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

相遇

作者:周保松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8年11月

评分:9.0

ISBN:978019800433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本書的內容,全都和教育有關。因為作者是教師,他說他一直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並思考政治、哲學與人生的種種問題。他將這些思考,寫下來,寄給學生,然後一起討論。這樣的交流,經年堆疊,已有數十萬言。作者說,他很慶幸能以教師為業。

作者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曾遇到許多好老師。收在書中的,就有和香港中文大學著名的哲學老師陳特先生的五篇對談。作者畢業後負笈英倫,再一次回到中大教書時,住在崇基學院職員宿舍,那正好在陳特先生擔任舍監的宿舍旁邊。那時候,陳生已是癌症末期,放棄了一切治療。沒料到,在他臨走前,師生可以有那樣的幾次對話。那段日子,作者初為人師,經常通宵備課,活得緊張疲累。但他每次見到陳生,陳生總是平和沉穩,而作者卻暗裡有時間倒數的傷悲。陳特先生逝世後,作者說,整理這些對話,更是吃力。常常是午後,陽光兇猛,室內幽暗,播著錄音,聽著陳生的笑聲,遠眺他的舊居,一不小心,眼前便模糊一片。

--------------------------

這本書收錄了周保松博士曾經發表過的文章,有作者與同學訪問對他影響至深的陳特教授,有作者介紹幾位北美政治哲人,如諾齊克、金里卡及《正義論》作羅爾斯等,也有作者憶述移民來港的成長經歷,及寫給系內同學的書信。雖說題材各異,但讀者還是可以從中摸出作者來港、求學成長和進行思想探索的輪廓線。個人覺得饒有趣味的是周保松的思想掙扎歷程,他怎樣堅信左翼自由主義的社會公義理念,中大哲學教授陳特先生的教育怎樣影響他棄商科而從哲學,對政治的看法又如何使這位哲學系畢業生最終成為政治哲學系講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保松作為一個新移民,他怎樣看香港經濟掛帥的「單一價值觀」,除了批判這種價值觀外,他還提出了「文化多元」的概念,希望社會能夠容納更多聲音。作者自言書名意謂與讀者「相遇」,如果讀者能夠在書中,反思香港價值觀、新移民政策,以及香港政治文化等等,相信亦是一次饒有意思的「相遇」。

作品目录

自序
相遇一 老師
1 夜闌風靜人歸時
2 體驗死亡:與陳特先生對談一
3 追尋意義:與陳特先生對談二
4 善惡幸福:與陳特先生對談三
5 師友雜憶:與陳特先生對談四
6 論情說愛:與陳特先生對談五
7 光照在黑暗裏
相遇二 學生
8 或許不是多餘的話
9 政治、學術與人生
10 政治學的關懷
11 做個自由的人
12 論辯與論証
13 政政人何所重
14 大學生應該關心社會?
15 雙語政策與中大理想
16 中大人的氣象
相遇三 書
17 徜徉在倫敦書店
18 倫敦書展
19 淘書心情
20 尋找 Isaiah Berlin
相遇四 哲學
21 追尋社會正義
22 蘇格拉底式的人生
23 寬容與愛
24 多元文化與承認的政治
25 自由主義與群體權利
26 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
27 個人自主與意義人生
相遇五 過去
28 童年往事
29。活在香港:一個人的移民史
· · · · · ·

作者简介

周保松,出生於中國農村,八十年代中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英國倫敦政治及經濟學院博士。現於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任教。

精彩摘录

英国人对书的尊重,实在叫人难以挑剔。英国人大抵是极为爱书的民族

——引自第118页


「身體虛弱,令得人的心靈也虛弱。最虛弱的時候,真是覺得人一無所是,沒有任何東西值得驕傲・很多人以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把握人生一切,其實那只是幸運而已。人真的面對大壓力時・オ會發覺自己是多麽軟弱無助。」陳生相信基督教,但卻常笑稱和一般教徒不太一様。他覺得基督教精髓之處,是要人承認自己的渺小無力,勇於放下俗世一切,包括名譽地位,將自己完全交託給神。眾多存在主義哲學家中,陳生特別(SoronAabyeKierkegaard),尤其是他那有關「信仰的跳躍」的説法,我想道理也在此。

——引自章节:相遇一老師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