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简史:超脱尘世适意生活的大智慧(全彩图典藏本)》是一本关于佛教禅宗常识的凝炼读物。全书以印度禅的传入,中国禅宗的形成、鼎盛衰亡和历史朝代为主要阅读线索,并对各禅门宗派的创立、历代祖师禅匠、著名居士的禅学交往活动,以及各大门派宗师的禅宗经典、栖止的禅院等作了翔实描绘。鉴于佛教禅宗思想体大思精,深奥玄妙,《禅宗简史:超脱尘世适意生活的大智慧(全彩图典藏本)》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晓畅易懂的语言叙述,讲述禅宗发展的历史与文化。
《禅宗简史:超脱尘世适意生活的大智慧(全彩图典藏本)》中插入了560余幅具有极高观赏和收藏价值的佛陀、罗汉、禅师、尊者、居士等佛教绘画典藏作品,使美图与佳文互为辉映。喜爱中国禅宗的读者,阅读此书对全面了解博大精微的禅宗历史文化和知识大有开卷之益。
禅,梵语禅那,意为坐禅或静虑。
禅,诞生于佛祖的“拈花一笑”,经初祖达摩一苇渡江将禅带入东土,传至六祖慧能,“中国禅”应运而生。
禅,是一种生命智慧,一种追求快乐适意生活的心境,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宏博玄妙、法旨精微,蕴涵着中华文化独有的风韵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佛教智慧和人生智慧。而创造中国禅宗的是唐宋时期众多的禅宗宗匠、高僧名宿,他们生活于枯藤老树之上,青峰翠岩之下,或棒喝交施、或机锋互斗、或画圆为相、或笑月指天、或云游四方,纵情洒脱而又不失风流雅致。禅者的出家不是逃避尘嚣,寻求的是一种人生智慧的真谛。禅家们强调自立、自信、自尊,敢于喝佛骂祖、叛经离道,由此建构了华夏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伟大领袖毛泽东说:“六祖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本土化,这就是中国的禅宗。”
禅宗自创立以来,深受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认为,禅可以让他们热爱生命、掌握自己、肯定自我,使之心灵自由奔放、豁达果决、无拘无束、任心逍遥,充满自信;在逆境的人生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淡泊世俗功名,生活因此而更加洒脱、旷达、闲逸。
禅,并非天上的云霞,可望而不可及;禅,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执着,追求一种绝对的解脱和空明。任何一种执着,哪怕是对禅本身的执着都不能让你我开悟、领悟禅的真谛和旨趣。
本书以历史的独特眼光,全面阐释自印度禅学至清末禅宗的流变,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主要揭示制约禅宗兴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的一般历史,并系统考察禅宗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书中翔实记录了禅学与儒教、道教等中国主体思想文化的冲突、融合和互动的途径。还从多角度对禅宗思潮、派系典籍和人物进行系统阐述,并深入分析禅宗与戒律、般若学、唯识学、华严宗、净土宗等的互相交流和融合。当你被人生的种种烦恼困扰,或沉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时,阅读禅宗发展的历史和充满人生智慧的禅宗语录,可以帮助你放下一切,进入一个无忧无虑、空明解脱的境界。
《禅宗简史》是一本关于佛教禅宗常识的凝炼读物。全书以印度禅的传入,中国禅宗的形成、鼎盛衰亡和历史朝代为主要阅读线索,并对各禅门宗派的创立、历代祖师禅匠、著名居士的禅学交往活动,以及各大门派宗师的禅宗经典、栖止的禅院等作了翔实描绘。鉴于佛教禅宗思想体大思精,深奥玄妙,本书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晓畅易懂的语言叙述,讲述禅宗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书中插入了560余幅具有极高观赏和收藏价值的佛陀、罗汉、禅师、尊者、居士等佛教绘画典藏作品,使美图与佳文互为辉映。相信喜爱中国禅宗的读者,阅读此书对全面了解博大精微的禅宗历史文化和知识大有开卷之益。
是为序
证悟谨识
戊子年初春于龙图斋
*早出现的禅僧团
所谓禅僧团,即聚众蓄徒,多则数百至千人,由都城到山林郊野,行动游弋,若隐若现,为官为民,结队成群,规模宏大,人员相对稳定的一种民间禅众组织。南朝觉贤在长安聚徒传禅,不久被摈。而觉贤的高徒玄高聚集禅众开展了长久的僧团活动,借禅僧团之名,行灵异神通之法的玄高僧团,在北朝时期迅速发展壮大,势不可挡,以灵异炫世干政,一时权倾朝野。
禅僧团的领袖玄高玄高,生卒年,出生地不详。为关中石羊寺浮陀跋罗禅师(即觉贤禅师。一作者注)弟子。据慧皎大师《高僧传·禅论》载:“沙门智严躬履西域,请厕宾禅师佛陀跋陀罗更传禅业东土,玄高、玄绍亦并亲受仪则。”就在姚秦灭亡和佛陀跋陀罗禅师被逐放之时(公元411-417年),归隐于麦积山的玄高又转投天竺禅师昙无毗学禅的同时,聚有“山学百余人,禀其禅道”。直到公元412-427年期间,即西秦的乞伏炽占据陇西(今属甘肃榆中县境。一作者注)称帝时,他被朝廷官员告发以“聚徒蓄众,将为国祸”的罪名,随即被赶往河北林阳堂山寺庙。不久又聚众授徒三百多人。河南帝后悔此举,并遣官员返回都城,以国师之尊供养。约公元431年,西秦行将灭亡之际,无奈的玄高只得从河南辗转来投北凉(今属甘肃张掖市境内。一作者注),受北凉王沮渠蒙逊的敬奉。一直到公元439年,北凉被北魏拓跋焘灭亡,当时的焘舅阳平王将玄高迎回北魏都城平城(山西大同境内。一作者注)。“大流禅化”的他被太子晃尊为师。
玄高所传弘的禅法属安般禅系,具有浓郁的灵异神通色彩,正所谓“出入尽于数随,往还穷乎还净”。据《高僧传》载:当时玄高在林阳堂山寺,因“忠诚感应”,右不击磬而出声,香气自然来。具有这种灵异功能的门生就达十一人之多,如学尽诸禅,神力自通的玄绍就是其中之一,他可从手指间流淌出香甜可口的水来。由是观之,该禅僧团实践的是觉贤显异惑众的禅法之道,其妖邪之气显露无遗。
传说,玄高入住平城后常协助太子晃处理国政,他曾阴谋设计让太子晃铲除父王拓跋焘,让太子做七日《金光明经》的忏悔法事,用诚感的神力,让君主拓跋焘进入梦乡,在梦中“看见其祖和父王,都手执利剑,表情威严地询问道:你为何要听信谗言昏庸无道,怀疑太子晃呢?”以此逼迫拓跋焘下遗诏让太子晃登基继帝王之位。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与否,暂且不究,而玄高以灵异神通强行干涉北魏政治,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玄高和太子晃的野心被拓跋焘识破,在公元444年太平真君五年,玄高就被焘王斩首,受诛连的凉州沙门慧崇等也遭杀害。这恐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魏武灭佛”的真正导火索。公元446年太平君七年,拓跋焘发动了中国史无前例的灭佛运动。
自觉贤僧团到玄高再到玄畅和法期,其传嗣过程中有师徒承传的途径,而确无明显的宗谱,因此这还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禅法宗系,实为禅僧团。
佛跋陀与慧光的北地禅团
佛陀禅师结众少林精舍
佛陀即跋陀,生卒年不详,天竺国人。他所习禅法属于小乘禅法范畴,其目的在于自得证果。同门师兄对他说“你于中土有缘,度二弟子深有益”,于是遍游各邦。公元496年太和二十年,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一作者注)在河南嵩山置建少林寺,安奉供养跋陀于少林精舍中。
对于佛陀禅师所弘传的禅法之考证不是十分详备,但其“征应潜着”,这无疑又是灵异神通的*好明证。据说在平城禅室坐定时,有一小儿看见门缝里烈火炎炎,禅徒认为其师已证道。这就是“火光定”或“十一切处定”中的“观火定”所产生的神奇幻感。佛陀禅师*让世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两位高徒慧光和僧稠,即预言中所度的震旦国(即今中国。一作者注)二门徒。佛陀当时在平城所聚徒众数量没有记载,而在少林精舍时,禅众达数百人之多。
北魏孝文帝为发展北方禅业,首先对禅僧团的禅僧享受贵族般的供养礼遇;再就是历史上的重大兴佛事件,孝文帝组织人力和财力开掘出了洛阳龙门和大同云冈两处较大的石窟。这既安抚了结众的禅僧团组织,又满足愚弄庶民百姓和皇室礼佛祈福的心理需求。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该书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 理想国 内容简介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代表作。...
觉囊道次第 内容简介 觉囊道次第乃诸威震三界觉囊实修大成就者之智慧结晶,亦乃其所修所悟,实为即生可获得成就之甚深正法。此觉囊道次第以理表修,修理结合,普被三根,...
儒学警悟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明抄本《儒学警悟》发现之前,学界以南宋左圭的《百川学海》为丛书之祖。后经缪荃孙考证,《儒学警悟》早于《...
新疆穆斯林研究,ISBN:9787228143245,作者:佐口透目录 序言凡例转写法序说一喀什噶利亚的穆斯林1宗教生活秩序(1)穆斯林的义
庄子纂笺-钱穆先生全集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为中国古籍中一部人人必读之书,但需学有根柢,才能读通此书。钱穆先生在《庄子纂笺》中除郭象注外,详采古今各家注,凡逾...
《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是作者2004年访问北京大学时发表的有关后现象学和技术科学的系列讲座的演讲稿,是将美国的技
寺塔灵秀-江南名寺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系列丛书的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
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本书特色 英国不成文的宪法以及美国“看不见”的宪法究竟是什么?违宪审查以及合宪性推定的起源何在?世界宪政的发源地为什么是...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本书特色 朱熹注解的《四书集注》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用力*勤的著作,临终前一天还在修改此书。他的注解是也是四书的诸多注解中*有权威和影...
有门-法华经心读 本书特色 《有门(法华经心读)》:历来被认为是佛经中的“经中之王”。释迦牟尼说自己所有的一切佛法,所具备的一切自在神通道力,都在《法华经》里作...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 内容简介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就是说它们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下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儒、道...
中国道教文化典藏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三部分,内容包括:道教简史、道教通论、全真派、道教信仰与华夏文化、道教的基本教理教义、道教经典、道教书典、道教斋醮、道家与...
梁漱溟先生年谱 本书特色 本书绝不只是对梁先生其人其事的记录,活跃于文字中的,更有先生深厚的思想和高远的人生境界。本年谱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和材...
徐龙飞等编著的《形上之路(基督宗教的哲学建构方法研究)》系统研究了基督宗教哲学赖以产生的哲学、宗教和政治背景;深刻分析了基
日本风雅 本书特色 《日本风雅》表现出日本化的理论思考,体现出来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独特的风貌,形成了日本文学从古至今的审美传统,也为今天我们了解日本审美文化乃至日...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季羡林人生隽语 本书特色 季羡林一生智慧精华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隽语谈佛论道,感师怀友品人生说世相,辨善恶明得失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其宗教、体制和思想背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
功利主义与实践理性-西季威客道德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与实践理性--西季威克道德哲学思想 研究》由陈江进所著,本书以西季威克调和三种伦理 学方法为主...
中生代思想书系: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本书特色 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
扣南怀瑾讲《老子》 本书特色 听名师之教,悟先贤之道,成一家之言。 这是一本读书笔记,又似一簿心灵记录,读老子,读历史,读南师,读人生。 能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