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郑振铎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我们重新编选郑先生的书话文字,辑《漫步书林》初、二集,于近期陆续印行,作为对郑振铎先生一生致力于祖国图书文献事业的纪念。
本书初集收录访书、读书随笔,另及序跋等作;二集收录访书日记(含《求书日录》)、《劫中得书记》(含《续记》)、《西谛题跋》(摘录)等。书中文字,主要依据《郑振铎全集》、《西谛书跋》、《郑振铎日记全编》,另以《疴偻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初版)、《欧行日记》(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初版)、《蛰居散记》(上海出版公司1951年初版)、《劫中得书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初版)、《郑振铎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988年初版)诸书作参考,部分文字据原始发表报刊或初版单行本校订。
读书杂记(摘录)
元刊本琵琶记
元刊本的小说,今已发见了几种,元刊本的戏曲,于《元刊杂剧三十种》外,又有《琵琶记》等的发见。这种发见在研究中国文学的人看来是极可注意的。元刊本的小说,《三国志平话》已印行,其余几种,大约不久也可出版。《元刊杂剧三十种》早已印行。元刊《琵琶记》也已由武进董氏用珂罗版印行。全书二册,的是元刊的本相。卷首附有插图十幅,笔致潇洒,镂刻精工,甚似明代万历以后的作品。我很怀疑,不知这些图是否即为原刊本所有。我的一位友人却断定以为这的是元物。明代的传奇插图,如所称为陈眉公,李卓吾批评的几种,都没有那末生动可爱,像这一类的插图,当然不是明代所会有的。我总有些疑心,不能就相信这话。说这话的人却十分相信董氏的精细诚实,所以便一口咬定这些插图决非明物。我也素来佩服董氏刻书的谨慎精密,所以也姑且赞同他的话。后来,我见到了明末凌漾初氏所刊的《幽闺记》,其插图的调子与董印的《琵琶》插图十分相同,即图幅边上的引本文句子的题词,其笔法也是相类的。我便猛省道,“也许元刊《琵琶》的插图也是凌氏本的《琵琶》上的吧。”过了一年,我见到了一部凌氏刻本的《琵琶记》,其所附的插图,果然便是董氏影印、本所有的。我将这图示给我的那位朋友,他才哑然无言。像这样的印书,似乎不十分城实,且实在足以误人。见闻不广的人,往往会将二代的刊物合而为一;也许竟会有人据此而讨论元代插图的价值与笔致的,那不是大可笑的事么?在这一点,我很希望现在刻印古书的人,要以诚实为**个前提。即拿《琵琶记》来说吧,*好是照原本样子,不附图(原本有图与否,不可知,须请董氏说明);如必须附图,也须慎重的声明,这些插图本非原本所有,而系借自某种刊本的。不然,欺人误己,决非刻印古书的道德上所允许的。听说这一类作伪的事不少,长沙叶氏便是一位惯于作伪的人(?)。很希望收藏家,研究者们能够随时指摘他们出来。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
郑振铎(1898—1958),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现代作家、学者、藏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一九二一年一月,与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一九三一年九月,应聘为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一九三五年八月,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教授。约一九三七年底,与友人组织“复社”,次年编辑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一九四○年,在上海与张寿镛等人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珍贵古籍文献。一九四九年后,曾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八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著有《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欧行日记》、《中国俗文学史》、《蛰居散记》、《劫中得书记》、《中国文学研究》等,编有《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十竹斋笺谱》(与鲁迅合编)、《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中国古代版画丛刊》(初编)、《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等,译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汪曾祺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 本书特色 《汪曾祺精选集》:薛大娘身心都很健康她的性格没有被扭曲披压抑舒舒展展无拘无束这是一个彻底解放的自由的人孩子们的眼睛里有泪...
安徽古典风情竹枝词集 本书特色 潘超、孙忠铨、朱锦翔编写的《安徽古典风情竹枝词集》收录从唐代到清末年间展示安徽地域风情的竹枝词数百首,涉及地域遍及安徽全境,涉及...
当代学者文史丛谈--书林一枝 目录 《鸳湖曲》笺证――吴昌时事辑附:补记关于吴梅村吴梅村《南湖春雨图》张岱《琅?文集》跋张岱的《史阙》关于祁承?――读《澹生堂文...
菊花的幽香 本书特色 丛书尽数收入《北京文学》55年来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之精华,不少为绝版或者首次结集出版社,代表了当代文学创作的*高水平。赏析指南·...
华西坝文化丛书华西书信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华西书信,时间从1911年到1950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为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期间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中华...
我与地坛 本书特色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
斯人已远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孙女周仰之的纪实作品,讲述了行将消逝于历史烟尘中的时代故事,勾勒了周立波、周扬、姚芷青、周路易、林家兄弟、姚家姐妹等家...
宋词三百首 本书特色 宋词的数量浩如烟海。阅读宋词,可以借助各种选本。朱孝臧编选的《宋词三百首》,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宋词选本,今天看来仍有很多可取之处。现加以评注...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 百年来久负盛名的词话经典。这本由墙峻峰注析的《 人间词话/浪漫古典行》以当代的审美视角和清丽流 ...
闯荡古玩江湖 本书特色 你想知道古玩市场的来龙去脉吗?你想知道古玩市场的规矩吗?你想知道古玩市场的惊险故事吗?本书告诉你:古玩市场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走向;如何把握...
奥尔皮里的秋天 本书特色 吉茨安·塔比泽致力于从内部,用他每一行诗句、每一个韵脚探寻他丰富的、充满领悟能力和心灵预感的深度。他诗歌中*重要的东西,就是那种抒情潜...
叫母亲太沉重 本书特色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搀扶我,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
毛建军,1958年生于北京,现为朝阳医院推氧气瓶的一名普通工人。推完氧气瓶回到东五环小家的他,会用纸笔写下自己的思考:“纠结一个人是不是北京人实在显出我们的鄙陋...
《四大名著应该这样读》内容简介:本书遵循《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增强初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夜思与独语 本书特色 张炜先生历任栖霞县寺口橡胶厂技术员、工人,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档案编研处干部,山东省文联专业作家、创作室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
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三辑 内容简介 《诗经研究丛刊(第13辑)》是一部关于诗经研究的理论专著。本辑共收录了沈鸿的《〈大雅〉、〈周颂〉不载堯、舜传说的考论—兼谈周文...
老M神侃-一个职业秘书对官场秘闻的高谈阔论 本书特色 《老M神侃》:一个职业秘书对官场秘闻的高谈阔论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当官的感兴趣。公侯伯子男,一到七品官,那么...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
难逃法网-厦门特大走私案侦破与处理 本书特色 《共和国故事·难逃法网:厦门特大走私案侦破与处理》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难逃法网-厦门特大走私案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