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与服从是任何一种政治秩序的基本问题,而“权威”这一概念构成了支配与服从关系的核心。探讨“权威的理由”,涉及所谓“政治正当性”问题。由于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现代政体越来越难以被视为“自然之物”而是被看作“人造之物”,政治权威也就越来越需要以“可信的理由”来作正当性辩护,而这种辩护也可以被追问、质疑和辩论。因此,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条件下便显得格外突出。2007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现代性之反思:以正当性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学术研讨会,四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参加会议。编者选择了主题相近的部分会议论文,汇集之后形成这部论文集。四个部分的文章在方法路径和论题焦点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偏重思想史的方法,有些采取政治哲学的分析进路,有些着眼于中国思想传统的脉络,有些侧重论述西方政治理论问题,但所有文章都在共同的问题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对话。
支配与服从是任何一种政治秩序的基本问题,而“权威”这一概念构成了支
配与服从关系的核心。探讨“权威的理由”,涉及所谓“政治正当性”问题。由于
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现代政体越来越难以被视为“自然之物”而
是被看做“人造之物”,政治权威也就越来越需要以“可信的理由”来作正当性辩
护,而这种辩护也可以被追问、质疑和辩论。因此,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条件
下便显得格外突出。
2007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现代性之反思:以正当性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学
术研讨会,四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参加会议。编者选择了主题相近的
部分会议论文,汇集之后形成这部论文集。四个部分的文章在方法路径和论题焦
点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偏重思想史的方法,有些采取政治哲学的分析理路,有些
着眼于中国思想传统的脉络,有些侧重论述西方政治理论问题,但所有文章都在
共同的问题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对话。
支配与服从是任何一种政治秩序的基本问题,而“权威”这一概念构成了支配与服从关系的核心。探讨“权威的理由”,涉及所谓“政治正当性”问题。由于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现代政体越来越难以被视为“自然之物”而是被看作“人造之物”,政治权威也就越来越需要以“可信的理由”来作正当性辩护,而这种辩护也可以被追问、质疑和辩论。因此,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条件下便显得格外突出。
2007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现代性之反思:以正当性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学术研讨会,四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参加会议。编者选择了主题相近的部分会议论文,汇集之后形成这部论文集。四个部分的文章在方法路径和论题焦点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偏重思想史的方法,有些采取政治哲学的分析进路,有些着眼于中国思想传统的脉络,有些侧重论述西方政治理论问题,但所有文章都在共同的问题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对话。
Ⅰ儒家思想与中国政治传统
儒家思想与东亚公共哲学
——以“和而不同”意旨之分析为例
江宜桦
从公共哲学到东亚公共哲学
“公共哲学”看似一个清楚明了的概念,其实争议不少。有人认为公共哲学就是政治哲学,因为政治所关注的正是公众的事务;有人则认为“公共”的范围比“政治”还要广泛,“公共领域”中所发生的事情未必都与“政治”有关。有人认为公共哲学只是一个中性的描述用语,包含各种对公共事务有所立论的哲学思想,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环保主义、和平主义等等;有人则认为公共哲学本身代表某种特定的学说立场,与前述各种主义或思想运动并立。更有甚者,女性主义者可能不喜欢公共哲学,以为这是一种奠基于公私领域二分、男性思维主导一切的思想流派;可是公共哲学的支持者通常会辩解公共哲学绝无此意,而是对公私领域议题一视同仁的学说。
本文认为,就关注的范围而言,公共哲学不是狭义的政治哲学,也就是说,不是仅仅关注政体、权力、治乱、兴亡的理论学说。它所探讨的范围涵盖公共领域的各个面向,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道德、宗教、传播等等。第二,本文认为公共哲学确实表达某些特定的主张,具备某种特定的规范性色彩,而不是用来泛指所有对公共议题有所发挥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它像是某种特定的“主义”。可是目前它仍未发展到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比较像是在一个共同的名词下,根据某些基本主张或关怀,而逐渐展开的一些论述。它的严谨度不像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那样,让人一目了然;但是随着各种相关论述的调和与整并,有可能会慢慢形成一个寓多于一的系统。最后一点,既然公共哲学关怀所有公共事务,自然也包括任何具有公共讨论必要性、但原本被隐匿于所谓“私人领域”的问题,像是家庭暴力问题、家务劳动合理待遇问题等。公私领域界域的划分,本来就是公共哲学必须不断反省讨论的问题,并不存在僵化固定的标准。
公共哲学这种“略有所指、寓多于一”的性质,在“公共哲学”一词发明及延伸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印证。据目前的文献所知,最早使用“公共哲学”(public philosophy)一词的学者乃是美国政论家Walter Lippmann(1889——1974)。Lippmann以“公共哲学”指涉西方的自然法主义及文明传统,其主旨乃是肯定全体人类之上存在一种更高的、无形的普遍法则,此种普遍法则落实于各种具体的宣言、制度、实践,昭示人类所应遵循的道德判准。Lippmann也认为,虽然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有各种
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外事礼仪 本书特色 *具实效的礼仪经典,追求品位的魅力范本和礼仪教程。公司、学校、机关的黄金培训读本。提升品位的礼仪教程,追求优雅的...
《云去云来》内容简介:水深水浅,云去云来,听林青霞的第一本有声书。林青霞说:宋代词人蒋捷的《听雨》,这何尝不是我内心的写照
月读-第1辑 内容简介 自党的十六大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后,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将建设学习型社...
遵义会议文献-人民文库 目录 **辑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七日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致二、六军团、四方面军及中央军区电(...
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 内容简介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德国历史*悠久的政党,也是唯一历经19世纪后半期以来德国历史发展的所有阶段而生存至今的政党。“二战...
中南解放战争纪实 内容简介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1949年春天的主旋律。来自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第四野战军,奉命向中南六省进军。跨黄河,过长江,大迂回,大...
图说延安 本书特色 《图说延安》收录了1937年至1947年延安时期珍贵的历史图片300余副,记述重要历史场景、重大历史事件的文章80篇。全书以时间为序,图片与...
《高职应用文写作》内容简介:本书以最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为指导,以一个新入职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写作任务为中心,
改革只有进行时-对3个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的回顾 本书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对3个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的回顾)》是资深经济学家高尚全同志对第十二届、十四届、十六届三中...
《写给最好的自己》内容简介:本书是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的具有开创性的成功学奠基之作,此书也成为西方最重要的人生成功秘籍之一
第三帝国武装党卫军-从未面世的纪实:1923-1945 本书特色★德国纳粹的武装党卫军是历史上*为残暴而疯狂、且令人恐怖的军事组织之一。它的职责是保护纳粹党的领...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本书特色 帝制中国的官僚政治由拥有人文教养的儒生文士承担,“文人”和“官僚”一身二任,由此塑造出了一种“士大夫政治”。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
晚清政治思想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的社会史资料与思想史材料,回复到当时语境,阐述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为晚清思想界描绘真实而深远的图景,同...
民族主义与国际社会 内容简介 国际社会指的是什么?国际社会这个观念建立在何种规则之上?民族主义理念是如何影响国际社会的演进的?在本书中,詹姆斯·梅奥尔通过对上述...
《战斗圣经2(战地指挥官篇):美国陆军战斗技能完全图解》由日本首席军事插画家上田信执笔,以漫画的方式,完全图解了美国陆军战斗
中国古代权规则-修订版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是官本位的政治制度,能当上官就有了一切。但能当上官,当好官,利国利民又不害己,也非易事。李古寅的《中国古代权规则》列古...
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上-[全本] 本书特色 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带你走近日本海军,走近这支疯狂的赌徒性质的军队,看他们是如何走上赌场,...
孙宏云,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政治与法律学科史、近现代政治人物与政治思想史、近代中日关系史,著作有《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
联合舰队内幕-旧日本海军主战装备与太平洋战争 本书特色 从明治维新后到二战结束,日本表现出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极强的扩张欲望。日本的强大海上力量成为其实现野心的重要...
空军大辞典 内容简介 《空军大辞典》的出版,是近年来空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是中国历史上**部介绍空军知识的大型辞书。中国是世界上*早进行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