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讲演录(含光盘)

文心雕龙讲演录(含光盘)

作者:李建中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12-01

评分:5分

ISBN:9787563379095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文心雕龙讲演录(含光盘) 内容简介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在介绍刘勰生平际遇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文艺学及文艺心理学的视界和方法,重新解读《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及批评理论,着力揭橥刘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对于21世纪中国文论的启示和意义。
《文心》是美文,龙学是显学。用骈体写成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为伟大的理论巨著,因而《文心雕龙》的研讨和讲疏是一件既有价值又有魅力的工作。
《文心雕龙讲演录》作者于上世纪80年代师从龙学泰斗杨明照先生专攻《文心雕龙》,在高校研习、讲授Ⅸ文心雕龙》已有二十多年。《文心雕龙讲演录》既是讲课实录,亦为龙学心诀。《文心雕龙讲演录》对《文心雕龙》的讲授,既考镜源流、辨析义理,又赏析丽辞、品藻佳构;既有关于刘勰其人其书的叙事,又有关于《文心》新义的妙评。刘勰喟叹阅读之快感是“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相信《文心雕龙讲演录》的阅读也会给您带来这种欣乐。

文心雕龙讲演录(含光盘) 本书特色

《文心雕龙》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文本,如何使它活在当下文坛,活在21世纪的青春校园,活在全球化时代广大读者的精神生活之中?本书作者致力于打造《青春版<文心雕龙>》,让我们在西方语境大行其道的21世纪获得自己的言说方式。刘勰喟叹阅读之快感是“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相信本书的阅读也会给您带来这种欣乐。
本书看点:《文心》是美文,龙学是显学。用骈体写成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为伟大的理论巨著,因而《文心雕龙》的研讨和讲疏是一件既有价值又有魅力的工作。本书展现了这种价值和魅力。
读者对象:古代文学、对《文心雕龙》有兴趣的研究者、大学生或一般社会读者。

文心雕龙讲演录(含光盘) 目录

引言
一、孤寂人生
二、诗性智慧
**讲 《文心雕龙》的思想资源
一、文师周孔
二、道法自然
三、术兼佛玄
第二讲 《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
一、弥纶群言
二、惟务折衷
三、沿波讨源
第三讲 《文心雕龙》的话语方式
一、玉润双流
二、宫商事义
三、比兴秀隐
第四讲 《文心雕龙》的文体理论
一、文体分类
二、文体形态
三、文体风貌
第五讲 《文心雕龙》的创作理论
一、神用象通
二、情经辞纬
三、心物赠答
第六讲 《文心雕龙》的接受理论
一、知音之难
二、知音之方
三、知音之乐
第七讲 《文心雕龙》的作家理论
一、才性异区
二、率志委和
三、傲岸泉石
第八讲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
一、兴废时序
二、会通适变
三、宜宏大体
结语
一、千年文心
二、世纪龙学
附录
一、治学感言:我是刘勰的学生
二、主要著作
三、主要论文
四、学术著作综览
后记

文心雕龙讲演录(含光盘) 节选

**讲 《文心雕龙》的思想资源
人生的乐趣与他的生活空间有关。一个人如果生活空间变换次数多一些,他人生的乐趣就相应会多一点;如果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待在同一个地方,他的乐趣就相应会少一点。所以我们现在要旅游,不仅国内游,还要国外游。当然,这些都只是物质的空间;思想的精神的空间就更加重要了。梁启超曾经说,人们之所以喜欢小说,是因为小说能够不断地变换人的空间,变换心理的时空。一个人坐在家里阅读小说,可以领略、体会到不同时空的感觉。
我在引言里讲到刘勰的孤寂人生;但刘勰也有他幸运的一面: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三个世界的变换。就物质世界而言,刘勰在寺庙生活过,“依沙门僧祐”十年,晚年又重返定林寺;在皇宫里生活过,是东宫通事舍人;在衙门生活过,做过太末令。就精神世界而言,刘勰也有三个世界:佛的世界、儒的世界和文的世界。我们从《序志》篇可以看出,刘勰在不断变换自己的精神空间、精神世界。“赞日”说:“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义。”这几句话实际上反映的是道家的世界。“生也有涯,无涯惟智”是庄子的话,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啊。刘勰在这里用这个典故,用的是庄子的原义。既然追逐无穷的知识是危险的,那该怎么办呢?庄子认为应该随顺自然,刘勰也认为要顺其自然,他说:“逐物实难,凭性良易。”用有尽的人生来追逐无穷的外物和知识是很困难的,凭着天性、顺着自然去做就很容易了。“傲岸泉石”,也是道家的一个说法:泉和石都象征隐居之地,古代画家描绘道家的形象,总要在人物后面画上怪石和泉水;傲岸又是道家的一种姿态。

文心雕龙讲演录(含光盘) 作者简介

李建中,湖北江陵人,1955年1月生。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和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