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期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失去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聪明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善男信女,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在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失去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迹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直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网游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值得珍藏的图书。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散文
悼志摩
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惨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针刺猛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的昏黑,哀恸的咽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
志摩……死……谁曾将这两个句子联在一处想过!他是那样活泼的一个人,那样刚刚站在壮年的顶峰上的一个人。朋友们常常惊讶他的活动,他那像小孩般的精神和认真,谁又会想到他死?
突然的,他闯出我们这共同的世界,沉人永远的静寂,不给我们一点预告,一点准备,或是一个*后希望的余地。这种几乎近于忍心的决绝,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朋友的心?现在那不能否认的事实,仍然无情地挡住我们前面。任凭我们多苦楚的哀悼他的惨死,多迫切的希冀能够仍然接触到他原来的音容,事实是不会为体贴我们这悲念而有些须更改;而他也再不会为不忍我们这伤悼而有些须活动的可能!这难堪的永远静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残酷处。
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帏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这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那一天下午初得到消息的许多朋友不是全跑到胡适之先生家里么?但是除却拭泪相对,默然围坐外,谁也没有主意,谁也不知有什么话说,对这死!
谁也没有主意,谁也没有话说!事实不容我们安插任何的希望,情感不容我们不伤悼这突兀的不幸,理智又不容我们有超自然的幻想!默然相对,默然围坐……而志摩则仍是死去没有回头,没有音讯,永远地不会回头,永远地不会再有音讯。
林徽因,著名诗人和建筑学家。文坛上有一代才女之称。1904年6月10日牛于浙江杭州,原籍福建闽侯。1955年4月1日病逝北京。原名林徽音,笔名灰因等。早年随父到英国求学。十六岁以优异成绩考入St.Mary’s College学习。1921年开始发表新诗并对绘画、雕塑和戏剧有特殊偏爱。1923年于新月社成立同年加入新月社。1924年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赴美学习建筑和舞台布景。1930年回国后,先后在沈阳、北平、昆明、四川等地从事教学和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此期间,因患肺结核在北平疗养并创作了诗歌和一些散文、小说、戏剧等。散见于《晨报副刊》、《新月》月刊、《诗刊》、《北斗》以及《大公报·文艺》等刊物上。散文成就颇大,分量不多,但风格独特。行文简洁,文字活泼,知识性强,可见西方语言特点与中国古典文化深厚功底渗透其中。特别是一些精辟而独到见解至今仍有借鉴价值。诗歌尤多,其诗作融人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表现手法。为自由格律诗形式,讲究音乐美。诗中洋溢着丰富的感情,充满意境。是新月派重要成员及组织者。建国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曾参加北京市建筑规划等工作。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旗及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中大部分工作均在病中完成。1954年6月当选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春季,严重的肺病过早地结束了林徽因的生命。林徽因的一生,是充满创造的一生。无论孤立地称她为“诗人”,或者称她为“建筑学家”都不足以构成她在历史上的独特位置。只有诗人加建筑学家才是林徽因。
林徽因(1904—1955),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1920年,随父游历欧洲。1923年赴美国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后入耶鲁人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1928年回国,参与创办文艺刊物《绿》。1930年后存东北大学、燕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她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夫婿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剧本《梅真和他们》等。
啼笑皆非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局势”、“道术”、“征象”以及“治道”四卷,陈述了今日世界之危局及第三次大战之伏机,指出道术之沦丧及以物质主义方术解决危机之错误等...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意外之喜、周扬的两封信、要命的“历史问题”、战斗在七月打响、党组扩大会转向等。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 目录 引子壹...
《常识与通识》内容简介:☆出版二十周年纪念版,阿城先生散文经典,带我们回归常识世界——十二篇刺激脑啡的散文,打通文学、心理
唇亡齿寒 内容简介 这几年,文学圈儿内鼓噪得不像个模样儿,什么怪诞的、荒谬的、离奇的、粗俗的……各式各样的文学流派粉墨登场,闹得花哨,闹得热火,闹得门前冷落读者...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共14卷20册 本书特色 ★ 饶宗颐(1917-2018),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曾任西泠印社社长,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
王季思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说比兴》、《怎样评价柳永的词》、《元曲略说》、《关汉卿的创作道路》、《桃花扇校注本前言》等40篇文章。王季思文集 目录 说比兴打诨...
斯台芬·茨威格作为小说家和传记作家早已风靡中国,享有盛名,但他的散文,包括评论、演讲和书信还介绍得不多,而这些文章恰好可以让我们看到茨威格的性格特点、社交往来、...
八天八夜台湾环岛自由行 本书特色 一次与阿乐见面是在三联的雕刻时光。在我等她的10分钟里,一直在想象她的模样,可爱?帅气?潮?……然后,一个顶着蘑菇头,背着小布...
清真寺边的那些事儿 目录 序言:让我们在清真寺里认识回族/001**章1伍长华:虎门销烟背后的回族男儿/0032庚子国难时的那把固原刀/0103清真寺里的救国梦...
人间食粮 本书特色 自由的纪德来自自由的法国,他对真理拥有无所畏惧的热爱,他把生命底层的深邃意境描述得淋漓尽致,对人类的灵魂做出启示性的阐释纪德的思想影响了西方...
小窗幽记 本书特色 《小窗幽记》是明人陈继儒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世、养生的格言小品集。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美好又富有情趣的生活理想、极简朴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系蓬莱阁丛书之一,是已故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的一本鼎力之作。它发轫于1931年,正式出版于1944年,集朱先
对话:新世纪文学如何呈现中国经验 本书特色 “新世纪文学观察”丛书是我社继《山西批评文丛》《赤练蛇文丛》之后的又一套文学批评丛书,是对我国新世纪以来文学各文体发...
人生最美是心安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全新散文精选集,收录了其创作生涯中水准极高的三十余篇散文作品。其中包含《谈美》《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理念:卓越组织的原动力》内容简介:企业为什么能做强? 华为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危机管理经典标本,一个接一个的内
王志武评点《红楼梦》-全3册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点、品诸种鉴赏方法,对《红楼梦》文本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评点。作者认为,《红楼梦》主要写王...
冯雪峰选集.论文编 内容简介 本编作品包括:《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论》、《论》三个单行本论文集,辑入《过来的时代》、《论文集》的部分论文,及部分集外散篇。...
《上帝如何设计世界》内容简介:仰望天空,宇宙有多大?时空是什么形状?万物之本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困惑。在本书你将看到科
外国文学:好兵帅克历险记 本书特色 哈谢克著星灿译的《好兵帅克历险记/企鹅经典》故事发生在**次世界大战期间,内容为一个名叫帅克的普通人在大战中荒诞的经历。奥匈...
Sinceitsfirstpublicationin1965,thiseditionhasbeenwidelyhailedasthebestavailab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