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看电视、打游戏。面对这种情况,海伦娜中学特别设计了“阅读之夜”:先让五年级的学生们在教室里铺好各自的气垫床或者睡袋,然后一起用晚餐。饭后,老师开始朗读文章。半小时后,换由学生接着念。之后再换另一个学生。就这样轮下去,一直到几乎所有人都睡着为止。
朗读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样的书时,总会有几个学生被书里的故事深深吸引。书中写道:主人公哈克贝利从家里逃了出来,躲在岛上,然后乘竹筏顺着密西西比河向下游漂流。如果换做是我自己从家里逃了出来,亲身经历这段冒险,会有什么样的体验?爸爸妈妈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们会吃惊吗?他们会生气吗?还是会难过?在阅读之夜,学生们常常会感觉到:阅读的体验和看电视不太一样,即使它们讲的都是冒险故事。往往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学生来向老师借这本书,迫不及待想把它看完。
这个不知什么时候由几个儿童和青少年图书馆管理员发明的“阅读之夜”,是一个用来鼓励学生阅读的好方法。而“新书介绍”又是另外一个不错的主意。在低年级,新书介绍是课程安排里固定的一个部分。每隔两个星期,就有三四个学生要为全班同学介绍一本书。新书介绍跟自选文章一样,也有固定的程序。学生首先要介绍书名、作者,然后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后再为全班同学朗读书中他*喜欢的一个部分。*后这一个步骤,学生们都准备得特别用心,因为他们希望其他同学也喜欢上这本书。他们不但会仔细挑选要朗读的部分,还会事先练习朗读的方式,这样往往使台下的听众也获得无穷的乐趣。有时,他们还能另外再找几个学生继续朗读这本书。
几年前,很多学校的图书馆都因为经费不足而被迫关闭,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被辞退了,购买新书的计划也因为没有钱而搁置。曾经的图书馆现在要么被当成戏剧演出的排练室和更衣室,要么被当成录音室和展览室。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把图书馆里的书都清理出来,挑选适合学生们阅读的图书分发给各班。
……
恩雅·瑞格,曾先后在多年学校任教10年,在德国黑森州教育计划和学校开恨中心任职4年。1984年,她开始担任德国威斯巴登市海伦娜中学校长,直至2003年2月退休。在长达19年的校长任期中,她以先进的理念和革新的手法建立起了独到的教育方法,在激励孩子自我管理、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等方面卓有成效。本书是她一生教育经验的总结,她的作品还有《另外一种学习、计划与现实》。
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本书特色 萨孟武先生是一位令读者喜爱的学者。读他的著作,可以让人明白,历史学固然是一种知识,但更是一种智慧...
哈尔滨-东京-莫斯科:一个苏联外交官女儿的回忆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位苏联外交官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斯拉乌茨基的生活和经历,描述了上个世纪30-40年代在...
看起來輕浮的藤堂和個性太過認真的田宮,儘管衝突不斷,仍舊在一起好多年。畢業之後,兩人順理成章地進入甜蜜(?)的同居生活。
宋代诗文选注 内容简介 《宋代诗文选注》由聂石樵选注,本书选录了这一时期主要作家的作品。选录篇目着眼于代表不同流派的不同风格,以显示这一时代诗文成就的丰富...
為了能夠知道他心愛的弟弟過得好不好,京生不惜逆天而行,魂魄跨越了時空,來到了遠古的明代。牧場的主人,塞外第一高手王真人收
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声文丛心灵革命 本书特色 海外中国研究重要奖项列文森奖得主 陈平原 夏晓虹 汪晖 杨联芬 力荐 以爱情这一新颖极具吸引力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讲述晚...
文心与画胆 内容简介 韩静霆的画,很有书卷气和灵气,既有传统素养又有不受传统束缚。作品比较讲究构成。有一种将万物由寂静化为喧闹的活力。给人以空灵奔放之感。令人想...
科学与人译丛——宇宙、量子和人脑 内容简介 宇宙、量子和人脑罗杰·彭罗斯有关大尺度的宇宙物理学、小尺度的量子物理学和大脑物理学的独创的、挑战性的思想已经成为大家...
中国文学史导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大家小书”系列读本之一,收入了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罗庸先生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国文学史等课程的...
严坚油画作品集 目录 白桦林白衣少女半裸白族姑娘运材下山藏族少女晨曦初雪大学生冬猎冬雪密林冬至绥芬河归途冬运海岛丁香花花花花花银色树挂界河东望肖像人体老人肖像花...
中国文学俄罗斯传播史 目录 前言上篇**章 18一l9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 一、俄国引进中国文学的开端 二、从西欧文字转译的中国文学作品 ...
读品2007 内容简介 【读品】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用来记录和分享我们的阅读、思考以及一切与书有关的生活。追求原创,主要刊登与书有关的评论...
小五义 目录 出版说明/1小五义序/1知非子序/2庆森宝书氏序/3小五义辨/4**回颜按院奉旨上任襄阳王兴心害人/1第二回智化夜探铜网阵玉堂涉险盗盟单/3第三回...
中国文学-清代文学-明代文学-第四卷 目录 第七编明代文学**单元明代诗歌明代诗歌概说高启《牧牛词》、《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于谦《咏煤炭》、《石灰吟》李东阳《风...
后革命时代的焦虑 本书特色 徐刚的研究偏重在对于当代文学的研究上,《后革命时代的焦虑》中很大一部分是研究“十七年文学”的。正如中山大学郭冰茹教授在《走笔至此》一...
斯蒂芬·茨威格,世界著名德语作家;理查·施特劳斯,德国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是什么样的契机将这两位文化巨擘联系了起来,使两
绽开的玫瑰-(中学生卷)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多个角度了解当今中学生所接受的性教育的情况,分析现阶段中学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并...
环境·动物·女性·殖民地:欧美生态文学的他者形象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尝试以群体视角研究欧美生态文学他者形象的学术专著。文本与理论相结合,颇具研究价值。环境·动物...
英美经典文艺理论 本书特色 刘积源等编著的《英美经典文艺理论》—书以英美两国的多位代表性作家的经典文论作品为编选对象,讨论范围涉及诗歌、小说以及文学批评方法等多...
古典文学纵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关于宋诗;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等。古典文学纵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