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人物书简文丛》之《缘缘堂子女书》共选编丰子恺子女信件191封,其中一吟老师占120封。在丰先生子女们的这些书信中,蕴含着一种共同的感情,就是对故乡的眷恋和亲情。丰子恺先生一生爱柳,画柳,推崇杨柳“不忘根本”,时时亲拂老干、根土的精神。他的七个子女,就像“丰子恺”这棵高柳上的柳条。他们和家乡一个晚辈的频繁通信,犹如下垂的柳条时时亲拂着故乡的根土。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子恺漫画”韵味的抒情意境。
《缘缘堂子女书》收入丰子恺子女致叶瑜荪的书信191封。叶瑜荪系丰子恺研究会会长,以擅刻丰子恺作品而饮誉海内外。书信起讫时间为1982年6月至2007年5月,内容涉及重建缘缘堂、修丰子恺衣冠冢、丰子恺研究会的成立、丰子恺作品集的出版以及丰子恺百年诞辰活动等,反映了丰子恺研究二十多年来的发展轨迹,同时也能窥见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大转变。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总序/李辉
人总是在矛盾状态中向前走着。
电脑、互联网……一种又一种新的写作工具、交流手段,给我们带来便利,带来兴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失落,带来感伤。十多年前,我曾撰文为电脑写作将使手稿消失而感到遗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电脑写作,未来的人们不仅很难欣赏到诸多作者各具特色的墨迹,更难以从字句的修改来了解作者思想的脉络以及行文风格的形成。
当发出如此感慨时,我还没有想到,互联网这一更为便利、快捷的通信方式,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伊妹儿”——一种全新的鸿雁传书,继电话之后,在更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习惯。
上网的人们,仍在写信,仍在相互倾谈,但已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情绪波动的过程。风格各异的笔迹,被千篇一律的印刷体所取代;书写信封、张贴邮票的亲切,被键盘清脆的敲打声所取代;等待邮差敲门的焦急,拆开信封的激动,躺在床上一页一页翻阅的悠闲,被电脑显示器上的随时出现的字母和数字所取代……一切都是全新的形式,全新的体验。
不必伤感,不必失落。新的交流方式*终也会形成一种新的书信文化,在这一点上,我很乐观。
不过,正因为如此,传统的书信方式更值得我们重视,更值得我们尽可能地予以关注。这便是推出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的初衷。
在这套书之前,哉还主编了一套“犬象人物日记文丛”,为它写序时,正是2003年4月下旬北京SARS肆虐的时候。今天,又为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写序,恐惧与危机似已过去。短短两个多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每个人都经历了难忘的日子。想必如同有不少人会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日记一样,我相信也有不少人用传统的书信方式和新的“伊妹儿”方式,向亲朋故旧描述了各自的心理历程和现场目击。许多年后,它们如果有机会发表,都将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反映。
书信与日记一样,是*具个人化的写作之一。原本意义上的书信——如同日记——不是为了发表(一些公开信除外)。写信人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与一个既定对象倾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无巨细,均在信中。于是,岁月流逝而去,留下来的私人通信,往往就成了个人生活、社会风情、历史变迁的真实记录。将这样的书信整理出来予以出版,就有可能使文化积累、历史记录多一些角度、多一些细节。同时,一些书信因作者的杰出才能和丰富修养,还有可能在文学创作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率先推出的是几位作家的书信,它们是巴金的《佚简新编》、胡风的《致路翎书信全编》、路翎的《致胡风书信全编》、孙犁的《芸斋书简续编》、黄裳的《来燕榭书札》。以后,作者队伍将逐步从文学界向其他方面扩展。
应该特别说明一点,本套丛书以及日记丛书书名,均冠以“人物”而非“名人”,一字之差,其实预示着选题拓展的可能。重视名人,但不限于名人,不同领域的不同人物,他们的书信或者日记,只要有历史价值,都将列入其中。我向来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原始记录的整理出版,我们对一代又一代人物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脉络的认识,对历史细节的认识,才有可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在这一点上,星星点点的搜寻、发掘、整理,虽不像振聋发聩的鸿篇巨论那样容易引起轰动,引起关注,但在解读历史、认识现实方面,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这也是我为何一直对史料情有独钟的缘故。
很高兴得到大象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在推出“大象人物日记文丛”的同时,也推出这套书简丛书。
是为序。
二〇〇三年七月六日于北京
编后小记
2 0 0 7年春,李辉先生由钟桂松兄陪同来桐乡,约我为他主编的“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编一册《缘缘堂子女书》。我觉得这确是件有意义的事,但将别人的书信拿出来公开发表,总得先征得写信人的同意。于是我分别写信给丰陈宝、元草、一吟三位前辈,并很快得到了支持和信任的回音。然而,书信是个人之间的私下谈话,对于所谈的内容哪些可以公开,值得公开,哪些不必公开或尚不宜公开,这应如何把握呢?陈宝老师却鼓励说:希望你,也相信你在选编时会把握好这个“度”。
我整理出自1 9 8 2年6月至今所有和他们的通信,保存的来信有4 0 0封,其中一吟老师*多,占了四分之三。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来重读这些信件,很多已经淡忘的往事,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心里又一次充满了激动。二十多年前重建缘缘堂,修衣冠冢,和后来编《丰子恺文集》,成立丰子恺研究会,举办丰子恺百年诞辰活动等许多具体细节,如今看来也都成了丰子恺研究的重要史料。
写信也各人有各人的风格,犹如各人有各人说话的姿态和表达感情的习惯、方式一样。也许书信更能体现“文如其人’’这一古训。但丰先生子女们的这些书信中,蕴含着一种共同的感情,就是对故乡的眷恋和亲情。丰子恺先生一生爱柳,画柳,推崇杨柳“不忘根本”,时时亲拂老干、根土的精神。他的七个子女,就像“丰子恺’’这棵高柳上的柳条。他们和家乡一个晚辈的频繁通信,犹如下垂的柳条时时亲拂着故乡的根土。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子恺漫画”韵味的抒情意境。
本书共选编信件191封,其中一吟老师占120封。在丰氏兄弟姐妹中,她是小妹。在缘缘堂各种活动和丰子恺研究中,她始终是主要的联系人和实干家,因此写的信也就*多。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对信中部分人,事及石门方言作了简单的注释;对于涉及政治问题的地方,或作一定删改,或以“××”代替;对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标点采取了径改的原则;原书信中病句或词不达意处,一律不作修改加工;数字的用法一仍其旧;落款及年月日保留了写信人的风格,谨此说明。
限于水平,在选编和注释中一定存在许多不妥和错误之处,愿各位前辈和读者指正!
叶瑜荪
2008年3月16日于容园
丰陈宝(三十五封)
◆1
瑜荪:
来信及拓片六张收到。我们全家传阅,爱不释手。选来选去,决定民望要“长亭外”,我要“子规啼血四更时”(附画),因为这幅画是我15—16岁时,在缘缘堂父亲叫我做模特儿而画出来的(记得他让我手持一物高举,低头看,他速写后,作为此画中的看蚕人)。拓片六张能否留下给我们保存欣赏?还是应该还给你?(先留下,需要的话来信即寄。)
民望自从元宵下一天起,患肺炎、感冒,热度时退时发。昨天又有几分热度了。他说他不给你写信了,叫我在信中向你致意,谢谢你的竹刻。他还叫我告诉你:《世界名曲欣赏》**辑一出版就销售一空,现已在重版中;第二辑(俄罗斯部分)早已交稿付排,今年可以出版;第三辑(法国、东欧),早已交稿;第四辑(英美)正在着手写。每出一本,都不会忘记给你寄去的。(凡送过**辑的人,以下各辑都会送的。)
我本月底可能陪同一位朋友(侨居美国的孙女士)来石门参观缘缘堂。如果成行,那时会同你见面。
祝好!
陈宝 [1985]5月9日
◆2
小叶:
我爱人杨民望不幸于12日下午五时半与世长逝。根据他生前一贯主张,我们决定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不接受奠仪,并将遗体捐献给国家,作为他一生对社会的*后一点贡献。已由单位联系,将遗体捐献给上海**医科大学。前些时父(衣冠)、母、大姑妈、小姑妈在南深浜做坟,我那时实在走不开,没有参加。如今我可以走动走动了,子女建议,我们一起前来“上坟”(实即向坟墓鞠躬行礼而已)。我们一行五人(子、女、孙女、小叔和我),将于下星期一(19日)从嘉兴搭轮船来,星期四中午从桐乡乘汽车回沪。因此,拟麻烦你为我们买22日中午从桐乡开往上海的汽车票四张(小孩不必买票吧)。我怕你不一定在石门,故先写此信拜托你,谢谢!车票钱请暂代垫,当托蓉赓妹代我还给你。
祝好!
陈宝 [1986]5月14日
◆3
瑜荪:
我接你信后,就去信问孙淡宁,去年我剪报寄她,那张剪报还在否;如找得到,请她寄还我,以便寄给你看。因为我把剪报寄出后,根本不记得《文汇报》的日期了。
至今未获她的复信。估计她已丢失。我翻了书,记得那篇刊登在《文汇报》的选文为《孩子,珍重》,而那篇介绍孙淡宁其人的文章,与书末“叮当”的一文差不多,不像该文那么抒情而已。
谢谢你寄送我农妇散文选,我已看了我这里没有的那几篇。
我给孙淡宁信上说,你就是叮当文末所说的那种青年之一,对她和她的文风特别景仰、喜爱。
我、一吟、张汇宝、小明四人大约年廿八到石门,宿暂止楼,二夜,于年初一去杭州。初步如此决定。(我儿子带女孩、女儿带女孩大约直接从上海去杭州,三四天即回沪。)祝好!
陈宝 [1988]1.26
可能我们提前一天,即于2月14日到石门,宿2夜,到杭州过年,就不知大年夜赴杭车票易买否。
◆4
瑜荪:
信收到。打电话与一吟商量后,决定买**班去杭州的汽车,即12:30的一班。万一这一班买不到,买第二班(13:00)也行。再万一前两班都买不到,买第三班(14:30)也无不可,因为我们决定13日到桐乡,转石门,15日(16日改为15日)即去杭,15日是小年夜,吃饭晚到无妨(防车误点),不比得16日(大年夜)晚到就要让三妹、小弟等候吃年夜饭了。
屡次麻烦你,很过意不起。
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第三辑已出版,送你的和送蓉赓阿姨、小李的,以及送县图书馆的(共**、二、三辑三本),都由我13日带来。
暂止楼离汽车站近了,而且那里桥边有贸易市场,真太方便了。这对蓉赓阿姨说来更是方便,因为她就住在暂止楼附近。
你找了那么多《文汇报》还没有找到登孙淡宁文章的一张,我实在记不清大约在哪个月了。我已接到孙的复信,但她讲别的事情,没提《文汇报》剪报,很可能是看过就丢了。看来你是想写什么文章吧,所以找了又找。
《桐乡文史资料》第六辑早收到,你和丰桂的文章我都看了。*近一期《语溪》我收到了,其中文章我几乎全看了(除新诗外,也看了几首,不怎么欣赏)。我因易腰酸,到下午四时许总要躺床上休息一会儿,就利用这时间看这些故乡资料、文章。
祝
冬好!
陈宝 [1988]2.6
◆5
瑜荪:
接孙妈妈(淡宁)信,她说希望你从现在起专刻一批丰子恺画和书法的竹件,因为已经带出去的太少,要展览还不够。她说,展出的要纯一色的丰氏书画,不要夹有其他人作品,这样容易引起注意。
看来展出总得在明年。你用业余时间刻,速度十分快也快不出来,正好利用展出前的时间多刻一些。然后有便时带沪,再找便人带港。
……
丰陈宝,1920年8月生。丰子恺长女,小名阿宝。1945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曾任上海音乐出版社、文艺出版社、译文出版社编审。译著有《艺术论》等18部。合编有《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漫画全集》等书。叶瑜荪字知秋,斋号容园,浙江省桐乡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现任浙江省桐乡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丰子恺研究会会长,杭州师范学院弘丰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自幼深受乡里前辈丰子恺先生人品和艺品影响,7岁学画,12岁学篆刻,1979年后专攻竹刻。以浅刻和留青刻法摹刻古今名家书画,尤以善刻丰子恺作品饮誉海内外。有:《竹刻漫谈》、《竹刻文化谈荟》、《丰子恺的艺术人生》等专著,出版《容园竹刻》、《竹刻技艺》专著,199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6年3月应邀赴新加坡举办展览。
散文卷-鲁迅作品集 本书特色 ★ 鲁迅研究专家审校编订,还原鲁迅文本原貌★ 收录鲁迅*部散文★ 用纸高端,印刷精良,名家经典,适宜珍藏散文卷-鲁迅作品集 内容简...
存牍辑览 本书特色 三联书店是一家优秀的出版社,其品牌的创建,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范用先生早年打下的基础。2015年9月是范用先生逝世五周年,三联书店特推出范用先...
诺贝尔文学奖精品书系:希尼诗文集 内容简介 《希尼诗文集》所收作品时间跨度有30年,包括从10本诗集中选出的诗作78首,从4本论集中精选出的随笔、评论16篇,涵...
回首: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本书特色 林文月的散文淡而有味,从自我对世情的慧心体察而发,用细致闲适的笔调描述生活的滋味,自成“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
左边是涯,右边是岸 本书特色 这本强江海著的《左边是涯右边是岸》讲述的都是恶人的故事,但恶人在成为恶人之前,他们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一样,是妻子眼里温良的丈夫,是...
井冈山: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 内容简介 本书以饱满的激情、细腻的描写,揭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可亲可敬的外在形象和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井冈山:三十...
赖柏英 内容简介 《赖柏英》是国学大师林语堂著作的一本自传体小说。在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对女性的推崇和尊敬是许多书中可以看出的,但是有一个女性让它终身难忘,那就是...
杂侃杂拾-何满子杂文精选 本书特色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杂侃杂拾 何满子杂文精选》精心选编新中国成立...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 本书特色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展现了文学研究不那么可爱的一个方面:研究诗歌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它的断片是如何被挑...
吴淡如散文-生命中的琐碎时光 本书特色 《生命中的琐碎时光——吴淡如散文》是台湾畅销书作家吴淡如的散文精选集。作品内容涵盖其面对生活种种考验的感悟、在世界...
《刺猬歌》内容简介:本小说是作家张炜积三十年之创作历练而成,是其已出版的《古船》《柏慧》《九月寓言》《家族》等十余部长篇小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
阅微草堂笔记-Vo1.89-(精选) 本书特色 如果剥去狐鬼的外衣,体察作者“意在言外”的良苦用心,仔细琢磨每一则故事的思想深意,就会发觉《阅微草堂笔记)确实是...
古文趣读-中国古典文学中老年读本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中老年读本:古文趣读》共十二讲。作者黄先明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选取十部*为经典的作品为引线...
英美名诗二百首新译-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英美名诗二百首新译(英汉对照)》为一本英美诗歌的翻译集,选取了二百首16~19世纪英国和美国著名诗人创作的诗歌进行翻译...
《山水入门》内容简介:《山水入门》为胡佩衡任教于北京大学画学研究会,受蔡元培先生委托所编写。全书分总论、树木、石山、泉水云
国学大讲堂(乐府诗集导读) 内容简介 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
歌德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这是德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歌德的诗歌选集,按创作生涯收录歌德各时期代表诗作,大多是诗人的名篇佳作。译者杨武能是当代著名翻译家,所译叶诗准...
与玄奘同行:央视记者重走玄奘路 本书特色 一部《大唐西域记》不仅记述了玄奘亲历的110国和得自传闻的28城邦,也是玄奘孤独心灵俯瞰尘世的记录。中央电视台驻印度首...
回忆-第三帝国废墟上我的青春 本书特色《回忆》一书是荷兰籍德裔画家鲁道尔弗·卡尔的自叙传绘本,以五百余幅精美绝伦的黑白线稿和笑中带泪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德国孤儿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