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作者:[美]沃尔特·翁(Walter J.Ong)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8-8-1

评分:8.6

ISBN:9787301141625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沃尔特·翁(Walter J.Ong.1912-2003),生前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eter Ramus)和口语文化著称。他提出了口语文化一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概念,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分野,界定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九大特征。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式微》(Ramus,Method,and the Decay of Dialogue,1958)、《语词的在场》(The Presence of the Word,1967)、《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1982)等。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约800万字。著作有《中...

()

作品目录

译者前言
谢辞
作者自序
第一章语言的口语属性
1.1语文的头脑与口语的历史
1.2你说的是“口语文献”吗?
第二章原生口语文化的现代发现
2.1古人的口语传统意识
2.2荷马问题
2.3米尔曼?帕利的发现
2.4后继的和相关的研究
第三章口语文化的心理动力学问题
3.1作为力量和行为的有声词汇
3.2你知道你能够记住什么:记忆术和套语
3.3再论基于口语的思维和表达的特征
3.4口头记忆
3.5“言语马达”的生活方式
3.6英雄的“厚重”形象和古怪形象的精神作用
3.7语音的内在性
3.8口语文化、社群与神圣情怀
3.9语词不是符号
第四章文字对意识的重构
4.1独立话语的新世界
4.2柏拉图、文字与电脑
4.3文字是技术
4.二什么是“文字”或“真正的文字”?
4.5文字有多种,但拼音字母表只有一种
4.6书面文化的滥觞
4.7从倚重记忆到倚重文字记录
7.8文本特征的心理动力因素
4.9文字产生的距离和精确性,书面语方言与词汇变异
4.10文字和口语的互动:修辞与主题
4.11文字和口语的互动:承载学术的语言
4.12口语文化的韧性
第五章印刷术、空间与封闭空间
5.1听觉主导让位于视觉主导
5.2空间与意义
5.3印刷术的其他影响
5.4印刷文本与封闭空间:互文性关系
5.5后印刷文化:电子文化
第六章口头记忆、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
6.1故事情节的首要地位
6.2叙事与口语文化
6.3口头记忆和故事情节
6.4情节的封闭空间:从游记到侦探故事
6.5“丰满”的人物、文字与印刷术
第七章一些定理
7.1书面文化的历史
7.2新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
7.3结构主义
7.4文本主义者与解构主义者
7.5言语行为理论与读者反应理论
7.6社会科学、哲学与《圣经》研究
7.7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人的属性
7.8“媒介”模式的交流和人的交流
7.9意识的内部转向:意识与文本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译者介绍
· · · · · ·

作者简介

沃尔特·翁(Walter J.Ong.1912-2003),生前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eter Ramus)和口语文化著称。他提出了口语文化一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概念,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分野,界定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九大特征。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式微》(Ramus,Method,and the Decay of Dialogue,1958)、《语词的在场》(The Presence of the Word,1967)、《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1982)等。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约800万字。著作有《中...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有了电话、电视和各种录音设备之后,电子技术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次生口语文化”的时代。这种新的口语文化和古老的口语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参与的神秘性、社群感的养成、专注当下的一刻甚至套语的使用,都是如此。(下转104)然而就其本质而言,这样的“次生口语文化”是更加刻意为之的自觉的口语文化,是永远基于文字和印刷术之上的口语文化;电子设备的制造、运作和使用都离不开文字和印刷这样的基本条件。

——引自第103页


彼得·拉米斯(PeterRamus,1515-1572)开创了教材的范式,一切“学科”(辩证法、逻辑、修辞、语法、算术等等)的教材的范式:首先是冷冰冰的学科定义和分类,由此再引导出进一步的定义和分类,直到该学科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解剖殆尽,处理完毕。

——引自第10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