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了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四处争聘,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分劳累,他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家长、教师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学读本。
一、生活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事物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物对我们人类的意义。即使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中*简单的事物,人类在接触它们的时候也是从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看待它们的。“木头”指的是“与人类自身有关系的木头”,“石头”也是“作为人类生活因素之一的石头”。如果有人想脱离意义的范畴,而使自己仅仅生活在单纯的环境之中,那么他一定非常不幸:他将与自己周围的人丧失沟通的基础,他的行为无论是对他自己,或是对其他人都毫不起作用,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一直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我们所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被我们所赋予的意义,或者说是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解释。因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说:每个人感受到的意义多多少少总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因为“意义”是一个充满了谬误的领域。
假如我们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很可能回答不出来。通常,人们不愿让这个看似没有意义的问题来困扰自己,所以总是用一些陈词滥调的回答来搪塞;或者,人们干脆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我们无法否认,自从人类有自己的历史开始,这个问题便已经存在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仅是青年,连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也会经常为之困惑:“我们为什么而活着?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自然,无数的事实让我们可以断言:通常人们只有在遭遇失败挫折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假如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的波澜和起伏,也没有遇到过任何的困难和险阻,那么这个问题便不成其为问题,也不会被诉之于言词。
在一般情况下,人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生活的意义,几乎每个人都只把这个问题和它的答案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而完全不管他的言论,我们将会发现:他的姿势、态度、动作、表情、礼貌、野心、习惯、特征等等,无不体现出他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他的行为让我们相信,他似乎对某种关于生活的解释深信不移,他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他对这个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他似乎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宣告:“我就是这个样子,而世界就是那种型态”,这便是他赋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因人而异,也正因为如此,生活的意义多得不可胜数。而且,我们会发现,每一种个体自认为正确的生活的意义可能多少都含有错误的成分在里头,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生活的意义,只要有人持这种态度,它也绝不会是完全错误的。所有的生活意义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然而,这些变化——或者说,不同的人赋予生活不同的意义却有高下之分:它们中有些很美妙,有些则很糟糕;有些错得多,有些则错得少。我们还可以发现:较好的生活意义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而较差的生活意义则都缺乏这些特征。这样,我们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总结,就可以得到一种相对“科学”的生活意义,它是真正意义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们应付与人类有关的现实的“意义”。在此,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真实”指的是对人类的真实,对人类目标和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所谓“真实”。如果还有其他的“真实”存在,它也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无法知道这种“真实”,这种“真实”也因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三条重要的事实,这些事实是他必须随时牵挂于怀的。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不得不受这三条事实的制约,他所面临的问题也都是这些事实所造成的。由于这些事实无所不在地缠绕着人类,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回答因此而产生的问题,一个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体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个人理解。
这三个事实之一是: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我们没有办法脱离地球的表面去讨生活。换句话说,我们无处可逃,我们必须在这个事实的限制之下,依靠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提供给我们的资源繁衍生息。我们必须发展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以保证人类的未来得以延续。这是一个向每个人索取答案的问题,没有人逃得过它的挑战。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我们的行为都是我们对人类生活情境的解答:它们显现出我们心目中认为哪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适的、可能的、有价值的。这些解答又都被“我们属于人类”以及“人类居住手这一地球之上”等事实所限制。
当我们考虑到人类肉体的脆弱性以及我们所居住环境的不安全性时,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为了全体人类的幸福,我们必须拿出毅力来界定我们的答案,以使它们眼光远大而前后一致。这就像我们面对一个数学问题一样,我们必须努力追求解答。我们不能单凭猜测,也不能希图侥幸,我们必须用尽我们力所能及的各种方法,坚定地寻求答案。我们虽然不能发现绝对完美的永恒答案,然而,我们却必须用我们的所有才能来找出近似的答案。我们必须不停地奋斗,以找寻更为完美的解答,这个解答必须针对“我们被束缚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这件事实,以及我们居住的环境所带给我们的种种利益和灾害。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种事实。这个事实是:我们自己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只要我们活着,就必然要和他们发生联系。单个的人是很脆弱的,他要受到种种限制,这使得单个的人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单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假如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想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应付一切问题,他只能面对失败和灭亡。单个的人无法保全自己的生命,人类的生命也因而无法延续下去。个体必须和他人发生联系,因为个体的人是脆弱的、无能的、受到种种限制的。个体的人为了自己的幸福,同时也为了人类的福利,所采取的*重要的步骤就是和别人发生联系。因此,我们对生活问题的每一种答案都必须把这种联系考虑在内,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我们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因此,我们人类*大的问题和目标就在于: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和我们的同类合作,以延续我们的生命和人类的命脉。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我们的情绪、行为就必须和这个问题与目标互相协调。
人类同时还被另一种事实所束缚: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联系,这是每一个男人或女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类面对这个事实时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对生活给出的某种答案。人们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事实所带来的问题,他们的行为可以表现出他们认为可以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佳方法。
我们在前面所叙述的这三种事实带来了三种问题: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使我们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在我们的同类之中获取地位,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自身,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等事实。事实上,这三种问题就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问题。
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的研究发现:对于个体的人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所作出的反应,都清楚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深层的感受。举个例子说吧,假如有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对职业也不够尽心尽力,他的朋友很少,因为他发现和他的同伴接触是件痛苦的事。那么,从他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这些拘束和限制,我们可以断言:他一定会感到“活下去”是件艰苦而危险的事,生活对他来讲机会太少而挫折太多。他的活动范围一定非常狭窄,这与他对生活的意义的判断有关:生活的意义对他来讲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因而他倾向于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和别人接触。反过来说,假如有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非常甜蜜而融洽,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的交际范围广泛而成果丰硕。我们可以据此而断言,这样的人必然会感到生活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过程,生活中充满了机会,却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对于他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与同伴携手共进,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近郊。1895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药学位。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有关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德勒曾在奥地利军队中充当军医。之后,他又在维也纳的教育机构中从事儿童辅导的工作。在1920年左右,阿德勒便已经声名远播了。之后,他周游各国,到处讲学。1937年,阿德勒由于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基础篇-漫画中医-第壹册 本书特色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在疾病治疗中,中医运用整体的理念,进行辨证分析,有着自己独特...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内容简介:本书对富有争议性的弗洛伊德理论进行了系统批判,阐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内容包
《反对阐释(2018年版)》内容简介:《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最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
无论是叫生理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还是行为神经科学,乍听起来这一学科的确艰深晦涩、远离生活。然而翻开本书,你将惊喜地发现,这
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名!翻译成23种语言,全球畅销1000多万册!大众心理学的地标之作,首次揭示一种危害男性成长的...
《大圣陪你学AI:人工智能从入门到实验(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面向青少年读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特色和应用,借孙悟空的经典故
女人问题 本书特色 《女人问题》:一辈子做女人一辈子陪伴你国际畅销书突破120万部!关于女人身体、心理、性、做母亲女人问题 节选 《女人问题》是一部风靡欧洲的女...
《CFA三级知识框架图》内容简介:何旋、李斯克两位广受考生欢迎的CFA老师,他们总结了多年的培训心得,为考生提炼出这本框架图。更
交际,是人在社会生存的必备技能。掌握良好的交际方法,可以帮助你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本书将会从如何与
《多面中国人》内容简介:本书根据作者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以朴实生动、十分口语化且极富现场性的讲述,为读者展现了外国人眼中中国
癫痫防治问答 本书特色 为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基层医务工作者、患者家属能够科学认识癫痫这一疾病,作者刘学宽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并参考有关资料,编写了...
郁闷-晨晖心理咨询档案(特惠品)内容简介 本书所有内容均取材于雷明心理咨询中的真实案例,几乎涵盖了每一个现代人都能碰触到的郁闷心结,看心理专家和当事人如何共同探...
《个性优势》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可以为职场人了解自己的个性优势,挖掘个人的职场和生活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出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测
《自律,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内容简介:你是否也曾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这是最后一杯奶茶,最后一次熬夜,从明天开始我要……你或
日本心理学家与按摩抚触师联手教你,用双手搞定孩子健康、性格和情商——•20种疾病抚触按摩来搞定••0~6岁不同阶段各有妙招••10大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本书特色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心理学有着神奇的魔力,它可以帮你洞察世间万象的本质,看透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生活之道在于自我调节 心理...
《道德动物:我们为何如此思考、如此选择?》内容简介:进化心理学对许多普通读者而言,仍然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自达尔文《物种
《三岛由纪夫传》内容简介:我认识三岛是在19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
健康的7大支柱 内容简介 按照本书的健康计划,只需50日,你就可以感受到更多的能量,让自己感觉更好、看起来更好,同时缓释压力,预防疾病,你将让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
《我辈孤雏》内容简介:《我辈孤雏》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第五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0年。英国伦敦,1930年代。年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