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无论追忆齐如山与梅兰芳在传承、改革京剧艺术中凝为晶华的友谊,还是回顾陈先生在漫长岁月里与齐梅两位大师的过从交往,连同涉及的梨园故人、氍毹故事,都不失为根柢资料,而且娓娓道来,让人亲临其境,仰其人而聆其声,很值得阅读并收藏。
如老平时谈话,对梅氏的批评,有时虽深浅不同,但大体上总是称赞梅对戏剧领悟力之高,对艺术工作孜孜不息;待人和气厚道,就是对用人也从不疾言厉色,一派温谨的气质,永远可以从他身上觅得。
如老把身段研究好以后,第二天到梅家去教他。梅会得很快,但也有些身段、若干姿势,前后接连不上,不得已,如老也穿上有水袖的褶子,与梅同舞,经过几个小时的练习,居然练得很好。
齐如老告诉我,梅兰芳在北平住无量大人胡同时的情况,与现在上海这所小楼,真是难以比拟。以我亲眼所见,梅那时上海居住的环境,既比不上北平的徐兰沅,更不如尚小云。如老常说,像梅兰芳这种人,除了唱戏是他的拿手外,其余都非所长,包括财物与生活的经管;而且永远养活着一批吃闲饭的人。
——陈纪滢《齐如老与梅兰芳》
《齐如老与梅兰芳》无论追忆齐如山与梅兰芳在传承、改革京剧艺术中凝为晶华的友谊,还是回顾陈先生在漫长岁月里与齐梅两位大师的过从交往,连同涉及的梨园故人、氍毹故事,都不失为根柢资料,而且娓娓道来,让人亲临其境,仰其人而聆其声,很值得阅读并收藏。陈纪滢(1908-1997),本名陈奇滢,笔名有滢、丑大哥、生人、影影、羁瀛等。河北安国人。北京民国大学、哈尔滨政法大学夜间部毕业。1928年同孔罗荪创立蓓蕾文艺社。1935年创办《大光报》。30年代,他借《大公报》陆续结识大批文化名人,形成一个专发抗战题材作品的文化阵地,奠定了他的编辑家身份。40年代,他同沈从文主编《华北日报》的《文学周刊》,同时创作出版小说、报告文学。1949年8月赴台湾,50年代发表大量“乡土文学”作品。1954年在带领台湾文化界“除三害”运动之后,精力主要转入文学意识形态领域,有《文艺新里程》《文艺运动25年》等著作。
二大马神庙十八号。我经如老介绍,于三十五年春天薄暮,去到他们家拜访。大门是坐南朝北的。进了门经过一条通长夹道,然后又是一个坐南朝北的二门,往右首拐,有一道映壁墙,把一宅分为两院。北院是王瑶卿家,南院是王凤卿家。院内东西各有厢房,瑶卿住北上房西头,听说东头是他女儿铁瑛的卧室。一进他的房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那两只黑黝黝的靠北墙山的通到屋顶的立柜。这是北方人旧日最时兴的橱柜。柜扇的铜饰也长了黑锈。迎门是一只镶座的立镜,似乎被灰尘也涂满了,几乎照不出人影来。橱柜前有两只椅子与一只茶几。靠南窗是炕,炕中间有一只矮腿桌子,上边摆着些茶具。靠北墙山是一只长方形炕柜,上面罗着一些被褥。炕上也铺着褥子,自然少不了那只长而圆的枕头。墙壁上还有他自己画的兰草。这本是中国let式老年人房间内传统的布置,在我并不感觉陌生。只是比起其他名伶来,这儿多了一些衰落的气氛。当进入之后,让我坐据上首椅子。瑶卿先生斜坐在迎门炕沿上。带我进来的佣工替我倒上茶,也跟王氏又续满了碗。正要讲话时,就进来了一位大约三十左右岁、中等身材的小姐,态度非常稳重。据介绍是他的女儿,名唤铁瑛,跟着又进来了一位蹦蹦跳跳的小姑娘,看样子,也不过十六七岁。王氏向我介绍说:“这是玉蓉的女儿,跟我在学戏。”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小姐铁瑛,就是伶界共同熟知的“老铁小姐”,也登过台,不过仅唱了一个很短期就退休了。那位蹦蹦跳跳的小姑娘,就是名青衣王玉蓉的女儿,后来取艺名的小王玉蓉。听说①,已经大红起来,单独挑大梁不断在各地演出了。可不是吗?她现在已是三十多岁的少妇了。我生也晚,等我于民国十四年到达北平时,王瑶卿几乎已谢绝歌坛,偶有演出,我也没机会观赏;但他的剧照、唱片我曾看过听过;他对中国皮簧戏革命性的贡献,我也是知道的。那年,他大概是七十二岁,看来还不像。可能因过去有芙蓉癖之故,面色显得清瘦白皙,但是那一副瓜子脸,宽宽的前额,两只玲珑透剔的眼睛,和秀美的鼻子,令人推想,当年装扮出来,一定是很好看的。那幅“十三妹”的剧照不就是证明吗?我问他近来的生活,他似乎也有无限感慨,徐徐说道:“还不是靠些老朋友接济?腿又不好,哪儿也不能去。”随后便谈起梅兰芳来。“兰芳总是依年按节给我汇钱。当然砚秋也没忘了我。其余的人,多多少少,总是有的。譬如(张)君秋,也常常来
陈纪滢(1908-1997),本名陈奇滢,笔名有滢、丑大哥、生人、影影、羁瀛等。河北安国人。北京民国大学、哈尔滨政法大学夜间部毕业。1928年同孔罗荪创立蓓蕾文艺社。1935年创办《大光报》。30年代,他借《大公报》陆续结识大批文化名人,形成一个专发抗战题材作品的文化阵地。
塞万提斯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评介了这位伟大的西班牙经典作家,以翔实的材料比较全面地评述了作家的一生:其卑微身世,坎坷经历,成长过程,参加的主...
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 本书特色 送给父亲*好的礼物!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巴兹?贝辛格的情感自传,感动美国人的父爱圣经。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 内容简介 《父亲...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本书特色 从8岁加入利物浦青训营,到35岁飞赴洛杉矶,史蒂文·杰拉德将其27年欧洲足球生涯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利物浦,伴随了整...
卡夫卡口述 本书特色 本书曾以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瑞典文、英文等,十几种文字风靡全世界,与《歌德谈话录》堪称德语双璧,本书是唯一未被删节的全本。“一个犹太鬼才...
万斯同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思想并非先验之物,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借鉴和继承,而且它...
明世宗传 本书特色 史籍中的世宗是多面的,记载着他的仁孝善良,也记载着他的暴虐;记载着他的果断刚毅,也记载着他对弊政的漠视牵延;记载着他毫不假贷贪酷之辈,也记载...
《诗国万物》内容简介: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诗歌教学方式,用不同的自然事物,即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元素进行专题分类,把中国古典诗歌
《共同富裕: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内容简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我国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征程。实现共同富
陶成章 内容简介 陶成章(1878-1912),浙江会稽陶堰(今绍兴县陶堰)人,光复会创立者之一。少有志向,以排满反清为己任,曾两次赴京刺杀慈禧太后未果,后只身...
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 本书特色 《广州图书馆藏珍本丛刊·可居室藏书系列: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据广州图书馆藏可居室藏书中清末广东学人李宗颢手稿《南海李应鸿先生行述》...
最好的女子-II 本书特色 聪明的女人在八卦里看女人的天性,慈悲的女人在八卦里看女人的天命。最好的女子-II 内容简介 《*好的女子ⅱ》是黄佟佟畅销传记散文集《...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及艺术追求和实践的回顾,分两部分,上部以“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为题,记述了作者的成长、求学等等;下
开国第一任省长 本书特色 **任省长共29位,他们是:聂荣臻、黄敬、杨秀峰、程子华、乌兰夫、杜者蘅、周持蘅、于毅夫、陈毅、谭震林、曾希圣、张鼎丞、邵式平、康生、...
民国教授往事 本书特色 辜鸿铭、刘文典、黄佩、章太炎、顾颉刚、苏雪林、陈寅恪、傅斯年、钱玄同、刘半农、朱自清、台静农、王国维……本书涉及民国著名教授二十余人,他...
居里一家:一部科学上最具争议家族的传记 本书特色 这是关于世界上*出类拔萃的科学之家的**部内容全面的传记:居里一家人的共同努力,改变了历史进程。《居里...
历代寓湘人物传略-(82) 内容简介 湖南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湖南文脉得以绵延不绝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千百年来湖湘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印...
《姚明传》是由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播讲的同名长篇评书编辑整理而成,讲述了姚明从出生到退役之间那些或激动人心、或鲜为人知的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基本要求及财税体制改革关系的理论研究,找
闪击之王 本书特色 新技术改变战争模式的创新实战经典 德国装甲兵之父对第三帝国战败的反思 闪击之王 内容简介 古德里安的战争回忆录, 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 尤...
房龙讲述名人的故事 本书特色 粱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历史,就是无数人物的传记。』又说:世界历史『实际都是降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