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从反思极权主义出发,认识到在哲学和政治之间,在人作为思想的存在和行动的存在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传统哲学家出于对绝对真理的渴望和对个别意见的轻视,把政治活动贬低为工具性行为,政治哲学因此始终是关于政治的一套“哲学”理论而不是对政治本身之所是的思考。本书先论述了阿伦特对西方传统哲学“拒绝政治”的批判,随后分析她本人的政治存在论和现象学,*后探讨她晚年为何要“回到哲学去”,从而表明“哲学与政治之争”的问题如何贯穿于她一生的思想。
本书在研究阿伦特时虽然重点是阐释阿伦特本人的观点,但作者没有回避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问题。她既把阿伦特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严格区分开来,揭露了阿伦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例如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扭曲),又不对之简单否定,甚至还指出了阿伦特在批判“现代性”等问题上与马克思的共同之处。
**章“积极生活”与“沉思生活”: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
关心政治对哲学家来说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易于为我们政治科学家所忽略的是,大多数政治哲学都起源于哲学家对城邦和整个人类事务领域的否定,有时甚至敌视的态度。
——阿伦特:《近来欧洲哲学思想的政治关注》
一、城邦政治中两种生活的统一
(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阿伦特的巨著《人的境况》是对“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行动)的深入分析,它不同于哲学史上许多政治哲学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一开始不是从一个哲学观念出发来规定政治(比如从关于人的本性或者国家的本质出发),而是围绕着人类活动展开,政治概念从这些活动本身得到定义或者根据。这样一个关于政治的现象学研究既需要对政治活动所属的那些人类活动的区域、范围的分析,又需要对政治*初产生的生活形态一一古希腊城邦生活——进行考察。因为在她看来,只要“政治”这个词对人类还有意义,就要追溯到古希腊,从这个词产生之初,“成为政治的,即生活在城邦中”。
阿伦特首先考察了“积极生活”这个词的起源:“积极生活”(vita activa)这个词是中世纪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生活”(bios politikos)的标准翻译,但是这个翻译已经很大地偏离了亚里士多德的原意,因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生活仍是和理论生活(bios theoretikos)并列的两种生活方式。而到了中世纪,这个词和政治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所有属于纷纷扰扰的尘世事务的活动一一政治活动、劳动和工匠的制作活动——都属于“积极生活”,并与“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ua)相对立。沉思生活是闲暇和宁静的,积极生活则在否定的意义上是“不宁静”和“无闲暇的”(a-skholia或nec—octium),它的意义仅在于它为沉思生活服务:因为虽然人必须依靠一些世俗的活动来维持肉体的生存和现世所必需的利益,但他只有在沉思当中才能得到真实的幸福以及在上帝那里的至福。在阿伦特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在历史上发生的改变昭示了政治的自主性地位的丧失,人作为思想的存在和作为行动的存在的分离,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的瓦解。当然,这样的改变并不是一下子发生的,甚至在区分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的奥古斯丁那里,vita activa的使用还保留着它原初的政治含义,即作为“谈话的或实践的生活”(vita negotiosa or actuosa)。
无论我们现代人谈理论和实践的分裂还是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我们看待它们的方式都已经不是古代人的方式了。古希腊人思考理论或实践,是把它们作为两种生活方式(bios或vita)来思考。在第欧根尼所记载的、毕达哥拉斯讲过的一个寓言中,可以找到对理论生活的这一*早理解:“生活……就像一场节日盛会;有的人参加它是为了竞赛,有些人来做买卖,但是*优秀的人作为旁观者前来,因为在生活中盲从的人追名逐利,而哲学家求真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给出了幸福生活的三种选择: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这三种生活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它们都摆脱了生存必需性的强制,但又因自足程度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等级。低级的享乐生活仍受制于感官欲望,真正幸福的生活只有两种:政治生活和理论生活。当然,亚里士多德*终按照希腊哲学的思考方式,视理论生活为*高级、*自足的生活,但在他那里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完全不同于近代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因为其一,在他那里理论仍然是一种“实践”(praxis),对他来说,“实践”的意思是“自足的”,即以自身为目的的“实现活动”;理论生活和实践的政治生活都是两种自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近代理解的理性规则和实际应用。其二,作为自足的生活方式,闲暇对希腊人而言不仅是理论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所有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一方面,闲暇意味着从生存必需性的劳作中摆脱出来,另一方面,闲暇不是无所事事,悠闲度日,而是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希腊人有时间坐在家中来探索宇宙间的神秘,来与苏格拉底进行争论,或到国外旅行,去探索这个世界。无论怎样,他们都积极地找些事来做,在那个时代,闲暇就意味着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
但无论如何,哲学家专门的理论活动的出现都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着理论生活的独立性。在前哲学时代,理论从来没有被看作一种与行动无关的生活方式,那时,理论总是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理论(theoria)在词源学上不仅是观看而且是对神圣活动的观照,伽达默尔说:“theoria一词的原初意义是作为团体的一员参与那种崇奉神明的祭祀庆祝活动。对这种神圣活动的观察,不是不介入地确证某种中立的事务状态,或者观看某种壮丽的表演或节目;更确切地说,理论一词的*初意义是真正地参与一个事件,真正地出席在场。”据考证,一个理论者(a theoros)要么是城邦派去参加另一个城邦的神圣庆祝活动的使者,要么是派去向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咨询的使者,他到真理的源头为城邦的政治、法律、宗教权威带回神的话语。作为城邦和女祭司之间的中介者,他被要求清晰、完整地记下他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增加或删改神的话语都是大不敬的。因此,理论者需要理智上的准确、诚实和所有适合于神打交道的德性。渐渐地,这个词的使用更加宽泛,包括见证和参加各种宗教及体育庆典,这样,理论就意味着在比赛当中的旁观者所做的工作:观察、见证、审视和解释他所见的一切,他需要解释和理解他所见之事,需要区分对庆典、仪式来说是本质的东西和偶然的东西,然后把这样的知识以诚实、有益的方式传达给城邦的人。因此,原初的理论和城邦的公共生活、城邦的善有直接的联系,理论活动并没有脱离公共生活的独立地位。
人作为思想的存在和作为行动的存在的统一在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阵亡将士葬礼演说词中得到了*好的体现:“因为在行动之前我们有无与伦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可是其他人却出于无知而鲁莽,耽于反思而犹豫。”他认为,雅典战士的伟大在于他们英勇的行为,一种无私的公共精神,但行动的勇敢需要智慧、思虑、对人生苦乐的清晰了解和由此知道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phrone-sis)就概括了理性的实践指向,实践智慧的目标不是普遍的知识,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出策划并导向明智的行动。另外,行动固然伟大,但行动者不一定了解自己所做之事的意义,而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可以看清事情的真谛,并让人们在事后回顾中和现实和解,驱除错误给心灵造成的痛苦。因此,亚里士多德把理解看作是与实践智慧相辅而行的品质,并认为是老年人才有的智慧。
柏拉图-基督教传统把人作为思想的存在和人作为行动的存在完全对立起来,在阿伦特看来这种倾向本身是对希腊前哲学时代精神的反动。对希腊人来说,思想是对行动的旁观,因此历史学家和吟游诗人是更合适的旁观者,虽然思想和行动作为两种生活方式的基本区别始终存在着——一种是积极的、投身于现实的生活,一种是消极旁观的、从现实中抽离的生活,思想者也会带着惊讶、喜悦来观看人类事务,为他们的德行而赞叹、为他们的愚行而悲哀,却从不愿参与他们——但在柏拉图哲学之前,这两者并没有成为根本冲突、对立的生活方式。在阿伦特看来,这两种生活根本的一致性建立在希腊人在荷马式的宗教背景下对“不朽”的共同追求上。
在荷马史诗的世界里,人、自然和诸神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神对人发怒,或神彼此结怨,就会造成各种天灾,如瘟疫、暴风雨等。希腊诸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希腊人生活在这样一个与自然、神紧密联系,人和神彼此相像的背景下,他们与自然和诸神的区别只在有死性上凸显了出来,相对于循环往复的自然和自然生命,相对于不死的诸神来说,人必有一死,人就是“有死的”(mortal),他的个体生命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沿着一条垂直线段运动。人在宇宙的位置处于自然生命和诸神之间,一方面动植物的生命从属于其种群的繁衍,它们作为种群的一部分不具有个体性,因而是不死的,死亡就是整个种群的灭绝。而人作为个体,他的生命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有死性让他摆脱了其他自然生命的生物循环。另一方面,有死的人渴望神的不朽(immortal),想以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之盛事加入到神的行列中,或至少留下比他稍纵即逝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为此,希腊人甚至宁愿在年轻的时候死去以保护他不朽的声名。摆脱自然存在而接近神,就是那个时代德性的标准——伟大、卓越,赫拉克利特这个被认为*晦涩的希腊哲学家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说:“一个人如果*优秀,我看就抵得上一万个人。”
……
王寅丽,女,1974年生,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女性主义。出版著作《鄂兰》(台北扬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译著《当代法国哲学》(新星出版社,2007年)。本书属于作者独立承担的200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内容简介 本卷是**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果,围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分五个专题展开,即:哲学观变革与时代精神、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阐释、马...
安住在折腾中 本书特色 在佛教的《金刚经》中非常直白地教导我们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字面上简单来说就是要我们别想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地方可呆。所以,如果非要想安...
罗森茨维格生平与思想 本书特色 罗森茨维格的一生便是一场巨大的精神探索,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与犹太学研究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本书编者纳胡姆格拉策曾师从罗森茨维格,见证...
新安理学论纲 本书特色 《新安理学论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新安理学论纲》讲述的新安理学是宋明时期朱子学在徽州的重要分支,程洵、汪莘、程大昌、吴儆、倪士毅、...
名家品庄子 内容简介 智慧与智慧相交接,必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我们将这些火花撷取,汇为这样一部名家论庄集,它展现了《庄子》在现当代学术大师们那里的际遇。我们对选...
中国净土宗通史 内容简介 净土思潮渊源于印度。部派佛教后期,佛陀被逐渐神化,产生了众多的本生故事。大乘佛教兴起时,从本生故事中演化出“自利利他”的本愿思想,激荡...
傅佩荣译解易经 本书特色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易经》《易经》在“十三经”中*为古老,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易...
贫困与饥荒 内容简介 本书的重点是关于饥饿的一般原因和饥荒的具体原因。第1章从一般意义上引入了基本方法,包括对“权利体系”分析。之所以在详细论述贫穷概念之前就进...
序现在将我发表过的研究或论及古代印度文化的24篇文章结成一集出版,以便读者参阅。这些多是“草创”之作,不足人“方家法眼”,但也
勇气-成功之道 本书特色 《勇气:成功之道》:做大事需要大智慧;《迷悟之间》与我们分享的,正是这种现代人*需要的大智慧。有突破困难的决心,才能获得良机;有接受失...
老子臆解》目录徐梵澄著序版本道经道经一道经二道经三道经四道经五道经六道经七道经八道经九道经十道经十一道经十二道经十三道经
圣哲箴言 内容简介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有活力、*富智慧的民族之一。超凡卓绝的天才一数就是一串: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卡夫卡等。他们的成功,都得力于犹太先哲...
清代公羊学-增订本 本书特色 《公羊传》成书于西汉时期,是今文经学中富有理论色彩的代表性典籍。陈其泰所著的《清代公羊学(增订本)》主要对公羊学在清代的再...
逻辑研究-第二卷 第一部分(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现象学研究与认识论、本质性的区分、对赋予含义的行为的特征描述、含义体验的现象学内容和观念内容等内容...
墨子与墨家 内容简介 任继愈所著的《大家小书·墨子与墨家》运用翔实的历史资料,采用逻辑手法对墨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墨子的形象,墨子的思想如兼爱、非攻、非乐、节用等...
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本书特色 释朴憨法师,1991年出家于九华山地藏道场,1992年于洛阳白马寺受三坛大戒。之后或住五台山,或朝礼佛教诸名...
白话胜鬘经 本书特色 《胜鬘经》叙述胜鬟夫人由父亲波斯匿王和母亲末利夫人的引导而信奉大乘佛教,并亲蒙佛陀授记,在法会上为大众演说一乘、一谛、一依等大乘佛法,反复...
庄子的思想世界 内容简介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以汪洋恣肆的文字为形式、以不拘常理的观念为内容,庄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从哲...
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 本书特色本书是何为孝道的理论总结,从中国文化系统和中国人的生活实践的各个层面说明孝道与家道是中国文化的高智慧,说明孝就是道。本书是孙一乃老...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视为一部美学或艺术哲学名著,它主要就是讨论“希腊悲剧”这个艺术样式及其“生”与“死”的。而此《悲剧的诞生》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