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诸多“**”;**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的创办;**位在英国获得法律博士学信的中国人;**位取得外国律师资格的华人;香港首名华人大律师和首名华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以他的博学和才干,步入外交界,签订了中国**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他是中华民国军政府的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出任司法总长……总之,伍廷芳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实力外交的时代,维护着弱国的权利。
**章风雨沧桑路
生在南洋
1842年7月20日(清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三日),新加坡合都亚南的一家杂货铺内传出了一阵“哇哇”的婴儿啼哭声。接生婆擦着双手,向守在门口的一个中年男人连连道喜:“恭喜你,伍阿彰,你又添了个儿子!”伍阿彰闪身走进铺内,妻子余娜正用充满母爱的柔和目光注视着刚出生的小男孩。
给儿子起名取号,自然是父亲的权利和义务。伍阿彰经过好一番斟酌,*后总算敲定。从此世界上便多了一个“姓伍,名叙,字文爵,号秩庸”的人。
伍叙即本书的传主伍廷芳。据目前所见史料证实,伍廷芳三字*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1877年6月22日(清光绪三年五月十二日),清朝首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在英国联名上书朝廷保荐伍廷芳,这是目前所知的*早提及伍廷芳的史料。从此,在官方文献中,伍廷芳遂即取代了伍叙而广为人知。
伍廷芳,广东新会县(今新会市)官来桥(黄家楼)人。父亲伍社常又名伍阿彰,早年只身一人跨海闯南洋谋生路。粤人赴南洋正如北方人闯关东,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重土安迁的中国人来说,飘荡海外,自是迫不得已的举动,大凡在故乡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的人是不愿出此下策的。只有那些家境一贫如洗,难以为生的人,或遭受封建官衙、劣绅迫害的人,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带着吉凶未卜的念头,冒险出洋。新加坡自1842年筷荷条约》签订以来,即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大片荒芜的土地亟待耕垦,迅速发展的工商业贸易提供了众多的佣工机会。伍社常便加入了粤人在19世纪前浩浩荡荡的南洋谋生大军,开赴新加坡。
伍社常是精明能干的。初至新加坡,他为人帮工,靠着吃苦耐劳,渐渐积累下一笔资金,然后由此转作小本生意,开起了一家杂货铺。因经营有方,家境日渐好转。娶妻生子自然是水到渠成。妻子余娜,是一个中国客家妇女、基督教信徒,经常到当地的教堂去守礼拜,在圣歌、圣诗中忘却尘世问的烦恼、劳顿,寻求精神上的乐园,祈求圣主保佑家人的平安。
幼年时代的伍廷芳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的。当他把稚气的眼光投向世界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树参天的景象。造物主的情有独钟,酿造了新加坡这个终年花草盛开、绿树成荫的绿色王国。信奉基督教的母亲以其举止言行,向孩子们灌输着真诚、善良、友爱的做人之道。父亲的终日劳作,则向孩子们展示着:欲求收获,必先勤苦的成功秘诀。环境、家庭,常常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从后来伍廷芳取得的辉煌业绩及其崇尚自然的性格特征看,早年的环境教育、家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孩提时代的伍廷芳绝没有想到,在他刚刚降生时,他的祖国正经受着一场起自英伦三岛的狂风暴雨的袭击。凭借着坚船利炮的淫威,维多利亚女王的子民们正沿吴淞口溯江西上,直插中国腹地。在他刚出满月之时,英国侵略军的头目璞鼎查已率军逼近南京城下,强迫道光皇帝的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签订城下之盟。“天朝上国”的神圣灵光,在枪炮的轰鸣声中,如同肥皂泡般飘没在硝烟弥漫之中。几千年来中国人苦心构筑的“夷夏大防”的万里长城,也在英国人的汽笛声中轰然倒塌。中国正处于千古未有的奇变中。伍廷芳更没有想到,他的命运会同祖国的走向如此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但命运之神早已给人分配了历史的重荷,尽管他(她)*初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
智脱匪巢
1845年,一艘发自新加坡的轮船,在汽笛的长鸣声中,缓缓驶进广州湾,靠岸抛锚。码头上顿时繁忙起来。招呼声、拉客声、叫卖声,汇成了一曲杂乱无章的众人大合唱。在嘈杂声中,伍社常挈妇将雏,走下轮船。面对着四周熟悉的一切,伍社常真想放声高喊:故乡啊,我终于又见到你了!儿子伍廷芳却远没有父亲那般激动,一双机灵的眼睛怯生生地关注着陌生的周围,充满了好奇心,嘴里不停地向母亲询问着什么,似乎要把他将长期居住的地方搞个明白。
时年,伍廷芳刚好3岁。
定居广州市郊芳村,圆了伍社常的思乡梦,但动荡的时势,却没有让他找到一方净土,去过朴实宁静的生活。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社会呈现出一派惊人的混乱状。封建专制统治下长期淤积的社会矛盾以巨大的能量向四周喷射着,*终以惯有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方式展现出来。从遥远的大西北、大西南,到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从黑水白山的东北三省,到清澈见底的珠江流域,全中国皆陷入动荡之中,其中尤其以经受**次鸦片战争洗礼的华南地区*为显著。破落的穷秀才洪秀全以其罕有的洞察力,将从传教士手中接过的《圣经》故事,经过一番巧妙的包装、拼凑,创立了一个名为“拜上帝会”的反清组织,汇集了一大帮贫穷无望的穷哥们、姐们,打出了创建“太平天国”的旗帜。义旗一举,应者云集。这支叫化子式的军队从僻远的广西金田村出发,竟然连获胜仗,清朝的正规军——八旗兵、绿营兵无不丢盔卸甲,望风而逃。1853年,太平军在横扫华南数省如卷席的声威中,一路浩浩荡荡开进了江南重镇——南京,建立了一座人间“小天堂”。
受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冲击,清王朝在南中国地区的统治几近崩溃,社会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盗匪横行,流寇遍野,打家劫舍,司空见惯。家境宽裕的伍家自然成为土匪洗劫的目标。灾难就这样悄悄地降临到了伍家。
1855年,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一伙强人闯进了伍家,不由分说,拉走了刚从熟睡中醒来的伍廷芳,临走时扔下一句硬邦邦的话:“拿钱来赎人!”
家人的哭喊声,夹杂着狗的惊叫声,融入了寂静的长夜,显得是那般凄惨,那般绝望。
歹徒们用黑布紧紧蒙住了伍廷芳的双眼,推搡着行走。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程,伍廷芳只记得先走的是陆路,后又坐上小船,划过一条河流,*后又在岸上行走了好一段路程。当他实在走不动时,匪徒们停住了脚步,取下了他眼上的黑布。此刻,已是黎明时分。伍廷芳揉搓了一会眼睛,方看清周围的环境。他们住脚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山洞。山洞的四周环绕着崇山峻岭,山上皆是绿郁葱葱的树木,如果不加注意,外面很难发现这个洞穴,真是一个藏身的好地方。洞内则别有一番天地,容积极大,大约能容纳下数百人。四壁全是天然巨石,坚固无双,洞口却只有5尺宽。借着射进来的阳光,伍廷芳看到30多个土匪,或坐或卧,放肆地谈笑着,个个都是头缠黑布,手里拿着一根短竹筒,随着腮部的鼓瘪,嘴里喷出阵阵白烟,顿时洞里充满了呛人的烟雾和土匪们的咳嗽声。
伍廷芳坐在石头上,不声不响,只有机灵的双眼在闪烁。
“开饭啦!”
一声猛喊,打断了伍廷芳的思绪。奔袭了一夜的匪徒们,起身涌向饭桶,洞内传出一阵阵“呼啦,呼啦”的吃饭声。
“小家伙,这是你的!”
伍廷芳抬眼望去,只见一个伙夫模样的人,递过一碗米饭。此人一副老实胆小的模样,在这群强悍蛮横的土匪中显得格外扎眼。伍廷芳不由得一阵心动,到口的话又咽下肚里。
饭吃完了,土匪们打着饱嗝,叫骂着,横七竖八地找地方睡觉去了。洞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伍廷芳靠在石壁上,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这一觉好长啊,等伍廷芳醒来时,天已经漆黑了,洞内燃起了火把。这时,一个虎背熊腰的土匪,走到伍廷芳身边,盘问他家里的情况。伍廷芳答道:
“我的父亲、哥哥是种田的,我替人家放牛!”
土匪头目盯着伍廷芳狠狠地看了一会儿,转身离开。
不知又过了几天,伍廷芳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一次开饭时,老伙夫同人说话的口音竞同自己完全一样,伍廷芳不由得一阵狂喜。等到众土匪离去时,伍廷芳悄悄地问道:“老伯,您不是某乡的么?”
伙夫惊讶地说道:“你怎么晓得的?”
“我听您说话,就知道了。我也是某乡的。和您是同乡。您到此地有几年了?”
伙夫屈指算了一下,幽幽说道:
“6年了。我也是被掳来的。因家里没有钱,我也没得气力,他们就要我烧火做饭。我看你不像庄稼人,怎挨得这里的苦?”
听了伙夫的话,伍廷芳心中好一阵悲伤,哽咽着说:
“我吃些苦倒不要紧,只是家中父母一定急得不行了,还请老伯设法救我。再说您藏身贼巢,毕竟不是长久之法。如果您肯救我回家,我保准您吃一辈子的安乐饭。”
伙夫的脸上露出几分喜色。洞口传来脚步声,伙夫匆忙嘱咐:“不要再说了,等有机会,我会再和你商量的。”边说边抽身离去。
从此以后,伍廷芳装得跟没事一般,再也不理会那伙夫,以免引起匪徒们的怀疑。就这样,30多天慢慢地过去了。
一天,匪徒们又出动了。洞里只留下两个土匪监守。见伍廷芳乖乖地坐在石上,守班的土匪便放松了警惕,懒洋洋地走开了。伙夫悄悄地走近伍廷芳,低声说道:
“机会到了,可不知如何下手。”
伍廷芳想了一会,耳语道:
“用酒灌醉他!”
那天,伙夫显得格外勤快,宰了两只鸡,烧了一盆猪肉,开了一坛酒,笑嘻嘻地对土匪说:“几十个人堆在一起,没一天痛快地饱醉过,难得有今天这个好机会,我们何不来他个一醉方休!”
……
张礼恒,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63年6月生于山东省安丘市。1985年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著有《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2002年,商务印书馆)、《何启、胡礼垣评传》(200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等书,主编、参编教材6部。近年来在《近代史研究》《民国档案》《东方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前正在进行“清代驻外公使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中国外交体制转型”等课题的研究。
将军无泪 本书特色 《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属传记文学,主要讲述的是现代历史上一些消逝的政治人物和军事人物的旧情往事。《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收录十...
照亮宇宙的智慧之光:牛顿 内容简介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
在望得见皇城的地方念书,形成何种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制已经取消,高高耸立的皇宫,依然是某种文化符号。每天阅读此
巴尔扎克传 本书特色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0--1850),法国小说家。艾珉著的《巴尔扎克传(精)》描述了巴尔扎克这位伟大作家的成长、奋斗以及获得的荣誉...
伽利略传 本书特色 伽利略是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运动叠加原理和单摆的周期性等,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用自制的望...
《中国运河史料选辑》内容简介:中国运河是全世界闻名的伟大工程之一,至今已经有约2500年的历史了,历代兴修、变革又频繁,所以运
张大千家书 本书特色 这些家书,是时代的印记, 是内心独白,是一位艺术巨匠日常生活的情景再现。欣赏着率意而为的家书书体,看那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行云流水的笔墨线条...
林肯传 本书特色 它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象牙塔上的鸿篇巨著,它是由当代*卓越的林肯研究者,基于其毕生所学以5万言讲述了林肯的一生及其伟大贡献,它是中文世界阅读林...
白崇禧传 本书特色 白崇禧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是国民党新桂系的中心人物,曾官至国民党参谋总长、国防部长、陆军上将,是著名的军事家,有“小诸...
韩愈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合作写成,凝聚了三位作者多年研究的心血,代表了国内韩愈研究的现有水平。韩愈评传 目录 《中国思...
岳麓风云.上下册 本书特色 千年以来,无数的博学鸿儒、骚人墨客、军政名流在此求学问道。那代代雄姿英发的儒生在岳麓书院这所古老学府中潜心思索、并从这寂静的山问庭院...
百年风雅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陈寅恪、黄炎培、张君劢、费孝通、钱玄同、邓稼先、朱希祖、胡适等八个江南名门望族,讲述百年中国的家国变迁。文化世家的如烟往事,在历史风...
孟子-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是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孔孟之道往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代名词。稍通文墨的人对孟子其说、《孟子》其书都能略...
钱币大师马定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宋路霞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访问了马定祥先生的同事、学生和新属,以纪实的笔法撰写而成。内容详实,语言生动,文图并茂(配有250余张...
《十二堂经典科普课》内容简介:何为实在?弦理论有多玄?大脑里存在幽灵吗? 有些科普经典总过于高深, 理解起来有困难, 如果能有
梁启超轶事 内容简介 《梁启超轶事(1873-1929)》内容包括:书院应课、会试被黜、还君明珠双泪垂、争欲一见、以先生为颜渊、妻以女弟、任公夫人、扶鸾之戏、闲...
上一站民国-民国娘儿们 本书特色 动荡的时代,必有惊世的红颜;文化感与时尚感并存的两性心理书! 民国不仅有陆小曼、林徽因,还有很多风姿绰约的其他女性。 ...
科学家的生活 本书特色 科学家,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代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先驱。人民热爱科学家。许多人都爱读科学家的传记,因为从中可以得到鼓舞...
图说历代名将 1 内容简介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他们犹如夜空中璀璨夺目的繁星,交相辉映。岁月的流逝,却抹不...
浦薛凤回忆录-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浦薛凤回忆录(套装上中下册)》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