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3万多个苏联家庭离开中国,返回他们向往的“祖国”。
1937年6月,针对帮助德国和日本从事经济破坏和叛国活动的犯罪分子的大清洗很快从上层领导波及到全苏联。包括本书主人公奥尼库尔一家人在内的“哈尔滨人”都成了逮捕的对象,其中30,992人被处决。
玛拉·穆斯塔芬,奥尼库尔家族的后裔,透过一张发黄的照片,揭开了尘封六十多年的历史真相。她发现的前苏联内务部的“哈尔滨档案”,不仅揭开了家族悲惨命运的秘密,更将“哈尔滨人”惨遭大清洗的惊天秘密公之于世。
《哈尔滨档案》给人以大震动、大悲怆。正视历史也如正视现实,要能战栗,能不战栗。至少不能转过脸去。正视至少能让人记住并且哪怕是只前进一小步。遗忘与躲避则只能是无可救药地走向毁灭。
——著名作家王蒙
这个非同寻常的故事,以其关于人生的挣扎、人性的猜疑的描述,让广大读者着迷。
——《辛德勒名单》的作者托马斯·肯尼里
《哈尔滨档案》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每一页都将我们更深更远地带入那个充满恐怖的时代。玛拉·穆斯塔芬以非同寻常的叙述能力将她素未谋面的亲人,带回到现实生活之中。你几乎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牺牲者,和他们对话,并感受他们曾经的苦难……
——ABC记者莫尼卡-阿塔德
我非常荣幸地向中国读者推荐玛拉·穆斯塔芬这本极好的书——《哈尔滨档案》。玛拉·穆斯塔芬在追寻她的家族跨越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复杂的历史时,精心创作了这本动人的、常常又是悲情四溢的纪实文学。她把哈尔滨早年独一无二的文化又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提醒我们,20世纪动荡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与后果。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Dr.Geoff Eaby
作者让我们又想起哈尔滨多元文化的遗产。她不但把消失了的哈尔滨俄罗斯社区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且和寻求保护这份遗产的哈尔滨人民一起展望未来。
——2005—2007年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现任澳大利亚驻欧盟大使艾伦·托玛斯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哈尔滨档案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哈尔滨档案
楔子
好奇心
二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我从外祖母的抽屉里偷偷拿走玛亚的照片,那时候我对她还知之甚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对于我十分重要。我悄悄地,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照片放到一个不太大的中式皮革面相册里。这本相册是我从家里珍藏的哈尔滨的物品中找到的。每一页都有为了镶嵌照片挖空的小框。
玛亚是我外祖母基塔的妹妹。把她的照片镶嵌在紧挨基塔照片的那个长方形小框里,十分得体。基塔的那张照片是1927年,她和外祖父结婚前4个月时送给外祖父的,上面还有她的题字。
16岁的基塔是个古典美人儿。她那双水灵灵的黑眼睛,凝视着照片外面的天地,连衣裙领子上镶着白色花边,素净、淡雅——也许是校服——映衬出她的天真烂漫。我非常爱外祖母,但却不想过她那样的生活——对于我,囿于婚姻和家庭,简直无法想象。
玛亚显得与众不同。照片上的她,刚刚二十多岁,看起来精明老练又有现代情趣。她身穿一件开领风衣,黑色的秀发披至肩头,凝眸远眺,好像正在旅途中,具有20世纪30年代那种迷人的美。虽然从来没有见过玛亚,但我觉得她和我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向外祖母要那张照片呢?我明明知道,无论何时,她都不会拒绝我提出的任何要求。但直觉告诉我,偷偷拿走这张照片,在外祖母心里引起的痛苦可能会小一些。此外,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一起放到那个小相册里的原因。有些照片是在悉尼拍摄的,但多数照片拍自哈尔滨。那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也是我的出生之地。那段时间,我对“俄罗斯人的哈尔滨”——那个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的迷恋渐渐淡漠。我想跨越几大洲、几代人,把一个家族弥合起来的愿望,甚至连自己都不明确。
俄罗斯犹太人有一个传统,用已故亲戚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命名。我实际上就与玛亚同名。在俄语里,玛亚的全称是玛丽亚。大伙儿管我叫玛丽亚娜,因为玛丽亚娜和玛丽亚起源于同一个希伯来语词根。到我这儿,就简化为俄语中的玛拉。为什么不叫玛亚呢?在20世纪50年代的哈尔滨,我的家人认为,那个名字太容易让人想起白俄罗斯的那些犹太小村庄。20世纪初,为了躲避贫穷和沙俄对犹太人的集体迫害,我的曾外祖父背井离乡,远赴中围。
……
玛拉·穆斯塔芬,出生于哈尔滨,1959年,5岁的玛拉随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她精通俄语及英语,做过外交官、记者。《哈尔滨档案》的英文版于2002年由兰登书屋出版,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赢得极高的国际声誉,荣获澳大利亚国家传记文学奖。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本书特色 柏拉图所著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柏拉图所写的对话全部有四十篇左右,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主要是政治,伦理教育以及当时争辩激...
盛世微行:大国崛起的思虑笔记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作者李清川,现任青年报社总编辑兼《青年报》总编辑,有《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世...
《曲体研究(精)》内容简介:本书是对曲的声乐因素的构成形式与内在规律加以探讨与研究。有关曲体的研究,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重
双行星与小卷兽 本书特色 《双行星与小卷兽》收入诗人二十月2000—2009年间的五十余首力作。《双行星与小卷兽》轻盈、繁复,体现着二十月对诗歌艺术的深入探索,...
爵士乐时代的故事 本书特色 系统、完整的翻译和出版,填补了菲茨杰拉德作品在我国出版史上的空白 这套“菲茨杰拉德作品全集”包括五部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人...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本书特色 古有徐霞客,今有雷殿生,中国徒步**人雷殿生讲述其传奇励志人生!树立梦想、付诸行动、坚定信念、关注细节,一生只专注做好一件事!杨利...
改变思想(精装) 本书特色 为什么卡夫卡总是喜欢在凌晨3点写作?英国杰出女作家乔治艾洛特的人生经历,如何影响她后来的写作风格?其中剖析的角色包含:奥巴马、凯瑟琳...
林语堂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本书对林语堂作品进行精选加工,萃取林语堂作品中的名篇,将、散文、杂文中*能体现作者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个体审美特质以及个体性格特...
《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2019》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激励出版社员工关注出版社、出版行业,鼓励员工总结出版工作经验
经典国学读本:诗经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
贾谊集校注-修订版 本书特色 《贾谊集校注(增订版)》为游国恩等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修订版指定的参考书贾谊集校注-修订版 内容简介 简介《贾谊集校注(增订版...
父爱无疆-e时代的家书 本书特色 让独行的孩子吸纳家庭力量,让想家的孩子享受家庭温馨,让稚嫩的孩子拨开障眼云雾,让好学的孩子张开思想翅膀,这就是作者坚持写信的初...
妄谈疯话 本书特色 一部《妄谈》道出人生百味,一部《疯话》说尽世态炎凉。有一种书,读后让人大呼过瘾,心中之块垒宣泄而出;有一种语言,读之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有一...
灵魂的事(关于生命、爱情和信仰的沉思) 本书特色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
无边的风月 本书特色《红楼梦》被誉为反映中国封建末期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以如椽巨笔,于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个性的塑造和世情百态的描摹之外,对礼仪风...
亲爱的哥哥 本书特色 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的钟敏,发现家中多了一位新的成员,原来是他从未见过的哥哥钟植,令他感到不舒服的是,哥哥竟然是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该书以...
爱玛:简·奥斯丁全集 内容简介 片断:这桩终身大事,对她的朋友来说,充满幸福的希望。魏斯顿先生品德优良,家境富裕,性情愉快,年龄也合适,而且一想到这桩婚姻是自己...
2009-中国散文排行榜 内容简介 为了梳理和总结2009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57篇散文佳作,并经过专门组成的评...
《细说宋朝》内容简介: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
生活的智慧-汪曾祺作品集-4-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所作的散文四十四篇,包括《随遇而安》《“无事此静坐”》《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