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读本

四书读本

作者:赵定宪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8-12-01

评分:5分

ISBN:9787208081680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四书读本 目录

序言
说明
论语
【章义提读】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论语》原文
孟子
【章义提读】
【梁惠王章句上篇】
【梁惠王章句下篇】
【公孙丑章句上篇】
【公孙丑章句下篇】
【滕文公章句上篇】
【滕文公章句下篇】
【离娄章句上篇】
【离娄章句下篇】
【万章章句上篇】
【万章章句下篇】
【告子章句上篇】
【告子章句下篇】
【尽心章句上篇】
【尽心章句下篇】
《孟子》原文
大学
【章义提读】
【“经”篇】
【“传”篇】
《大学》原文
中庸
【章义提读】
【上篇】
【下篇】
《中庸》原文
《四书》人物检索

四书读本 内容简介

作者译介“四书”的夙望,萌生于“文革”后期参加《辞海》修订工作。那时正值“批儒”高潮,一个年轻人却没有随波逐流,反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可见他善于独立思考。三十多年过去了,作者倾其心血持之以恒,在边工作边提高文化水平的过程中,写就了这部《四书读本》。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然,我想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强大魅力和生命力。
“四书”统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儒学经典,凝聚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怎样将这些古文化比较好地译成今文?钱钟书先生强调读书不能只是“眼读”,更要“神读”。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从原著出发,弄懂原意;然后,在此前提下领悟它的内涵和本质,透析其意境;再后,在此基础上还需渗入读者主体的感受,给出具有新意的视野。南宋哲学家朱熹的《四书集注》就是代表。它既注重文字诠译,更着重于义理阐发。放在读者手中的这本《四书读本》,以《四书集注》为蓝本,但又力图疑人所未疑,思人所未思,“不为前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

四书读本 节选

论语
【章义提读】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其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中国语录体散文的典范之作。
《学而》一篇,朱熹说:“所记多为务本之意。乃人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学者人道积德,大致为三点:**,仁道,自“孝”与“弟”入门;第二,积德,以“忠”与“信”为学;第三,通过自然的礼节而融入和谐。
《为政》篇,作三点提示:
**,社会教育,知道耻辱与规矩。
第二,君子为官,多学而谨慎言辞,多看而谨慎行为。
第三,天下政治,举正矫枉,诚信于民。
读《八佾》篇明白:立于礼而成于乐,是儒学社会理念中不可动摇的主张与原则。礼乐作为体制存在,被握在谁的掌中,在儒学看来,利害攸关。孔子明确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里仁》篇启示,人际之间的交往之道,在于知“借鉴”而懂“适当”。君子于天下,见贤思齐而观过知仁。人于乡里而放纵于“利己”则多怨。
读《公冶长》篇,能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环境,没有十全十美的君子。要实现价值,就必须意会“邦道”之境,智愚得当;一旦好勇过我,必无所取材。人要能够不念旧恶,将能够避免许多的怨忿;人要能够见过自讼,必有益于体现自身的价值。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