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民众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这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保护传承这些活态文化,既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延续,智慧的张扬,情感的的连结,提升社会格调,培植公众修养,也是扩展时代思想。
人类社会存在是历史性的,保护与传承历史的见证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同自己历史进行对话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它对于凝聚民族认同、维系社区传统、促进文化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范围: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
《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认识鱼皮文化,研究它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记录赫哲及其先民等北方渔猎民族使用鱼皮的一段历程。这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专题调研,一次时断时续十五年的调研成果。
鱼皮文化是赫哲及其先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包括人们使用冷水鱼类鱼皮的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即鱼皮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的应用;鱼皮在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等方面对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还包括了鱼皮技艺在传承过程中的完善、发展与流变……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鱼皮文化生成于赫哲等北方渔猎先民在惊涛骇浪的江河湖海中的渔猎生活。所以,研究鱼皮文化,首先要置身于北方渔猎文化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个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的题目。它无法脱离这样一个母题一一北方渔猎经济。
鱼皮文化发展与演变于漫长的历史传承之中,这是百年、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它是肃慎系黑水靺鞨--野人女真--赫哲民族一脉相承的主流文化中*具特色的典型文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人类童年的记忆渐次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先进的生产方式终究要取代落后的生产方式。人们终将和曾与之朝夕相伴的传统相揖别,传统的东西将成为文化遗产而走进博物馆。鱼皮文化毫不例外地因循着这条轨迹行进,从辉煌走向衰落。曾经相互链接的鱼皮文化圈湮没在了历史的汪洋之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世界历史步入了现代工业与商品经济时代。但是,三江流域妁赫哲(那乃)人非但没能同步发展,甚至依然徘徊在渔猎经济时期。他们仍然普遍穿着鱼皮衣的独特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界人士以及一些怀着不同目的的旅行者纷至沓来,寻找人类童年的记忆。他们换取、购买、收藏鱼皮衣服,客观上不仅使鱼皮文化在博物馆里得到了永久保存,而且使行将消失的鱼皮服饰及其制作技艺在不经意间延续了生命。也就是说,鱼皮技艺得以在赫哲(那乃)人中传承至今,具有某种偶然性
马克关于妇女对“勒勒”非常珍惜的原因猜得较准,“勒勒”可以吓走各种妖魔鬼怪,免遭侵害确属一种“宗教观念”的延伸,固然可珍可惜。
但是送人之后还可以重做,更有甚者那么多的奢侈品的诱惑是足以抵消这种珍视的,这就是更深层面的“某种严格遵循的风俗”在起作用。马克用了一个“或者”致其语焉不详,大打折扣,皆因他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不甚了了。中国古代曾把内衣称为“亵衣”,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与贞节密切相关。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妇女一直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信条,视贞节重于生命,作为贞节标志之一的内衣非但不能被用于易物,连轻易示人都不可能。偶尔可见古代小说中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把内衣作为私定终身的信物送给情郎。即使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现代社会,只有南方江、浙、沪一带的女孩出于卫生的考虑而把内衣拿到阳光下曝晒,而思想比较保守的北方女孩仍不肯轻易把内衣展于公开场所。赫哲妇女无论如何不肯用自己的内衣--“勒勒”去交换哪怕是她们梦寐以求的物品,一是对“勒勒”(制作精良)的珍视,二是内在潜意识中更丰富的情感所在。如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意识,对情爱的珍视、只允许自己男人触摸到等等。清代的赫哲人已经受到汉民族影响很深了,山东移民很多生活在他们中间,甚至通婚。相互的思想意识的交流会渗透到各个领域,势必会引起赫哲人道德意识方面产生某些微妙的变化,所以妇女不肯用内衣“勒勒”易物是在情理之中的。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赫哲人穿鱼、兽皮围裙之“重古道而不忘本”,不仅是精神上的,而是有深远的物质背景的:蛮荒时代的人类祖先先是赤身裸体地漫山遍野追逐野兽并与之搏斗,或是在江海中捕捉大鳇鱼、鲨鱼、鲸鱼等凶鱼并与其搏杀,穿到身上的**件东西就是围裙。围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为保护人们赖以繁衍后代的*重要部位免受动物和树枝荆棘的侵害,立下汗以功劳,它对民族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穿上衣裤的渔人、猎人们再系上围裙又多了一层并且是更有实效的庇护。赫哲人在渔猎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人亲身体验到了有如挡板似的围裙明显的保护作用,使他们更加轻易不愿意放弃。很可能偶然的机会使他们发现动物鲜血染到围裙上的鲜艳色彩对野兽存在某种威慑力量,他们还不能解释平板物体具有更大防护作用和鲜艳颜色对动物有恐吓作用的科学道理,因此他们认为彩色的围裙具有某种更大的神力,可以吓退和制服妖魔鬼怪,保护人身安全,保佑猎获丰厚。于是他们不但在整个狩猎过程中更加须臾不离围裙,而且为它涂染上鲜艳的颜色和花纹,在开猎仪式上、结婚典礼上充分利用它保佑、庇护的神灵作用,以至于一代代绵延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地丰富发展。
张敏杰,生于1952年,1968年参加工作,1983年开始从事博物馆学研究工作,1993年开始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了《渔家绝技》等著作。并承担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和项目,是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现任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兼任省民族研究会副理事长,省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部分,包括春联、行业联、生活联、致贺联、祭祀联,在各类对联中,又按民俗张贴位置划分成若干小类,在每个小类中,选取若干...
《醉酒简史》内容简介:醉酒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世上几乎所有文化中都存在狂欢豪饮的情况。天界诸神钟爱饮酒,人间智者苏格拉底
一走就是几万里-《西游记》-风吹哪页读哪页 本书特色 《一走就是几万里:风吹哪页读哪页》是一部对古典名著《西游记》充满趣味与现实意义的解读。在知名媒体人陈思呈眼...
走出中世纪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文稿集,从文化史的视角对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历史进程,作出了独特而新颖的阐述。走出中世...
Vivibear:一個喜歡做白日夢的女孩,經常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論是無與倫比的中華五千年,或是悠遠綿長的尼羅河文明,還是璀璨迷人的巴比倫文化,無不新最神迷,...
容忍与自由 本书特色 胡适论文集中“容忍与自由”一篇的名气远远盖 过了其他篇。事实上在研究胡适的人看来,胡适毕生 *得意且功力*为深厚的...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與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反抗全斗煥政權。15歲的少年東浩和朋友正戴,也一起參加了示威活動。當政府派軍隊進...
书报话旧 本书特色 郑逸梅先生(1895~1992)是海内外知名的文史掌故大家。自1913年起,他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
现代汉语通论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全新的现代汉语课程教材。它总结了近20年来在现代汉语教学的经验教训,力求培养学生观察、搜集语言事实和分析、研究语言事实的能力。在...
朱自清:经典常谈·论雅俗共赏(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
全台五大專業院所營養師【北醫】【三總】【台大】【沐光】【榮新】一致認同推薦!「吃不胖」的秘密,全靠「321巴掌大減肥餐」不用有堅定的意志力,愛吃美食的妳,這次一...
辜妤洁:有点迷糊有点任性有点漫不经心,一直一直做梦的鱼星人。第十二届、第十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花火第一届魅丽文化超级明星文学新人选拔赛全国冠军。已出版...
贵州苗族礼仪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贵州苗族礼仪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边缘化境遇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相反,苗族礼仪文化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不仅为人们提...
[在这本书中同样包含了卡斯塔尼达一开始并不明白的教诲,所以如果没有看过,一定要看过以后再评论它。 网上曾有一段:路——唐望的观照,即是出自此书,在语句上稍有不...
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内容简介 神道教通称神道,它是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是日本文化的根源,它对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神道作为日本国民独...
从输入到输出-第二语言习得教师手册 本书特色 第二语言习得是怎样发生的?即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怎样内化其第二语言系统的。与这个基本问题相关的问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
烧制汉语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美汉语之作,读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学习到更好的汉语,可以获得知识上的补益,学问上的精...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先后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辨析了译介学和翻译学之间的差异,明确了二者...
余光中,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一九二八年生于福建永春,因孺慕母乡常州,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又曾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一生从事诗...
《皆为戏言:新媒体时代的说话指南》内容简介:从亚里士多德到特朗普,从公民大会到推特、微博,文明在已肉眼可见的方式更迭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