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顾名思义,即具有深刻含义的典籍,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书。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印度的宗教哲学多是从奥义书发展而来,千百年来对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有印度的《论语》和东方的《沉思录》之誉。
据说佛教的思想也是缘于《奥义书》,而佛陀是应用了他的大智慧将《奥义书》的哲学义理融会在其思想之中。从巴利文献看来,许多佛陀的对话都是一种“隐藏的哲学”——仅扼要勾勒出佛陀思想的大概,烘云托月,言有尽而意无穷。比较起来,《奥义书》显得更有组织、更有系统。
《奥义书》*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左右,较晚产生于公元后。
较早的《奥义书》有《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他氏奥义书》、《由谁奥义书》第13种。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颇受印度几百年间许多思想家的喜爱并广泛流传。
本书由专业研究人员翻译,精选了古老《奥义书》的精华,不仅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而且故事性较强,阅读一让人大彻大悟。
《羯陀奥义书》选
**章
瓦杰希那瓦斯怀着对神虔诚的心理,在祭祀中施舍了他所有的财产。他有个儿子,名叫纳基凯达,年龄不大。看到父亲布施的牛被人牵走,纳基凯达的心中若有所思:“这些老牛都是一些不再产奶的、无用的东西,布施这些东西能有什么用呢?”他知道父亲决定布施自己的一切,因此,他对父亲说:“爸爸,你准备把我布施给谁呢?”
他三番五次追着父亲询问这个问题,使父亲感到很不耐烦,于是,父亲对他吼叫道:“我要把你布施给阎摩。”阎摩(也叫阎罗王、阎王)便是死神。
祭祀中说出什么话都不可追回,尽管瓦杰希那瓦斯是在气急之中说了这话,但他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将自己的儿子施舍给死神。
纳基凯达心想:“在所有不得不死的人群中,我走在*前面吧。让我加入到所有正在死去的人群之中。我先行一步,看看死神阎罗王如何待我。
“瞧一瞧,走在我前面的人是如何离去的;看一看,走在我后面的人将来也都要离去。人就像稻谷一样成熟后死去,又像稻谷一样重新发芽。”
纳基凯达来到死神阎罗王的殿堂,但阎罗王出去了没有回来,没有人出来迎接他。纳基凯达是一个婆罗门,按印度古代社会的看法,婆罗门是人中之火,他们到了谁家,便是光临谁家,主人应首先拿水来抚慰客人。如果一个人对尊贵的婆罗门客人不好好款待,那么这个人就会失去友谊与真诚、儿孙与牲畜,他的一切施舍与祝愿也都会化为泡影。
三天之后,死神阎罗王回来了,他知道纳基凯达婆罗门已在此住了三天三夜,但他却没有受到一个婆罗门应有的款待。于是他对纳基凯达说:“尊贵的婆罗门客人,你三天来没有吃饭,没有受到你作为婆罗门应该受到的款待,作为补偿,我可以满足你三个心愿。请你选择吧。”
纳基凯达说:“好吧。我的**个心愿是,愿我的父亲是一个平静、善良的人,对我不再生气,这样,当我从你这里回到家里时,他能够理解我,欢迎我。”
阎罗王说:“如你所愿,你的父亲将理解你,与你重归旧好。看到你活着回去,他再也不会对你生气了,他将心平气和,睡眠安宁。”
纳基凯达说:“天国里,到处都是祥和,在那里,没有人害怕年老与死亡,那里没有饥渴,也没有悲伤,那里充满了幸福与快乐。我是一个对天国充满信仰的人,天国里的人享受着永生的祝福,尊敬的死神,你知道能将我辈引向天国的火坛的奥秘,请你将它告诉我吧,这是我的第二个心愿。”
阎罗王说:“好吧,我将告知你其中的奥秘,请你认真听我讲解。将人引向天国、使人获得永生的火坛,是隐藏至深的、奥秘中的奥秘。”
接着,阎罗王向纳基凯达描述了作为世界之本源的火祭,为建造火坛而需要的砖块、多少砖块以及如何摆放砖块。阎罗王每说一句,纳基凯达都重复一遍。
阎罗王对纳基凯达的表现感到很满意,接着对他说道:“现在,我还可以另外给你一个恩惠,这个火坛将以你的名字命名;再者,这个色彩斑斓的项链,我也送给你。今后,凡三次举办纳基凯达火祭的人,他将超越生死轮回。明白纳基凯达火祭的人,就会明白一切都诞生于大梵的奥秘,就能得到永远的安宁。明白并举办纳基凯达火祭的人,就会摆脱生的苦恼和死的羁绊,享受天国的幸福。纳基凯达啊,以你命名的火是将人引向天国的圣火,人们将颂扬圣火的同时也将颂扬你。纳基凯达,这是你选择的第二个心愿,现在,请选择你的第三个心愿吧。”
纳基凯达说:“人死之后是一种什么情况,人们对此多有疑问,有人说:‘人死之后依然存在。’有人说:‘人死之后便什么都没有了。’我想知道人死之后的奥秘,请你告诉我吧,这是我的第三个心愿。”
阎罗王说:“这个问题呀,即使是古代的圣人都搞不明白,这是一个太难解释也太难理解的问题,纳基凯达呀,请你另做选择吧,不要太为难我,不要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吧。”
纳基凯达说:“确如你所说,即使是古代的圣人都搞不明白这个问题,也如你所说,这是一个太难理解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你,还有谁能回答呢?显然,我选择任何别的心愿都比不上这个心愿更合适。”
阎罗王说:“请选择让你的子子孙孙都长命百岁吧,请选择牲畜满栏、黄金满屋吧,请选择拥有大片的土地,请选择随你心意想活多久便活多久的恩典吧。或者,如果你能想到的除此之外的任何心愿,我都将满足你。纳基凯达啊,你也可以选择做大国的国王,我会满足你的愿望。常人难以获得的任何愿望,你都可以自由选择,比如,乘坐马车的美女、高等艺妓,我将让你享受到常人难以得到的荣华和富贵,但请不要问我关于死亡的问题吧。”
纳基凯达说:“阎罗王啊,世事无常,人生虚妄,我不要荣华,也不要富贵,不要美女,也不要财宝。拥有财宝并不幸福,人死后如何拥有财富?让我们随意活着,但实际上,我们哪能随意?还不是要得到你的允许?因此,我还是选择我刚才说出的心愿。目睹了永生、自由、欢乐、美丽的天国,一个常人如何会追求凡界的长命百岁?由生到死,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阎罗王啊,请你告知我吧,探究死亡奥秘中的奥秘,这是我的心愿,除此之外,纳基凯达别无所求。”
第二章
阎罗王说:“人皆追求善良与快乐;但善良是一回事,快乐是另一回事,两者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追求善良的人会执著于自己的目标,而追求快乐的人会失去自己的目标。善良与快乐总是围绕在人们的身边,但聪明的人能够对它们加以判别,他们会选择善良而不是快乐;而愚蠢的人则贪婪地选择快乐。纳基凯达啊,所有的快乐围绕在你的身边,但你能够拒绝享乐;多少人一直渴望的财富,而你能视若粪土。
“智慧的人与愚顽的人大不相同,其追求也大不相同,纳基凯达啊,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不能使你迷失方向,我相信你是一个追求真正智慧的人。愚顽的人处于愚昧之中,他们狂妄自大地把自己看成聪明、有学问的人,实际上他们是盲目无知,就像一个瞎子引领着一群瞎子四处乱走。
“愚顽的人根本不知道生死之间的奥秘,他们被虚幻的财富蒙蔽了双眼。他们认为:‘这就是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他们因此都逃脱不出我的掌心。
“他们不知道生死的奥秘,即使对此有所耳闻,他们也不理解。几乎没人讲解这种奥秘,能讲解其中奥秘的人是多么幸运啊;几乎没人能感知这种奥秘,能感知这种奥秘的人是多么幸运啊。
“由一个天分不高的人讲解此生死问题,尽管你反复思索,也难以理解;如果没有人为你讲解,单凭自己,你也无法触及生死奥秘问题;它极其精深微妙,不是人的理性所能解释清楚的问题。
“人们也不能通过讨论、争辩的方式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但由他人传授时,它却是容易被人理解的。纳基凯达,亲爱的孩子,你是一个意志坚定、真心求道的人,你得到了这样的机会,有你这样的求知者,是我的心愿。”
纳基凯达说:“我知道所谓的财富都是虚妄无常的东西,永恒的世界不能通过非永恒的东西来实现,阎罗王啊,请赐教于我吧,你的教诲将引领我从非永恒的世界走向永恒。”
阎罗王说:“……聪明的人通过自我的沉思而回归于太古,太古是难以看见的世界,让我们像敬奉神一样敬奉太古吧。太古隐蔽于人的内心深处,人的快乐与忧伤对它产生不了丝毫的影响,它安居于深渊之中。一个人认识了太古的玄机,他在任何事物中都会发现令他快乐的东西,纳基凯达啊,这就好像在他的心灵深处开启了一扇明亮的大门。”
纳基凯达说:“阎罗王啊,你说世间万物,非此非彼,非因非果,也无所谓过去和将来,这怎么理解呢?”
阎罗王说:“所有(《吠陀》圣典里的话,所有苦行圣人的训导,所有教徒意欲寻求的,简单地加以归结,便是‘奥姆’(Om,也拼为Aum)。‘奥姆’的意思便是梵,奥姆的意思便是*高存在,知晓这个音节的人,万事如意。
“这是*美好的祝福,这是*崇高的祝福,得到这种祝福的人,便会沐浴于大梵的神恩之中。得到这种祝福的人,不死也不生,他不自何处来,也不到何处去,他像太古一样永恒,即使他的身体不存在了,他也不会死。
“如果杀人者以为他真的将人杀死了,被杀者以为真的被杀了,那么他们都没有搞明白其中的奥秘:杀人者并没有杀人,死去的也并没有死去。
“自我,小得不能再小,大的不能再大,隐于众生之中。一个摆脱了欲望和悲伤的人,沐浴着大梵的神恩,自我的辉煌便会得以显现。
“坐着不动,但他走得很远很远;躺卧不起,但他无处不在。超越了快乐与悲伤,他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大小自如、无处不在的自我,是没有形体的形体,是变幻不定中的不变的存在,明白个中奥秘的人没有悲伤。
“他人的讲授和自我的学习,都无法使人获得这种自我,是自我选择了人体,而非人体选择了自我。但即使是自我选择了人体,人如果不能从坏习性中解脱出来,不能泰然自若地对待一切,不能够心平气和,那么他也无法获得这种自我.……”
第三章
阎罗王接着说:“……人的身体就像一辆车,自我就像是乘客,理性就像是御者,思想就像是缰绳,人的各种感觉就像是拉车的马匹,感觉的对象便是马车行走的路线。当*高的自我与我们的身体、感觉以及心灵融为一体时,那么他便处于快乐之中。
“而当一个人对自我缺乏认识时,他便无法牢牢把握思想的缰绳,各种感觉器官就像失去控制的马匹四处乱撞。而对自我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便不会心猿意马,他生命的大车会平安地行走在道路上。
“对自我缺乏认识的人,常常心思不纯,在人生的道路上偏离于正常的路线,总是走不到目的地,因此,他无以解脱,逃脱不出生死轮回。而对自我有了充分认识的人,常常心思单纯,专心致志,他会行走到人生的目的地,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超越于人的感官的,是感官中的世界;超越于感官世界的,是人的思想;超越于人的思想的,是人的智性;超越于人的智性的,是伟大的自我;超越于伟大自我的,是一种非显示的存在;超越于非显示存在的,是原人(即精神或意志);超越于原人的,是空灵(一无所有),那是终极而至高无上的存在。
“自我隐藏于众生之中而不外露,然而,感觉细致入微的人,能够洞察到自我。一个人应当克制自己的语言,控制自己的思想,与充满智性的自我合一,与伟大的自我合一,与安宁不动的自我合一。
“苏醒吧,起来吧,我已满足了你的心愿,你对此要好好思量。正像锋利的刀刃*难走过,通向自我的道路需要你艰难跋涉。无声无触,无影无形,无味无臭,无始无终,无变无不变,一个人能够对此有所感知,他就能摆脱死亡的困惑。”
纳基凯达的故事是由死神阎罗王讲述的一个非常古老的传说,听说或重述这个古老传说的智者,都会沐浴在大梵的神恩之中。
第四章
自我原封存于人的身体,他以九窍的形式穿透人的身体,因此,人们现在是向外寻求世界,而不是向内寻求自我。然而,在寻求永生的奥秘时,也有一些聪明的人,闭上自己的双眼,收视返听,从自身内部发现了自我的奥秘。
愚顽的人寻求外在(色的世界)的享受,更快地走向了死神设下的圈套;而聪明的人明白真正永恒的东西是什么,他们不会将虚妄无常的东西当做永恒。
色、声、味、触、性,这是我们经验并感知的世界,但除了这些外在的东西,我们对其内在的意义又有多少的感悟?内隐含于外,此寓于彼。
能够同时领悟睡眠与醒觉两种世界、两重天地的人,深知外在的一切都是伟大而无所不在的自我的外化形式,因此,他不再悲伤。正像人吃蜂蜜时产生的美好感觉一样,内在的自我经验并感知外在的世界,存在于过去和将来的,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内在的自我、内在的精神,明白个中奥秘的人,无所畏惧。此寓于彼。
在水、火、风、土诞生之前,原始的生命之父便已存在,至今他依然居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坎之中;原始的生命之母,神圣中的神圣、崇高中的崇高,诞生于生命之父的气息之中,至今她依然居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坎之中。此寓于彼。
钻木取火(“火”喻指“精液”,“火神”也被称为“家宅之神”),火隐蔽于木中,就像胎儿孕育于子宫之中,我们每天都要敬奉火神,如此,子子孙孙,香火不断。此寓于彼。
那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那里也是太阳落下的地方,那里是所有的天神居住的地方。一切均诞生并于原始之中,没有什么能超越原始,一切也都归宿于原始之中。此寓于彼。
现实世界中所有看到的东西,同样存在于看不见的大梵世界,同样地,大梵世界里的一切,也都映照于现实世界之中。认为此与彼之间存在差异的人,将从死亡走向死亡。只有通过人的心识,才能理解大梵。彼与此根本没有差别。认为此与彼之间存在差异的人,将从死亡走向死亡。
如拇指般大小的神我(阿特曼),居住在我们的身体里,他过去是、将来也是我们的主宰,对此有所认知,我们便无所畏惧。此寓于彼。
如拇指般大小的神我,像是无烟的火,他是我们过去和未来的主宰,他是我们今天的主宰,也是我们明天的主宰。此寓于彼。
正像落到山岗的雨水在山坡上四处流淌一样,人在缤纷的世界中也是四处奔走;正像清洁的水落入清洁的水之后变成清洁一样,人的自我融入神我(大梵)之后便会变成大梵。
……
图注玉髓真经-传统数术名家精粹 内容简介 风水领域,名人辈出,著述甚多,为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东晋郭璞,是历史上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被尊为风水鼻...
易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易经》为儒家经典。“六经”之中,它因其体例和内容而被特别列为占卜之书,散发着一股神秘气息。《易经》在普通人眼中之神秘,在于它从江湖术士滔...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 本书特色 《呼吸之间(增订版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编著者李谨伯。《呼吸之间》根据2008年2月9日至13日李...
呻吟语 本书特色 《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
道德经注释 本书特色 《道德经注释》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经典丛书,本套丛书编写组特设立读书有奖活动。欢迎您对本套丛书指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经编写组评选...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兴衰史 本书特色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世界伦理学发展史中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作用重大。《苏联马克思主...
傅佩荣国学精品集—解读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思想,是一部记载孟子周游列国与君主论政的对话录,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孟子身处乱世,当时天下七国争...
《基督教概论》是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教育家麦格拉思为想要了解基督教的读者特意撰写的著作。麦格拉思以晓畅的文笔对基督教的核
关于知识的本体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运用主客体相关原理,系统回答了“知识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关于知识的本体论研究 目录 序...
插图珍藏本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学者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之伦理学与伦理思想史,首次以西方框架初步清理传统伦理思想...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最新修订 本书特色 《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新修订重排本)(竖排繁体)》是一套堪称名著的“名家名注”丛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便于普通读...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本--马克思与诺齐克之间GA柯亨文选 内容简介 在与当代政治哲学思想巨擘罗尔斯和诺齐克的对话中,英国牛津大学道德和政治理论教授、分析马克思主义...
丰坊与姚士粦 本书特色 《丰坊与姚士粦》是一部从探讨明代学者的个体活动入手研究明代学术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凡绪言及“丰坊及其著述”、“丰坊所作之伪书”、“姚士粦...
明心宝鉴 本书特色 《明心宝鉴》是明朝极为盛行的劝善书、启蒙书,一直被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奉为青少年启蒙教育、个人修身养性的道德经典。“明心”即“明心见性...
土观宗派源流 内容简介 本书有不少特点。书中叙述了印度的外道和佛教,西藏的笨教和佛教,内地的儒、释、道三教与及蒙古、于阗等地的佛教。详述其法脉源和教义学说,涉及...
《易经》的第一堂课 本书特色 终于找到了!这就是《易经》学习者,苦苦寻觅的一本书!台湾易学名家、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刘君祖先生以生活化、人性化的语言解读卦爻...
勤耕心田-星云日记-10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中国三大教及传说 本书特色 《中国三大教及传说》将乌上层建筑式的文化概述与生动具骨的传说故事相结合,再以具有时代感的传统工律绘书形式表现出来,毁不乏理论内蕴,又...
新书--周易译注(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本书将《周易》全文译成易读的现...
人生十修 本书特色 阅读本书中星云大师鼎立推荐的佛家的十修偈语,跟着作者深入浅出地理解偈语谕示,你能看到星云大师就普通大众所关心的财富、教育、健康、家庭、成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