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励志大师刘墉先生在凤凰卫视主持热播节目“世说心语”的同名系列图书之一。
刘墉,知名画家、作家,同时也是一双优秀儿女的父亲、台北青少年咨商中心创办人。在与所谓“新新人类”十余年的直接接触中,刘墉发现,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够解决全部问题,即使过去完全没错的经验,放到今天也可能彻底失灵。
刘墉以其学贯中西的智慧和多元包容的生活艺术,帮助很多“新新人类”解决成长的烦恼,在大量案例的实践中累积起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独到理念。从日常沟通技巧到特殊事件处理,从学习方法建议到心理健康指导,刘墉先生娓娓道来的教育秘笈为“新新人类”成长中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答疑解惑,生动实用,“深入浅出,不但师长,连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也能看”!
本书总计48篇,囊括刘墉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之精华,轻松幽默如话家常,谆谆教导又似灌顶醍醐。一方面,它是家长老师了解、导引“新新人类”的一柄钥匙;另一方面,它也是“新新人类”客观地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行石阶。阅读本书,如与智者闲聊,似与前辈QQ,漫谈闲话间,生活的烦恼悄然灰飞,生命的困惑——烟灭,期许就此达成,宏愿就此起步。
第1篇新新人类的新时代
他们可能动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是他们的思想快、反应快,打起计算机也快。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灵活、转变得快、适应得快。
如今的教育太不一样了,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或“现在世界的小霸王”,而且面对的是人类史上*特殊的新时代,使得过去很多完全没错的教育方法,放到今天,都可能出问题。
想来想去,我决定将“教育”的焦点转向“新新人类”。
今天就先谈新新人类的特质吧!因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在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先得认清他们的特质,才能引导出正确的方向,方向弄错了,很可能造成大问题。尤其重要的是,今天的新新人类,跟上一代已经大大不一样,我们绝对不能用上一代的想法,想他们的世界。
新新人类的平均寿命长得多
在美国,要想教中国的孩子学中文,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尤其上高中以后,美国学校的功课多,平常又用不上中文,很多原本去中文学校的孩子都因此辍学。
我也有这个困扰,但是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教女儿中文,就是把要教她的东西,请我岳父用毛笔字写出来,贴在餐厅的墙上。于是我可以在女儿吃饭的时候,随时指着墙上的东西,教她一点。碰到特殊文字,我在桌子下面还藏了一个小黑板,可以马上写给她看。
当然,我也会随时考试。
有一天,我要女儿背《论语》里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前面她都背下来了,只有到七十,想了老半天也没办法。我说:“七十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小丫头却一瞪眼说:“那八十岁怎么办?公公已经八十多岁了。”
当时我怔了一下,说:“可惜孔子只活了七十三岁,所以没机会讲他八十岁会如何。”
说实话,孔老夫子在当时已经是相当长寿的了,只是以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人生七十已经很平常。尤其到我们下一代,不少科学家预测,今天生的孩子,未来很可能平均年龄可以达到一百三十岁。
所以新新人类的**大特色,就是他们会比老一代更长寿,而且可能长寿得多。
正因此,新新人类会有更长的工作机会,也将面临更多的变动。于是古人说的另一句话,又出问题了,就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相信很多老师、家长在鼓励孩子用功的时候,还会说这句话,意思是:辛苦一点,只要上了好初中、好高中,再拼几年,上了好大学,下面就是一片坦途了。
怪不得好多大学生会说“university”是“由你玩四年”,心想只要进入好大学,学到一技之长,就够一辈子用了。
问题是,对吗?
如果你是家长,这么想,是错的。如果你是学生,认为在大学学到东西,下辈子就够用了,是更大的错误。
我们就拿“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来说吧!在科举考试的那个时代,人们平均寿命才几岁啊?连上世纪初在中国作的调查,男人的平均寿命都不过四十九岁。
就算一个读书人二十岁就中了举,而且死在办公桌上,也不过二十九年!
可是,在未来的世界,如果活到一百三十岁,就算早在七十二岁就退休,七十二减大学毕业的二十二,中间也有五十年耶!
五十年工作的人生规划,能跟二十几年的规划一样吗?何况,过去的时代变化多慢,今天的变化多快?
新新人类要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这就是新新人类的第二大特质了,他们要面对人类历史上“知识*爆炸、变化*快速”的时代。
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记得,我们*早用的录像带是Beta的小带子。那时候大家用得一点也没问题,可是不知为什么传统的Beta硬是被大一点的VHS打败了,结果大家又都换成大带子。
大带子用得正好呢,VCD出来了。VCD用得正好呢,DVD又出来了。连手机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由厚重的“大砖头”,变成轻薄的“小卡片”。你说这个时代变化有多快。
时代就好像马路,旧时代是乡间道路,什么车都能在上面走,走快走慢随你便。但是到了高速公路,你想开慢点都不成。
如果不去思想,你不会觉得今天是历史上变化*快的时候,举个例子:从春秋时代到清朝末年,中国农耕器具没多大的变化。由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知道。
所以当今天的家长骂自己的孩子不够快的时候,先得知道孩子即使跟父母一样快,在未来还是不够的。
所幸,他们可能动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是他们的思想快、反应快,打起计算机也快。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灵活、转变得快、适应得快。所以教育新新人类,得从他们的角度思考,才不至于把个“新新人类”变成“旧旧人类”。
第2篇扔掉旧经验
在新时代,住新房子、开新车子、办新企业的父母,用他们的旧思维、旧经验,教新新人类的孩子。而那孩子,可能又由许多才二十多岁的老师在教。天哪!这一下子全乱了,三个层面,几个时代,全搅在一起了。
上一篇提到新新人类的前两大特质,也就是他们的寿命可能远比上一代长,面对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快速变化的。
新新人类是计算机世代
这里继续分析新新人类的第三大特质,也就是今天的孩子是计算机的世代。
我有一天去个朋友家,小孩子刚放学,一进门就装做小大人似的叹气:“麻烦哪!麻烦哪!”我朋友听到了,问有什么麻烦。
小孩说要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好。我朋友问清楚题目就教他孩子:“可以这么写、那么写。”
那家的老爷爷听到了,也说:“宝贝孙子啊!别操心!吃完饭爷爷带你去图书馆找数据。虽然图书馆今天关得早,但是爷爷认识那儿的人,晚一点没关系。”
这爷爷还在说呢,那小鬼已经在他房间里喊了:“不用去了!材料太多了!我看都看不完!”接着又叹口大气,“麻烦哪!”
原来那小鬼已经上网找出了几万条跟他作文相关的东西,哪还用得着去图书馆呢!
自从有网络,整个世界都变了,教育的方法也不得不改。以前亲戚间发生什么事,都是由大人告诉孩子。现在往往由孩子告诉大人:“外婆昨天不舒服,今天去医院看病。”
问他:“你怎么知道?”
他回答:“表弟通过MSN告诉我的。”
以前大人规定孩子不准看这个、不准看那个,甚至一进门就用手去摸电视机的背面,看看小鬼有没有趁着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看电视。现在成吗?他们一上网,就到地球另一边了,想看什么有什么,而且如果你对计算机不够精通,小鬼的耳朵又好,你绝对抓不到他偷看什么。你的腿哪里有他的手指快呢!
以前都要到学校考试,现在很多学校可以在家通过网上考试,不但考完立刻知道成绩,而且如果不会,还能通过网络在下课之后问老师。于是连老师之间也有很大差异了,老师会不会利用计算机科技,将造成很大的不同。有些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在下班之后还教导学生,或跟家长讨论孩子的问题。但是当家长不会计算机,或老师步调慢些,问题就来了。
所以今天的家长如果完全不懂计算机,很可能也就不容易了解孩子,或者说不容易控制孩子。搞不好还受控于孩子。
中国有两句俗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得一点都没错,可是放在今天计算机儿童的身上,却不一定对。
为什么?很简单!你是不是可能碰到计算机出问题,急得满头大汗,没办法解决,不得不求助于家里的小鬼?
结果小鬼手一伸,你还没看清楚呢,问题已经解决了。
所以今天的时代不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而是“嘴上无毛,特会计算机”!
新新人类有多元的价值观
至于新新人类的第四大特质,是他们可能因为身处的环境不一样,而有非常不同的想法。
举个很实际的例子,当我去贵州山里的村子,跟那边的孩子和家长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亲子之间的冲突是比较小的。因为家长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能到大城市,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孩子想法也一样。我认识的一个贵州小女孩就说,她只盼有一天能去北京、上海过日子。既然家长和孩子的理想差不多,当然在价值观上的冲突小。
相对的,当我去上海、北京甚至深圳这些地方看到的孩子就不一样了。那些孩子的父母、祖父母都是吃过苦、下过乡,经过一番奋斗才打出一片天下,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总是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问题是,他们的孩子却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从小吃得好、过得好,当父母说他得拼命用功,将来才会有钱、买得起好房子的时候,那些宝贝孩子可能一瞪眼说:“你们不是老讲,你们的钱将来都留给我吗?你们不是还说过房子也是我的吗?咱们家钱那么多,房子那么好,我干吗拼命,我觉得已经够了。”
结果是:在新时代,住新房子、开新车子、办新企业的父母,用他们的旧思维、旧经验,教新新人类的孩子。而那孩子,可能又由许多才二十多岁的老师在教。天哪!这一下子全乱了,三个层面,几个时代,全搅在一起了。
所以,今天谈教育,绝对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原则,不但要因材施教,而且得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今天的父母如果只凭自己成长的经验和爱心,非但控制不了孩子,即使操控了,也可能教出一批对未来没有适应力的书虫。
从下一篇开始,我会由怎么辅导孩子设定目标、激发孩子的潜能,谈到体罚、奖惩,乃至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叛逆和亲子冲突的解决之道,等等。
不论你是不是正计划有孩子,或者孩子已经十五六岁了,我谈的东西,可能都会有些参考价值。如果你已经二十多岁了,我相信也会有用,因为由我的分析,你可能更认识自己,一下子搞通为什么青少年会叛逆,以及自己未来要面对怎样的新新人类的小孩。
第3篇什么是成功?
*好的答案,应该是为实现理想。是发挥自己的能力,发光发热,是在人生的旅途留下脚印。是在每一天都有收获,是在每一刻都寻找快乐。
前面分析了今天新新人类的四大特质,也就是他们的寿命比上一代长得多,他们面对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他们是计算机的世代,以及他们有多元的价值观。
这些新新人类既然那么不同,父母当然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你要想想,在新新人类特别漫长的生命当中,他们可以作更多的尝试;面对疾速的变化,他们应该不断地再学习,也就是他们可能在一生当中会不断转行,或者多次再进修。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他们对时空的掌握远远超越过去,又由于多元的价值观,使他们不再像以前的孩子,想得那么单纯。
所以当你想为孩子设想未来的时候,你先得想想,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什么。你希望他将来有名有利?希望他成为政治明星?希望他做医师、律师、工程师?还是希望他做个普通人,但是能够快乐满足、健健康康过一生?
只是,今天中国起飞了,经济创造了奇迹,做父母的也就希望自己的遗传能创造奇迹。加上“计划生育”,一家老小捧着一个小祖宗,更是从孩子诞生的**天,就在想,那会是个天才,就在想,所有父母自己没实现的梦想,都可以由那小娃娃实现。
请问,这样呱呱落地的娃娃,能享受快乐的童年吗?他们从一出生,就背负了一个好大的包袱,他们能轻松得起来吗?怪不得在二○○七年第二十八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美国的心理学家琳达·卡姆拉说:据统计,三岁的中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年龄美国孩子少55.6%。
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长大,只是当我们希望他未来快乐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现在的快乐?当我们希望孩子长命百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未来的健康,要在他们小时候打下基础?当我们希望孩子长得高高大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睡眠的时候,而他们常常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
我记得以前在美国住家附近,有个中国人开的水果店,只见那两口子天不亮就起来进货,十二点还坐在店里清点剩下的蔬果。他们没时间为自己的院子剪草,没时间管孩子,让孩子都成了不良少年。可是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放弃在国内很好的工作,到美国来吃苦的时候,他们两口子一起说:“为了孩子!”
请问,他们真为了孩子吗?只怕还毁了孩子。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爱孩子、造就孩子时,如果没有计划,又不能认清自己孩子的才能来因材施教,恐怕也跟那开水果店的夫妻一样,舍本逐末。没帮得了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我每次回台北,在大楼里常看见那些妈妈们,带着孩子跑进跑出,一会儿去学珠算,一会儿去学钢琴,一会儿去学舞蹈,一会儿去老师家补习功课。
台湾有句很逗的话,说补习班的老师“谋财害命”——是谋家长的财,害自己和学生的命。而当我问那些带孩子往前冲刺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如何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希望孩子以后成功、快乐、健康。”却没想到孩子可能还没成功,先失去了快乐和健康。
也正因此,过去十几年,我在大陆巡回演讲,*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成功?”问的学生,个个十几年寒窗苦读、考试,过了一关义一关,进入一流的大学,却茫茫然地问:“什么是成功?我为什么要成功?”
成功是那么抽象的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悬在空中:“你要成功!要成功!”“要把别人打败,才能成功!”“要成功才能有钱,有钱才会快乐!”从小,每个孩子就接受这样的洗脑、这样的催眠。大人们好像打开一扇门,指着门外一条窄窄的小路和后面的高山,对孩子说:你只要沿着这条路走,攀上那个山头,就成了。然后交给孩子一个很重很重、几乎把那弱小身躯压垮的行囊,说里面都是我们为你准备的东西,还有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爱,去吧!背着这个行囊,去吧!去成功吧!
孩子们出发了,有些天生体能好,硬是克服万难,攀上了巅峰。有些孩子能力有限,转往其他的地方,或倒在了中途。只是,我要问,那攀上巅峰的孩子,下一步是什么?他能一直留在山顶吗?人生到此就够了吗?
如果战争的目的是为和平,工作的目的是不是为休闲?赚钱的目的,是不是为花用?
刘墉,知名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余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孩子.妈妈一定有办法 本书特色 此刻的你,是否在为生命中的小天使牵畅挂肚? 你一定记得,从他降生的那一刻起。你的笑,你的苦,你的眼泪。你的付出,再多的辛劳愁苦,...
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 本书特色 人生*重要的两堂课,无数人自发推荐的口碑之作,成书前流通超10万册,出版后迅速登上各大书店畅销榜单!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 内容简介 ...
解密幼儿行为(轻松育儿1) 内容简介 本书将帮助为人父母的你懂得如何养育孩子,使他变成你心目中的优秀人才。确切地说,本书是孩子言行举止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书,是...
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本书特色 《父母向左 孩子向右:这样教,孩子不叛逆》这本书正视了叛逆孩子的存在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权利。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内容简介 编者提出,叛...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本书特色 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师长,是孩子成长的力量,父亲教育的差异,深刻影响孩子的一生。东子是一位“父亲教育”的热情倡导者,又是父教理念的...
她是妈妈,也是女儿,可是她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一起轰动日本的女童忽视案,直击东亚女性普遍性的育儿困境没有“恶母”,只有一个个孤立无援、陷入绝望的母亲在这本书中...
父与子冒险书:父亲和儿子共同冒险手册 本书特色 本手册能帮你解决男孩所有难题!本手册是一本父与子共同的冒险手册。仅当父子渴望冒险和挑战时,才可求助和使用《父与子...
这样吃,孩子最健康 本书特色 健康营养与美食“达人”,梓晴为孩子倾力打造饮食钻石方案。爱孩子的父母一定会看的书,吃对了,孩子才能“高”人一等。您还在为的饮食健康...
臭爸爸 本书特色 《爸爸去哪儿》节目风靡去全国之后,“森爹”田亮在《臭爸爸》一书中**次开诚布公地与读者分享“森碟教我做爸爸”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和女儿森碟《爸爸...
绝对发育宝宝骨骼 本书特色 很多人都知道宝宝的成长与骨骼的发育息息相关,且孩子的骨骼每天都不断地在成长中,然而,究竟骨骼与身高成长的关系为何?影响骨骼及身高增长...
改变孩子一生的营养益智计划 本书特色 一场关于儿童营养的革命!让孩子15岁之前养成黄金大脑的*佳饮食计划!英国国民健康计划首席营养专家、百万级畅销作家帕特里克·...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教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 本书特色 社会能力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社会能力的孩子很难取得成功。舒...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本书特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好的老师。”每一朵花都会在适宜自己的环境下盛开。每一个孩子都...
校园辅导员工作丛书---如何进行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概述;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中小学团队心理辅导...
母乳喂养宝典-轻松解决母乳喂养问题-(精华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新颖、独特、全面的母乳喂养参考书,由全球知名的母乳医学专家、国际认证哺乳顾问南希&middo...
做人与做事-家庭版 本书特色 《做人与做事(家庭版)》:换位思考化解家庭干戈,知心寄语伴随一生成长。卢勤——永远的“知心姐姐”。父母学堂·全力打造一支由知心姐姐...
好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孩的礼物-青春期女孩的成长密码-完全图解版 本书特色 青春期,是女孩享受美好时光的季节,也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每位家长都应该重视女孩的...
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的世界 本书特色 亲子尤其需要做自己! ——本着自己的天性去实现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才是*好的亲子教育模式。 《斯波克...
王金战从零培养尖子生-中学突破学习 本书特色 中学阶段的孩子*需要什么?如何把喋喋不休变成孩子能理解的爱?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这是所有家长都应该...
《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系统研究江苏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拓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