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生物学的,它关心的是人类体质上的差异,因而是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另一层是社会学的,它关心的是社会赋予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模式,在我国把它概括为“男女有别”,我想知道的是中国古代的男女有别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形成的,进而探询男尊女卑的社会根源。西方性别理论用“社会性别”表示两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因此性别分析实际是一种文化解构,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结构性因素构成的社会机制如何架构、统摄了中国古代两性的生存方式以及人们的性别观念。这种研究需要一种能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科手段与方法,这正是文化史学的长项。文化史学是以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弄清现象由哪些因素综合而成,以及这些因素在综合体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用,在分析现象形成的相互依存条件时发现它们的结构形式。现象分解的*终目的是发现历史文化的通则、原理或规律,从而服务于社会。我国古代两性关系的表现形式——男女有别,正是文化史学可以把握的具有稳定性、齐一性的文化现象,如《国语·鲁语上》所云:“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不可无也。”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使是今天,我们仍可感受到传统性别结构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对两性关系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历史上的两性关系作整体考察,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思想观念在两性关系上无不有所体现和反映,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关联的方式就是性别结构运作的一般原理。因此,本书采取的是一种结构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种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意义广泛的哲学方法论。
在分析中我利用了大量文化人类学的材料,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如下考虑。我们知道,在社会科学中,与历史学亲缘*近的就是人类学和社会学,因此近些年来将文化人类学引入中国古代史研究渐成风气,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方便进行文化比较,正像台湾学者韦政通所言:“人类学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使各个不同的文化在镜子面前照出自己的原形,不再执迷在各自传统的神话和狭隘的观念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古代史特别是上古史的学科限制。上古史研究的一个局限是史料不足,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所谓二重证据法,可是考古资料常常也是不完全的,要靠人去解释,这是上古史研究歧义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利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我国上古时期两性生活是什么样子已经很难考证。要把问题搞清楚,很显然仅凭二重证据法是有困难的。为此我读了许多文化人类学的记述和理论著作,特别使我兴奋的是原始部族(姑且这样称呼)的两性关系常常是这些著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我也认识到,性别问题是个世界性的普遍话题,任何一个人类社会都存在规范两性关系的性别制度,跨越时空、种族、民族、阶级,并和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每个社会的性别制度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性别不平等却是大多数文化的共同特征,这就需要将中国性别问题的研究置于这个背景之下。近现代的土著部族虽然不能说是原始社会的遗留,但其社会规模较小,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组织简单,两性的社会性差异简单易见。恰当地利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启发对中国古代两性关系的认识,如两性的劳动分化、宗教分化、政治分化等问题都有赖于对简单社会性别分化的分析,此其一;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既有的许多理论,如摩尔根的母系社会就是母权社会的理论,以及知母不知父、感生神话、女神崇拜、女巫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此其二;可以帮助我们依靠旧史料研究出新成果,进一步发现并解释很多现象,如妇女三从、杀女婴、妇女的商品化趋势、女祸现象、母子情结等等,此其三。虽然我在书中采用了大量异族材料,但我并不认为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与这些民族是一样的,利用这些材料只是为了便于分析。
关于书名的问题也需要作个说明。目前的这个书名是我再三考虑后定下的,题目比较大。我之所以把书名定为中国古代而不是先秦时期,是因为我论证的内容虽然以先秦为主,但也涉及先秦以后,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先秦所范围不了的,所以我把书名范围在中国古代而不是先秦时期。
本书是用文化学研究妇女史以及历史上的性别结构,进而探讨妇女社会地位的一次尝试。这项研究不仅是为了总结过去,也是为了发现作用于性别关系的社会机制。我力求把性别研究从学者的书斋中解放出来,使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成为可操作的应用性理论。历史上曾经影响过两性行为的因素,有些已经消失了,有些以改头换面的形式遗留下来,有些则原封不动地延续到今天,我在绪论中以“妇女发展的现状”开篇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希望本书的分析有助于在协调两性关系的工作中使人们更加自觉、更加理性。
**章摩尔根母系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妇女史研究的影响以及反思
**节群婚制的理论依据——类分式亲属称谓
在这一节中我要详细讨论摩尔根对原始民族亲属称谓的解释,这看来与性别没有关系,但这是他构建群婚、母系理论的基础,因此不得不拿出较大篇幅进行分析。他认为亲属称谓制是婚姻和家庭形式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婚姻家庭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亲属称谓与之相适应。现实中之所以没有发现他所说的血缘婚和伙婚,是因为亲属称谓的滞后性,而婚姻形式却早发生了变化。所以见到一个社会现在的亲属称谓,就可以推断前一阶段的婚姻家庭形式。因此要真正了解他的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理论,必须从摩尔根的有关亲属称谓的意义说起。亲属称谓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采取的称呼方式,在原始部民中,这些称呼方式往往是根据亲属所属的范畴或类别来确定的,这种称谓制度被摩尔根称为“类分式称谓”。促使摩尔根对原始民族的亲属关系发生兴趣的就是他们的亲属称谓。他相信,这些称谓反映了它们*初使用时所指代的婚姻制度,并通过对易洛魁人和夏威夷人的亲属称谓的研究得出了群婚制曾经存在的结论。
一易洛魁人的亲属称谓
简单说来,易洛魁人的男子把自己的子女和自己兄弟的子女都称呼为自己的儿女,而这些孩子也无差别地称他们为父亲。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姐妹的孩子称为外甥或外甥女,他(她)们称他为舅父。同样,易洛魁人的女子把自己的和自己姐妹的孩子都称呼为自己的子女,而他(她)们都称她们为母亲。她们把自己兄弟的子女称为内侄或内侄女,她们则被他(她)们称为姑母。应用这种称谓制的原始部族很多,这种称谓方式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把亲属分成父方的和母方的,父方亲属和母方亲属的称谓不同,这种区别往往是与单系继嗣相联系,如该社会为母系,则父方亲属较母方亲属疏远;如该社会为父系,情况则正相反。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区分平表和交表,交表较平表为疏。
……
王小健,1970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91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94年吉林大学古籍所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妇女史、中国文化史。在《吉林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妇女研究论丛》、《历史教学》等社科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以色列GLS国际公司摄影制作。
弹丸小国成为世界“最昂贵城市”的秘密新加坡模式的成功与隐忧。现代新加坡是一个奇迹。半个世纪前,它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不情不愿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那时的新加坡国土...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中国改革开放岁月 目录 序1978年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全国植棉模范吴吉昌大家都来做“伯乐餐桌上的假左真右要打扫“救活”鸳鸯换回外汇杨易辰同志...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及应用 本书特色 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统称高分辨率)遥感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成为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信息服务等方面重要的空间信息源...
现代民族学-(全四册) 内容简介 民族学在自身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由传统民族学向现代民族学的转变。本书结合中国和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情况,从学科发展的...
【作者简介】于尔根•考伯(Jürgen Kaube)生于1962年,最初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等高校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工作,1999年开始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编辑...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 本书特色 本书共九章,分别是信息来源,公共事务,他人权益,事实与意见,利益冲突,专业报道,语言与文字,更正、答辩与道歉,违反守则规范的投...
中国典籍与文化(第二辑) 本书特色 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主编,是讲座“中国典籍与文化”讲稿的结集。书中收集了包括冯其庸、戴逸、赵其...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内容简介:十位文史领域一线学者 全景式勾勒盛唐文明地图 回望黄金时代的中国与中国人 如果中国历史有一
文化人类学 本书特色 刘其伟编著的的《文化人类学》是他对文化人类学既往研究和实践所做的扼要整理,同时对“应用人类学”及其未来开拓的分野与学术研究方向,也...
王宇信,1940年5月生,北京平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9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4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兼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
经济传播学总论 内容简介 经济传播学是应用传播学核心子学科之一,它从经济传播的内容入手,详细分析了经济传播的产生、本质及其策略,同时对经济传播的设置、经济传播者...
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邓析子其人其书;沈约事迹二考;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甲骨学史札记等内...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 本书特色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从文化的角度对古代文献学的文化意蕴进行了细致的揭示和阐释,并站在当代学术的高度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精微、成...
作品目录导言第一单元 治理模式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
苏叔阳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八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为便于读者了解苏叔阳先生的思想,本书分别择取其在历史文化研究、文学研究、戏剧与影视研究、民俗风物研究、《...
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小汽车出行决策 本书特色本书从居民出行方式行为选择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出发,分析了广州市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交通演化的背景,构建了城市公共交...
中华全国风俗志-图说古风俗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气象出版社出版★胡朴安,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一生著述甚丰,一些作品传布海内外,影响深远★《中华...
为赢利而出版(图书出版商底线管理成功指南·修订增补第二版) 内容简介 为什么而出版图书?怎样成功出版图书?本书作者围绕“赢利”这一出版的终极目标之一,结合自身多...
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 内容简介 透视媒体运作的内幕,揭示金牌记者成功的秘诀。美国资深传媒人带你走上新闻业的成功之路!弗里德曼的这本书对当代新闻业的好、恶、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