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8-6

评分:8.5

ISBN:978710802898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作品目录

内容提要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思想散论
一 一个被改造的上帝
二 砸烂孔丘的牌位
三 冲击“四条极大的绳索”
四 《天朝田亩制度》
五 《资政新篇》
十九世纪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研究
一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前驱先路”
二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发生与发展
三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高潮与顶峰
四 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衰颓
康有为思想研究
一 哲学思想
二 “大同”空想
三 “托古改制”思想
谭嗣同研究
一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三 谭嗣同的社会政治思想
论严复
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二 《天演论》的独创性
三 经验论及其归宿
四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论纲
一 两个关键环节
二 四个思想代表
三 一束历史教训
论孙中山的思想
一 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
二 民生主义
三 哲学思想
章太炎剖析
一 问题的复杂性
二 社会政治思想的特色
三 “依自不依他”的哲学思想
梁启超王国维简论
一 如何评价
二 启蒙宣传家
三 新史学的代表人物
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
一 早年的两个阶段
二 前期的两个阶段
三 知识分子的主题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精彩摘录

改良派思想本阶段的这种特点,并非个别杰出人物偶然的主观创造,而是时代所规定和赋予的。这是“创巨痛深”的民族危机煎熬着爱国的人们深入地去重新思考筹划整个问题、辛勤寻求救国真理的结果。谭嗣同的哲学政治思想体系在九十年代的产生和成熟,相当具体地说明了这一点,说明了这种反封建启蒙思想为什么不出现在亲身去过西方、见闻知识远为博治的上阶段的马、薛等人身上,而反会产生、涌现在靠着几本自然科学和政法书籍以及一些零碎的耳闻目见的知识来探索研究的康、谭等人的头脑中的缘故。这种特点也不仅存在在康、谭这一两个人身上,作为一种时代动向,它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反映在这一时期其他的一些先进人士的思想中……

——引自章节:三改良派变法维新思想的高潮与顶峰


严复是在近代中国最早讲逻辑学的人。190年,“开名学会,讲演名学,一时风靡,学者闻所未闻。”(王遽常:《严几道年增》)19%年给女学生某讲授逻辑学,其教本和讲义即《名学浅说》(199年出版)。严复开其端后,逻辑学在晚清曾风行一阵,王国维、章士钊均有译著。严复通过讲述形式逻辑一再指出,中国传统哲学概念极不严密精确,例如“气”之一词就如此,中国常用“元气”、“邪气”、“厉气”、“淫气”、“正气”、“余气”等等,但“今试问先生所云气者究竟是何名物?可界说乎?吾知彼必花然不知所对也。然则凡先生所一无所知者,皆谓之气而已,指物说理如是,与梦吃又何以异乎?”“出言用字如此,欲使治精深严确之科学哲学,庸有当乎?…他若‘心字、‘天字、‘道’字、‘仁’字、‘义’字,如此等等,…意义歧混百出”(《名学浅说》)。这种澄清含混的语义批判,在中国至今犹堪借鉴。②249

——引自第249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