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文化》出版16年了,其间再版4次,又在台湾出了繁体字版,可是仍然有读者喜欢,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在通俗易懂方面作些修订。当初我和志雄兄合作著书时,更看重其学术性,为了写好这本书,在创作过程中,我放弃了个人研究的陶瓷专业,几乎没有发表一篇专业论文。可是当这本书又修订再版时,志雄兄没有熬到花甲之年,享年58岁,回归到另一个世界。后续的工作,只好由我独立承担了。
我在故宫的红色深墙中上班,看惯了红墙绿瓦的斑驳变化,红墙掉色了,又涂上一层;绿瓦破碎了,又换上新烧的;旧的展览撤掉了,新的展览又布陈了;老的领导去世了、离休了、退休了、撤职了、调走了,新的领导又上任了;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新陈代谢,循环往复。而故宫中生命力*顽强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文物,另一个是野草。前者经几代人的看护、整理,数量越来越多,由原来的近百万件,已经增加到近150万件,而质量也越来越精,随着研究人员水平的提高,许多积淀在古老文物中的历史内涵被一一破译,揭示出历史的本来面貌。故宫中的野草比文物的生命力更顽强,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屋脊,还是裸露出青灰的墙缝,或是人工种植的草坪,你都会看到野草的顽强身影,即使裸露着的根须,也会把青灰中的泥土紧紧地拥抱。欢快的二月兰、活泼的野菊花、沉稳的土地黄、朴实的苜蓿、坚强的枸杞子,一棵棵,一片片,与静谧的松树林中自由呜叫的啄木鸟和活泼的小松鼠和谐地组成生态平衡的交响曲。可惜的是人们总是误解野草的美感功能,每年都把锄草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完成。随着时代的进步,误解逐渐冰释,天坛公园的二月兰被保护起来,终于成为春天到来时北京亮丽的一景。而故宫里的二月兰也曾经给人们带来欢乐,但是前几年的一位法人代表一声令下,将其全部砍伐,代之以进口的草坪。这些进口的草坪也实在不争气,虽然有不少员工护理,但是在大自然的风风雨雨洗礼后,*终还是被无人看护的二月兰和其他野草淹没。我为这些顽强的野草感到骄傲。
把深奥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表达得十分清晰,不是容易的事情。记得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吴晗先生曾经主编出版过一套科普性质的丛书,作者几乎都是当时的精英学者,其通俗的语言,清晰的条理,使我这个年龄的人受益非浅。
如果我的努力能够使当代的读者受益,哪怕是仅仅从中获得一点知识,我都会感觉自己像故宫中的野草一样活得轻松、顽强、自由。
杨静荣
2008年7月于故宫
龙,到底是不是中国人的祖先? 想要对中国文化中的龙有所认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冲破时空的阻碍,回到那茹毛饮血的年代,去探寻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 龙,这一中国文化中*具想象力的动物,到底从何而来? 龙的起源问题,是我们探索龙的本质、内涵与真正含义的基础。若是回避龙的起源问题,那么我们便永远也无法破解关于龙的谜团。
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本书特色 此书为著名作家、学者格非解读《金瓶梅》经典之作。全书共分三卷。卷一(经济与法律)和卷二(思想与道德)联系明代社会史和思想史...
中国新诗史(1918-1949)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有特色的现代新诗史著作,该书写法独特、史料翔实、见解儿到,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地占有、掌握了丰富、准确的...
学生国学问答:文史哲三百题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国学范围广泛,品质亦颇繁杂。为提升国人对国学的基本认识,《学生国学问答:文史哲三百题》将其分类...
论家用电器 本书特色 《论家用电器》是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的一部文化理论的随笔集。本文将家用电器作为传记的对象,探讨了洗衣机、电冰箱、手机、电视机等电器在家庭...
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选入了作者40年间陆续写出的明清小说方面的考论文章,内容包括:《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问题;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
《中国美学通史(第8卷·现代卷)》内容简介:《中国美学通史》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美学思想的发展史,它不同于审美文化史、审美风尚史
1375-1949-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 本书特色 下卷部分,以1400年前后形成的明代文化开篇,贯穿满族治下的清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的现代文学。这一...
《日本故事》讲述了作者所了解的日本故事。叶广芩,满族,北京市人,1968年到陕西。1990年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现为西安市文联驻
日本侦探小说与大连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日本侦探小说与大连关系综述、重绘摩登大连的都市文化空间、鲇川哲也的侦探小说与大连、大庭武年的侦探小说与大连等。日本侦探小说...
七缀集 本书特色 钱锺书先生谈文论艺的名作,尤擅从中西比较中纵横诗、画异同,体贴诗艺、文字背后的无穷韵味。《中国诗与中国画》《诗可以怨》《通感》等均为现代中国文...
今年村里唱大戏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真戏,这是一部惊心劝魄的假戏,台上摇旗呐喊,明枪执杖,真戏假唱,台下交的过招,暗藏玄机,假戏真唱。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今北大博士生导师...
记忆与再现:明清近代诗文研究论集 本书特色 《记忆与再现:明清近代诗文研究论集》分成文学现象研究、文学批评研究、文体与体派研究、家族文学研究、地域与社团研究、作...
赋学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汇存作者近十余年所作赋学论文十四篇,基本上可分为两辑,其关注重点为赋学文献与赋之历史。**辑含八篇论文,或条分缕析,综论历代各类赋学研究...
唐诗诞生的地方 本书特色 作者用大半年时间,走遍19个省市,行程3万多公里,寻找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的诞生地及描写地,重新考察这些地方的历史、现状、经济、...
大地情怀与形上诉求(对海子《太阳》七部书的阐释) 目录 导言**章 但是水、水第二章 太阳·断头篇第三章 太阳·土地篇第四章 太阳·大札撒第五章 太阳·弑第六章...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 内容简介 《西游记》,不管是作为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之一,还是作为明清小说的四大名著(《水浒传...
中国古代诗学探论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诗学探论/俗文化研究丛书》编著者吴晟。 本书从术语、本体、内构、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些理论与创作问题,作了尝试...
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 目录 前言历史叙事与现代性一、历史小说与现代性问题二、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生存状态及其文化对策**章文化转型语境中的本体演变**节...
说法 活法 立法 内容简介 本书收文16篇,分为四个部分。首三篇站在中国的人生与人心产立场,探讨法的一般理念问题;第二部分的四篇论文为专题研究,分别论及宪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