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作者:(美)兰本达,(美)布莱克伍德,(美)布莱德温 著,陈德彰,张泰金 译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8-12-01

评分:5分

ISBN:9787107215698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目录

中文版再版前言
中文版序言
原版序
1明天就开始!
**章通过支配材料发现意义
亲身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
材料引起经历
《里面是什么?》
用以探求意义的材料
材料结构的意义
和科学概念有?的结构
《我弄明白了!我知道它为什么会浮了》
结构体现意义的水平层次
教师相对于材料的作用
选择材料的标准?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难得的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法理论专著,附有大量生动的实例。它力求以正确的观点方法为指导,融汇古今教育学说、心理学学说、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试验的成果,探讨并提供了一种可能适应任何类型的科学教科书以求得*佳科学教育效果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对小学科学教师和教研人员很有帮助。它所阐述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所举的实例,还涉及幼儿自然常识、小学数学、中学理科,对幼儿园常识教师、小学数学教师、中学各门?科教师、师范院校师生、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育理论工作者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出版二十余年来受到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小学教师的欢迎。这次再版由原译者之一陈德彰重新审校,增补译了不少内容,更加充实,而且文字上也更通顺。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作者简介

兰本达(Brenda Lansdown1904——1990),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荣誉教授、世界知名科学教育家。青年时期在英国、美国的小学(包括某些中学)从事理科教学和科学教育研究工作。20世纪4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后在美国和加纳的小学进行实验推广工作。
从1977年起她曾多次访问中国,进行学术讲演和教学试验,受到了教师和小学生们的欢迎。特别是在1984年5月,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小学数学、自然课教材教法研讨会”上,已80高龄的兰本达教授与另几位美国教师合作,为。我国小学自然教师系统介绍了“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进行了现场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参加研讨会的教师们不仅在后来自己的教学中借鉴了所学的先进经验,而且成为了20世纪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火种”。
此后几年,兰本达教授还多次亲自为《小学自然教学》等杂志撰写教学法理论和我国小学自然课例点评等文章。1986年当她再次到中国来时,决定将她20世纪50年代后期历时两年半完成的、介绍物理学家工作方法和生活经历的书稿在中国发表。1990年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文书名为《物理学家是怎样工作的?》。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