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是二十五史中的*后一部。
该书之命名,表明其编纂者们以其为未定稿,有俟将来刊正定稿之意。然世事沧桑,该书面世前后,中国社会呈现天翻地覆的巨变。封建帝制几经挣扎,被扫进历史垃圾堆;民国肇兴,又被人民共和国取代;工业经济兴起,如今又进人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社会的滚
滚洪流中,人们对于前清时代的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已经大有隔世之感。将《清史稿》加以“刊正定稿”,在事实上已属不可能。勉强为之,只能是今人之效颦。因而数十年来,该书早已被广大读者奉为正史了。
该书编纂于1914年至1917年,赵尔巽任清史馆馆长,柯劭忞等百余位学者日手丹铅,历时十四年乃成。按照《汉书》体例,分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内容涉及人物、地名、山川、湖沼、民族、姓氏、职官、法律、典籍著述、天文历算、科技艺术、动物植物、文物典制等,堪称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编成后,由袁金铠主持刊印,金梁经办。1928年出版时,金梁私自增加张勋传和康有为传,随即把四百部书运送到东北。故此版本被称为“关外一次本”。其后北京清史馆改正了金梁的增删,再加刊印,称为“关内本”。*后关外又印行一次,删去张彪附传、公主表及八线对数表,增设陈黉举、朱筠、翁方纲三传而成“关外二次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华书局根据关外二次本重新加以标点、分段、校改并付印。然而,由于时代变迁,其所叙之事,昔人耳熟能详,今人言之藐藐,有如雾里看花;其所用文字,多为古代汉语,古奥艰涩,今人难懂,时作误解。
本辞典是《清史稿》的专书辞典,共收录上述各类词语约十万条,力求收词全面,释文正确,文字简练。书前列出《词目索引》。该辞典适合文史工作者及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及研究《清史稿》时查阅使用,也可作为研习清代及其前代历史的工具书。
《清史稿辞典》在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中国紫金山天文台著名学者张培瑜先生为我们审定部分天文科技词条,辽海出版社编审郭守信为我们改撰部分清宫祭典词条。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仓修良教授多次亲临指导,山东教育出版社编审温玉川主任为书稿的组织策划、确定体例、审校全稿并规范统纂不惮其烦地废寝忘食地做了大量工作。辽宁大学李荣华、孙克复、张玉田等几位资深教授审阅了大量稿件。张丹卉副教授作为本书的学术秘书,协助主编坚持不懈地从事繁琐工作,编定了《清朝纪年表》、《清朝皇帝世系表》、《清朝皇帝名号表》。霍震教授编定《重要来华外国人译名对照表》。杨永鹏先生精心翻拍了大量图片。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1版1印
★《清史稿》编纂于1914年至1917年,赵尔巽任清史馆馆长,柯劭忞等百余位学者日手丹铅,历时十四年乃成,按照《汉书》体例,分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
★《清史稿》内容涉及人物、地名、山川、湖沼、民族、姓氏、职官、法律、典籍著述、天文历算、科技艺术、动物植物、文物典制等,堪称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
★本书编有《词目索引》,查找词目时,可根据词目首字的笔数、笔顺,从《词目索引》中查找
★主编孙文良、董守义均为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是在清史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
友情提示:本书年版较为久远,外封皮有破损,硬精装内封和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清史稿》是二十五史中的冣后一部。
该书之命名,表明其编纂者们以其为未定稿,有俟将来刊正定稿之意。然世事沧桑,该书面世前后,中国社会呈现天翻地覆的巨变。封建帝制几经挣扎,被扫进历史垃圾堆;民国肇兴,又被人民共和国取代;工业经济兴起,如今又进人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社会的滚滚洪流中,人们对于前清时代的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已经大有隔世之感。将《清史稿》加以“刊正定稿”,在事实上已属不可能。勉强为之,只能是今人之效颦。因而数十年来,该书早已被广大读者奉为正史了。
该书编纂于1914年至1917年,赵尔巽任清史馆馆长,柯劭忞等百余位学者日手丹铅,历时十四年乃成。按照《汉书》体例,分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内容涉及人物、地名、山川、湖沼、民族、姓氏、职官、法律、典籍著述、天文历算、科技艺术、动物植物、文物典制等,堪称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编成后,由袁金铠主持刊印,金梁经办。1928年出版时,金梁私自增加张勋传和康有为传,随即把四百部书运送到东北。故此版本被称为“关外一次本”。其后北京清史馆改正了金梁的增删,再加刊印,称为“关内本”。*后关外又印行一次,删去张彪附传、公主表及八线对数表,增设陈黉举、朱筠、翁方纲三传而成“关外二次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华书局根据关外二次本重新加以标点、分段、校改并付印。然而,由于时代变迁,其所叙之事,昔人耳熟能详,今人言之藐藐,有如雾里看花;其所用文字,多为古代汉语,古奥艰涩,今人难懂,时作误解。
本辞典是《清史稿》的专书辞典,共收录上述各类词语约十万条,力求收词全面,释文正确,文字简练。书前列出《词目索引》。该辞典适合文史工作者及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及研究《清史稿》时查阅使用,也可作为研习清代及其前代历史的工具书。
孙文良(1933-1995年),辽宁省辽阳县(今灯塔市)人,1953 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历史系,1959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班。后任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辽宁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1995年病逝,享年62岁。孙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其论著在清史界具有较大影响。
董守义(1943-)吉林省盘石县人。辽宁大学历史系系主任、教授。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修过铁路,当过中学教师。1978年考取研究生,198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研究生部,旋获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任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辽宁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与人联合主编《清代全史》(第九卷),是国家历史学科重点项目。另主编《社会发展文库》、《辽河文化丛书》、《清史稿辞典》等。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六七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是1959年在周恩来同志的亲自倡导下,由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发起,以当事人“亲历、亲见、亲闻”为特色,...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上下册) 本书特色 《后汉书》由南朝刘宋时著名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
时代笔录-辛亥革命亲历亲闻 本书特色 《时代笔录——辛亥革命亲历亲闻》是南开大学等几位编者,利用南开大学图书馆的丰富馆藏编辑的一部有关辛亥革命的史料集结。摘录的...
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
《牛史·晚清篇》内容简介:★继《战天京》十年后,谭伯牛重温晚清历史,独到视角,重磅发布《牛史》 ★冯唐、罗振宇、余世存、张鸣
唐前太子卫率詹事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在中国秦汉以后两千余年的帝制时期,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皇位的继承者,在统治集团中具有仅次于君主的尊崇地位。一般而言,每一王朝...
中国海疆史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面研究中国海疆历史问题的权*学术著作★我国首部关于中国海疆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术著作★深入挖掘强有力...
扬州记忆 本书特色 扬州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每一次大灾难后,经济尚未复苏,文化却奇迹般地得到再生,并迎来更大的繁华。可以说,扬州的魅力与其政治地位、经济作用、历史...
长安志-长安志图(普通本) 本书特色 長安志二十卷,北宋敏求撰;長安志圖三卷,元李好文撰。长安志-长安志图(普通本) 目录 新校正长安志序长安志序长安志图序长安...
文史 2001年第一辑 目录 《禹贡》上的二大问题 “三闾大夫”考——兼论楚国公族的兴衰 “天棐忱”辨析 《春秋左传注》辨正十二则 读《左传》的择日历忌 神话传...
《北京简史(彩图版)》内容简介:本书可读之处在简而精,简而明,简而清,简而通。按专题“纵切”分十一章阐述。从蓟、燕始,止于
东方博物:第三十九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了:兰溪费垅口村南宋墓出土文物;松阳潘山宋墓;天一阁藏南宋石雕像初探;北宋朝会六殿等。东方博物:第三十九辑 目录 东...
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名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中国历史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
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 本书特色 本书以清代学人游慕的兴盛与清代学术的发达为主题,对清代学术史做了开创性的探讨。首先论述清代学人游幕的演变轨迹,勾画其兴衰的脉络和特...
王浩一历史笔记丛书全5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台网畅销作家王浩一破解英雄密码,为你的人生保驾护航★《周易》卦象与历史故事的巧妙结合,原...
白寿彝文集:论中国通史 论中国封建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古籍整理和通史编纂》、《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
广德州志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2008/9) 内容简介 清·光绪《广德州志》是全国各大图书馆内保存的嘉靖、万历、康熙门志、乾隆李志、胡志、道光续志、光绪志七种广德...
《新媒体文案一册通(双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讲解如何在新媒体平台上写作文案的自学教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新媒
平定准噶尔-漫说中国历史-43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是一部荡气...
西风万里交河道-明代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和商旅研究 本书特色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主要收入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内陆欧亚诸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选择了部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