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

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

作者:彭大鹏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11-01

评分:5分

ISBN:9787216057462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激发了社会活力,同时进一步暴露了潜在的深层矛盾。与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不同,中国的改革被称为渐进式改革,由易到难,由边缘到中心,它是通过创造增量来激发进一步改革的动力,并不去触动既得利益者的畛域,分田承包、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都是此类实践。这种改革适应了中国非正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所以其成效在短时期内很显著,不过,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那些处于核心区的未改革的体制也在利用改革的成果不断巩固自己的防线。 既然现代化、城市化难以逆转,市场化的渗透又无所不届,农村所面临的尴尬也是免不了的,这既有规律性的客观因素使然,也有人为的体制性因素作祟。这些力量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农村的面貌怪异起来。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不和谐是由于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子系统变迁速度的不匹配所致。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引致了农村居民内心的焦虑以及社会失范和政治不稳定等诸种社会现象。本书就是从现代化、城市化规律的自然属性以及传统体制的人为因素这两个方面探讨它们对农村的型塑。

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激发了社会活力,同时进一步暴露了潜在的深层矛盾。与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不同,中国的改革被称为渐进式改革,由易到难,由边缘到中心,它是通过创造增量来激发进一步改革的动力,并不去触动既得利益者的畛域,分田承包、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都是此类实践。这种改革适应了中国非正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所以其成效在短时期内很显著,不过,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那些处于核心区的未改革的体制也在利用改革的成果不断巩固自己的防线。既然现代化、城市化难以逆转,市场化的渗透又无所不届,农村所面临的尴尬也是免不了的,这既有规律性的客观因素使然,也有人为的体制性因素作祟。这些力量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农村的面貌怪异起来。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不和谐是由于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子系统变迁速度的不匹配所致。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引致了农村居民内心的焦虑以及社会失范和政治不稳定等诸种社会现象。本书就是从现代化、城市化规律的自然属性以及传统体制的人为因素这两个方面探讨它们对农村的型塑。

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 目录

第1章导论
1.此项研究的背景
2.基本框架和要点
注释
第2章社区和社会
1.社区的结构和历程
2.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
3.城乡的边界
4.小结
注释
第3章农业组织形式变革与治理转型
1.农业的社会学意义
2.强制性变迁的诱致作用
3.农业对政府的要求
注释
第4章城乡之间的流动
1.计划经济时期的流动
2.教育和人才
3.农村发展与金融
4.资本与劳力
注释
第5章农村中的市场和工业
1.固定和流动的贸易网络
2.乡村工业的回顾
3.对农村工商业发展的简要分析
注释
第6章土地制度
1.作为经济基础的土地
2.作为生产要素和意识形态的土地
3.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的进入退出机制
4.1978年以来土地变革的探索
5.小结
注释
第7章乡土中的国家
1.植根于乡土的国家
2.乡村基层国家政权
3.村民自治的行政化
4.权力内卷化的新形式
注释
第8章农村的现代化和现代性
1.作为国家意志的现代化
2.农村中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状况
3.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政治秩序
4.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后记

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 节选

第1章导论
1.此项研究的背景
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相对差距不断扩大,但与改革开放之前的自身相比,农村在各个方面都确实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把市场化改革中的社会称为转型期社会,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农村自然也就成了转型期农村,但是这个正在转型的农村与同样转型中的城市是否有着同样的力度、频度和方向?它们遇到的基本矛盾是否相同?它们为什么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境遇?既然农村的经济状况有了绝对的改善,为什么还会有激烈的干群冲突?相对衰败的农村与愈演愈烈的“民工潮”对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以及对社会稳定将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等等。回答这些问题或许得要首先弄清楚转型中的农村其性质究竟是怎样的?其背后的主导力量是什么?“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变化、特性及走向研究”这一课题正是立意于对这一重要问题的考察和探索。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