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给人的感觉经常是严峻的、冰冷的,因此,学术著作总是很难理想地实现自身的接受过程,学术的普及因之受到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学术真的就只有人们意料的那副脸孔么?我们想作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因此而出世。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这些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
《大学中庸讲演录》运用“文本细读法”,力求通过对经典逐字逐句的解读,尽可能接近经典的本意,然后经过内容阐释而发掘出其中所隐含的重要的当代意义。《大学》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是对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塑形,强调尊重历史,尊重教化,尊重道义,还特别强调个体精神修养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当今世界的和谐发展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重要的思维方法论和践行本体论,它强调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中和中道,追求不急不缓、不骄不馁的人生至境,不仅影响了东方文化,而且正在影响西方文化。在新世纪讨论《中庸》是着眼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以世界性视角涉入中国立场,发掘东方传统思想的积极价值。站在新世纪文化地基来细读《中庸》,弄清历史公案中隐藏的意义和价值,确定《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君子首先要谨慎于德,就是规范自己的德行,使德行得到内在谨慎的规范,凡是君子者都会谨慎地对待这个问题。“有德此有人”,只有有德才能拥有人民。“有人此有土”,有了国民才有国土。“有土此有财”,只有有了广阔的国土,人民才可能拥有充盈的财货。“有财此有用”,有了财物才可能拿来振兴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这里把德、人、国、财四个方面的“体用”关系说得非常清楚。“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品德是根本,而财货是末,是微枝末节。有些人利欲熏心,觉得人生不易,生命匆匆,因此大肆聚敛财物搜刮民脂民膏,认为那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以末为本,其害大焉。“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外本”,远离了根本,而进入内末,就是细枝末节。“争民施夺”,就是盘剥民众,去掠夺他们的财富。“是故财聚则民散”,你获得的财物越多,离开你的老百姓越远,百姓离散得就越厉害。“财散则民聚”,你广施财富.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反而聚集在你的身边,因为你能够通过散财来团结他们。可以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充满了辩证法。如果一个人光知道敛财,人们就会咬牙切齿地痛恨他,因为他不顾别人只顾自己。相反,如果一个人真正地痛人民之所痛、思人民之所思,人民就会拥戴他。“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言语悖理地说出来也会悖理地弹回去。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你给一堵墙一拳,你打得多重,返回到你手上的反作用力也就有多大,你的手也就会有多疼。你的话违背情理地说出来,同样就会有人用违背情理的话对待你。“货悖而人者,亦悖而出。”货物悖理,这些货物的获得背离了人常伦理,那你今后就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货物不是正当得来的,也会遭到同样的待遇,古代盛行的杀富济贫的英雄故事就表达了人们对不正当的财富聚敛的厌恶之情。因而,为富不仁是受到儒家批判的。这里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因为行事的不正当之“悖”。非法聚敛财货,其代价可能就是丧失生命。明朝朱元璋称帝以后颁布政策,对盐、茶和马匹等资源实行国家专卖,而当朝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伦却无视国法走私茶叶,中饱私囊,到后来竟然利欲熏心,每每以“驸马令”要求各级官员横征暴敛以供其个人挥霍。然而,好景不长,东窗事发,朱元璋震怒之余,下令将他赐死。一个贪得无厌,一心想吞天下之财为已有的人最后得到了身首异处的下场。①连皇帝的乘龙快婿都如此贪得无厌,想吞天下财为己用,结果却身首异处。当一个
王岳川,四川省安岳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西方文艺理论、当代中西文化比较方面的研究。出版《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等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著作16部,以及《发现东方》《中国镜像》等中国思想文化研究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自主与和谐 本书特色 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以西方思想史的核心内容并以形而上学为中心线索对整个哲学史进程做了通盘分析,力图恢复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理论之...
柏拉图全集-5-增订版 本书特色 柏拉图的对话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它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西方哲学*早的,也是两千多年来影响**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而且...
经典日新书系: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
人文与理性的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由多篇论文组成,讨论主题集中在中国思想史,涉及3世纪到当代,体裁有专论、书评、条目和序跋,论文包括《魏晋时期的个人主义和新道家运...
解毒《西游记》的禅文化 本书特色 以禅文化观点解读《西游记》,在中国图书大陆市场是少有的,无论在大众阅读方面,还是专业知识方面,笔者以出家僧人的身份极具说服力,...
论语译注 本书特色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
列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教材:列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是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之一。列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目录 导言 上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
儒学洗冤录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为儒学正名的著作。在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对传统儒学认识有误的背景下,作者阐述了儒学经典中的观点,如“和”“忠”“礼”“中庸”“君君臣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是邓晓芒教授逐字逐句讲授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录音整理,花费7年的时间,用10句话来解释康德原文的1句话,对研读...
佛法与义理 作者简介 p>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赴台,担任《人生杂志》主编、...
学诚法师文集-(全八册) 本书特色 《学诚法师文集》为中国佛教协会新任会长学诚法师的佛法文集套装,共计8本,《学诚法师文集系列01:信仰与对话》《学诚法师文集系...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在我*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
喝茶解禅 内容简介 茶是生命惊喜的邀请,而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茶宴。茶既古代又未来,有灵性也有个性。它*绝妙之处就是能跟人、水、周遭,还有茶器之间产生微妙互动...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本雅明早期的重要作品,写于1919年,是本雅明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论文,本雅明强调他的问题意识并不在于写一部浪漫派的批评...
从古典到现代:康德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这是一位当代学者充满时代感受和主体精神的崭新解读。这咱解读既不离开康德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又充满极具个性的当代美学精神...
关于主体死亡的言说,如果将之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表征,而不是一路时髦的话,那就会引起不安。毕尔格认为,应对这种不安的一
我说《参同契》上册 本书特色 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我说《参同契》上册 内容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特色 《国民阅读经典: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