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泣血记

瀛台泣血记

作者:德龄公主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08-12-01

评分:4.7分

ISBN:9787506032667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瀛台泣血记 目录

介绍原著者 秦瘦鸥
作者原序 德龄
一 异兆
二 刘铁口与张瞎子
三 赐名
四 乳母的选择
五 三朝开眼
六 四年*快乐的生活
七 预言居然应验了
八 万岁爷
九 不吉的预兆
十 皇上的日常生活
一一 小朝廷
一二 特种教育
一三 不满意的配偶
一四 李莲英
一五 叶赫那拉
一六 悲剧的序幕
一七 同床异梦
一八 光绪亲政
一九 珍妃,可意的人儿
二○ 送子观音庙
二一 醋海兴波
二二 隐患的滋长
二三 康有为
二四 外侮频仍
二五 建设新中国
二六 *后之上谕
二七 戊戌政变
二八 幽囚中的一对情人
二九 绝望中的希望
三○ 义和拳之乱
三一 皇室出亡长安
三二 结束他辛酸的一生

瀛台泣血记 内容简介

德龄生于武昌,童年及青少年在荆州、沙市渡过。其父裕庚为清朝三品外交使臣,1895年裕庚出使日本、1899年出使法国,德龄均随其父前往。1903年春,时年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中国,因缘际会与其妹容龄一道赢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睐,遂担任慈禧御前英、法文的翻译工作,还担任过光绪皇帝的英文教师,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裕庚因病去上海就医,德龄与其妹前往上海探望其父,就此脱离宫廷生活。1915年后在美国以英文写作,之后1930年代完成此部记实文学作品《瀛台泣血记》。

瀛台泣血记 节选

一 异兆
从迷信方面讲,在燃烧中的蜡烛上也是可以看到各种启示吉凶的预兆的。这时候,醇亲王前面的桌子上就有两支很粗的红烛烧着。醇亲王是咸丰皇上的亲兄弟,其时他正独坐在书房里守着漫漫的长夜,外面恰巧在下雨,粗大的雨点不住地打在屋子上,依着寻常的传说,有许多福神和邪鬼多半是会乘着雨势走进人家屋子里来的,可是这个倒可以不必管。因为王府的门户是非常曲折的,而一切的神鬼都只能从直道中闯进来。所以无论是福神或是邪鬼,都是绝对走不进的。其实醇亲王这时根本也没有顾虑到这个。就是外面那样倾盆似的大雨,以及在廊檐下号啸着的大风,他也一概都不曾注意(按醇贤亲王府其时尚在北平西城太平湖。及光绪人继大统,改为祠庙,乃将府址迁于什刹海后海)。
他实在没有工夫注意它们。
他的一双眸子正牢牢地看定着他前面的两支红烛:一支在他左面,一支在他右面,一般都燃得很亮,他耐心等候着希望得到一个预兆。
醇亲王的身材很高,也很瘦,相貌是纯粹属于雍容华贵的一派,衣服当然也很富丽,他正在守候他福晋的生产,他是非常敬爱着他的福晋的。今晚她是快要生产了,所以醇亲王特地坐着守候她生产的消息。不知道所生的究竟是一位哥儿——男孩子,还是一位格格——女孩子啊?当然,依他的心意,自然是希望生一个男孩子的。这在中国,差不多是各个父亲如此。当他在独坐守夜的时候,便留心瞧着那红烛上的烛煤,打算卜出一个预兆来,以定那将生的孩子的命运。
在从前,一切蜡烛的烛芯,都是用一种质地很坚韧的纱线做的,当一路在燃着的时候,烛油虽渐渐倾泻下来,但那烛芯却绝不跟着燃掉,总是留着一段墨黑的长长的烛煤,那些当值的便得不时走过来,用烛剪把烛煤夹断,丢在旁边安放着的水碗里,这样便不致再会有一阵难闻的臭气留在屋子里了。
醇亲王很小心地亲自用烛剪夹下了两段黑油油的烛煤来,分别丢在两个小碗里,他留心瞧着那**段烛煤丢下了水去。但这一段东西却一下水便沉下去了,水面上并不曾现出什么踪迹来,于是醇亲王便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还好,那第二截烛煤却并不沉得那么快,使他顿时觉得很兴奋,全神贯注地瞧着。当那烛煤才到水面上时,因为有一部分还在燃烧中的缘故,先就腾起了一阵黑烟,幸而这书房实在是太高大了,那么一缕黑烟,不消半点钟便完全消失了。黑烟消失之后,那烛煤本身也就在清水里渐渐涨大了。醇亲王便分外注意地瞧着,看它究竟会涨出一个什么花儿来?实际上,其时他不仅只是在看,一面还在深深地思索着呢!
他要把眼前所见的这一截黑色的东西想象出一个名目来,以便在他的孩子出生以后就去告诉那些星相家,让他们好给他详解。
十崤了一回,便哨悄地自语道:“啊!这样子不像我在出猎时所见到的那些长在松树上的木菌吗?”
突然,他的眼睛张得很大了,透着一种又惊又疑的神气,而且似乎还带着几许恐惧的成分。原来他所注视着的那一截烛煤,忽而在水面上爆开了,分成无数的黑色的小点,布满了一碗,然后逐一慢慢地沉下去。
啊!这该是怎样一个奇异的预兆啊?醇亲王差不多要立刻差人去传唤那些星相家了,但他终于竭力忍耐着。
他独自静悄悄地一直坐下去,不语也不动。当他的下人们踮起了足尖,轻轻地走进来时,他也没有惊觉。直至他们走到了他的面前来,他才知道是有人进来了。他们都用着一种极度关心的神气仰望着他,一个捧着几件茶具,一个站在旁边准备给他们的王爷上茶。可是醇亲王不但不想喝茶,而且还非常讨厌他们。他几乎要想把他们一脚踢出去。但他的本性原不是怎样暴躁的,因此依旧又忍住了,让他们恭恭敬敬地给他端正了茶具。
一个下人便在旁边捧起那把茶壶来,替他满满斟上一杯。
然而醇亲王的心思却绝不在茶上,他尽是思量着方才那一截突然爆裂的烛煤。当他喝过了一口茶之后,他立即挥挥手把那两个下人打发了出去,他愿意独自静坐着,继续再深深地思索。
这所书房上面的椽子和横梁全都雕着许多金碧辉煌的彩饰,如龙凤文藻之类。因为醇亲王也是天潢贵胄,又是才升遐的咸丰皇上的同胞兄弟,所以他这王府的建筑大部分都和宫内相仿。屋子里所有的陈设,自然也是异常的富丽。可是这一切华贵的点缀,现在已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光彩,在醇亲王的眼帘上只像许多模糊的黑影,他正全神贯注地想念着他的福晋。就是此刻在内院里待产的那位贵妇人。
他竭力想幻象出那所卧房的内景来。有时候,他仿佛还听到他爱妻因忍痛不住而发出的哭声,并且他似乎还见到她那可爱的脸庞儿,为了肚子里一阵阵的疼痛而扭着捩着。想到这个境界,他的汗珠便在他的前额上和两颊上淌下来了。他的眸子不住地张大,现出很苦楚的神气,倒像他自己也直接感到了那生产时的痛苦。
外面的大雨,兀自在不停地下着,雨声掩过了一切的声息,使他和相距不远的内院像隔成了两处不相连的房屋一样。他同时更怀疑那些报信的人们因为怕走过天井时要给雨打湿他们的衣服的缘故,所以大家都偷懒着不来了。可是时间一分一刻地过去,不知不觉已过了许多时候,仍然不见有人报什么信来,他一颗吊起着的心也就放了下去。他知道假使真有什么不测的变故临到了他妻子的身上,那么必然早就有人急忙地来送信了。
他坐立不安了一阵,便打算利用他那些一向很爱好的诗集来消遣消遣。可是这计划又失败了,平常很容易使他吟哦不止的诗句,这时候都变得很平淡了,他只是没精打采地一页一页地慢慢翻过去。现在他又开始厌恶那时间过得太慢了。*后,他就站起身来,打了一个呵欠,撑不住往那靠墙的一张炕上横躺了下去。他委实是很需要休息了,然而他周身的神经全在很紧张地跳着,甚至使他的手指也不能休息,老是紧紧地蜷着,差不多要把他的指甲嵌进掌心里去了。
但是这个倒不用我们给他发愁,因为以前的那些富贵中人,几乎是整天没有事干的,不过他们也怕自己的手少活动了会变得麻木起来,所以大家都备两个很圆的胡桃,终年搁在乎里捏着,醇亲王手里当然也少不掉。因此他的手指无论握得怎样紧,也不会让他的长指甲戳伤他的掌心的。他躺到了炕上去之后,他的紧张着的神经便立即松弛了许多,疲倦笼罩了他的全身,慢慢地他的眸子合上了,他的双手伸开了,他的手指也松了,两个胡桃同时落到了地上去。
醇亲王是睡熟了。
不料无意识的幻觉又钻进他的睡梦中去了。他先是梦见一点极微细的火焰,后来这火焰渐渐地长大了,长得像一条龙的火舌一样,这火舌再继续地扩大,把四周的一片黑暗全照亮了。于是醇亲王便又见到了一座房屋的屋角,当时他就惊觉到那所房屋已经着火了,旁边也没有人去救,因此那火便越烧越旺,那屋子的本身便使他看得格外清楚了。原来那是一所盖着黄瓦的屋子。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种声浪突然把他惊醒了,他就忙着坐起来,可是当他的眼睛睁开了一半,他自己倒又呆住了.*初他真不明白为什么书房里突然来了这许多人,并且这些人都向他恭恭敬敬地在磕头,直到他们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他才知道他们来得不错。
这些人都喊着:
“恭喜王爷!王爷大喜哪!方才福晋太太已生了一位大爷了。”
二 刘铁口与张瞎子
醇亲王立即很兴奋地跳下了炕来,差不多就想马上赶进去瞧瞧他的爱妻和那新生的孩子。但他也知道自己绝不能进去得太急,必须待一切东西全收拾好,再让那几个收生婆把应做的事全部做完之后,他们方始打发人出来请他。还好,他们也没有教他多等,一会儿就有人出来了。他当然不愿再耽搁,便等不及地走进去,穿过了一个天井,到了那卧室的门外,忽而他又大大地害起臊来。因为这个孩子还是他的头生儿子咧!他在门外迟疑了一会儿,终于鼓着勇气走了进去。一进屋子,他的感觉上似乎分外异样了,因为这时候屋子里的情形简直是非常的特别,非常的陌生,仿佛已不是他自己的卧房了。
一切的东西,似乎全改换了它们的本来面目,便是躺在炕上的那位年轻的福晋的脸色,也疲乏憔悴得有些异样。她慢慢地旋过头来,好容易才旋到能够和他照面的地位,然后很乏力地发了一笑。他略一踌躇,便踮起足尖,走到那炕边去。像醇亲王这样一位高贵的人物,是绝对难得用脚尖走路的。即使在宫里头,别人走路虽得这样谨慎,而他却不受拘束。
他走到了炕的前面,便伸出右手去轻轻地握住了福晋的手,一面又用着极温柔体贴的声音,慢慢地说道:
“我们真是叨天之福,这个造化可算是大极了!”
“这个造化实在是大极了!”她点着头应道:“我的王爷。想不到我们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子,我心上真有说不出的欢喜呢!”
他轻轻地放下了她的手,又在她前额上徐徐抚摸着。
“我们的儿子将来必然能够成为一个极伟大、极有名的贵人,他将建立许多的功勋,使人们永远称道着他的名字。”醇亲生开始替他的儿子祝福。
“他也能像他父亲一样做出很好的诗来。”她附和道?:“还能骑着骏马出去行猎。”
“对于一切出色的书画和各种精致的瓷器,他必然也能注意爱护。”醇亲王又说道:“他一定可以给他父亲争气,给他母亲夸耀。”
“但是*要紧的,”福晋又有她自己的期望。“必须使他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千万不要使我们为了他担许多的心事,也不要玷辱我家的门楣。”
他们像这样一唱一和地说了好半晌,都是为那新生的儿子预祝未来的光荣。在那福晋的内心上,是充满着一种欢乐的得意。而醇亲王是在得意之外,还有着无限的希望。不过在他的得意和希望的背后,还藏着一团很阴沉的黑影,就是方才他瞧见的那一截突然爆裂的烛煤,以及在他梦中所见的大火。并且正当他看火看得出神的当儿,便给下人们的足声所惊醒了。算起来他在梦中看火烧的时候,正好便是他儿子落下来的时辰。对于这些奇异的预兆,他的确也是非常的担心。但是他绝对不愿意告诉他的爱妻,他希望她永远不知道,免得一同担心。
他就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转着,因为他实在没有心思能够安坐。一面转,一面随口和那福晋讲论着,好半晌,他才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去。正当这个时候,一个收生婆便颤巍巍地捧着一个用丝棉包裹着的小包儿走上来了。她把自己的手臂放下一些,让这小包儿恰巧横在醇亲王的眼前。
“恭喜老爷!”她也仿佛很得意地喊着:“这就是新出生的大爷啊!”
醇亲王低下头去,看着他的儿子。他看得非常仔细,他把这一张小脸的各部分全看到了。那孩子的眼睛其实照例还紧紧地合着,可是那两条小小的眉毛倒在不住地皱动,王爷不禁暗暗地怀疑着,不知道他儿子的心上此刻在想些什么,或是一无所知。但他也不能和他的妻子多依恋,他必须赶快出去料理他应办的事。
他想**件事情应该办的就是赶陕打发人去召那两个星相家来。这两位星相家在北京城里是顶有名的:一个是姓张的瞎子,人家就叫他张瞎子;还有一个姓刘,因为他所说的话到后来往往总应验,所以大家都称他刘铁口。醇亲王对于这两个人,一向也很信仰,他知道唯有这两个人是不会说假话的。
当那小孩子落地之后,王府里早就有许多人赶出去,分别往各处有关系的亲族那里报信去了。此刻天色也快亮了,只要天一亮,少不得就会有许多的亲戚故旧纷纷进来道喜了。可是他们绝不会进内院去问候福晋或观看那新生的小孩子,因为这是习惯上所不许的。
不过,在他们未来之前,也尽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让醇亲王去召见那两位星相家咧。当下他就立刻打发了两个下人分头赶去呼唤刘铁口和张瞎子。他希望这两个人一到,马上就能给他解释出那两起异兆的所以然来.
果然,不消多大工夫,刘铁口和那张瞎子都到了。他们知道是王府的宣召,自然是不敢怠慢的。可是他们来了之后,醇亲王自己倒有些迟疑不定了,他几乎没有勇气说出那烛煤在水碗里爆裂的情形,以及他梦见一所盖着黄瓦的屋子起火的事来。那么,就不说了吧?这又不成啊。像这样奇异的预兆如何能让它永远模糊过去呢?没奈何他就硬着头皮说了。其时那刘铁口是一眼不眨地盯着醇亲王的嘴唇;而那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看得见的张瞎子,便把他的脑袋歪着,使他的耳朵贴对着王爷的嘴。
“我先是瞧见那烛煤在水碗里涨胖了。”醇亲王捏着一颗跳动得很厉害的心,慢慢地说道:“涨得像一只小小的松菌一样,但立刻便爆碎了,一星一星地沉下水去。”
*先开口的是刘铁口,他真是一个不怕说真话的。
“王爷,依小的看来,这可不是一种吉兆呢?”他毫无顾忌地说道:“因为你请看啊!王爷,那小松菌没有到完全长足的地步便立刻爆碎了,恐怕将来我们的大爷不到长成,也难免要给恶鬼邪神所作弄的;并且谁也说不定是在什么时候。”
醇亲王的眉头紧紧地皱起来了,不自然的冷汗又在前额上和两颊上分泌着了。但他依旧还耐心听着,因为刘铁口又接下去说,用着他那一种惯用的表情。“即使是十分凶恶的预兆,只要趁早赶快禳解,也是可以挽回过来的。”
“那么,还有我的梦呢,就是看见一座房子起火的梦。”王爷又提到第二点。
“啊,王爷!”刘铁口还是很爽快地说道:“看来也不是好兆啊!它的意思,是乱离灾变伤痛……”
醇亲王的脸色,是格外难看了,仿佛这些厄运已经降到了他儿子身上一样。
“不过,话也不是这样简单。”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