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大决战的硝烟敖尽,上千国民党高级将官,杜聿明、王耀武、李仙洲、王泽浚、刘镇湘、李以勖、庞镜塘……成为共产党的阶下囚……
作者历时多年,走访众多的当事人,翻阅尘封几十年的旧档案,生动反映这些一度手握重兵、不可一世的“党国”大将被俘的瞬间百态,解密在国民党高级战俘团的关押真相。
60年尘封往事,备述共产党人攻心大智慧,解密国民党高级战俘团真相。
杜聿明:从头等战犯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
在中共中央公布的44名战犯名单中,蒋介石居首,杜聿明位居第36
在杜聿明长达24年的军旅生涯中,1948年是他灾星当头、倒霉透顶的一年。6月,他病尚未痊愈,蒋介石就要他前往徐州任“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
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通衢的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如今在军事上是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的北大门。
这时,徐州“剿总下属尚有4个机械化兵团12个军、3个绥靖区5个军、直属3个军,还有炮兵、工兵、战车以及交警总队等等,共有24个军约70万人。再加上苏北的**绥靖区和豫南可能来援的部队(如即将组成的黄维兵团等),总兵力在80万人以上(号称百万)。
10月15日一大早,正当杜聿明准备上火车去商丘指挥三个兵团向山东发起进攻时,突然接到蒋介石从南京打来的电话:徐州的计划暂停执行,立即派飞机去接你,你在机场等我,和我一块去东北……于是杜聿明这时就身兼两个重要的职位:徐州和东北两个“剿总”的副总司令。这种情况在国民党军将领中足独一无二的,充分表明了蒋介石对杜聿明期望之高和倚重之深。
历时50多天的辽沈战役,以东北全境解放、国民党军被歼47万而宣告结束。
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包围了黄百韬兵团,造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形势对国民党军来说,已是万分危急。
11月9日,杜聿明到南京时,已是万家灯火。他顾不得休息,立即驱车到参谋总长顾祝同官邸打听战况。
顾祝同正在和徐州的刘峙通电话,命令黄百韬在碾庄死守待命。杜聿明接过电话,问了黄百韬兵团的情况。11日杜聿明奉召参加了蒋介石官邸的军事会议,研讨徐州战局,蒋介石特地征询杜聿明的意见。*后蒋对杜说:“你到徐州,一定要解黄百韬兵团之围。我已经把飞机替你准备好了,你今晚就去!”
军令如山。当时杜聿明抱着“上刑场”的心情,带几名重要幕僚直飞徐州。
这时徐州“剿总”一片混乱,刘峙已六神无主,黄百韬兵团已电话不通,仅靠无线电联络。邱清泉兵团被中原野战军牵制,无法东援。孙元良兵团和李弥兵团在掩护黄百韬兵团撤退时不断被歼。黄维兵团刚到达阜阳附近,步步遭到阻击,无法前来解黄百韬之围。
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杜聿明殚精竭虑,迅速调动部队,并派飞机、坦克、大炮助阵,以强大兵力向东进攻,妄图解黄百韬之围。但遇到解放军的顽强阻击,每天只能前进二三公里。*后,增援部队前进到离碾庄不到20公里,仍炮声相闻而难越雷池,眼睁睁地看着黄百韬兵团彻底完蛋。
可笑的是,黄百韬命丧黄泉后,蒋介石还在南京大肆宣传“徐州大捷”,并派中宣部部长张道藩为慰劳团团长,携带大批勋章、奖章、银元到徐州“慰劳”。同来的还有十多名中外记者。有位记者怀疑地问杜聿明:“这样的大捷,黄百韬司令官到哪里去了?”
杜聿明搓搓双手,苦苦一笑,说:“黄百韬回家休息去了!”
11月30日,杜聿明率30万大军撤离徐州,好不容易逃到了河南省永城县的陈官庄一带,吃的、烧的顿时成了大问题。天公不作美,从l2月20日起风雪大作,纷纷扬扬的大雪铺天盖地,把杜聿明的30万大军严严实实地埋在大雪之中。本来,南京每天派100多架飞机轮流空投,但连下十几天大雪,飞机来不了,这对杜聿明无异于雪上加霜,他仰天长叹:真乃天亡我也!
杜聿明在陈官庄包围圈中度日如年,远在河北西柏坡的毛泽东却不慌不忙,命令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在两星期内不作歼灭之打算”。并亲笔起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以中原和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的名义登报、广播、发传单,前线部队还以各种方式直接送给杜聿明本人。
杜聿明还接连收到了陈毅、粟裕、谭震林的劝降信,抛开那些带有威胁性的语言,杜聿明对陈毅为他指明的出路心有所动。
但由于种种原因,杜聿明并未放下武器,相反,他采取了狗急跳墙的“突围”之举,并出谋策划向解放军施放毒气弹。
12月19日,杜聿明派往南京请示的参谋长舒适存偕空军总司令部作战署署长董明德乘机降落陈官庄。他俩带来了蒋介石的一封亲笔信。信上说:“……弟部被围后,我已想尽办法,华北、华中、西北所有部队都被共匪牵制,无法抽调,目前唯一办法就是在空军掩护下集中力量,击破敌一方,实行突围,哪怕突出一半也好。”
蒋介石还特别交代:“这次突围,决以空军全力掩护,并投射毒气弹……”
董明德对杜聿明说:“放毒是违反国际公法的。黄维兵团突围时用了毒气弹,很快被中共电台广播了,所以总统和王(叔铭)司令规定,作战计划和来往电文一律称甲种弹、乙种弹。”杜问董:“用什么毒气?”董说:“催泪型的。”杜说:“这有什么用?为什么不用窒息性的?”董摇摇头,说:“窒息性的太严重,还不敢用。”杜聿明默然。
除密谋施放毒气弹,杜聿明又下令挟持5万群众掩护突围,导致万余群众毙命。但杜聿明仍未突出重围。
为保证突围成功,应杜聿明请求,南京联勤总部把仓库里存放的800具防毒面具由董明德押运到了陈官庄。
12月29日,雪后初霁,淮海大地银装素裹。俄顷,天空传来嗡嗡的飞机声,杜聿明和官兵们伸长脖子仰望天空,不料纷纷扬扬撒下来的竟是大批纸片。拾起来一看,是黄百韬“烈士”纪念册和南京《救国日报》刊登的人民解放军公布的44名战犯名单,蒋介石列首,杜聿明位列第36!
杜聿明犹如五雷轰顶,心想这下子完了!共产党已宣布我为头等战犯,并说是“国人皆曰可杀”,我还有什么生路呢?
杜聿明把心一横,感到眼前除了为蒋介石效忠外,别无出路。于是电复“校长”说:“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化装逃跑,仍逃不出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布下的天罗地网。“高文明”终于被查实就是杜聿明。陶勇司令员说:喝墨水的当了泥腿子的俘虏,放牛娃打败了黄埔生,意味深长啊!
1949年1月6日下午3时3分,华东野战军向困守在弹丸之地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只经过短短四昼夜激战,就将包围圈内的敌徐州“剿总”指挥部、2个兵团部、8个军部、22个师、1个骑兵旅共约20万人全部歼灭。邱清泉顽抗到底,被人民解放军击毙。
1月9日黄昏,杜聿明逃到了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听着四面八方的炮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他哆哆嗦嗦躲在掩蔽部内。邱清泉、李弥要求在夜问突围。*后商定各人自找路线分散行动。
杜聿明带着卫士、副官十余人,先向西,再折向东北。夜色深沉,上弦月早已落人西边天际,天寒地冻,好不容易逃到了贾砦附近。副官尹东生在战壕里给杜聿明化了装,换上了士兵棉大衣,剃掉了胡.子,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一直跑了十几公里,天亮时逃到了一个小村子附近。
这一天是1949年1月10日,在杜聿明一生中是大转折的一天。
为了不暴露身份,杜聿明等人躲在一块山芋地里稍事歇息。
那一带的老百姓都有早起拾粪的习惯。一个老百姓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山芋地,猛然间发现了这群国民党官兵。
尹东生先是一愣,见老乡只身一人,很快镇定下来,向老乡打听这里有没有解放军。老乡见了“遭殃军”,心里又气又恨,就虚张声势地用手划了个大圈,恐吓说:“有哇!方圆八百里,到处是解放军。”
杜聿明听了非常慌乱,心想已经跑了一个晚上几十里地,怎么还没有跑出包围圈?
尹东生给了老乡一个金戒指,叮嘱他不要对别人讲这里躲着人。
老乡很机灵,稳住敌人后,赶回村子向解放军报告。
村子里住的是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师部卫生队。
卫生队长王英白天黑夜忙着抢救伤病员,刚刚干了通宵,疲劳得要命。他听了老乡讲述的情况后,命令通讯员樊振国前往抓俘虏。
樊振国入伍不久,年纪只有20岁左右。他对队长说:“敌人有十来支枪,我们只有一支枪。”
王队长说:“快去追!不要让他们溜了。叫崔雪云跟你一块儿去。”
小樊和卫生员小崔在老乡的带领下,直奔山芋地。樊振国雄赳赳气昂昂,大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快上来一个!”
“你们是什么人?”对方有人小声反问。
樊振国毕竟年轻缺乏经验,说:“我们是四纵十一师的。”
“我们也是十一师的。”对方又有人回答。
樊振国心想老乡明明说他们是国民党,怎么会是自己人呢,他灵机一动,问道:“十一师师长姓什么?”
……
夏继诚,浙江诸暨人,军旅作家,南京军区政治部研究室原研究员。长期从事军史研究等工作。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新四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敌军工作史》、《争取西北军联络工作史》的编写工作。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华东战场最高机密》、《将军在黎明前死去》、《打入蒋介石侍从室》、《日寇宪兵队里的新四军四○○反间谍小组纪实》、《反戈》、《喋血》等。现为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铁军》杂志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名臣全传(上中下)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朝历代众多的朝臣中选取了240多位声名显赫、影响重大的“名臣”,对其一生的功过荣辱、生平事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客观的评...
第一夫人宋美龄 内容简介 宋美龄女士本人是一页历史,国民党的成败兴衰均亲身经历,参与决策。要说了解、掌握国民党在1927—1975年间的内幕的,除蒋介石外,她是...
丁文江图传 内容简介 丁文江是20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史上影响*大的人物之一,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不仅建造了中国地质学的基础,还擘画了它健康发展的路径...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李新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所记述的党从延安到“文化大...
我的一生(师哲自述) 内容简介 本书其实地记述了师哲的人生历程。大的阶段有四个:一是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和动荡;二是留苏15年,亲身经历了前苏联形...
人生不负笑美人:胡蝶 本书特色胡蝶是中国近代电影史上**位电影皇后,雍容华贵成就经典的艺术形象,酒窝浅笑引领时尚潮流。相比银幕带来的众星捧月,胡蝶真实的人生更加...
黄金荣全传 内容简介 黄金荣是旧中国**帮主,是旧上海十里洋场的教父,他与杜月笙、张啸林一起,并称“上海三大亨”,并占据首位。他出身低微,不学无术;拉帮结派,霸...
何晏-大家精要 本书特色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汉大将军何进之孙。其父早逝,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何晏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
图说天下透过镜头系列-美国总统 本书特色 这本书按照时间脉络,以广阔的视角,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展现了有照片记录以来美国历届总统的风貌,尤其是他们身处重大历史事件...
蒋梦麟自传 本书特色 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重要参考书,台湾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册“人生教科书”。蒋梦麟自传 内容简介 这部书记录了1842 年至1941年中国的百年历...
陈明忠一九二九年一月二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冈山,著名社会运动家、社会主义理论家,是台湾“统左”阵营的代表性人物。在“戒严”时
2001年发起的奥修传翻译终于在2007年11月20日在Vilas的辛勤劳动下完成!历时六年,网络上一共至少有7位来自全国各地和台湾的朋友
杨树达(1885-1956)汉语语言文字学家。湖南长沙人。字遇夫,号积微,晚更号耐林翁。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求实书院。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本,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在《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1-6卷)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 本书选收先秦至“五四”...
光绪传 本书特色孙孝恩、丁琪著的《光绪传》以珍贵、翔实、丰富的史料为依据,真实地反映了传主这位近代中国大悲剧中的悲剧角色的政治活动、思想发展、宫闱生活及其精神风...
理查德.林德纳-世界名画家全集 本书特色 《理查德·林德纳》:前波普绘画大师《世界100大画家》简述从13世纪乔托至21世纪波瞢画家安迪·沃霍尔,八百年来活跃在...
诺阿.诺阿:芳香的土地 本书特色 为什么还不赶快把代表太阳喜悦的金色倾倒在画布上?——不屑于此!那是欧罗巴的陈规陋习!是堕落了的种族在表现上的羞怯!诺阿.诺阿:...
《逃避之路》内容简介:对于很多作家来说,写作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对另一些作家来说,探险般的生活·却是对枯燥写作的逃避。英
天竺诗人-泰戈尔 内容简介 他的诗歌,丰富多彩,清新隽永;他的小说,格调新颖、感染力强;他的戏剧,种类繁多,富于哲理;他的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他的绘画...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