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作者:斯威夫特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2008-12-01

评分:5分

ISBN:9787540210960

所属分类:世界名著

书刊介绍

格列佛游记 目录

译序格列佛船长给自己表亲辛浦生的一封信出版者致读者**部 利立浦特游记**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部 布罗卜丁奈格游记**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三部 勒普塔、贝尔尼巴比、格拉布答布卓布、拉格奈格和日本之旅**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四部 慧嘶马国游记**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格列佛游记 本书特色

《格列佛游记(插图本)》是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新导读插图本小学初中部分。 18世纪英国*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吻叙述了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嘶马国的经历。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对英国政体进行了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格列佛游记 节选

《格列佛游记(插图本)》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寓言小说,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慧嘶马国虚构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中反一了18世纪前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辛辣地讽刺、批判了英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格列佛游记 相关资料

插图:我的女主人有个九岁的女儿,就年龄来说,她是个早慧的孩子,一手好针线活儿,而且很会打扮娃娃。她和她母亲想办法临时做成了一只婴儿的摇篮供我夜里睡觉。摇篮放在一个衣柜的小抽屉里,因为怕有老鼠来袭击我,她们又把抽屉放在一块悬空的吊板上。我和这一家人住在一起的整个日子里,这就是我的床。后来我开始学习他们的语言,逐渐让他们明白我的需要,那床也就被改进得越来越方便舒适。这小姑娘手非常巧,我只当着她面脱过一两次衣服.她就会给我穿衣脱衣了。不过,只要她肯让我自己动手,我是从来不会去麻烦她的.她给我做了七件衬衫,还有一些内衣,用的都是最精致的布,实际上这些布比麻袋还要粗。她经常亲手给我洗衣服。她还是我的语言教师,我每指一样东西,她就告诉我在他们本国话里那叫什么,这样,几天之后,我想要的东西,我都可以叫出名字来了。她脾气很好,身高不到四十英尺,在她那个年龄算是小个子了。她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格里尔特里格”,全家人都这么叫我,后来全国的人也都这么喊我。这个词和拉丁文里的“nanunculus”,意大利文里的“hornlmceletimo”,和英文里的“mannikin”(侏儒,矮子)是一个意思。我能在那个国家里活下来,主要都是靠她的关照。我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从来不分开。我管她叫我的“格兰姆达尔克立契”,意思是小保姆。我如果不在这里敬重地提一下她对我的关怀和爱护,那我真是太忘恩负义了。她值得报答,我也衷心希望我有能力报答她的恩德。可我总有充分的理由担心,她会因为我在而蒙受羞辱,尽管我是无辜的,而且也出于无奈。周围的人如今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开始谈论说我的主人在地里发现了一头怪兽,大小相当于一只“斯扑拉克那克”,形状却处处像人。它还能模仿人的一举一动,好像有它自己的语言,也学会了几句他们的话。它能挺着身用两条腿走路,温顺,懂礼貌,叫它来它就来,让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它长着世上最漂亮的四肢,面孔比贵族家中三岁的女儿还要白嫩。有一个农民,就住在附近,他是我主人的一位特好的朋友,曾特地前来打听这故事是否属实。我主人立即把我拿了出来放到桌上。我按照他的命令在桌上走动,抽出腰刀又放回刀鞘。我向主人的客人致敬,用他们自己的话向他问好.又说欢迎他的到来,一切全是按照我的小保姆教我的话说的。这个人老眼昏花,戴上眼镜想把我看个仔细。这一戴,却叫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他的眼睛就像

格列佛游记 作者简介

江奈生·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又译为约拿旦·斯威夫特,乔纳森·斯威夫特。
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和政治家,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父母都是英国人。斯威夫特早年生活贫苦,因父亲早亡,他很早就寄居在伯父家中。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诗歌,14岁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686、1692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1688年,回到英国,在吞浦尔爵士家中作私人秘书,并开始接触当时的政治,养成了分析事物的才能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此间还曾任英国国教会教士以及乡村牧师等。1710年到1714年为托利党内阁大臣主编《考察报》,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作圣帕特尼克大教堂的副主教。斯威夫特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而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所以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斯威夫特分别作于1696年与1697年的两部早期讽刺作品《桶的故事》(The Tale of a Tub)和《书的战争》(The Battle of the Books)就是其讽刺才华的最初展现。《桶的故事》表面上讲的是三兄弟背弃了亡父遗嘱的故事,实质上则是对宗教论争的尖刻模仿,讽刺了那些自命为基督教正宗者的道貌岸然,揭露了他们对教义阳奉阴违的事实。该书一直以来都被英国启蒙主义者们用作攻击教会的重要武器。《书的战争》则将矛头直指当时贫乏的学术、浅薄的文学批评和各种社会恶习,对当时学究式的烦琐考证和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的提出批评,还提出了文艺与科学应当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在英国当了几年政论家后,斯威夫特的影响达到了顶点。这时,爱尔兰人民在英国政府专制统治之下的痛苦生活得到了他同情。于是,斯威夫特站在爱尔兰人的立场上,猛烈地攻击英国政府,为爱尔兰人民争取早日独立和自由摇旗呐喊,还赢得了“伟大的爱尔兰的爱国者”的称号。
斯威夫特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Travels into Several Remote Nations of The World by Lemuel Gulliver,1726)。该书的创作大约开始于1720 年,出版于1726 年,包括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英国医生格列佛的航海飘流旅行记录。作者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极尽讽刺之能事,对英国的君主政体、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会风尚进行了揭露。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