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与服从是任何一种政治秩序的基本问题,而“权威”这一概念构成了支配与服从关系的核心。探讨“权威的理由”,涉及所谓“政治正当性”问题。由于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现代政体越来越难以被视为“自然之物”而是被看作“人造之物”,政治权威也就越来越需要以“可信的理由”来作正当性辩护,而这种辩护也可以被追问、质疑和辩论。因此,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条件下便显得格外突出。2007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现代性之反思:以正当性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学术研讨会,四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参加会议。编者选择了主题相近的部分会议论文,汇集之后形成这部论文集。四个部分的文章在方法路径和论题焦点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偏重思想史的方法,有些采取政治哲学的分析进路,有些着眼于中国思想传统的脉络,有些侧重论述西方政治理论问题,但所有文章都在共同的问题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对话。
支配与服从是任何一种政治秩序的基本问题,而“权威”这一概念构成了支
配与服从关系的核心。探讨“权威的理由”,涉及所谓“政治正当性”问题。由于
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现代政体越来越难以被视为“自然之物”而
是被看做“人造之物”,政治权威也就越来越需要以“可信的理由”来作正当性辩
护,而这种辩护也可以被追问、质疑和辩论。因此,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条件
下便显得格外突出。
2007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现代性之反思:以正当性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学
术研讨会,四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参加会议。编者选择了主题相近的
部分会议论文,汇集之后形成这部论文集。四个部分的文章在方法路径和论题焦
点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偏重思想史的方法,有些采取政治哲学的分析理路,有些
着眼于中国思想传统的脉络,有些侧重论述西方政治理论问题,但所有文章都在
共同的问题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对话。
支配与服从是任何一种政治秩序的基本问题,而“权威”这一概念构成了支配与服从关系的核心。探讨“权威的理由”,涉及所谓“政治正当性”问题。由于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变迁,现代政体越来越难以被视为“自然之物”而是被看作“人造之物”,政治权威也就越来越需要以“可信的理由”来作正当性辩护,而这种辩护也可以被追问、质疑和辩论。因此,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条件下便显得格外突出。
2007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现代性之反思:以正当性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学术研讨会,四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参加会议。编者选择了主题相近的部分会议论文,汇集之后形成这部论文集。四个部分的文章在方法路径和论题焦点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偏重思想史的方法,有些采取政治哲学的分析进路,有些着眼于中国思想传统的脉络,有些侧重论述西方政治理论问题,但所有文章都在共同的问题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对话。
Ⅰ儒家思想与中国政治传统
儒家思想与东亚公共哲学
——以“和而不同”意旨之分析为例
江宜桦
从公共哲学到东亚公共哲学
“公共哲学”看似一个清楚明了的概念,其实争议不少。有人认为公共哲学就是政治哲学,因为政治所关注的正是公众的事务;有人则认为“公共”的范围比“政治”还要广泛,“公共领域”中所发生的事情未必都与“政治”有关。有人认为公共哲学只是一个中性的描述用语,包含各种对公共事务有所立论的哲学思想,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环保主义、和平主义等等;有人则认为公共哲学本身代表某种特定的学说立场,与前述各种主义或思想运动并立。更有甚者,女性主义者可能不喜欢公共哲学,以为这是一种奠基于公私领域二分、男性思维主导一切的思想流派;可是公共哲学的支持者通常会辩解公共哲学绝无此意,而是对公私领域议题一视同仁的学说。
本文认为,就关注的范围而言,公共哲学不是狭义的政治哲学,也就是说,不是仅仅关注政体、权力、治乱、兴亡的理论学说。它所探讨的范围涵盖公共领域的各个面向,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道德、宗教、传播等等。第二,本文认为公共哲学确实表达某些特定的主张,具备某种特定的规范性色彩,而不是用来泛指所有对公共议题有所发挥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它像是某种特定的“主义”。可是目前它仍未发展到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比较像是在一个共同的名词下,根据某些基本主张或关怀,而逐渐展开的一些论述。它的严谨度不像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那样,让人一目了然;但是随着各种相关论述的调和与整并,有可能会慢慢形成一个寓多于一的系统。最后一点,既然公共哲学关怀所有公共事务,自然也包括任何具有公共讨论必要性、但原本被隐匿于所谓“私人领域”的问题,像是家庭暴力问题、家务劳动合理待遇问题等。公私领域界域的划分,本来就是公共哲学必须不断反省讨论的问题,并不存在僵化固定的标准。
公共哲学这种“略有所指、寓多于一”的性质,在“公共哲学”一词发明及延伸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印证。据目前的文献所知,最早使用“公共哲学”(public philosophy)一词的学者乃是美国政论家Walter Lippmann(1889——1974)。Lippmann以“公共哲学”指涉西方的自然法主义及文明传统,其主旨乃是肯定全体人类之上存在一种更高的、无形的普遍法则,此种普遍法则落实于各种具体的宣言、制度、实践,昭示人类所应遵循的道德判准。Lippmann也认为,虽然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有各种
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 本书特色西方世界的中国观念有着丰富的思想根源。从古到今,许多西方人在他们的*述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对中国的看法。何辉编*的《龙影...
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中国政治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和文集十几部,近著有《建国之惑:留学精英与现代政治的误解》(201...
1931-1945-全面抗战-中国血:抗战十四年-第2卷 本书特色 《中国血:抗战十四年》,虽然不是一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纯学术性著作,但却是一部比较客观、全面...
亚历山大战史:从战争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至公元前301年伊普苏斯会战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8年1版1印,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日本武士战争史》作者王子...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内容简介: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一书中,作者表明不平等并非仅仅由人口的增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 本书特色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信息制度论·话语优势·制度绩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 目录 前言**章 信息制度论一、信息制...
不破楼兰终不还-世界经典攻坚站 本书特色 《伴随》编辑部编著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世界经典攻坚战)》一书,从难以计数的大小战役中精选12个*经典的攻坚战战役,分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精装4-6卷)》,本书包括:国防军建设的开端、解放全国大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
惧怕差异-古希腊思想中政治科学的诞生 本书特色 《惧怕差异:古希腊思想中政治科学的诞生》:翻译西方学界诠释西学经典的论著,充分利用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就,於...
中国与国际体系进程与实践 本书特色 中国与国际体系是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的项目,受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资助。中国外交以及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是研究基...
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 节选 本研究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际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通过大量公开、详实的统计数...
《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中叶以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迈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在这一时期,以
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II 本书特色 余太山等主编的《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Ⅱ)》的出版得到这个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主要由内陆...
《超越与回归》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为研究对象,立足政治哲学中的正义史语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
《骄傲之塔》内容简介:塔奇曼在这部作品中将视线集中于“一战”爆发前25年的西方社会,以艺术家般的手法再现了彼时的思潮与理想,
《吕祖谦文献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通过对吕祖谦文献学撰述的仔细梳理、文本细读,以《吕氏家塾读诗记》和《大事记》为中心,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
北宋政治改革风云中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当北宋中期积弊已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以一身任天下之责,推展以富国富民...
国际安全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将概括性、基础性与前沿性、专业性相结合,但由于写作周期等原因,也由于当今时代是一个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问题大量涌现的时代,写作完...
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中的《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分册。全书共分九章,其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