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恺蒂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08-10-01

评分:4.6分

ISBN:9787544706292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目录

导读:与格林同梦(恺蒂)
前言(伊芙·克罗伊塔)
自序
一 幸福
二 我所认识的几位著名作家
三 特务工作
四 政治家和政客
五 战争
六 危险和恐惧的时刻
七 一点宗教
八 与皇室的简短交往
九 写作的工作
十 舞台和屏幕
十一 旅游
十二 阅读
十三 科学
十四 爱情?
十五 一次小报复
十六 我的犯罪生涯
十七 令人不愉快的经历
十八 会说话的动物
十九 疾病和死亡
附录:
格林主要作品目录
遭遇格林(余斌)
入戏的观众(唐诺)

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内容简介

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格雷厄姆·格林,特别重视自己的隐私,排斥采访,因此,大众对他几乎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或许他知道读者们对他兴趣不减,所以,撒手归去之前,他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这部作品完完全全记录了他的的隐私,以餮读者对他的了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格林在“自序”中写到:“我的日记从1965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共有八百多页,我从其中选择出了《我自己的世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的自传,以“幸福”始,以“死亡”终,是一个怪人过去三十余年的生活。……这本书中没有我生活中情色的一面,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但是我不希望牵连那些我曾经在自己的世界中爱过的人,虽然我没有力量阻止传记作家们或是记者们在普通世界中写到她们。”

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节选

在普通世界中,我曾经在英国情报六局坐过三年办公室,相比起来,我在我自己的世界中为情报六局进行的特务工作要有趣得多。奇怪的是,我在普通世界中认识的十几个人中,只有两位进入了我现在所写的世界。所以,《国家机密法》可能也控制着那里。我所经历的*为冒险的要算我在德国的任务,那更像是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而不是英国情报六局工作。
那是一间家具很富丽堂皇的客厅,戈培尔坐在一把镀金的椅子上,房间里还有其他几个人,所以我站在一个大理石的壁炉旁伺机行事。我携带着暗杀戈培尔的致命武器——那是一根香烟,它的烟气一经吸入,就能将人迅速地置于死地。
我尽量向我的目标靠拢,手持着香烟,想让冒着烟的一头接近他。我渐渐失去了耐心,把香烟的一端直戳向他的鼻孔,然后逃离客厅。我希望毒气能很快生效,一团混乱会推迟他们对我的追踪。
街上很空荡,我向右转上另一条街——然后,我意识到别人可能从窗子里看到我,我又折回去,为了不被人看见,尽量沿着墙根走,然后向左转。我穿过好几条小路,但是*后还是回到了大路上,因为我接到的指令是到北站去乘一辆火车。我看不见士兵或是警察,他们可能就在前头等着我。
我想要转进一个公园里去,因为那里有长长的通道,但是我还是遵守了命令,刹那间火车站就出现在我眼前——那是一个很小的火车分站。我找到了接头人,一辆火车已经开进来。我买了两张到终点的火车票,但是很快意识到我犯了个大错,因为火车的终点是沃平z。到沃平的火车票当然会暴露我作为英国特工的身份。沃平前面那一站是边境,我敢肯定他们会在那里逮捕我。但是我们还是安全到达了终点,否则我也不会在这里讲这个故事了。
我获悉一些有关金·费尔比的新材料。他征募了海明威,让他收集有关香港难民的资料。海明威手头非常拮据,这个工作每周付他五英镑,这正是他的家人所急需的。
1980年我在一个很盛大的晚会上遇见一位俄国大使,离开前我与他说了话,我问他是否愿意读一篇我写的批评英国情报六局的文章。他答应了。我一点都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叛徒——我觉得他阅读此文对两边都是件好事。
一次我坐飞机去达喀尔,我在飞机场上给英国情报六局在那里的代表发了电报,告诉他我第二天早上到达,当时,飞机场上有些混乱。从达喀尔我要转机到塞拉利昂的首都弗里敦,那里的代表是特雷弗·威尔逊,上次世界大战时我就认识他,他也与我同在越南待过。我正巧听到电话串线,有一个官员在电话上要一张我的照片——据说中国新闻社能够提供一张。我安慰自己说:“他们的照片会让我看上去像一个中国人。”
在伦敦,我和其他一些人在一个大房间里工作,那个房间像我在《泰晤士报》做编辑时的办公室。我正在调查一位双面间谍,他与一个名叫塞基的德国间谍有牵连。有人告诉我英国情报六局的头头对这个案子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当着许多同事的面直接给他打电话,这让我很自豪。

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相关资料

在英国当代作家中,大概再没有谁比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格雷厄姆·格林来得传奇了。他曾从事新闻、编辑、外交工作,足迹遍及五大洲;一生泉涌不竭的创作力,25部重要作品,半数被改编成电影,不但写小说、剧本、评论、传记,甚至也写诗、写儿童文学。誉满全球的他,书迷满天下,然而由于他对于隐私的重视,对于采访的排斥(有一阵子,他甚至不愿在他的书中附上作者照片),因此,直到他过世之前,人们都无法对这位在风风雨雨中生活了86年的老人有一个清晰的形象。1991年他撒手归去,似乎知道读者对他的兴趣不减,「盛情难却」之下,他预先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一本完完全全关于他最隐密自我的书:《梦之日记》(AWorld of My Own: A DreamDiary)。这本小书是葛林生前最后几个月亲自编成,临终时嘱咐伴随他最后三十年生活的伊维安·克莱特担任编辑,再交付给他在英国的多年老友兼出版商麦克斯·瑞那德出版。

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小说家,曾从事新闻、编辑、外交工作,足迹遍及南美、东欧、亚洲、非洲。著作等身,包含小说、剧本、评论、传记、诗集、儿童文学等。一生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达二十一次之多,然终未获奖。
译者恺蒂,生于安徽省,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1991年获外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赴英就读于伦敦城市大学,获电子信息科学硕士学位。1992到1998年间先后任职于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伦敦维多利亚和爱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西敏大学。2001年移居南非。业余嗜好写作,曾结集《海天冰谷说书人》(1995),《酿一碗怀旧的酒》(1997)及《书缘·情缘》(2001)。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