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上古史宗教、上古的文明交往、中古伊斯兰政教关系、近代的民族主义运动、现代犹太复国主义、阿富汗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伊拉克问题、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东现代化的特点以及中古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关系。中东历史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断裂性,突出反映在宗教方面。
本书是《西部人文讲座丛书》系列之一的《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中东的地理与古代历史的演变、中东现代化的特点、“伊斯兰秩序”与“华夷秩序”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讲中东的地理与古代历史的演变
一、中东的目然地理
中东包括西亚北非l8国,即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阿曼、科威特、约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塞浦路斯。另外,《新英国百科全书》1974年版指出“古代近东”在近代西方史学中包括东南欧(即包含希腊)和苏丹。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该地区是亚欧非三大洲的接合部,周围环绕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中东地区因此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
中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境内包括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等。同时沿海分布有平原,但平原面积狭小,而沙漠面积广大,其中的绿洲适宜人类居住。本地区河流稀少,不利航运,但广大的沙漠则为使用骆驼的商队贸易提供了通途。有一些专有名词描述中东的不同区域:“新月地带”(又作“新月型沃地”等)包括今伊拉克东北部、土耳其东南边缘、叙利亚北部与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以及约旦西部,此地带因水源丰富而较为肥沃;“列万特”(Levant)指地中海东岸地区,尤其是叙利亚和黎巴嫩;“马什里克”(Mashriq,阿拉伯语“东方”)指埃及、苏丹及其以东的阿拉伯国家。
中东气候炎热,常年干燥少雨,降水集中在冬季,水资源匮乏,但少数地区仍有充足的水源。从气候上看,中东可分为以下类型区:(1)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大部、埃及南部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气温冬暖夏热,年温差不大,降水稀少。(2)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包括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稀少。(3)地中海式气候区,包括小亚南部和埃及沿海、地中海东岸地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年降水较多。(4)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包括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中东的耕地资源也较为稀少,阿拉伯半岛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在1%以下,其他多数国家在2%~6%之间,较高的国家有:以色列l2.2%,叙利亚21.0%,黎巴嫩23.1%,土耳其26.6%,塞浦路斯27.6%。
中东多数国家的矿产资源较为单一,如海湾国家以丰富的油气资源举世闻名。根据已探明石油储量,l996年1月中东为95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9.8%。②中东17国多有石油蕴藏,而产油国主要是海湾八国,即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伊朗、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其中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分别占世界**、二、三、四、五位。其他国家的重要矿产有埃及和叙利亚的铁和磷酸盐、以色列的钾盐、阿富汗的青金石和天然气等。另外,许多地方的木材和石料也十分匮乏。但伊朗和土耳其两国的矿产品种多样,前者有石油、天然气、铁、铅、铜、锌等,后者的铬、汞、锑、硼和重晶石储量居世界前列,并有丰富的煤、铁、铜、锰等资源。
中东地区有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为早期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西南亚有原型野生小麦、红小麦、大麦(它们分布于新月地带),以及野生的豌豆、扁豆等植物品种。可供驯养的野生动物有绵羊、山羊、猪、牛等。
从地缘位置上看,中东在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中东是世界上*早诞生农业文明的地区,它与欧亚大陆的其他古代农业文明大体上处于同一纬度上,如中国、印度、希腊、北非等,丝绸之路将所有这些文明联结了起来,而中东正处于这一商道的中央,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这一地区的北方,是游牧民生活的广阔的欧亚内陆草原,而南方的农业文明区成为他们袭扰的对象,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成为影响古代世界的*重要的矛盾,中东是受影响*大的典型地区。当然,这种冲击也造成了文明的多样性并加快了变迁的速度。然而,许多学者未能注意到的是,中东本身还面临着来自南方游牧民的冲击,例如阿拉伯半岛。而且。欧亚内陆草原的游牧民属于草原游牧部落,而中东的游牧民属于沙漠游牧部落,双方在长途跋涉的范围、部落冲突程度和等级制等方面有所区别,①而*终却在中东文明演变的舞台上相遇并创造了新的辉煌(来自中亚的突厥人、蒙古人和奥斯曼人)。
一般说来,与中东交往*为频繁的地区是周边的地中海地区、北非、外高加索、中亚、南亚和东亚。在中东地区内部,著名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叙利亚和乌浒河一药杀河流域(包括阿富汗和河中)及其邻近地区是世界高级宗教两大发源地(三大一神教和大乘佛教),其原因在于它们均为重要的“交通环岛区”。②中东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因此彰显。
二、上古中东:多元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远古至7世纪初)
上古中东的历史是多元文明的起源和从城邦到帝国、再到大帝国演变发展并为中东文明圈奠定基础的历史。
首先,我们简析一下影响中东古代文明发展的几个因素。**,作为三大洲海陆交通的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加上当地发达的文明,中东历来是民族入侵和迁移频繁发生之地,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的典型地区。另外,为了控制商路,阻止外来人侵,原有国家也努力扩充军队,甚至先发制人,对外用兵,因此战争频繁。
第二,物产单一使发达的地区贸易、国际贸易成为中东历史的突出特
点,贸易促进了不同民族间交往和文明的形成、发展。中东地区输出的主要商品有谷物、羊毛、食品、手工产品等,输入的主要商品有黑曜石、宝石、半宝石、燧石、木材、金属、石材、矿物颜料、沥青等。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指出:“近东的人们,例如苏美尔人…_他们的一切必需品基本上都是从贸易交换而来。”
第三,中东存在着多元文化。从语言和民族角度看,创造中东古代文明的民族主要分为三类。(1)闪族(闪米特族),包括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迦南人、阿拉米人等。(2)操印欧语言的民族,包括赫梯人、喜克索斯人、波斯人、帕提亚人、塞人等。(3)其他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其中古埃及人是由闪族和含族(含米特族)融合而成的。在上述三大群体中,闪族显然是古代中东*大的民族群体,也是现今中东人口中*多、影响*大的群体(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但中东文明不等同于闪族文明,而是多元文明的大融合。中东也与希腊、罗马进行着文化交流。
中东古代的文明交往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阶段,两大文明中心东西辉映的时期(远古至约公元前2000年埃及第十二王朝的建立)。
从历史上看,中东古代文明存在几大中心,这些中心灿烂辉煌,交相辉映,相互影响。其中,*早*重要的文明中心是两河流域和埃及。
两河流域形成了世界*早的城市、文字和文明。它发源于南方的苏美尔,而苏美尔奠定了希腊化以前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公元前2371年,苏美尔为北部的阿卡德统一。古埃及文明虽发源较晚,但因尼罗河流域在地理上自成体系等原因,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却比两河更快。约公元前3000年,上、下埃及统一;此后,第四王朝(公元前2650-前2500)开始了金字塔的建造。
第二阶段,两大文明扩散和其他文明兴起的时期(约公元前2000-前550波斯帝国建立)。埃及第十二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埃及恢复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而两河流域也随之进入了政治上的帝国时代。本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两大文明中心在遭受外来入侵的情况下持续发展。在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和埃及均遭受外来入侵,但新的统治者*终都被同化了。两大文明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
第二,中心文明的传播和地方文明的兴起。在两大文明中心的周边地区(主要是西亚),兴起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地方文明,如腓尼基、迦南、犹太、埃兰、胡里特、赫梯、阿拉伯等。这些文明与两大中心进行贸易、交往,有时甚至处于后者的政治统治之下,因而大量吸收了其先进文化。
在宗教方面,叙利亚的胡里特人的神谱中包括了两河流域的神灵埃阿、安努、恩里尔等,并以两河的宗教中心尼普尔和埃里都作为其宗教圣地。而胡里特人也将两河的宗教文化传播到小亚的近邻赫梯。赫梯人同样尊崇两河的伊什塔尔,其史诗《吉斯吉莫斯》即模仿《吉尔伽美什史诗》。迦南人崇拜的暴风雨之神巴力和爱情女神阿斯塔特即苏美尔的塔木兹和伊什塔尔,腓尼基的情况与此相似。此外,两河的塔庙也为西亚各民族普遍模仿。
……
新中国史学五十年 本书特色 本着据事直书的原则,对涉及的人和事力图做出较为客观的评述,与已往注重史学思潮和专题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论述建立在史学家租史学著述的基...
《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文集》内容简介: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是法治国家、法治文明建设伟业中的重要内容。本书围绕“中国特色法
《大话数据库》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独特的数据库入门书,以最有效的教学思路讲解数据库的每一个知识点,完全以初学者的思维方式提
给历史把脉之大案人心 本书特色 北大外交系李扬帆副教授作序,从历史大案看世道人心!晚清军机大臣阎敬铭曾发现内务府为宫廷采购的皮箱,每个要价六十两银子。他就向慈禧...
2017-2026年-祈祷择吉农家历 本书特色 《农家历(2017—2026年)》编排了2017-2026年农家历,同时介绍了天文历法知识、民间历表历项内涵、各...
1912-1949-民国迁都纪实 本书特色 一个中央致权总是和首都联系在一起的。民国一代。都城有南京、北京、洛阳、重庆等多次变化;同时,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权...
古城古墓挖掘简史:总结国外近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验证历史以及相关想象文学的真实性:从古埃及到古巴比伦,从古希腊到所罗门 本书特色 《古城古墓挖掘简史》一书,以图...
《波斯战火》内容简介:公元前5世纪,波斯决心向西征服希腊,东西方世界陷入战争。波斯是当时世界空前强大的超级帝国,铁骑铮铮、灭
我国的史学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政权,都有人为之撰写历史。同样,早在一千多年前,封建史学家们也
西方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三秦出版社出版★ 100年前西方人在辛亥革命前后留下了大量著述和相关文献,包括日记、书信、传记、报道、调查报告等...
《犹太人在哈尔滨》介绍了:19世纪未20年代初,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为了躲避迫害纷纷投奔哈尔滨,松花江畔的这座新兴城市一度成为远
帝国.山雨欲来-明朝那些事儿-第6部 本书特色 《明朝那些事儿(第6部)(图文版)》由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原文一字不少,《朝那些...
秦汉卷-山东通史 内容简介 《山东通史·秦汉卷》秦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也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奠基时代。无论是按照西周封建论的说法,还是战国封建...
《国际联盟的世界和平之梦与挫折》内容简介:为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1920年,国际联盟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诞
华文全球史013:美洲奴隶贸易:起源、繁荣与终结: 本书特色 《美洲奴隶贸易:起源、繁荣与终结》讲述了奴隶贸易四百多年的罪恶史。*艘贩奴船何时在美洲登陆?美洲奴...
甲午之殇-帝制的终结-(上) 目录 一 甲午败战○ 大清举国祝寿,日本兵犯朝鲜○ 日军重创北洋舰队、直取平壤,又攻占大连、旅顺,北京城仍鼓乐连天,弦歌悠扬○...
蒋介石研究:中:蒋介石研究三集 蒋介石研究四集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内容简介: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
宋武帝刘裕:我是这样当上皇帝的:大结局:2 本书特色 本书以《资治通鉴》、《晋书》、《宋书》等史料为蓝本,非常新颖地以**人称方式,描写了南朝**帝刘裕从一介平...
《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县域经济》内容简介:本书稿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县域经济问题的体会的总结,也是作者结合“十四五”规划对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