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

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

作者:霍妮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年:2009-01-01

评分:4.7分

ISBN:9787545201987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 目录

序言:聆听大师的声音
引言
一自我分析的可行性与可取性
二神经症的内驱力
三理解精神分析的不同阶段
四精神分析过程中患者的角色
五精神分析过程中分析师的角色
六不定期自我分析
七初级系统自我分析
八一例病态依赖性患者的系统自我分析
九系统自我分析的精神实质与规则
十阻抗的应对
十一自我分析的限制因素

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 内容简介

本书是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讲述了自我分析的可行性与可取性、神经症的内驱力、精神分析的不同阶段、自我分析的限制因素、系统自我分析的精神实质与规则等内容,对于从事精神分析疗法的专业人士有诸多的启迪意义。

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 节选

《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是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讲述了自我分析的可行性与可取性、神经症的内驱力、精神分析的不同阶段、自我分析的限制因素、系统自我分析的精神实质与规则等内容,对于从事精神分析疗法的专业人士有诸多的启迪意义。

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 相关资料

一 自我分析的可行性与可取性
每位精神分析师都知道,分析过程越迅速越有效,患者就会越加“配合”。这里所说的“配合”,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患者会礼节性的被动接受分析师的任何建议,也不是指我最初提到的患者有意识地自愿提供他本人的情况——大多数来分析他们自己的患者,迟早都会意识到、并且会承认“彻头彻尾”、“一五一十”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必要性。我更多的是指这样一种自我表达方式:如同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不‘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一样,这种自我表达几乎很少受患者本人的意识支配。如果作曲家自身内部因素阻碍了情感的表达,他肯定无法进行创作,自然不会有任何作品产生。同样,一旦患者的努力遇到一些“阻抗”,就算他最大的心愿是与分析师进行完美合作,还是不会产生任何有益的结果。然而,患者越是能够自由并经常表达他自己内心的想法,他就越有能力去处理他自身的问题。这样,患者与分析师双方的共同分析才会更加有意义。
我经常告诉患者,自我分析最理想的状态是:分析师是否只是扮演了一次艰险的登山运动中的向导角色,只是指出走哪条路最为有利,而应该避免走哪条路。准确说来,还应该再补充一点:分析师不能过于肯定地指明患者应该走的路,因为他自己虽然亲身经历过整个爬山的过程,但他并未攀登过哪座特定的山峰。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创造力才是最最重要的。正是患者的这种建设性活动才决定了分析的时间长度和结果,这绝非言过其实。
在分析治疗过程中,当一项分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得不被打断或终止,而患者却正处于非常糟糕的境地时,通常此时患者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才会被揭示出来。尽管患者和分析师对于整个过程和结果并不十分满意,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若没有进一步的分析,他们可能会又惊又喜地发现患者有了稳定而持久的提升和改善。如果详细的调查表明,患者的周围环境中并没有任何变化可以解释这种改善,那我们就可以考虑并证明它是分析的一种后续效应。但是,这种后续效应却并不那么容易解释清楚,它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之前的分析可能已经让患者有了非常准确的自我观察,这让他比从前更加坚定地相信自身的确有某些障碍的苗头,或者可能让他发现自身还存在一些以前从未意识到的新问题。也或者,原来患者可能会把分析师提出的任何建议都视作外部侵扰,一旦患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握并重新洞察自身,他会认为这些改善都是他自己的功劳。再或者,如果患者的问题是一种顽固病态的需求,即处处想高人

自我分析:精神分析疗法的出发点 作者简介

卡伦·霍妮(Horney Karen 1885—1952),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国。1913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8—1932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创办诊所、开业行医。在此期间,霍妮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女性问题和驳斥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1932年,受F·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1934年,迁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随着她与弗洛伊德正统理论分歧的增大,促使她与弗洛伊德派决裂,退出了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1941年,创建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亲任所长。1952年12月4日逝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