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8-10-01

评分:5分

ISBN:9787801429636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内容简介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资历*老的大教授之一,又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本书特色


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
——《牛棚杂忆》
我是怎样研究起梵文来的?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我考虑得*多的反而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能倒转回去五十年的话,我是否还会走上今天这样一条道路?
——《书斋杂录》
我知道,人世间大概还有一些关心我的朋友,他们有的会想到:“季羡林哪里去了?”现在这一本小册子就可以告诉他们:季羡林还活着,不过是经过了一段颇长的疾病的炼狱。现在正从炼狱里走出来,想重振雄风了。
——《病榻杂记》

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目录

牛棚杂忆
祝词
自序
一缘起
二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1966年6月4日
四对号入座
五快活半年
六自己跳出来
七抄家
八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千钧一发
十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大批斗
十二太平庄
十三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牛棚生活(一)
十五牛棚生活(二)
十六牛棚生活(三)
十七牛棚转移
十八半解放
十九完全解放
二十余思或反思
二一后记
书斋杂录
救救小品文
谈翻译
一个故事的演变
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猫名”寓言的演变
论所谓大一共同必修科目
从斯大林论语言学谈到“直译”和“意译”
对于编修中国翻译史的一点意见
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看话剧《三人行》有感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我是怎样研究起梵文来的
《罗摩衍那》在中国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大唐西域记校注》成书经过
编写东方语言教材的经验与教训
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匡戏剧发展之关系
六字真言
对于《基督的*后诱惑》的意见
翻译的危机
我的学术总结
病榻杂记
小引
病房杂忆
医生也要向病人学点什么
在病中
李恒进大夫
回家
三进宫
护士长
一幕小闹剧
笑着走
输液
安装心脏起搏器
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
唐常建的一首诗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赠301医院宋守礼大夫
白衣天使新赞
封笔问题

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节选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资历*老的大教授之一,又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相关资料

一缘起
“牛棚”这个词儿,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它是否就是法定名称,却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现在一切讲“法治”。讲“法治”,必先正名。但是“牛棚”的名怎么正呢?牛棚的创建本身就是同法“对着干的”。现在想用法来正名,岂不是南辕而北辙吗?
在北大,牛棚这个词儿并不流行。我们这里的“官方”叫做“劳改大院”,有时通俗化称之为“黑帮大院”,含义完全是一样的。但是后者更生动,更具体,因而在老百姓嘴里就
流行了起来。顾名思义,“黑帮”不是“白帮”。他们是专在暗中干“坏事”的,是同“革命司令部”唱反调的。这一帮家伙被关押的地方就叫做“黑帮大院”。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三生有幸,也住进了大院,—从语言学上来讲,这里的“住”字应该作被动式—而且一住就是八九个月。要说里面很舒服,那不是事实。但是,像十年浩劫这样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的—我但愿它也绝后—,“人生不满百”,我居然躬与其盛,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得不感谢苍天,特别对我垂青、加祐,以至于感激涕零了。不然的话,想找这样的机会,真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我不但赶上这个时机,而且能住进大院。试想,现在还会有人为我建院,派人日夜守护,使我得到绝对的安全吗?
我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儿,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受到的折磨与酷刑,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
我曾有志于研究比较地狱学久矣。积几十载寒暑探讨的经验,深知西方地狱实在有点太简单、太幼稚、太单调、太没有水平。不信你去读一读但丁的《神曲》。那里有对地狱的描绘。但丁的诗句如黄钟大吕;但是诗句所描绘的地狱,却实在不敢恭维,一点想像力都没有,过于简单,过于表面。读了只能让人觉得好笑。回观印度的地狱则真正是博大精深。再加上中国人的扩大与渲染,地狱简直如七宝楼台,令人目眩神驰。读过中国《玉历至宝钞》一类描写地狱的书籍的人,看到里面的刀山火海,油锅大锯,再配上一个牛头,一个马面,角色齐全,道具无缺,谁能不五体投地地钦佩呢?东方文明超过西方文

牛棚杂忆-季羡林处选集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