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中国:回望改革开发30年(1978-2008)(第4卷)》是《新京报》独家推出跨年度366期系列报道精粹。六卷一部改革史,三十年一日从头阅,重温历史,见证足印。
《日志中国:回望改革开发30年(1978-2008)(第4卷)》收录从1978年6月19日到8月18日的要闻。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
壹
1978年,我正在农村那座土地庙改建的学校读初三。那年春节很冷,冷得潮汐都结了冰。正是渴望有事发生但又茫然混沌的年龄,一个信息却让人有些憧憬:今年开始,只要学业优异考试通过,不仅可以到大城市读书,而且毕业后还可以成为正式职工。
3月份开学后,我这个没明确想法的学生和一些有朦胧想法的青年老师就开始准备中专考试,我报考的是初中中专,老师准备的是高中中专。在我一边下意识地抵御扰人的蚊子,一边把勾股定理、唯物辩证法、串联和并联等翻来覆去倒腾的时候,心里是很忐忑的,总觉得这事不太靠谱:以前听说过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什么,但环顾四周没有一例是现实的,隐约听说邻村个别学富五车的高中生也多在那年冬天的应考中铩羽。而我无论家人还是亲朋,不是种田就是捞鱼,对我通过读书而改变命运大多嗤之以鼻,他们希望的也就足让我胡乱认些字,以便一则可以分得清布票、粮票和糖票的区别,二则不至于成为睁眼瞎受欺负,而我父亲*核心的想法就是让我混到虚岁16,这是生产队规定挣工分的年龄,而我毕业时刚好够,于是姑且勉强耐心等待。
无心插柳总能成荫。我的考试分数竟然超了当年浙汀省初中巾专的录取线——尽管考试一结束我就怀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想法跟着叔伯们开始学习海带养殖——于是欣欣然义茫茫然地去体检,然后填报志愿,闲暇之际也想着去台州或者温州这样的大城市读书是什么感觉,但造化弄人,因为填报的志愿全是轮机或者驾驶之类的专业,与我眼睛的色弱条件格格不入,梦想就此化为泡影——对一个用上电灯不到4年,离开过村子不过10千米,没坐过汽车更没有见过火车的乡下少年来说,填报志愿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到跟我一起参加考试且分数比我低的同伴趾高气扬地拿着通知书准备行装,想到自己即将回到那个阳光暴晒、苦海无边的海带养殖场,心情之沮丧无以复加,当时根本不知道也无从知道色弱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不能读驾校,只是觉得前途漫漫暗无天日,外面的诱惑和现实的残酷已经让我认定读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必南之路,万幸的是县城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总算来了,这也是全县范围内首批招收100名高中生。父亲对失去一个很有希望的劳动力尽管有些窝火,但拗不过大家的劝说和利诱,答应让我背上大米坐上拖拉机到县城读高中。
毫无疑问,1978年是我命运的转折年。
贰
后来知道,共和国的命运也从这一年开始发生来了根本的改变。那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和国的决策者决定放弃沿袭几十年、让一代人付出惨重代价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略,选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择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仿佛一夜之问,原来还是满身油污的学徒和晒得红黑的农民走进了大学的教室,知识_在沉寂半个世纪后再次被赋予近乎神圣的地位;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了,很多老人决定放弃终身服务国家的念头,依依不舍又不能不舍地回到了人生的出发地;曾经是“永世不得翻身的”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平反了,陶斯亮催人泪下深情回忆父亲陶铸的文章成为所有学生的必读;从基层直选,到《物权法》,到确认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到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政治文明成为执政的方向……
仿佛一夜之间,承包两字成为所有报纸*常用的词汇,生产衬衫的步鑫生成了时代的英雄;写着“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标语牌下,诞生了**家股份制企业;我们生下来就耳熟能详视为当然的人民公社牌子竟然说摘掉就摘掉了,“农业学大寨”不再是农民坚守的独一无二的宗旨,分田到户这一看似倒退的小举措让他们开始摆脱贫困;曾经让人唾弃的倒卖服装和杂货的小贩出人头地,万元户成为众人追逐的目标;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一片责难和怀疑的喧闹声中登台亮相……
仿佛一夜之间,邓丽君、罗大佑的歌声唱出了男女老幼的心声;从存在主义到野兽派,各种思潮让人目不暇接,五角丛书和《第三次浪潮》摆上了许多青年的案头;姿三四郎、叶塞尼亚、加里森敢死队、《渴望》促成了万人空巷;艾滋病人不再是厚颜无耻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代名词,而是需要同情和救助的对象;我们的身边悄然增加了金发碧眼的洋人;准备终老僻处的国人由胆怯而自信,终于从冷眼向洋而开始周游世界。
很难置信,在短短30年间,一个国家能够有这么大的变迁。我们从积贫积弱、综合国力“濒于崩溃边缘”,一举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让13亿人口摆脱贫穷走向小康;特别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我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找到了或者说回归到了*基本的常识,还事物以本来面目,遵循人性的基本原则;我们的眼界识见有了长足的进步,知道哪些是阻挠现代化进程的体制机制,尝试建立现代国家的发展模式;我们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寻求改革,不断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融入文明。
毫无疑问,是1978年让我们的共和国浴火重生。
叁
作为一份责任媒体,《新京报》理所当然地要回顾这30年的风云变迁,从2007年下半年始我就一直想着如何操作这一主题。春节放假前的一次会议上,突然想起《南方都市报》做过“一日百年”的专题,当时颇有印象,于是推陈出新,提出能否以“日志”形式再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思想解放史,求诸执行总编辑王跃春和副总编辑孙献韬等,竟得到普遍响应,遂由深度报道部主编刘炳路牵头,调集时事、经济、文娱、视觉四大新闻中心的精锐力量,开始执行这一年度项目。
人多主意多,一来二去,七嘴八舌,或说重采访或说重编辑或说重思想或说重趣味,几番讨论修补,拟定版面框架如下:每天两个连版,主体部分由一篇主文和一个“新观察”组成。主文或故事或人物或揭秘或对话,体裁不限,鼓励创新,无沦白描综述,浑然天成皆可;“新观察”颐名思义,是从新的视角、结合当下现实,解读、观照主文涉及的事什人物,由名家、大家、专家指点迷津,一抒高见,要求文、情、思相得益彰,给人启迪,亦可反思。此外版面还衬以“那时流行”、“温故知新”、“民间记忆”等短章。“那时流行”选择当时趋之若鹜之话语、物件、现象等,发读者思古之幽情,怀过往峥嵘之岁月。“温故知新”通过摘录与当今观念迥异之报章言论,凸显思潮情调之流变,让人恍然隔世,顿生今是昨非之意;“民间记忆”则以刊登日记、文献、手稿、图片为主,重现读者诸君的亲身经历,印证30年岁月的丰富多彩。还有一幅漫画,既为活跃版面,也增视觉元素,或幽默,或寓意,也让本报编辑、美编煞费苦心。
难为这些80后出生的编辑记者,竟也很有大局观念责任意识,知道轻重缓急,孰深孰浅,几度出入图书馆搜集资料拾遗寻宝后,初步排定了一个月的版面选题,涉及时政经济文化生活,倒也五颜六色,蔚为大观,*后选定2008年2月19日为开栏日,因为这天是小平逝世的日子,也是他二次南巡的日子。主稿“小平南巡改变中国”,从深圳一个渔村如今的富足生活为切入点,从一个侧而反应这位伟人古稀之年奋勇南巡,疾呼思想解放,开创一个新时代的丰功伟绩。“新观察”的标题是“思想解放永无穷期”,作者周瑞金即大名鼎鼎的“皇甫平”,文章既是点题,也是开栏声明。
北京不愧为文化之都,有品位有思想的人多,加上大家都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日志中国”推出后好评如潮,一时风生水起,有30多家出版社愿意把它整理成书,几轮谈判后,*后选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无他,缘于该社杨瑞雪社长的执着和对《新京报》的谬赞,她亲自带编辑来到新京报社,搞得我受宠若惊,“不合作”三个字是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的。只是希望这套书的推出还能像5个月前栏目初创时一样,读者依然抱有不读不快的兴致。
序写到此,翻了一下案头的报纸,“日志中国”已出到143期。一份报纸拿出如此多的篇幅、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做一个专题,在现今中国报业中也算风毛麟角,更为难得的是,以我们的才疏学浅末学后进,操作这样一个敏感、复杂而重大的题材,竟还能赢得上下左右的一致首肯,殊为不易。为此要感谢本报采编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特别是时事新闻中心的主力编辑记者们,而作为该栏目总负责的王跃春和刘炳路每天运筹调度,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借此也表示谢意。希望“日志中国”不仅能够有始有终,还能为读者留下难忘的回忆。
新京报社社长 总编辑
戴自更
2008年8月
《新京报》创刊于2003年11月11日。作为《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一份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型时政类城市日报,根植北京,面向全国,放眼全球。
《新京报》办报理念为“品质源于责任”,将媒体责任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以敏锐的视角、快速的反应、客观的报道、深厚的功力,持续推出重磅新闻和独立评论,彰显法治与人文精神,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
《新京报》日均88版。报纸内容丰富多元,览尽时政、社会、国际、体育、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创刊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多次被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中国最具成长潜力的媒体”、“中国最新锐报纸”、“中国最具新闻影响力的报纸”等,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中国历代兵书 内容简介 兵书,在我国源远流长、卷帙浩繁。是我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军事斗争的产物...
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 本书特色 刘伯承是中国战争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他的雄才传略和坚定勇毅,使之成为世界级名帅;而邓小平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并*终成为影响...
《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内容简介:一位越战英雄,在离开战场三十年后,家庭圆满、事业有成,却为何自责悔恨、郁郁而终? 一
永远的丰碑(十一) 内容简介 从今年2 月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共同推出了《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每天介绍一...
一部专门分析当代中国人大制度与人大代表角色和身份,直面当代中国政治信任问题的政治学优秀本土作品!编辑推荐政治信任问题在中国远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重大...
雷锋诗赞 本书特色 沈阳军区政治部编著的《雷锋诗赞》内容介绍: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五十周年,同时3月5日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的纪念日。近...
中外应对危机100例 本书特色 刘上洋主编的《中外应对危机100例》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自然、企业等领域,分析了100个应对危机的经典案例,包括危机的成因...
大决策-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探踪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制度。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
权力运行的轨迹-17-18世纪中国的官僚政治 本书特色 本书以“权力运行的轨迹”命名,是想就清代前期权力实施的过程进行综合考察。在封建社会,权力运行本身是...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为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之一。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
最强武器-世界军事大百科-完全图解版 本书特色 《世界军事大百科——*强武器(完全图解版)》从空中*强武器、海上*强武器、陆地*强武器的三个方面以全彩图的方式解...
《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原理与实践》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教企业如何利用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企业网络安全能力并系统性构
开国十少将 内容简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非凡的将帅之才,闪烁着一颗颗耀眼的巨星。几十年征战生涯,他们叱咤风云,威武豪迈。在金戈铁马的战...
贞观政要 本书特色 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至于垂世立教之美,典谟谏奏之词,可以弘阐大猷,增崇至道者,爰命不才,备加甄录,体制大略,咸发成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本书特色 该书较为系统地学习、研究和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TheperiodimmediatelybeforetheSecondWorldWarwasaparticularlycrucialone,whichsawth...
中国民众政治支持的测量与分析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政治支持是分析的主要对象。根据上述伊斯顿的理论,作者陈捷选择了政治支持的两个维度——普遍支持和特定支持...
《兵棋与兵棋推演》作者着手此书的主要动力是解答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开始动笔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随着资料的
察吏-中国古代吏治镜鉴 内容简介 《每日吏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以读史札记形式深刻剖析了古今共通的吏治问题。既有史实,又有对现实状况和工作实践...
习近平讲故事 本书特色 “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