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作者:江小娟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12-01

评分:5分

ISBN:9787010073484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目录

**章30年开放之路:全景描述与理论分析
一、历史轨迹:开放进程和标志性成就
二、开放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
三、开放“红利”全球共享与中国的巨大收益
四、开放推动改革:中国对外开放的特殊熏要性
第二章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及若干阶段性特征
二、对外贸易结构变化
三、中国外贸发展的特点: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重要地位
四、服务贸易的增长、规模与结构
五、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简要定量分析
六、贸易大国地位的形成和提升
第三章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要素配置全球化及其意义.
一、中国吸收外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二、外商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中国作为fdi东道国的地位及其变化
四、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和作为投资母国地位的提升
第四章开放与本土产业竞争力提升
一、进口和吸收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二、减弱开放冲击的有利因素
三、开放的外溢效应及其促进作用
四、引进技术和利用国外市场:家用电器行业的案例
五、冲击后的重新崛起:洗衣粉行业的案例
第五章开放推动体制改革
一、以开放促改革开创了全球范围内体制转型的成功范例
二、经济特区是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的重要试验场
三、外贸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和动力
四、利用外资是促进全面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我国经贸体制与世界多边体制的对接
第六章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
一、农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二、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三、从大豆产业剧变看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
四、国际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对外开放、竞争与产业进步: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与发展的基本进程
二、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和发展相关的两个重要争论
三、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和发展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重要经验
第八章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逻辑
一、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
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融人全球金融体系的路径和逻辑
三、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路径与逻辑
四、金融业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
第九章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中国扩大开放的国际背景
一、市场、生产和金融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
二、科技全球化成为重要新趋势
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进展迅速的全球化新形态
四、全球化深入发展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第十章开放新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完善开放体制
一、全球配置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完善开放体制:“中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
三、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互促进
四、防范开放风险与推动改善全球治理
附录对外开放30年大事记及重要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内容简介

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思想保证,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该套书系内容系统、全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回顾和再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立体感;立足改革开放30年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学术探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关注相关行业或领域,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进行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书系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景,全面回顾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记录了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示了30年来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了3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认为,以书系的形式,全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和实践,是对历史负责,是对后人负责,也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加了一份珍贵的宝藏。她所载入的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时代精神,将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闪光。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节选

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思想保证,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该套书系内容系统、全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回顾和再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立体感;立足改革开放30年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学术探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关注相关行业或领域,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进行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书系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景,全面回顾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记录了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示了30年来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了3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认为,以书系的形式,全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和实践,是对历史负责,是对后人负责,也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加了一份珍贵的宝藏。她所载入的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时代精神,将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闪光。

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 相关资料

第一章30年开放之路:全景描述与理论分析
过去30年,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就业和推动增长,推动改革进程。实践表明,对外开放成就卓著,意义深远,是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举措。本书概括总结我国开放的历史轨迹和标志性成就,描述开放促进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作用,分析中国开放道路的独特性及其理论意义,并对未来趋势做几点讨论。
一、历史轨迹:开放进程和标志性成就
(一)思想解放和实践成就推动开放进程
1.对外开放的认识基础和政治决策
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在必须加快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外部有重要机遇、国际环境基本有利这三项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三个判断,是决策层对国内国际形势判断和执政之本理解的重大转变,是对外开放决策的认识基础。
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举国关注,有效回应这种需求的政治压力骤增。人们发现,在国内出现接踵而至的经济和政治动荡的同时,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科技进步迅速,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邻近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我国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改善缓慢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国家/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对外开放,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提升竞争力。这种现实表明,各国都在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诸多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中国单纯依靠自力更生加快发展和迎头赶上是不可能的。决策层还做出了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重大判断。这些观察、思考和判断,扫除了认为国际合作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的思想障碍,为对外开放决策奠定了认识基础。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会议明确提出全党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关于对外开放,指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此后几年的实践表明,对外开放对现代化建设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普遍称赞开放政策,对开放积极作用的共识开始增加。在这样的实践和认识基础上,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