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作品选书系》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重点项目,是迎接改革开放30年大庆的献礼图书,而且也是对30年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集中展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主持各分卷编选工作的都是文学评论界的权威人士,所以这套书系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
本书系共分中篇小说2卷、短篇小说1卷、散文1卷,每卷约50万字,主持中篇小说卷编选的是文学评论家程德培、邹平,主持短篇小说卷编选的是李敬泽,主持散文卷编选的是吴泰昌。各卷主要是收入1978年至2008年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创作、散文创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入选本书系的作品基本以改革开放为主线。其中有些是以思想解放为主旨的名篇,如卢新华的《伤痕》、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有些是在小说艺术上富有个性、有大突破的作品,如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王蒙的《蝴蝶》等;有些则是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名家名篇,如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苏童《妻妾成群》等。
入选本书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作家的成名作、获奖作品或者影响较大的作品。它们都是当时极具影响、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是改革开放30年大浪淘沙后遗留下的文学的精品,弥足珍贵。
本书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重点项目,是迎接改革开放30年大庆的献礼图书,而且也是对30年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集中展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 入选书中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作家的成名作、获奖作品或者影响较大的作品。它们都是当时极具影响、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是改革开放30年大浪淘沙后遗留下的文学的精品,弥足珍贵。包括《蝶雪》《从这里到永恒》《地图上的中国》《扔掉的村庄》《山居心情》《和谐是一种艺术》等。
把心交给读者
巴金
前两天黄裳来访,问起我的《随想录》,他似乎担心我会中途搁笔。我把写好的两节给他看;我还说:“我要继续写下去。我把它当作我的遗嘱写。”他听到“遗嘱”二字,觉得不大吉利,以为我有什么悲观思想或者什么古怪的打算,连忙带笑安慰我说:“不会的,不会的。”看得出他有点感伤,我便向他解释:我还要争取写到八十,争取写出不是一本,而是几本《随想录》。我要把我的真实的思想,还有我心里的话,遗留给我的读者。我写了五十多年,我的确写过不少不好的书,但也写了一些值得一读或半读的作品吧,它们能够存在下去,应当感谢读者们的宽容。我回顾五十年来所走过的路,今天我对读者仍然充满感激之情。
可以说,我和读者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交情。倘使关于我的写作或者文学方面的事情,我有什么*后的话要讲,那就是对读者讲的。早讲迟讲都是一样,那么还是早讲吧。
我的**篇小说(中篇或长篇小说《灭亡》)发表在一九二九年出版的《小说月报》上,从一月号起共连载四期。小说的单行本在这年年底出版。我什么时候开始接到读者来信?我现在答不出来。我记得一九三一年我写过短篇小说《光明》,描写一个青年作家经常接到读者来信,因无法解答读者的问题而感到苦恼。小说里有这样一段话:
“桌上那一堆信函默默地躺在那里,它们苦恼地望着他,每一封信都有一段悲痛的故事要告诉他。”
这难道不就是我自己的苦恼?那个年轻的小说家不就是我?
一九三五年八月我从日本回来,在上海为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了几种丛书,这以后读者的来信又多起来了。这两三年中间我几乎对每一封信都作了答复。有几位读者一直同我保持联系,成为我的老友。我的爱人也是我的一位早期的读者。她读了我的小说对我发生了兴趣,我同她见面多了对她有了感情。我们认识好几年才结婚,一生不曾争吵过一次。我在一九三六、三七年中间写过不少答复读者的公开信,有一封信就是写给她的。这些信后来给编成了一本叫做《短简》的小书。
那个时候,我光身一个,生活简单,身体好,时间多,写得不少,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回答读者寄来的每一封信。后来,特别是解放以后,我的事情多起来,而且经常外出,只好委托萧珊代为处理读者的来信和来稿。我虽然深感抱歉,但也无可奈何。
我说抱歉,也并非假意。我想起一件事情。那是在一九四。年年尾,我从重庆到江安,在曹禺家住了一个星期左右。曹禺在戏剧专科学校教书。江安是一个安静的小城,外面有什么人来,住在哪里,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我刚刚住了两天,就接到中学校一部分学生送来的信,请我去讲话。我写了一封回信寄去,说我不善于讲话,而且也不知道讲什么好,因此我不到学校去了。不过我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我会经常想到他们,青年是中国的希望,他们的期望就是对我的鞭策。我说,像我这样一个小说家算得了什么,如果我的作品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不能支持他们前进。我说,我没有资格做他们的老师,我却很愿意做他们的朋友,在他们面前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地方。当他们在旧社会的荆棘丛中,泥泞路上步履艰难的时候,倘使我的作品能够做一根拐杖或一根竹竿给他们用来加一点力,那我就很满意了。信的原文我记不准确了,但大意是不会错的。
信送了出去,听说学生们把信张贴了出来。不到两三天,省里的督学下来视察,在那个学校里看到我的信,他说:“什么‘青年是中国的希望’!什么‘你们的期望就是对我的鞭策’!什么‘在你们面前我没有可以骄傲的地方’!这是瞎捧,是诱惑青年,把它给我撕掉!”信给撕掉了,不过也就到此为止,很可能他回到省城还打过小报告,但是并没有制造出大冤案。因此我活了下来,多写了二十多年的文章,当然已经扣除了徐某某禁止我写作的十年。
话又说回来,我在信里表达的是我的真实的感情。我的确是把读者的期望当作对我的鞭策。如果不是想对我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贡献一点力量,如果不是想对和我同时代的人表示一点友好的感情,如果不是想尽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应尽的一份责任,我为什么要写作?但愿望是一回事,认识又是一回事;实践是一回事,效果又是一回事。绝不能由我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离开了读者,我能够做什么呢?我怎么知道我做对了或者做错了呢?我的作品是不是和读者的期望符合呢?是不是对我们社会的进步有贡献呢?只有读者才有发言权。我自己也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倘使我的作品对读者起了毒害的作用。读者就会把它们扔进垃圾箱,我自己也只好停止写作。所以我想说,没有读者,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我也想说,读者的信就是我的养料。当然我指的不是个别的读者,是读者的大多数。而且我也不是说我听从读者的每一句话,回答每一封信。我只是想说,我常常根据读者的来信检查自己写作的效果,检查自己作品的作用。我常常这样地检查,也常常这样地责备自己,我过去的写作生活常常是充满痛苦的。
解放前,尤其是抗战以前,读者来信谈的总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和个人的苦闷以及为这个前途献身的愿望或决心。没有能给他们具体的回答,我常常感到痛苦。我只能这样地鼓励他们:旧的要灭亡,新的要壮大;旧社会要完蛋,新社会要到来;光明要把黑暗驱逐干净。在回信里我并没有给他们指出明确的路。但是和我的某些小说不同,在信里我至少指出了方向,并不含糊的方向。对读者我是不会使用花言巧语的。我写给江安中学学生的那封信常常在我的回忆中出现。我至今还想起我在三十年代中会见的那些年轻读者的面貌,那么善良的表情,那么激动的声音,那么恳切的言辞!我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初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读者,我同他们交谈起来,就好像看到了他们的火热的心。一九三八年二月我在小说《春》的序言里说:“我常常想念那无数纯洁的年轻的心灵,以后我也不能把他们忘记……”我当时是流着眼泪写这句话的。序言里接下去的一句是“我不配做他们的朋友”,这说明我多么愿意做他们的朋友啊!我后来在江安给中学生写回信时,在我心中激荡的也是这种感情。我是把心交给了读者的。
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很少有人写信问我什么是写作的秘诀。从五十年代起提出这个问题的读者就多起来了。我答不出来,因为我不知道。但现在我可以回答了:把心交给读者。我*初拿起笔,是这样想法,今天在五十二年之后我还是这样想。我不是为了做作家才拿起笔写小说的。
我一九二七年春天开始在巴黎写小说,我住在拉丁区,我的住处离先贤祠(国葬院)不远,先贤祠旁边那一段路非常清静。我经常走过先贤祠门前,那里有两座铜像:卢骚和伏尔泰。在这两个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这两个伟大的作家中,我对“梦想消灭不平等和压迫”的“日内瓦公民”的印象较深,我走过像前常常对着铜像申诉我这个异乡人的寂寞和痛苦,对伏尔泰我所知较少,但是他为卡拉斯老人的冤案、为西尔文的冤案、为拉·巴尔的冤案、为拉里一托伦达尔的冤案奋斗,终于平反了冤狱,使惨死者恢复名誉,幸存者免于刑戮,像这样维护真理、维护正义的行为我是知道的,我是钦佩的。还有两位伟大的作家葬在先贤祠内,他们是雨果和左拉。左拉为德莱斐斯上尉的冤案斗争,冒着生命危险替受害人辩护,终于推倒诬陷不实的判决,让人间地狱中的含冤者重见光明。
这是我当年从法国作家那里受到的教育。虽然我“学而不用”,但是今天回想起来,我还不能不感激老师,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没有出卖灵魂,还是靠着我过去受到的教育,这教育来自生活,来自朋友,来自书本,也来自老师,还有来自读者。至于法国作家给我的“教育”是不是“干预生活”呢?“作家干预生活”曾经被批判为右派言论,有少数人因此二十年抬不起头。我不曾提倡过“作家干预生活”,因为那一阵子我还没有时间考虑。但是我给关进“牛棚”以后,看见有些熟人在大字报上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我朝夕盼望有一两位作家出来“干预生活”,替我雪冤。我在梦里好像见到了伏尔泰和左拉,但梦醒以后更加感到空虚,明知伏尔泰和左拉要是生活在一九六七年的上海,他们也只好在“牛棚”里摇头叹气。这样说,原来我也是主张“干预生活”的。
左拉死后改葬在先贤祠,我看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对平反德莱斐斯冤狱的贡献,人们说他“挽救了法兰西的荣誉”。至今不见有人把他从先贤祠里搬出来。那么法国读者也是赞成作家“干预生活”的了。
*后我还得在这里说明一件事情,否则我就成了“两面派”了。
这一年多来,特别是近四、五个月来,读者的来信越来越多,好像从各条渠道流进一个蓄水池,在我手边汇总。对这么一大堆信,我看也来不及看。我要搞翻译,要写文章,要写长篇,又要整理旧作,还要为一些人办一些事情,还有社会活动,还有外事工作,还要读书看报。总之,杂事多,工作不少。我是“单干户”,无法找人帮忙,反正只有几年时间,对付过去就行了。何况记忆力衰退,读者来信看后一放就忘,有时找起来就很困难。因此对来信能回答的不多。并非我对读者的态度有所改变,只是人衰老,心有余而力不足。倘使健康情况能有好转,我也愿意多为读者做些事情。但是目前我只有向读者们表示歉意。不过有一点读者们可以相信,你们永远在我的想念中。我无时无刻不祝愿我的广大读者有着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前途,我要为这个前途献出我*后的力量。
可能以后还会有读者来信问起写作的秘诀,以为我藏有万能钥匙。其实我已经在前面交了底。倘使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也只是这样的一句:把心交给读者。
——选自《巴金近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8月版
世界文学名著:忏悔录(精装版) 本书特色 《忏悔录》是卢梭晚年的自传性作品,记述了作者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五十余年的经历。作品将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经...
英华沉浮录-4 本书特色 《英华沉浮录(4)》系董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香港《明报》的同名专栏文章结集,主要记述作者读中文英文的心得,包括阅读、文物、文化、语文、人...
《多元范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内容简介:此论文集分为四个主题:一、纪念萧萐父先生;二、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三、明清思想专
花间集精赏 本书特色 本书遴选了温庭筠、韦庄、薛昭蕴、毛文锡、牛希济等人的经典词作,典雅流美,格调高雅。轻轻翻开花间词的词卷,便是千年之前窸窸窣窣的往事。读一首...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本书特色 阿来首部真正意义的非虚构历史作品,《尘埃落定》背后真实的藏地。2014年中国好书、亚洲周刊十大好书。阿来亲笔增补注释、藏地...
坦白说,在马桓的这部作品中,我们没有发现诗歌,也没有发现文学——这自然也跟我们对诗歌和文学的无知相关——我们真正发现的,
莱蒙托夫全集(全五卷)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6年1版1印,由顾蕴璞、力冈等名家翻译,书籍设计师张守义设计装帧★ 书内含莱蒙托夫...
落叶-(全两册) 本书特色罗扎诺夫被人称为疯人、怪人、狂人,他的随想录《落叶》是一个混沌的文本,里面有诗,有哲学,有故事,有日记,也有文学批评。他在书写自己的思...
中国最美的人物散文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收录众多名家回忆亲友的散文读本。散文素有“美文”之称,优秀的散文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清新隽永、生动活泼,在精神层面上见解独到、...
青葱 本书特色 《青葱》分“月亮纯洁得没有意义”“胖月亮已悄悄坐上屋檐”“他创造出永恒的时间&rdq...
缘缘堂新笔-丰子恺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缘缘堂新笔》为1962年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之约编就的丰子恺散文集,当时未出版,1983年5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初版,...
《中国人的活法》内容简介:本书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语境,笔涉往昔,意在当今,涉及李渊、宋徽宗、曾国藩、李鸿章、庄子、貂蝉、
报告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5部获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其中包括:《落泪是金》、《远东朝鲜战争》、《西部的倾诉》、《中国863》、《生死一线》。报告文学 目录 1...
藏书.记事.忆人 本书特色 一位共和国上将的书缘,人缘、情缘。历时十数载,广搜宏著;两千余册签名盖章书,筑起一位高级将邻精神世界的雄壮底气!本书记载的是熊光楷将...
《嘉业堂藏书日记抄》内容简介:《嘉业堂藏书日记抄》为整理者根据现代著名藏书家刘承幹《求恕斋日记》稿本摘抄而成,时间跨度为19
沉沦的国土{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精品书系} 内容简介 《沉沦的国土》乃由徐刚所撰写,有关中国大陆环境污染问题之作品。本书内容分三部分:「沉沦的国土」、「江河并非万古...
读者原创版2013年度精选集-年度卷 本书特色 《读者 原创版》2013年年度精选集,内容汇集了读者全年*为精美和感人的故事和篇章,有对无怨无悔青春年华的回顾,...
《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内容简介:“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时代特征的创新发展动力要素。传统产业的互联网转型与变革更是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套装共3册) 本书特色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当阅读小说时,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会在不经意间走进...
本书由两种单独印行的著作——《宋诗概说》和《元明诗概说》合并而成,两书性质相同,内容衔接,于是合为一部,题为《宋元明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