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对20世纪华文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加以整理和出版,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的历史任务。而且,在当下过于强势的“市场化”使文学生产日见繁杂,过于“娱乐化”的文化环境使文学阅读日见低俗的情势之下,这样一个以积累优秀文化成果、传扬经典文学作品为宗旨的历史任务,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切了。
2005年春天,抱着共同的目的和相同的旨趣,以“世界文学文库”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得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核心的文学研究权威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由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出版家白烨、倪培耕,著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陈骏涛、贺绍俊为总策划,开始了这项以“世纪文学60家”命名的策划、评选活动。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创编与推出,旨在以名家联袂名作的方式,检阅和展示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长足进步,进一步促进先进文化的积累与经典作品的传播,满足新一代文学爱好者的阅读需求。为使“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评选、出版活动,既体现文学专家的学术见识,又吸纳文学读者的有益意见,我们采取了专家评选与读者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秉承客观、公平、公开的原则,力图综合各个方面的意愿与要求,反映20世纪华文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形,体现文学研究专家的普遍共识和读者对20世纪华文文学作品的阅读取向。
基于上述的评选原则,经专家推荐,我们依据20世纪华文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经过反复推敲和斟酌,确定了100位作家及其代表作作为候选名单。其后,又约请25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家组成“世纪文学60家”评选委员会,在100位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记名投票,产生了“世纪文学60家”的专家评选结果。
为了吸纳广大读者对20世纪华文作家及作品的相关看法和阅读意向,我们得到了在国内*具人气的“新浪网·读书频道”的鼎力支持和全力合作,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华文‘世纪文学60家’全民网络大评选”活动。有数万名读者踊跃参加和热情介入这一评选,有些读者还在留言板上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评论性意见,表现了他们对这一评选活动的关心,表达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富于个性化的思考。
上述两个评选表明,尽管在选优拔萃、推举经典这个根本问题上,读者与专家在很多方面的看法是相近的,但*终的评选结果,还是出现了价值取向上的某些歧异。为了使“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与编选,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专家和读者两方面的意见,经过反复协商,我们决定综合以上两个评选结果,以各占50%的权重,选出了“世纪文学60家”。
“世纪文学60家”书系人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托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景——一间宽大的客厅。冬天,下午三点钟,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
屋中间是两扇棕色的门,通外面;门身很笨重,上面雕着半西洋化的旧花纹,门前垂着满是斑点,退色的厚帷幔,深紫色的;织成的图案已经脱了线,中间有一块已经破了一个洞。右边——左右以台上演员为准——有一扇门,通着现在的病房。门面的漆已蚀了去。金黄的铜门钮放着暗涩的光,配起那高而宽,有黄花纹的灰门框,和门上凹凸不平,古式的西洋木饰,令人猜想这屋子的前主多半是中国的老留学生,回国后又富贵过一时的。这门前也挂着一条半旧,深紫的绒幔,半拉开,破成碎条的幔角拖在地上。左边也开一道门,两扇的,通着外间饭厅,由那里可以直通楼上,或者从饭厅走出外面,这两扇门较中间的还华丽,颜色更深老;偶尔有入穿过,它好沉重地在门轨上转动,会发着一种久径磨擦的滑声,像一个经过多少事故,很沉默,很温和的老人。这前面,没有帷幔,门上脱落,残蚀的轮廓同漆饰都很明显。靠中间门的右面,墙凹进去如一个神像的壁龛,凹进去的空隙是棱角形的,划着半圆。壁龛的上大半满嵌着细狭而高长的法国窗户,每棱角一扇长窗,很玲珑的;下面只是一块较地板略起的半圆平面,可以放着东西,可以坐;这前面整个地遮上一面有折纹的厚绒垂幔,拉拢了,壁龛可以完全掩盖上,看不见窗户同阳光,屋子里阴沉沉的,有些气闷。开幕时,这帷幕是关上的。
墙的颜色是深褐,年久失修,暗得退了色。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很富丽,但现在都呈现着衰败的景色。——右墙近前是一个壁炉,沿炉嵌着长方的大理石,正前面镶着星形彩色的石块;壁炉上面没有一件陈设,空空地,只悬着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现在壁炉里燃着煤火,火焰熊熊地,照着炉前的一张旧圈椅,映出一片红光,这样,一丝丝的温暖,使这古老的房屋还有一些生气。壁炉旁边搁放一个粗制的煤斗同木柴。右边门左侧,挂一张画轴;再左,近后方,墙角抹成三四尺的平面,倚的那里,斜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旧式紫檀小衣柜,柜门的角上都包着铜片。柜上放着一个暖水壶,两只白饭碗,都搁在旧黄铜盘上。柜前铺一张长方的小地毯;在上面,和柜平行的,放一条很矮的紫檀长几,以前大概是用来摆设瓷器、古董一类的精巧的小东西,现在堆着一叠叠的雪白桌布,白床单等物,刚洗好,还没有放进衣柜去。在正面,柜与壁龛中间立一只圆凳。壁龛之左(中门的右面),是一只长方的红木菜桌。上面放着两个旧烛台,墙上是张大而旧的古油画,中门左面立一只有玻璃的精巧的紫檀柜。里面原为放古董,但现在是空空的,这柜前有一条狭长的矮凳。离左墙角不远,与角成九十度,斜放着一个宽大深色的沙发,沙发后是只长桌,前面是一条短几,都没有放着东西。沙发左面立一个黄色的站灯,左墙靠墙略凹进,与左后墙成一直角。凹进处有一只茶几,墙上低悬一张小油画。茶几旁,再略向前才是左边通饭厅的门。屋子中间有一张地毯。上面对放着,但是略斜地,两张大沙发;中间是个圆桌,铺着白桌布。
[开幕时,外面远处有钟声。教堂内合唱颂主歌同大风琴声,*好是Bach:High Mass in B Minor Benedictus quivenait Domini'Nomini——屋内寂静无人。
移时,中间门沉重地缓缓推开,姑奶奶甲(寺院尼姑)进来,她的服饰如在天主教堂里常见的尼姑一样,头束着雪白布巾,蓬起来像荷兰乡姑,穿一套深蓝的粗布制袍,衣袍几乎拖在地面。她胸前悬着一个十字架,腰间悬一串钥匙,走起路来铿铿地响着。她安静地走进来,脸上很平和的。她转过身子向着门外。
姑甲(和蔼地)请进来吧。
[一位苍白的老年人走进来,穿着很考究的旧皮大衣。进门脱下帽子,头发斑白,眼睛沉静而忧郁,他的下颏有苍白的短须,脸上满是皱纹。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进门后,也取下来,放在眼镜盒内,手有些颤。他搓弄一下子,衰弱地咳嗽两声。外面乐声止。
姑甲(微笑)外面冷得很!
老人(点头)嗯——(关心地)她现在还好么?
姑甲(同情地)好。
老人(沉默一时,指着头)她这儿呢?
姑甲(怜悯地)那——还是那样。(低低地叹一口气)
老人(沉静地)我想也是不容易治的。
姑甲(矜怜地)您先坐一坐,暖和一下,再看她吧。
老人(摇头)不。(走向右边病房)
姑甲(走向前)您走错了,这屋子是鲁奶奶的病房。您的太太在楼上呢。
老人(停住,失神地)我——我知道,(指着右边病房)我现在可以看看她么?
姑甲(和气地)我不知道。鲁奶奶的病房是另一位姑奶奶管,我看您先到楼上看看,回头再来看这位老太太好不好?
老人(迷惘地)嗯,也好。
姑甲您跟我上楼吧。
[姑甲领着老人进左面的饭厅下。
[屋内静一时。外面有脚步声。姑乙领两个小孩进。姑乙除了年轻些,比较活泼些,一切都与姑甲相同。进来的小孩是姊弟,都穿着冬天的新衣服,脸色都红得像个苹果,整个是胖圆圆的。姊姊有十五岁,梳两个小辫,在背后摆着;弟弟戴上一顶红绒帽。两个都高兴地走进来,二人在一起,姊姊是较沉着些。走进来的时节姊姊在前面。
姑乙(和悦地)进来,弟弟。(弟弟进来望着姊姊,两个人只呵手)外头冷,是吧。姐姐,你跟弟弟在这儿坐一坐好不好?
姊姊(微笑)嗯。
弟弟(拉着姊姊的手,窃语>姐姐,妈呢?
姑乙你妈看完病就来,弟弟坐在这儿暖和一下,好吧?[弟弟的眼望姊姊。
姊姊(很懂事地)弟弟,这儿我来过,就坐这儿吧,我给你讲笑话。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主,湖北潜江人。1928年入南开大学,次年转清华大学,专攻西洋文学。1934年发表剧本《雷雨》,震动戏剧界。1935年和1936年,分别写成《日出》、《原野》两个剧本。抗日战争期间,又创作《蜕变》、《北京人》等剧本。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明朗的天》、《王昭君》等。
《我,作词家:陈乐融与14位词人的创意叛逆》简介:多元跨界才子陈乐融,在出入音乐、艺文、媒体、营销各领域后,以“作词家VS作词
大卫·霍克尼亲自推荐:劳伦斯是我的老朋友,他的这本书完整地记录了我在艺术上的探索,值得一读。DavidHockneypersonallyrecomm
《李先念风采》内容简介:李先念(1909—1992),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
《千家诗(双语版)》内容简介:《千家诗》收录了一百多位诗人的两百余首诗。所谓“千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形容诗人之众。
这本教程采用简明易学、适合吉他弹唱教学的六线谱与简谱,并且六线谱的记谱方法有所创新,既标明了左手的和弦指法,也标明了右手
跟我学小号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业余爱好者利用工作之余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娱活动,如歌咏比赛、节日庆典,以及厂庆、校庆的...
本书对这位光芒四射的大画家有详尽的叙述,除了难得见到的生活照片外,更以300多幅图画配合说明其生平故事、爱情生活以及其艺术生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教学与弹奏指导 本书特色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 作品599教学与弹奏指导》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教学...
愚比王 本书特色 《愚比王》是法国著名戏剧家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的惊世之作,本书包括*主要的三部愚比剧本:《愚比王》、《愚比龟》和《愚比...
中国音乐史(插图珍藏本,民国珍本丛刊) 本书特色 此书为“民国珍本丛刊”之一。王光祈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此书系其代表作。此书详述音乐作为...
死神与侍女 本书特色 收入的四个剧本是阿里埃尔·多尔夫曼的代表作,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情感。阿里埃尔·多尔夫曼有若非几的浓缩能力,他总是轻而易举地将历...
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 内容简介 回顾历史的意义之一是可以树立人的现代感。笔者希望人们在了解了中西音乐交流的历史之后,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中西音乐问题的兴趣,进而关注...
《从前,有个王村》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豫北平原乡村风物志,也是一本记录老时光的私人札记。作者客居山东,在他乡回望豫北平原上的
《农业的干法:农业企业生存发展之道》内容简介:企业是种植水稻还是做稻米加工? 养殖企业要转型做食品加工吗? 优质农产品卖不出
巴赫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G大调BWV1048总谱 本书特色 这首作品在乐团编制上没有出现独奏乐器组,除了弦乐组(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以及一把低音大...
哈姆雷特-莎翁戏剧经典(英文版) 本书特色《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剧中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
红歌大家唱1 本书特色 广为流传群众喜爱的经典红色歌曲,“红歌”是产生于那些已逝去的年代,给我们留下无尽回忆的歌。遴选时代信息强,影响深远,流传广泛的经典歌曲;...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一书,自东汉末至南北朝末历时三百余年,作者刘涛先生,并未一味地罗列书体资料而纠缠于当时书体、书
本书是《现代吉他教程》前两册的延续。本册中绝大多数的术语和技巧都是从前两册的内容中直接演变而来。两个八度的音阶与琶音的指
李尔王-最美莎翁经典剧作集 本书特色 蒋方舟(作家)/张悦然(作家)/陈坤(演员)/袁泉(演员)/孟京辉(导演)/史航(编剧)/柏邦妮(编剧)特别联名推荐,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