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收录了20篇撰述论著,包括广文字蒙求、切韵增加子略例、两戴礼记札疏、字义反训集证、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等。内容涉及文书的流别、六书义理、文字原流,声韵中的《汉魏音序》、《广雅疏证序》等的解读摘录,训诂,经传子史与文献补遗,治史的精神、论法,治学等。原书中的夹注一律加以括号,注文字号同正文。横排繁体字。
《张舜徽集旧学辑存(套装全2册)》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舜徽集旧学辑存(套装全2册)》收录了20篇撰述论著,包括广文字蒙求、切韵增加子略例、两戴礼记札疏、字义反训集证、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等。内容涉及文书的流别、六书义理、文字原流,声韵中的《汉魏音序》、《广雅疏证序》等的解读摘录,训诂,经传子史与文献补遗,治史的精神、论法,治学等。原书中的夹注一律加以括号,注文字号同正文。横排繁体字。
插图:余治群经,独好籀绎《礼记》,少时既读之成诵,后复时时温寻之,以为古代政治、伦理之理论,多在其中,常诵习之,可以益入神智也。及得见《大戴礼记》,又深喜其中多精粹之篇,洽理厌心,甚至有胜于《小戴礼记》者,因合两《记》综治之,尝欲选其醇实有用之文,裒为一书,名曰《两戴礼记合钞》。卒以他事间之,未能成也。姑录存其目,以及读《两戴礼记》时自抒所见之语,一一记之,名曰札疏,聊以志吾一得之愚耳。一九四三年五月十日舜徽记。荀卿传《礼》,其书实与《两戴礼记》相表裹。今观《两戴记》中采辑他书之文,以荀卿为最多。《小戴记。三年问》,全出《礼论篇》;《乐记》、《乡饮酒义》,俱出《乐论篇》;《聘义》“子贡问贵玉贱珉”,亦与《德行篇》大同。《大戴记·礼三本篇》,亦出《礼论篇》;《劝学篇》即《荀子》首篇,而以《宥坐篇》末“见大水”一节附之;《哀公问五义》出《哀公篇》之首。《记》中采《荀子》独多者,盖以其学术醇正无弊耳。两戴同传《礼记》,俱有功于遣经。自后儒妄分轩轾,而《大戴记》寝微,故至唐时,即已亡其大半。(《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史记索隐》云:“四十七篇亡。”)其实两《记》表裹相依,不可偏废。钱大昕曰:“《小戴记》经北海郑氏表章,得列‘十经’之数;而《大戴》之书,无师授者,以致亡佚过半。宋元以后,《小戴记》与《易》、《书》、《诗》、《春秋》列而为五,而《仪礼》、《周官》亦束之高阁。士夫之能读《大戴》者,益以少矣。然两家之《记》,要各有所长。如《夏小正》胜于吕氏《月令》,《武王践阼》较之《文王世子》为醇,而《孔子三朝记》七篇、《曾子》十篇,皆古书之仅存者,实赖斯《记》以传,必轩彼而轾此,非通论也。(《潜研堂文集》、《跋大戴礼记》)钱氏此言,极其明达。盖郑君本习《小戴礼》,故根依家法,为《小戴记》为注。卢植与郑君同门,尝注《小戴记》,则郑君所受于师者,亦小戴之学也。当时《小戴记》盛行,又师法宜尔,故取《小戴》而捐《大戴》矣。自尔约定俗成,《礼记》亦立学官,遂有“九经”、“三传”之目。《大戴记》既无汉注,前世已多散亡,孔颖达遂谓《大戴》遣佚之书,文多假托,不足取证。不知二《记》同流,唯废兴异状耳。斥为假托,一何诬罔。故今日治《礼》,自当取《两戴记》合治以观其会通,不宜有所偏重也。今将读《两戴礼记》时偶悟所及,条述如次:《大戴礼记.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互动教学设计》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流程设计,通过一些脑科学原理,以及与这些原理相匹配的教学活动的设
1840-1876-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西方的中国形象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综论1840至1876年间西方人“中国观”之纵向演变与横向差异的著作。作者选取从群...
隱藏在神祕祭典、殘酷屠殺後的究竟是什麼祕密?直到最後一頁都不能鬆懈,日本恐怖小說界新星令人驚嘆的處女作。【故事大綱】為了尋找失去聯絡的前女友小夜子,倉坂尚人和她...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上.下册 本书特色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作为一个伟大的语言学家,其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得到众多语言学者的认可,其参与创建的喀山语言学派主要成员...
彝语基础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主要以凉山话为主。凉山话属北部方言,该方言一是语言保留较好,二是使用人口多,分布地区广,分布在四川和云南两省,使用人口200多万...
江西宗派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盛世下的阴影、文学转型的呼声、文学狱的警示、文化人格、山谷家法等。江西宗派研究 目录 序绪论 《江西宗派图》的写定...
达.芬奇笔记 本书特色 《达·芬奇笔记》精选自达·芬奇遗留的大批原始手稿,原来的笔记手稿非常随意,多半写在凌乱的稿纸上,没有排序,也没有编码,有的甚至以左手反写...
谈语言写作读本 内容简介 这五十二篇文章可以分为四个类型:散文、诗歌、演讲和广告。其中散文的数量*多,共四十八篇,有的接近于论文,有的则属于随笔和杂文。另外还有...
中国风俗史 本书特色 中国专门讨论风俗者,有东汉应劭之《风俗通义》、晋代周处之《风土记》、梁代宗懔之《荆楚岁时记》等。或讨论一时之风俗,或讨论一地之风俗,未见讨...
中国对联公开课讲义:梁石教你作对联 本书特色 ★此书对初学者以至专门家,均有指导作用、实践意义,迥异坊间平庸之作。对推动中国对联文化,定能起到不同凡响的积极影响...
民俗信仰与双向认知-兼论古代文学典籍的定向解读 本书特色 《民俗信仰与双向认知——兼论古代文学典籍的定向解读》在对六个 概念(精英思维,民间信仰、民俗信仰[俗信...
朵云封事 本书特色 “中央博物院”**代后人娓娓道来“中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还原三十二年崎岖颠簸命途中一个书生救国雪泥鸿爪!真实还原民国文人的悲欢离合,重塑近...
中国俗文化研究。2 内容简介 本书刊布当代学者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古国俗文化的*新成果的专业纯学术刊物。包括俗文化学研究、俗语言研究、俗信仰研究、风俗及其他文化...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
作品目录目录 前编 考古学的视角 考古学的思维模式 考古推理的秘密 物里面有什么? 长时段的魅力 上编 文化起源 史前史的启示
摩挲大地-壹 本书特色 再读“文化苦旅”,重拾当年感动:读到某一个地方,忽然想奔去那里; 读到某一个人,忽然爱恨上心间; 读到某一件事, 忽然胸中起波浪。风雨中...
笔记《清明上河图》 本书特色 《清明上河图》画卷反映了公元十二世纪当世**大城北宋京城开封的热闹场面,“桥上行人来来去去,看过桥的人也在过桥”,本书随着这部宏大...
誓说新语-网络边缘用语词典 本书特色 这是本好玩的书。所谓好玩,就是读起来轻松愉快,没有艰深的道理压迫你,没有曲折的情节让你牵肠挂胜,没有惊悚的场面让你夜不安寝...
世说新语译注 本书特色 《世说新语》流传的版本很多。本书以明嘉靖袁襞嘉趣堂翻刻南宋陆游刻本(简称明本或袁本)为底本。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原文点校、译文和注释。南...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本书特色 “娱乐至死”的风气正在席卷着全球。精神的分量日益轻薄,感情的滋味愈发寡淡,华而不实、浮而不定的物质享乐风气,也正在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