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1929年的莫斯科为背景,间或涉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书中的许多情节和细节或辛辣或诙谐地讽刺了现实中的恐怖、腐败、虚假、不公、低效和愚昧。
本书是苏联俄罗斯作家米·布尔加科夫*重要的作品,被誉为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家为此呕心沥血,八易其稿。小说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揭示了惩恶扬善等主题。本书为世界文学文库之一种。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世界级的艺术瑰宝。法国的《理想藏书》对它 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称它“精妙绝伦”,艾特玛托夫视 它为前苏联文学艺术性的顶峰。 小说以1929年的莫斯科为背景,间或涉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书中的 许多情节和细节或辛辣或诙谐地讽刺了现实中的恐怖、腐败、虚假、不公 、低效和愚昧。沃兰德用《浮士德》中魔鬼梅菲斯特的举止言行反复暗示 自己来自彼岸世界,却始终未被柏辽兹和波内廖夫所认识。这一艺术真实 的切入,巧妙地勾画了社会的思想僵化和认识偏差。柏辽兹身首异处;库 兹明教授受惊病倒……错误认识必定受到惩罚。作者坚信,讽刺有益于社 会进步,正如卷首词所言:“你究竟是谁?”“我是那种力的一部分,总 想作恶,却总是行善。”沃兰德和马太关于光明和阴暗的对话:阴暗是物 和人的影子,“你是不是想净化地球,清除所有树木,所有生灵,满足你 享受一片光明的幻想?”正是对抨击阴暗作了哲理性的注解。 小说深刻地剖析了人性。“胆怯是人*可怕的缺陷。”为了保住自己 的前程,彼拉多违心地处死了毫无过错的流浪哲人,把自己永远钉上了历 史的耻辱柱。多少类似的灾难其实都是人类自身缺陷的产物。“人就是人 。爱钱,历来如此……人类爱钱,不管这钱是用什么造的,用皮革,用纸 ,用青铜,还是用黄金。”在高扬社会主义旗帜的年代,剧场内的卢布雨 昭示了人性的这一面。作者不为舆论所左右,对现实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 识。 然而,小说的重点在大师和玛格丽特。约书亚蒙难和大师的悲剧两相 呼应,突显了自由思想所受的迫害。大师体现的信仰和创造,在耶稣的投 影下得到升华。玛格丽特是爱和仁慈的象征,撒旦的盛大舞会上,所有罪 恶精灵对玛格丽特的朝拜,彰示了爱的至高无上。它们是生活赖以存在的 基石。 这部写了十二年,经过无数次修改,几易书名,直到作者逝世尚未完 全定稿的小说,表达了布尔加科夫对生活的全部感悟。俄罗斯评论界称它 为作者留给人类的遗嘱。 “夜晚的大地多么忧伤!沼泽上空的雾霭多么神秘。只有在这雾霭中 徘徊寻路的人,只有在死亡前历尽磨难的人,只有背负力不胜任的重荷在 这大地上空飞翔的人,才会知道这一切。精疲力尽后知道这一切。”小说 第三十二章起首的文字,宣泄了一位热爱祖国,渴望服务人民,却始终不 被理解的艺术家临终前的思绪。 历史故事、彼岸世界和现实生活三个层面的交错的对位,结构了小说 独特的形式。现实和荒诞交汇,哲理和讽刺共生,抒怀和戏谑并举,使小 说呈现为一个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的艺术整体,其对俄罗斯文学,乃至世 界文学的杰出贡献,为业界所公认。 米哈伊尔·阿洁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1891年生于基辅。父亲是基 辅神学院教授。1909年进入基辅大学医学系学习。1919年底放弃专业,转 而从事文学创作。幻想讽刺中篇《不祥的蛋》、小说集《恶魔记》和反映 国内战争时期贵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自卫军》(1925),受到拉普的严 厉批判。1927年初即与出版小说绝缘。布尔加科夫又是一位剧作家,先后 搬上舞台的剧本有《土尔宾一家的命运》(根据《自卫军》改编,1926)、 《卓依卡的住宅》(1926)、《红岛》(1928)、《伪君子的契约》(又名《莫 里哀》,1936)。1940年布尔加科夫病逝于莫斯科寓所,留下大量未发表的 作品。 1943年莫斯科上演他的剧本《*后的日子》(又名《普希金》,1934— 1935)。1957年前苏联为布尔加科夫恢复名誉,《逃亡》(1928)与观众见面 。嗣后,他的遗作陆续发表:1962年一长篇《莫里哀先生的一生》(1932— 1933),1965年一《剧院小说》(又名《死者笔记》,1936—1937),1966年 《大师和玛格丽特》(1929—1940),1982年一剧本《卓伊卡的住宅》, 1987年一中篇《狗心》(1925),剧本《红岛》,《亚当和夏娃》(1931)等
暮春一个酷热的傍晚,牧首塘畔来了两位公民。其中一位四十来岁, 五短身材,黑发,穿一身浅灰色夏装,大腹便便,歇顶,手里托着顶相当 考究的礼帽,刮得精光的脸上架着一副奇大的黑玳瑁眼镜。另一位年纪还 轻,宽肩膀,棕黄头发又乱又翘,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穿着格子翻 领衬衫、皱巴巴的白长裤和黑色胶鞋。 这**位并非别人,正是柏辽兹·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一家 大型文学刊物主编,又是莫斯科几大文学社团之一,简称“莫文协”的理 事会主席。他的年轻同伴则是诗人波内廖夫·伊凡·尼古拉耶维奇,笔名 “流浪汉”。 踏进刚刚绽绿的椴树林阴道,两位作家便直奔漆得花里胡哨的售货亭 。售货亭上写着:“啤酒、汽水”。 噢,对了,必须交待一下这个可怕的五月傍晚的**桩怪事:不但售 货亭前,就连跟小铠甲街平行的林阴道上也不见一个人影。炎阳把莫斯科 烤得滚烫后,此刻正裹着干燥的尘雾向花园环路后面沉去,人们热得似乎 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了,没人来椴树下,没人坐到长椅上,整条林阴道上 阒无一人。 “给两瓶纳尔赞。”柏辽兹说。 “没有纳尔赞。”售货亭里的女人回答,不知怎的生气了。 “啤酒有吗?”流浪汉用嘎哑的声音问。 “啤酒傍晚到货。”女人回答。 “那有什么?”柏辽兹问。 “杏子水,不过没冰镇。”女人说。 “好吧,好吧,给两瓶……” 杏子水冒起很多黄色泡沫,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理发店的气味。喝 完杏子水,两位文学家就开始打嗝。他们付清账,坐到一张长椅上,面对 池水,背朝铠甲街。 这时发生了第二桩怪事,不过只跟柏辽兹一人有关:突然,他不再打 嗝,心脏怦地一跳,倏忽间,不知掉到了哪里,随即又回来了,但扎着一 根钝针。另外,柏辽兹感到一种莫名而又强烈的恐惧,真想立刻逃离牧首 塘。 柏辽兹忧郁地回头望望,不明白究竟叫什么吓着了。他脸色惨白,掏 出手帕擦了擦额头,心想:“我这是怎么啦?从没这样过……准是心脏出 了毛病……操劳过度。看来得把一切都扔给魔鬼,这就去基斯洛沃德斯克 疗养……” 就在这一刻,燥热的空气在他面前凝聚起来,随即从这空气中变幻出 一个透明的公民,模样极怪。小脑袋上戴着骑手帽,穿着也是空气的短小 格子上装……公民身高一俄丈,可肩膀狭窄,精瘦离奇,脸上,请注意, 一副嘲讽的神色。 柏辽兹的经历使他对异象很不习惯。他脸色更加惨白,瞪大眼睛,惊 慌地想:“这绝不可能!……” 但这,唉,却是事实,况且细高挑儿、通体透明的公民,双脚腾空, 正在他眼前左右摇晃。 柏辽兹吓得急忙闭紧眼睛。待他睁开眼睛,发现一切已经结束,热气 消散,那个穿格子衣服的不见了,同时扎在心脏里的那根钝针也没了。 “嘿,见鬼!”主编大声说,“你知道吗,伊凡,我刚才差点儿中暑 !甚至出现了幻视!”他挤出一丝笑容,但眼睛里还闪着惊恐,两手发抖 。不过他渐渐镇静下来,拿手帕扇了扇,打起精神说:“嗯,总之……” 重又拾起刚才喝杏子水中断的话题。 事后得知,他说的是耶稣基督。原来主编曾约诗人为下期杂志写一首 反宗教的长诗。这长诗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写完了,而且极快,遗憾的是 丝毫未使主编满意。流浪汉描绘长诗主人公,也就是耶稣,用了非常阴暗 的色彩,然而全诗,按主编的意见,必须重写。所以主编现在似乎在给诗 人上课,以便指出诗人的基本错误。 很难说,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伊凡·尼古拉耶维奇的失误——他天才的 笔力,还是对所写题材的一无所知——反正,他笔下的耶稣是活生生的, 历史上存在的耶稣,无非,对了,是用全盘否定笔触描绘的耶稣。 柏辽兹想让诗人明白,主要不在于耶稣是什么人,坏人还是好人,而 在于世上从未有过耶稣这么个人,所有关于耶稣的传说都是虚构,都是平 庸的神话。 应该指出,主编是个博览群书的人,谈话中十分在行地引证了许多古 代史家的著述,比如,名震四海的亚历山大的斐洛和学识超群的优素福· 弗拉维都未曾提及耶稣的存在。在显露渊博的同时,米哈伊尔·亚历山德 罗维奇顺便告诉诗人:名垂千古的塔西佗的《编年史》第十五卷第四十四 章中那段耶稣蒙难的文字,无非是后世的伪托。 主编说的一切,流浪汉闻所未闻。他注意听着,一双机敏的绿眼睛牢 牢盯住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只是偶尔打个嗝,轻声骂一句杏子水 。 “凡是东方宗教,”柏辽兹说,“无不编造一个处女产神的故事。基 督徒们玩的并非新花样,如法炮制了自己的耶稣,其实,世上从来没有耶 稣。这就是应当突出的重点……” 柏辽兹高亢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林阴道上。他越说越深奥,除非博古 通今的人,才敢深入这类学术丛林,不怕扭断自己脖子。诗人于是知道了 越来越多的有趣史料,知道了埃及的俄赛里斯,瑞神,天公地母之子,知 道了腓尼基的法姆莎神,知道了马尔杜克神,甚至知道了较为冷僻的威严 可怖的惠齐洛波特利神,古代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对他极其崇敬。 就在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给诗人介绍阿兹特克人怎样用面团塑 造惠齐洛波特利神像时,林阴道上出现了**个人。 后来——坦率地说,为时已晚——各种机关纷纷呈上各自的报告,描 述此人外貌。对照这些报告,不能不使人惊讶。比如,一份报告称,此人 个子矮小,镶金牙,右腿瘸。另一份报告说此人身材魁梧,装白金牙套, 左腿瘸。第三份报告则简单地说,此人一无特征。 不得不说,这些报告毫无价值。 首先,被描述人没有一条腿是瘸的,身材既不矮小,也不魁梧,无非 高挑而已。至于牙齿,则是左侧装白金牙套,右侧镶金牙。穿一身昂贵的 灰色套装,鞋子是舶来品,与套装同色。一顶灰色的贝蕾帽潇洒地斜戴着 ,触及耳朵,腋下夹着手杖,黑色的杖柄呈狮子狗头状。看模样,他四十 开外。嘴有点歪。脸刮得精光。黑发。右眼黑色,左眼不知怎的呈绿色。 黑眉毛,然而一高一低。总之,是外国人。 经过主编和诗人坐的长椅时,外国人朝两人瞥了一眼,停下,突然坐 到邻近的长椅上,和两位朋友仅隔几步。 “德国人……”柏辽兹想。 “英国人……”流浪汉想。“瞧,还戴手套,也不嫌热。” 外国人扫了一眼呈正方形围住池塘的几幢高楼,显然,他**次来这 儿,对周围的景致很感兴趣。 他把目光停留在楼宇高层,那里的窗玻璃金光灿灿,歪歪扭扭地映照 出正和柏辽兹诀别的太阳,后来他把目光移到下面那些黄昏中渐渐乌黑的 窗玻璃上,不知为什么,他宽容地冷冷一笑,眯起眼睛,双手握住杖柄, 下巴搁在手背上。 “你呀,伊凡,”柏辽兹说,“写得很好,很有讽刺意味,比如圣子 耶稣降生那节,但问题是早在耶稣之前,已经降生了整整一批圣子,比如 腓尼基的阿窦尼,弗里吉亚的阿提斯、伊朗的密多罗。简单说吧,这些圣 子一个都没降生,根本没有圣子,包括耶稣,你应该摒弃圣子降生,或者 ,比如说吧,博士来拜,得写博士来拜纯属以讹传讹……要不,按你的写 法,耶稣当真降生了!……” 这时,流浪汉屏住气,想把一个折磨他的嗝压下去,不料嗝打得更难 受,也更响,就在这一刻,柏辽兹煞住了他的宏论,因为外国人突然站起 身,朝两位作家走来。 两位作家看着他,暗自惊奇。 “对不起,”来人说话带有外国口音,但字字清晰,“尽管不认识, 但我还是冒昧地……两位的切磋太有意思……” 他一边说,一边彬彬有礼地摘下贝蕾帽,两个朋友别无他法,只得起 身鞠躬还礼。 “不,多半是法国人……”柏辽兹想。 “波兰人?……”流浪汉想。 必须补充一下:外国人一开口,就让诗人觉得讨厌,柏辽兹倒像是喜 欢他,不,谈不上喜欢,而是……怎么说呢,觉得那人挺有趣。 “能让我坐下吗?”外国人彬彬有礼地请求,两个朋友身不由己地往 两边让了让;外国人利索地在两人中间坐下,随即加入了谈话: “要是我没听错,您说世上根本没有耶稣?”外国人问,绿色的左眼 看着柏辽兹。 “对,您没听错,”柏辽兹谦恭地回答,“我确实是这么说的。” “嗬,太有意思了!”外国人大声说。 “这家伙搞什么鬼?”流浪汉想,双眉紧蹙。 “您赞同这位的观点?”陌生人转身向右,问流浪汉。 “百分之百!”后者证实。他说话喜欢不落俗套,喜欢修辞。 “佩服!”不速之客兴奋地大声说。随即不知为什么贼头贼脑地瞧了 瞧四周,压低原本低沉的嗓音说:“请原谅我的纠缠,不过我看,别的不 说,二位还不信上帝?”他惊恐地瞪大眼睛,又加了一句:“我发誓,我 跟谁都不说。” “对,我们不信上帝,”柏辽兹回答,对外国游客的惊恐微微一笑, “这事完全可以自由谈论。” …… P3-7
布尔加科夫(1891—1940),20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他的创作达到了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主峰,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了当代的文学倾向。身为作家、剧作家,他为人类留下了《大师和玛格丽特》、《白卫军》、《狗心》、《戏剧罗曼史》等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俄罗斯文坛的一座丰碑。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内容简介:《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作者给英国两个最出名的女王写传记。一部是《维多利亚女
雾都孤儿 本书特色 “中译经典——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版”丛书有以下优势:一、内容权威,足本翻译。本套丛书所选译本全部为名家译作,原汁原味呈现作品的经典魅力。比如许...
赵萝蕤(1912年5月9日-1998年1月1日),浙江省德清人。中国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生平赵萝蕤幼年居于苏州,1919年起就读于苏
唐璜》(节选)第一章(节选)(寻找英雄人物)一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
老人与海(温暖插画纪念版) 本书特色 ★ 本书是继《小王子》 《夜莺与玫瑰》之后,Super温暖团队插画师宋晓宇,推出的又一独具特色的“温暖插画”力作★ 海明威...
《樱花书系•武藏野》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先驱国木田独步的传世杰作,收录包括《难忘的人们》、《两个少女》等在内的散文作品和短篇
伦敦塔生性善良又纯洁的洁茵公主,在公公利丈夫争夺权力的阴谋中,陷入一连串的恐惧与忧虑。最后她自己所坚持的宗教信仰,逼她步
莫泊桑(GuydeMaupassant,1850-1893),生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童年在诺曼底乡村度过,青少年时期在鲁昂中学就读,1
《天命》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作家中的作家”理查德·耶茨代表作; ★理查德·耶茨在文学造诣上与
《最后一片叶子》内容简介:《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大多刻画平民百姓的
傲慢与偏见 本书特色 台湾旅居欧美著名学者全新翻译,奉献原态文学名著的不朽魅力。特别策划:作品导读及延伸阅读环节,全方位了解作者创作思想、时代背景及文学特色;轻...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
《当且仅当雪是白的》内容简介:雪夜,寂静的校园内有一位穿着单衣的少女独自徘徊,刺骨的寒冷将她包裹,直到她成为一具尸体,继续
《前夜·父与子》内容简介:屠格涅夫,俄国著名作家《前夜·父与子》是其重要作品。《前夜》塑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夜”平民知识
米·布尔加科夫(1891~1940)俄罗斯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教授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喜剧Ⅰ》内容简介:本书所用译文的底稿,出自朱生豪翻译并亲自编辑,由世界书局于1947年出版的《莎士比亚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本书特色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它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生活道路,和俄罗斯19世纪70~80年代的社会生...
寂寞芳心 本书特色 不一样的灰姑娘故事,首版中译本隆重上市!1922年普利兹奖的绝佳之作,收入《西方正典》的不朽小说/获17届奥斯卡*佳影片等多项提名/中国读者...
《密谋》内容简介:博尔赫斯引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拉丁美洲文学潮,是西班牙语、拉丁美洲文学脉络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影响力更超
《苦雨斋译丛》新的一辑,收录周作人四种译著:《现代日本小说集》、《两条血痕》、《如梦记》和《石川啄木诗歌集》。诸书体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